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存在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所致的细胞无限增殖和凋亡抑制,因此联合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对揭示胃黏膜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环氧合酶(COX).2和三叶因子(TFF)1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6例异型增生和16例胃腺癌纳入研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病变组织中EGFR、COX-2和TFF1的表达,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在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织(P〈0.01);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COX-2的表达逐渐增高,而TFF1的表达逐渐减低。EGFR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COX-2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EGFR、COX-2和TFF1表达异常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本质,以食道胃内压、胃肠激素、血环核苷酸、幽门螺杆菌、胃粘膜血流量及温度等项目为观察指标,结果发现肝胃不和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屏障压、胃体压、胃窦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幽门括约肌压力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脾胃虚弱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胃动素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胃虚弱组,血浆胰高糖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脾胃虚弱组。血浆cAMP明显增高,cAMP/cGMP比值较正常及脾胃虚弱组增高。HP感染阳性率及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检出率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胃内各部位粘膜血流量及表面温度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存在着胃、食道运动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cl-2/Bax、Fas/Fas L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作用及肾气丸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同时以肾气丸进行干预1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Fas、Fas L、Bcl-2、Bax、Caspase-8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Caspase-8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Bcl-2、Bax、Fas、Fas L蛋白以及Caspase-8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Bcl-2/Bax比值较正常组明显的降低(P<0.05);大鼠肝组织Caspase-8蛋白表达与Fas、Fas L蛋白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907、0.804,P均<0.01);予以肾气丸干预后,Bax、Fas、Fas L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的降低(P<0.05),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明显的增加(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气丸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Fas/Fas L信号转导通路,下调Bax、Fas、Fas L、Caspase-8表达,减少肝细胞的脂性凋亡,从而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1eptin)及其肝组织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Wistar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干预12周,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组织TNF-α、IL-6、leptinmRNA表达,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IL-6、leptin水平。[结果]NASH大鼠血清ALT、AST、FFA、TNF-α、IL-6、leptin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肝组织TNF-α、IL-6和leptinmRNA表达显著增强,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显著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降低ALT、AST、FFA、TNF-a、IL-6、leptin水平和肝组织TNF-α、IL-6、leptinmRNA表达。[结论]TNF-α、IL-6、leptin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的发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调节TNF-α、IL-6、leptin的分泌,防止NASH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气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予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余3组进行高脂饮食造模,除模型组外,其他2组分别以肾气丸、二甲双胍进行干预12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及血清酶学,ELISA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S);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NASH模型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FA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0.01),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NAS、A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应用肾气丸和二甲双胍干预后,血清ALT、AST、TC、LDL-C、FFA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中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NAS和A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肝细胞的AI与肝组织NAS及血清FFA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结论]NASH大鼠存在着脂质代谢紊乱和肝细胞的脂性凋亡。肾气丸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影响FFA,阻断其引发的促肝细胞脂性凋亡的级联启动,从而有效地防治NASH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酶的影响,探讨膈下逐瘀汤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每组10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喂养,其他两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膈下逐瘀汤组予14g/(kg.d)的膈下逐瘀汤流浸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容量的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AA)和肝组织脂肪酸合酶(FAS)、乙酰Co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肝细胞气球样变,肝小叶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点片状坏死灶;肝脏NAFLD活动度积分(NAS)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血清FAA和肝组织TG、CHOL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肝组织ACC、FAS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CPT-1、SCD-1蛋白表达则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肝组织NAS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FAA、肝组织TG、CHOL水平及ACC、FAS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P0.05);而肝组织CPT-1和SCD-1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着脂肪酸代谢紊乱;膈下逐瘀汤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肪酸代谢酶的紊乱,减少脂肪酸对肝脏损伤有关,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RAS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以银杏叶提取物及易善复混悬液灌服,共6周,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检测血清ALT、AST、ALP水平;HA、LN和血浆AngⅡ的水平;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蛋白和AT1RmRNA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可促使大鼠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轻;使肝组织中血浆AngⅡ水平降低(P<0.01);AT1RmRNA、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的的作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浆AngⅡ水平,抑制肝组织AT1R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神经肽Y和P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肠道功能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推测胃肠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2 ] 。中医并无IBS之病名 ,依据临床表现当属“泄泻”、“滞下”、“便秘”、“腹痛”等范畴。不同中医证型的IBS间胃肠激素的变化规律 ,目前知之甚少。为此 ,我们选择不同证型的IBS患者 ,检测血中神经肽Y(NPY)、P物质 (SP)的含量 ,旨在了解在IBS的不同中医证型中其发病机制和胃肠激素的关系 ,以及胃肠激素的水平是否可以帮助临床进行中医分型。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解偶联蛋白2(UCP2)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的表达及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其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分别以250,125 mg·kg~(-1)·d~(-1)的TFHL和195.4 mg·kg~(-1)·d~(-1)的易善复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匀浆TG,CHOL,MDA含量和T-AOC的活性,RT-PCR检测UCP2基因mRNA在肝组织中表达,ELISA检测肝组织UCP2含量.结果:NAS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重度脂肪变、炎细胞浸润,血清ALT,AST水平和肝组织TG,CHOL,MDA,UCP2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高,UCP2 mRNA表达显著增强,T-AOC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UCP基因的表达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T-AOC活性则呈负相关.TFHL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肝匀浆MDA和UCP2含量以及肝组织UCP2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而肝匀浆T-AOC的活性则较模型组大鼠明显增高.结论:TFHL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应激/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组织UCP2过表达的途径减轻肝脏炎症损伤,从而防止NASH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