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再修复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丹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生儿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个组,即正常组、丹参组及缺氧-再修复氧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各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值及一氧化氮含量.[结果]0.25~12.50 g/L丹参对缺氧-再修复氧后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缺氧-再修复氧组的OD值明显降低,正常组和丹参组的OD值明显增高,与缺氧-再修复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当丹参浓度为12.50 g/L时OD值最高,表现出浓度依赖关系.缺氧-再修复氧组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正常组和丹参组的一氧化氮含量增高与缺氧-再修复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减轻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和平衡一氧化氮含量,可达到抗缺氧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模型,使细胞在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LDL)接触前后分别与丹参孵育48h,然后检测培养液及细胞匀浆中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及细胞的增殖情况,结论:内皮细胞与丹参孵育后,再受到氧化损伤时,其SOD,GSH-Px的值均高于直接接触O-LDL的细胞,而MDA的值却明显降低,细胞增殖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内皮保护内皮细胞免于或减轻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观察川芎嗪衍生物阿魏酸川芎醇酯(TMPF)对H2O2引起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ECV304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川芎嗪(TM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TMPF对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按试剂盒说明测量微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测定ICAM-1mR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TMP与TMPF各浓度保护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2O2损伤组(P<0.05或P<0.01),且TMPF保护组MDA含量均低于同剂量TMP保护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12.5μmol.L-1 TMP保护组和TMPF保护组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MP和TMPF的其他浓度上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2O2可上调ICAM-1mRNA的含量,正常对照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245倍,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454倍,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376倍。H2O2损伤组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低于H2O2损伤组(P<0.05),而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H2O2损伤组(P<0.01)。结论 TMPF对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生成,提高SOD活性,TMPF能降低损伤细胞ICAM-1mRNA的含量及其蛋白表达。TMPF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中ICAM-1表达上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TMPF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注射液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与人单核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培养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ox-LDL制备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RT-PCR检测HUVEC中ICAM-1的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UVEC中I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作用HUVEC后12、24h时,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HUVEC中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升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活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以及显著降低ICAM-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活血注射液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缺氧损伤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s)的保护作用,提高肺血管内皮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损伤后的存活率,改善其功能,为防止缺氧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PMECs,用物理方法建立缺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损伤组、HGF组、PHA665752组(HGF抑制剂组)。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第7代HPMEC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在不同干扰条件下HPMECs的贴壁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情况。结果缺氧损伤组细胞贴壁率下降,ICAM-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HGF组细胞存活率较缺氧损伤组明显提高(P<0.01),细胞贴壁率较缺氧损伤组明显增加(P<0.01),ICAM-1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PHA组细胞存活率较缺氧损伤组和HGF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细胞贴壁率较缺氧损伤组明显下降(P<0.01),ICAM-1的表达明显上升(P<0.01)。结论 HGF可能是通过增加HPMECs的存活率、提高体外培养时细胞的贴壁率、减少ICAM-1表达,减轻缺氧损伤所造成的HPMECs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内皮细胞(EC)为研究对象,观察救心胶囊对缺氧损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释放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通过进行内皮细胞培养,观察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黏附分子(VCAM-1、ICAM-1)在细胞浆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损伤使VCAM-1、ICAM-1表达显著升高.救心胶囊组,VCAM-1、ICAM-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救心胶囊能显著降低黏附分子表达,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炎症介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ox-LDL作用下丘脑垂体后条件培养液对内皮细胞MDA代谢和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下丘脑血管中枢对AS形成的影响.方法:按下丘脑(H组)、下丘脑+垂体(HP组)、ox-LDL作用下丘脑(ox-H组)、ox-LDL作用下丘脑十垂体(ox-HP组)和对照组5组分别收集条件培养液,培养正常及受损内皮细胞.收集上清液检测MDA含量,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CAM-1表达.结果:MDA和ICAM-1的变化:4个实验组的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内皮细胞MDA的代谢和ICAM-1的表达都有下调作用(P<0.05);而对受损内皮细胞MDA的代谢和ICAM-1的表达有所不同,ox-H组和ox-HP组与H组和HP组相比,两者的下调作用明显减弱(P<0.01);与同组的正常内皮细胞相比,有明显加重脂质过氧化作用(P<0.01).