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喷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喷昔洛韦(PCV)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用病毒滴度为100 LD50/0.1 mL HSV-1,HSV-2每只分别腹腔注射0.03 mL,24 h后皮下注射给药,PCV剂量分别为20,50,100,250 mg·kg-1·d-1,疗程5d。观察动物的反应,出现死亡时间和死亡数,所有动物用药后观察15 d。同时收集各组动物治疗后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按常规测定病毒滴度。另设病毒对照组、0.9% NaCl对照组、阳性药阿昔洛韦对照组(ACV)。结果 PCV对HSV感染鼠有保护作用,50 mg·kg-1·d-1时,HSV-1和HSV-2感染鼠的存活率分别为60%和75%,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1.3±3.6)和(12.9±2.8)d,随着药物剂量增加,疗效增强,该药还能降低组织内病毒滴度,阻止体内病毒复制,抗HSV作用类似于相同剂量的ACV。结论PCV有抗HSV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鹅绒藤全草水提物和氯仿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观察鹅绒藤全草提取物对小鼠正常自主活动的影响, 以及对阈下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作用的协同作用;采用转轮法测定提取物对小鼠的最小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结果:腹腔给予鹅绒藤全草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自主活动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30 mg·kg-1,ip)的催眠效应有协同作用,水提物作用的ED50为2.36 g·kg-1,氯仿提取物作用的ED50为0.75 g·kg-1;2种提取物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呈现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结论:鹅绒藤全草水提物和氯仿提取物对实验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3.
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体内外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测定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和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定量荧光PCR法和蚀斑法考察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作用机制。用HSV-2建立小鼠脑炎模型,对甘青乌头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5.57 g·L-1。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得甘青乌头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25,1.68 g·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2.47,3.32。LD50值为0.85 g·kg-1。甘青乌头延长了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对小鼠的死亡显示出10%的保护率。甘青乌头能直接灭活HSV-2,能够显著抑制HSV-2的感染性;对病毒吸附到细胞没有抑制作用,能抑制HSV-2大分子的增值。抑制HSV-2 DNA合成的抑制倍数达102。结论甘青乌头体外具有较强的抗HSV-2的活性,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循环的各个环节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阿诺宁乳化剂的抗瘤作用和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阿诺宁乳化剂的抗瘤作用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小鼠和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测定体内抗瘤活性,用Blliss方法计算小鼠给药的急性毒性的LD50。结果阿诺宁乳化剂在4,8和16 mg·kg-1,灌胃(ig)qd×10 d,对小鼠肝癌HepS 3批实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2%,46.9%和55.7%;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4.6%,47.3%和54.4%;对小鼠L2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7.5%,45.9%和56.5%。阿诺宁乳化剂在7.5,15,30和60 μg·kg-1腹腔注射(ip)×10d 剂量下,对小鼠肝癌(HepS)实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1.0%,42.9%,50.2%和62.4%;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23.6%,39.4%,50.9%和61.2%;在15,30和60μg·kg-1,ip,每日1次,每周6次,共4周的剂量下,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2.0%,50.5%和60.2%;在上述3个剂量下,对人肺腺癌(GLC-8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0.3%,41.9%和56.1%。结果表明,阿诺宁乳化剂ig,ip对上述5种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瘤率与阿诺宁乳剂的剂量相关。用Bliss方法统计出阿诺宁乳化剂对小鼠ig一次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为74.75 (58.67~5.26) mg·kg-1;ip的LD50)为1.12 (1.01~1.24)mg·kg-1),静脉注射(iv)的LD50为1.81(1.61~2.03) mg·kg-1。结论阿诺宁乳化剂对多种小鼠和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和比较人ⅡA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衍生多肽M17,P26和N1-11对不同细菌在体外的杀菌效应。方法: 根据人ⅡA型PLA2氨基酸顺序分别设计合成3个肽分子M17(p51-67),P26(p99-124),N1-11(p1-11)。