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后腹腔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并探讨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和14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性手术组(P〈0.01)。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并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经后腹腔路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58例,并与72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进行了比较。后腹腔镜组中57例手术获成功,1例术中转为开放性手术并行肾切除;术后随访3月~2年均未复发。结果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后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性手术组,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同样能达到开放性手术效果,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特点,可作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优越性,并探讨经腹腔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腹腔及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76例,其中经腹腔路径8例,经腹膜后路径68例,并回顾性分析比较38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及成人型多囊肾的优越性,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6例(A1组)、成人型多囊肾8例(B1组),及采用肾囊肿去顶术治疗29例单纯性肾囊肿(A2组)及10例成人型多囊肾(B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及成人型多囊肾的疗效相当;后腹腔镜组(A1组、B1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留置引流管的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方面优于开放性手术组(A2组、B2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明显优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及成人型多囊肾外科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李金生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31-13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分别采用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有创伤小、疼痛轻、患者康复快的优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确切,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经腹腔镜两种方式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方法采用经腹腔途径和经后腹膜途径腹腔镜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37例。结果3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宜作为单纯性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处理要点。方法:对18例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和15例开腹性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种术式均能达到良好的肾囊肿去顶效果,后腹腔镜手术组在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相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优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治疗效果,探讨术中进入后腹腔的方法。方法:14例单纯性肾囊肿行后腹腔镜手术,其中11例采用直接闭合式方法进入后腹腔,21例行开放性手术。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肾囊肿去顶效果,后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方面优于开放性手术(P<0.05)。后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放性手术。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采用直接闭合式方法进入后腹腔,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护理方法的差异,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的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伤口疼痛等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比较有较大优势。结论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益 《吉林医学》2013,34(6):1059-1060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腔路径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中的优缺点,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手术路径的最佳选择。方法:对进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符合入选条件者88例,采用经腹腔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者40例(A组),采用经后腹腔路径者48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评定不同路径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转开腹手术(0例)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08%)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路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其临床效果优于经腹腔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回肠新膀胱术的优点.方法 比较12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和12例传统的开放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优势.结果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而出血量和手术后使用止痛剂的天数却明显减少.腹腔镜手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开放手术.结论 (1)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体外完成新膀胱制作后直接与尿道吻合较腹腔镜下吻合具有不影响效果、时间短、并发症少和技术难度不高等优点,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以及开放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单手术组开展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248例,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87例、传统腹腔镜32例、开放手术129例。比较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输血率、入监护室率、术后红细胞下降值、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白蛋白下降值、术后肌酐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3组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白蛋白下降值方面均显著小于另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方面,机器人手术组也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传统腹腔镜组在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在住院总费用方面机器人手术组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虽然机器人手术组发生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28例,并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作比较,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腹腔镜组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9例,卵巢囊肿切除术9例;开腹手术组行卵巢囊剥除术15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3例,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卵巢囊肿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几乎不留瘢痕、盆腔粘连少、输卵管阻塞轻微,更易于保留输卵管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琳  朱明  诸禹平  吴绍山  陈昊 《医学综述》2012,18(4):636-63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患者16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260~430 min,平均320 min;术中出血420~1200 mL,平均490 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16个,淋巴结阳性率14.9%,手术切缘均阴性。术后3~5 d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出单J管,无肠漏及尿漏并发症发生。随访1~32个月,1例死于原发病转移,其余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腹壁造口狭窄发生,肾功能正常,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或反流。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但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回肠膀胱术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一种较为理想的是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剔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对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ovarianhyperstimulation,COH)的反应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vitr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助孕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7例既往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COH和助孕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21例曾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B组:16例曾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C组:30例为未行囊肿剔除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对COH中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促性腺激素用量及用药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种手术组的窦卵泡数均少于非手术组(P〈0.05);FSH、E2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而两种手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手术侧卵巢与未手术侧相比,卵巢虽小,但无显著性差异;窦卵泡数,HCG注射日直径≥14mm的卵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剔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对IVF-ET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卵巢功能,减低卵巢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定  区向新  利庆文  刘春晓 《河北医学》2009,15(11):1293-1295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初步体会。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8~69岁,无远处转移。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或子宫次全切。经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行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结果:12例手术成功,腹腔镜下手术时间120~280min(平均180min);开放原位新膀胱术190~300min(平均240min)。腹腔镜下操作出血量400~1000ml(平均600m1);术中、术后输浓缩红细胞400~600ml(平均500m)。1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白天可控排尿10例(83.3%)轻度尿失禁2例(16.7%)。新膀胱容量180~320ml(平均270m1),尿间隔时间45~120min(平均80min)。1例勃起功能障碍(术前4例有勃起功能)。患者血Cr和Bun正常,未出现酸中毒。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是可行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3~2010-06间,妇产科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95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结果两组病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未出现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观察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好,痛苦少,并能极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0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道108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性功能、控尿功能和肿瘤根治情况.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7年5月,108例膀胱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中男96例,女12例.采用5孔经腹入路,首先进行完全腹腔镜下标准的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根治性膀胱切除,然后行体外回肠新膀胱的构建和输尿管新膀胱吻合,最后在腹腔镜下进行新膀胱尿道吻合,其中26例患者施行保留勃起神经步骤.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330 min,出血量为320 ml,无中转开放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所有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日间尿控率90.7%,夜间尿控率82.6%.术后6个月,26例行保留勃起神经患者中10例有性功能.术后随访1~53个月,局部肿瘤复发5例,套管穿刺口种植转移1例,远处转移6例,随访期间死亡11例.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可行的,具有低并发症和较好的新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LRC)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开放性治疗术和LRC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疗效。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具有创伤小等优点,可使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可把之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