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付槟梵  蒋士卿 《新中医》2018,50(8):192-195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软膏外涂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联合予龙胆泻肝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者结痂时间和止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2.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5%、5.0%,对照组分别为15.0%、2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徐展琼  孟珍珍 《新中医》2016,48(6):186-188
目的:研究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疗效及体征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症状、体征、临床总疗效、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疱疹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疱、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脱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改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予以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挑疱及湿敷治疗,2组均治疗1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疗程结束后1月,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1月后,观察组发生后遗神经痛比例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对急性期止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火针联合拔罐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片、泼尼松、阿昔洛韦软膏等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2例),治疗组34例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后第3、7、15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并于治疗后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出现减少,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15天VAS评分均持续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9%和8.8%。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与针刺治疗比较,在镇痛作用方面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并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者对疱疹部位进行火针治疗后,再进行拔罐治疗,治疗前3天1日1次,之后隔日1次;对照组西药治疗,予以阿昔洛韦片、维生素B1、甲钴胺片口服治疗,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0.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疗程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配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确切,优于口服西药,可快速缓解疼痛程度,操作更为简便,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适宜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注射液、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臭氧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B组40例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减轻时间等均低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第2周、3周、4周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络止痛软膏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80例。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膝涂擦活络止痛软膏,5 g/次,2~3次/d,并轻揉3~5分钟。对照组患膝涂擦扶他林,5 g/次,2~3次/d,并轻揉3~5分钟。2组均外敷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0%,对照组为9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止痛软膏联合针灸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 m L/次,1次/周。观察组同时服用金乌骨通胶囊,3次/d,3粒/次。2组均连续治疗5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膝关节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OM角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显著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颈旁注射联合妇炎康复片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2组,2组均服用妇炎康复片,5片/次,3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宫颈旁注射,每2天1次。连续治疗3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率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旁注射联合妇炎康复片治疗PID,临床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平喘方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热性哮喘(轻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5 mg、异丙托溴铵250μg雾化吸入,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平喘方颗粒,1剂/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麻杏石甘汤颗粒,1剂/d。2组均治疗5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方治疗小儿热性哮喘(轻度)能够改善病情程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针刺治疗,1次/d.2组均以治疗1 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7%,对照组为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裂大小、复视角度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加体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琥枣宁神胶囊剂与散剂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琥枣宁神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琥枣宁神散6 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SPIEGEL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及SPIEGEL量表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及睡眠时间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枣宁神胶囊剂与散剂均能够改善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胶囊剂疗效优于散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0例,2组均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加服补肾活血方,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餐前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2h PBG及Hb A1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及UAE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及UAER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BUN及SCr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Ⅲ期D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减轻炎症反应,延缓DN的进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便血合剂治疗I、Ⅱ期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2组均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塞肛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便血合剂,1剂/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8%,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治疗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消失时间观察组为(3.4±0.87)天,对照组为(5.6±1.44)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血合剂治疗I、Ⅱ期内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肝郁血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酸枣仁汤,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PSQI及SRS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3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困难、早醒、多梦、醒后难以入睡、情绪抑郁等中医证候单项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艾司唑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同时服用参芪抑瘤方,治疗达到手术指征。观察2组患者肿瘤直径改善状况、肿瘤转移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细胞前后变化、对化疗的耐受情况、副反应、3年生存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治疗后2组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NK细胞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耐受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情况及白细胞减少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有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减少化疗周期,提升患者免疫水平,提高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