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衍生肽分别与革兰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屎肠球菌和革兰阴性菌(G-)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37℃孵育2.5 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 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数(CFU),并计算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 ⅡA型PLA2M17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的杀菌回归方程分别为:Y=1.464X+3.795(ED50 6.65 mg·L-1),Y=1.152X+3.419(ED50 23.57 mg·L-1),Y 0.836X+3.832 (ED50 24.95 mg·L-1);对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的杀菌回归方程分别为:Y=0.877X+4.054(ED50 12.00 mg·L-1),Y=1.094X+3.371(ED50 30.83 mg·L-1),Y=1.027X+3.626(ED50 21.77 mg·L-1);M17肽分子对G+菌与G-菌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P26和N1-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回归曲方程分别为:Y=0.915X+2.766(ED50 276.39 mg·L-1),Y=1.389X+1.668(ED50 250.52 mg·L-1), P26和 N1-11对大肠杆菌的杀菌回归方程为:Y=1.327X+1.437(ED50 484.18 mg·L-1), Y=0.881X+2.903(ED50 240.02 mg·L-1);N1-11和P26对G+菌有较强的杀菌活性,但对G-菌杀菌活性较弱。M17肽分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强于P26及N1-11,M17肽分子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明显强于P26及N1-11结论: 衍生自人ⅡA型PLA2保守区域17个氨基酸残基的肽M17对G+菌和G-菌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这可能与M17肽分子更易于与细菌结合并发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多糖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金针菇多糖(FVP1)对化疗药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①NIH小鼠右腋皮下接种0.2mL的1×107·mL-1的S180肉瘤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腹注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在第1,3天腹注30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其余时间用生理盐水;FVP1合并环磷酰胺组在第1,3天腹注30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同时每天腹注10mg·kg-1的FVP1,连续10d。剥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②小鼠腹注100mg·kg-1环磷酰胺,连续2d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环磷酰胺组腹注生理盐水;FVP1小、中、大剂量组分别腹注5,10,20mg·kg-1的FVP1,连续7d;另设不用环磷酰胺造模的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外周白细胞、胸腺指数、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转化和NK细胞活性。结果:①FVP1与小剂量环磷酰胺伍用能明显提高环磷酰胺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②5,10,20mg·kg-1的FVP1均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器官萎缩,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降低,恢复免疫受抑小鼠的淋转功能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FVP1对环磷酰胺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龙衣毒性作用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MTT [3-(4 ,5-dimethylthiazol -2 yl)-2 ,5-diphenylterazolium bromide ,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 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除小鼠腹腔注射青龙衣氯仿萃取物LD50 为575.38mg·kg-1和青龙衣醋酸乙酯萃取物为1303.59mg·kg-1,青龙衣总提取物和青龙衣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小鼠口服及腹腔注射LD50 均大于 5g·kg-1。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在100 μg·mL-1时 ,细胞抑制率 <50 % ,在 100μg·mL-1剂量下 ,青龙衣的氯仿粗提部分和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HL6 0、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50% ,其IC50 (生长抑制 ) <100μg·mL-1。结论 :青龙衣氯仿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对动物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小鼠ip氟哌啶醇(10mg·kg-1和20mg·kg-1)造成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模型。Ip F2(10mg·kg-1,20mg·kg-1和40mg·kg-1),观察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10-5mol·L-1和10-4mol·L-1F2对KCl(10mmol·L-1~40mmol·L-1)致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并观察10-4mol·L-1F2对KCl(20mmol·L-1)致冠脉条收缩后的阻断作用?采用Langendorf灌流法,观察10-6mol·L-1,5×10-6mol·L-1和10-5mol·L-1F2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的作用。结果:氟哌啶醇可致小鼠肌张力增高,肌震颤、头颈部扭曲和尾过伸等,有量效依赖性。F23个浓度组无一出现上述表现。F2可使KCI致猪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呈量效依赖性。F2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致冠脉流量的减少。