结论:ox-LDL作用下丘脑垂体后条件培养液对正常内皮细胞起抗损伤作用,对受损内皮细胞的抗损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内皮前体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猪内皮前体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猪内皮前体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 o l/L过氧化氢及不同浓度(1、2、5m g/L)复方丹参注射液,测定细胞增殖活力(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过氧化氢使细胞增殖活力下降,使LDH、MDA含量增加,细胞凋亡率上升,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使上述结果改变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内皮前体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泰山白花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在培养液中预先加入不同浓度(0、0.3、0.6、0.9g/L)的白花丹参制剂后,以0.001%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损伤,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氧化损伤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而预先加入白花丹参制剂可改善上述结果,它能抑制H2O2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降低凋亡细胞比例。结论泰山白花丹参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泰山白花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在培养液中预先加入不同浓度(0、0.3、0.6、0.9g/L)的白花丹参制剂后,以0.001%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损伤,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氧化损伤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而预先加入白花丹参制剂可改善上述结果,它能抑制H2O2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降低凋亡细胞比例。结论泰山白花丹参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Molecularbasisoftheadhesiveprocessof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st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underendotoxinconditionZhouXiangd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异黄酮(DFMG)是否能干预损伤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且其干预过程是否与 TLR4信号通路相关。方法:采用 CCK-8法和 Transwell 迁移法测定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的损伤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 Western blot 和荧光定量 PCR 测定损伤共培养体系中的内皮细胞 TLR4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表达。运用 TLR4特异性激动剂(LPS)和特异性的抑制剂(CLI095),采用 CCK8法和 Transwell 迁移法测定损伤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①随着 LPC 浓度的增加,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效应增强,并且选取30μM 的LPC 作用于内皮细胞并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的损伤共培养模型。②经光密度值分析,LPC 组的内皮细胞TLR4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倍;经荧光定量 PCR 分析,LPC 组的内皮细胞 TLR4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414倍。③相比,损伤组和 LPS 组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更强;相比,CLI095组和 DFMG 组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损伤组更弱。结论: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DFMG 可能是通过抑制 TLR4信号阻碍损伤的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设正常条件培养组、单纯缺氧复氧组(HR)、缺氧复氧+银信达莫组,于缺氧1h后复氧6h,测定海马细胞ICAM-1表达水平及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水平。结果海马细胞缺氧复氧刺激时,ICAM-1蛋白质表达[、Ca2+]i和MDA均有显著增加,而SOD、GSH、NOS明显下降;银信达莫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性海马细胞ICAM-1的表达和MDA[、Ca2+]i超载增高的程度以及SOD、GSH、NOS下降程度。结论海马细胞缺氧复氧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ICAM-1引起细胞损伤,但钙超载、氧自由基和NOS系统也共同参与了缺氧复氧性损伤。银信达莫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上述各系统而达到减轻缺氧复氧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金属硫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Hcy及Hcy+MT孵育血管内皮细胞,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化学比色方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组细胞LDH及蛋白漏出增加,细胞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外源性给予MT(10-9mol/L,5×10-9mol/L,10-8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cy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Hcy组比,LDH漏出分别降低16.3%(P<0.05)、23.5%(P<0.01)和37.2%(P<0.01)。MDA含量分别减少15.8%(P<0.05)、21.1%(P<0.01)和36.8%(P<0.01)。结论:MT拮抗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两种方法观察血府逐瘀汤不同剂量(高、中、低)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ICAM-1、VCAM-1、PECAM-1、iNOS高表达,血府逐瘀汤能减少造模动物ICAM-1、VCAM-1、PECAM-1、iNOS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各分子表达呈递增趋势,具有量效关系。结论:血府逐瘀汤能降低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且量效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炎症信号受体Toll mRNA在人单核吞噬细胞系(THP-1)、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UVECs)和肺腺上皮细胞系(SPC-A-1)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设计人TLR2和TLR4两对特异引物,从THP-1、UVECs和SPC-A-1提取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和地高辛标记的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TLR2和TLR4在3种细胞的表达。结果 RT-PCR和Northern杂交显示,3种细胞均表达TLR4受体,但仅THP-1和人UVECs表达TLR2受体。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除单核吞噬细胞外,大血管内皮细胞和肺腺上皮细胞亦表达Toll受体基因,提示在炎症反应中Toll信号受体可能介导这些细胞效应分子基因转录激活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炎症信号受体 Toll m RNA在人单核吞噬细胞系 (THP- 1)、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UVECs)和肺腺上皮细胞系 (SPC- A- 1)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设计人 TL R2 和 TL R4两对特异引物 ,从 THP- 1、UVECs和 SPC- A- 1提取总 RNA,采用一步法 RT- PCR和地高辛标记的 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 TL R2 和 TL R4在 3种细胞的表达。结果  RT- PCR和 Northern杂交显示 ,3种细胞均表达 TL R4受体 ,但仅 THP- 1和人 U VECs表达 TL R2 受体。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除单核吞噬细胞外 ,大血管内皮细胞和肺腺上皮细胞亦表达 Toll受体基因 ,提示在炎症反应中 Toll信号受体可能介导这些细胞效应分子基因转录激活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和MODS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注射黄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后24和48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大鼠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醇(MDA)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和48 h CEC数量、TM、VWF含量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MODS组(P<0.05);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和48 h ICAM-1、MDA含量明显低于MODS组相同时间点含量(P<0.01),而24和48 h SOD含量治疗组明显高于MODS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