结论:ipF2不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但有扩冠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豆根对小鼠急性肝毒性及其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研究山豆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及病理形态学变化。 方法 :小鼠口服山豆根水煎液,常规观察14 d,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分组,计算肝脏指数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 采用Bliss法测得2个批号山豆根的LD50为A(批号081012)31.935 g·kg-1,95%可信限为30.509~33.506 g·kg-1;B(批号0904295)LD50为16.39 g·kg-1,95%可信限为14.426~18.38 g·kg-1。肝毒性时效关系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口服山豆根水煎液A 30 g·kg-1,B 12.4 g·kg-1,给药6 h后肝脏均明显肿大,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损伤在24 h最严重。量效关系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口服山豆根水煎液A 16.4,10,3.2 g·kg-1, B 12.4,10.8,10,9.2,8,7.2 g·kg-1,肝脏指数显著性升高(P<0.01);随剂量的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增加。 结论 : 小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山豆根水煎液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一定的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及特点。方法SD大鼠单次灌胃9-硝基喜树碱后于不同时间点自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达峰浓度cmax随给药剂量的递增而递增(2 mg·kg-1组为653.02 ng·mL-1,3 mg·kg-1组为832.9 ng·mL-1,5 mg·kg-1 组为2 731.15 ng·mL-1),达峰时间tmax不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2 mg·kg-1组为0.32 h,3 mg·kg-1组为0.45 h,5 mg·kg-1组为0.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随剂量递增而增加(2 mg·kg-1组为856.49μg·h·L-1,3 mg·kg-1组为1 485.69μg·h·L-1, 5 mg·kg-1组为3 995.39μg·h·L-1)。结论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显示其在大鼠体内转化或消除均较快,呈一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分别考察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Rb1含量, 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Rb1在口服灌胃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t1/2、AUC0~96 h分别为(2.01±0.93) μg·mL-1, (7.20±5.49) h, (25.91±15.84) h, (88.47±58.99) μg·h·mL-1。Rb1在静脉注射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1/2αt1/2β、AUC0~96 h分别为(194.81±28.84) μg·mL-1, (0.18±0.05) h、(14.66±4.19) h、(1 671.16±388.91)μg·h·mL-1结论 Rb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62%, 说明Rb1口服给药吸收比较差, 而静脉注射因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推荐临床给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茅莓总皂苷对黑色素瘤的体内、外抗肿瘤药效作用。方法:A375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常规传代培养,随机分5组,分别加入环磷酰胺,茅莓总皂苷高、中、低(0.01,0.001,0.000 1 mg·mL-1)3个质量浓度,以不加药作阴性对照,MTT法检测茅莓总皂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B16黑色素瘤细胞移植小鼠,随机分阳性药(环磷酰胺)组,茅莓总皂苷高、中、低(100,50,25 mg·kg-1)剂量组及阴性药(生理盐水)组,观察体内抑瘤效果、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茅莓总皂苷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抑瘤试验显示,高、中质量浓度茅莓总皂苷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体内抑瘤试验显示,高剂量组平均瘤体积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抑瘤率37.02%;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用茅莓总皂苷治疗后存活时间增加;茅莓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2.5%,20.5%和5.5%,与阴性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茅莓总皂苷对体内、外黑色素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依赖关系,能通过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3组,以奥硝唑为内标,采用HPLC-UV测定尼非卡兰0.3,0.4mg·kg-1单次静脉推注和0.4mg·kg-1静脉推注后0.4mg·kg-1·h-1连续静脉输注6h给药尼非卡兰经时血浓度,采用DAS2.0程序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志愿者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0.3,0.4mg·kg-1静脉推注,0.4mg·kg-1负荷剂量后0.4mg·kg-1·h-1连续6h静脉输注,尼非卡兰ρmax分别为(230.95±54.02),(358.62±73.98)和(444.30±88.12)μg·L-1;t1/2分别为(1.55±0.38)、(1.344±0.19)和(1.35±0.23)h;AUC0-t分别为(193.53±45.19),(285.61±46.57)和(2609.02±498.20)μg·h·L-1。结论血浆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尼非卡兰测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尼非卡兰静脉注射给药人体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整个试验过程顺利,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给药志愿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葛根黄酮滴丸兔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葛根黄酮滴丸在家兔体内的释放过程,同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 1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葛根黄酮滴丸和愈风宁心片,均含葛根黄酮100 mg,用HPLC检测,Mcp86软件估算两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结果 滴丸和片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24599.7,294.6μg·h·mL-1;tmax0.81,1.70 h;t1/2Ka0.62,0.43 h;cmax0.56,0.19μg·mL-1。葛根黄酮滴丸和愈风宁心片在家免体内的药-时过程为二室模型。绝对生物利用度F=203.5%。结论 AUC0-24,cmax,tmax经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葛根黄酮滴丸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快速释药的特点。该实验为葛根黄酮滴丸体内质量评价和剂型改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陶学  陈幸福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2):758-760
 目的:研究小鼠分别iv不同剂量的二硫卡钠(DTC)后,DTC及其甲酯(DTC-Me)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小鼠分别iv DTC 25,50,100mg·kg-1后,于各时间点摘眼球获取血浆。用柱切换高压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DTC及DTC-Me的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MCPKP药动学软件处理,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DTC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1.36±0.11)min、(3.0±0.5)min、(3.1±0.6)min;t1/2β分别为(17.2±2.3)min、(11±3)min、(9.1±0.9)min;CLb分别为(0.106±0.017)L·kg-1·min-1、(0.104±0.024)L·kg-1·min-1、(0.053±0.021)L·kg-1·min-1;AUC分别为(235±18)μg·min·ml-1、(480±79)μg·min·ml-1、(1184±107)μg·min·ml-1。DTC-Me均符合一室线性动力学模型,t1/2β分别为(141±21)min、(30±5)min、(22±32)min;t1/2Ka分别为(8.5±0.9)min、(4.3±0.8)min、(1.3±0.4)min。结论:DTC及其代谢产物DTC-Me在小鼠体内分布消除迅速,并表现为纯属药动学。  相似文献   

17.
丹酚酸B及其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丹酚酸B磷脂化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改变。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丹酚酸B及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药液,剂量2 g·kg-1,HPL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丹酚酸B与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口服后在大鼠体内均为单室开放模型,丹酚酸B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46.044±11.341)μg·h·mL-1,(11.35±2.078)μg·mL-1,(0.642±0.113)h,而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74.959±17.493)μg·h·mL-1,(17.94±2.541)μg·mL-1,(0.887±0.176)h,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0%。结论 丹酚酸B磷脂化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药剂学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20只家兔耳缘静脉快速推注磺胺嘧啶300mg·kg-1,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慢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24±0.09)L·kg-1,V=(0.62±0.22)L·kg-1,AUC=(0.11±0.05)g·h·mL-1,CL=(3.8±1.5)mL·min-1,t1/2α=(3.3±1.3)min,t1/2β=(122±21)min。快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19±0.10)L·kg-1,V=(0.45±0.17)L·kg-1,AUC=(0.062±0.022)g·h·mL-1,CL=(6.0±2.4)mL·min-1,t1/2α=(2.1±0.9)min,t1/2β=(53±5)min。与慢消除型比较,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P<0.05;t1/2β缩短,P<0.001。结论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t1/2β缩短。本实验为磺胺嘧啶的临床给药方案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在大鼠血中的药动学。方法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以甲醇-0.25mol·L-1Na2HPO4(10:90)(pH7.0)为流动相,检测电压为800mV,在线分析静脉注射头孢他啶(90mg·kg-1)后大鼠的血药浓度,经过体内回收率校正后,用3P8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他啶在0.1~10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所测血药浓度经3P87程序拟合后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t1/2为27.82min,cmax为189.40μg·mL-1,AUC为7603.00μg·min·m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满足头孢他啶药动学分析的需要,为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