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检测沙眼衣原体(CT)核酸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 对229例临床疑似患者的尿样及拭子标本同时进行SAT检测和“金标准”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检测,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PCR方法对拭子标本进行复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技术在尿样及拭子标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结合细胞培养和PCR的实验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得出SAT技术对临床拭子标本的检测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100%;对尿样标本检测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9.2%。拭子和尿样标本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2%,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3.27,P>0.05)。 结论 SAT技术检测CT试剂盒对拭子及尿样标本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对CT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筛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检测抗体的第三代试剂为主。近年来国外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荧光检测(ELFA)系统筛查HIV感染者。我们用上述两种方法对39份血清标本进行比较,并用WEST-BLOT作为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3.
梅毒实验室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开展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主要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为主.而近20年快速发展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在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较少.为此,我们与本市3家实验室,对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介素2(IL-2)基因与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Gpd抗原编码基因融合构建双价核酸疫苗免疫新西兰兔后的免疫应答效果及感染Tp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定向克隆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Gpd-IL-2,与先期构建的pcDNA3.1(+)/Gpd真核表达重组体分别设为两个疫苗实验组,同时设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及PBS对照组,共4组,每组18只雄性新西兰兔,肌肉多点注射初次免疫,于初次免疫后第10周各实验组兔皮下接种Tp标准株进行感染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免疫兔特异性抗体产生水平和脾细胞IL-2及干扰素γ(IFN-γ)诱导水平,噻唑蓝法检测兔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用pcDNA3.1(+)/Gpd-IL-2融合双价疫苗和pcDNA3.1(+)/Gpd单基因疫苗在免疫期间和感染期间均能检测到高滴度的IgG特异性抗体,最高滴度分别可达1∶4096和1∶1024(P值均<0.01);两疫苗组之间在免疫及感染期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免疫后第8周双价融合核酸疫苗组及单基因核酸疫苗组兔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分别为(447±22.4)μg/L、(225±17.6)μg/L,IL-2分别为(167±15.7)μg/L、(110±12.6)μg/L,均高于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值均< 0.01);感染期间不同时间点兔脾细胞受相应蛋白刺激均有明显增殖反应,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值均< 0.01).早期感染皮损观察显示双价融合核酸疫苗组较之单基因疫苗组有着更低的皮损Tp检测阳性率(17.5%)、溃疡病灶发生率(15%)以及更短的皮损愈合时间.结论 用pcDNA3.1(+)/Gpd-IL-2双基因融合疫苗在兔体内能更有效地诱导保护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6.
IgM抗体诊断早期先天梅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们用梅毒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5例常规梅毒血清学方法RPR和TPPA两个试验均阳性的新生儿(其母亲已在怀孕时被确诊为不同病期梅毒)进行了检测。患儿中有3例19(s)IgM-TPPA阳性,另2例阴性。最终确诊3例新生儿为先天梅毒。特异性IgM检测应该作为新生儿和早期无症状先天梅毒确诊的实验诊断方法。加强婚前、孕前及早孕期的梅毒筛查和治疗,对控制先天梅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1~2003年淋病奈瑟菌(N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对742株N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菌株。用碱裂解方法抽提质粒。结果742株NG检出产青霉素酶菌(PPNG)342株(46.09%);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TRNG)166株(22.37%);耐环丙沙星718株(96.77%);耐大观霉素1株;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菌株;超过20%的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对35株菌株作了质粒分型,含耐药质粒检出率97%,分别带有5.4和7.4kb耐药性质粒。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3种药物分别有较高比例的耐药率。上海地区治疗淋病应首选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8.
97例生殖器溃疡早期梅毒检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例生殖器溃疡早期梅毒检出率分析顾伟鸣,张皓,汤全贵,乐嘉豫生殖器溃疡病(GUD)在男性STD门诊中以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居多。我中心自1992年6月~1995年3月共发现97例GUD思考,进行暗视野(D-F)检查找到梅毒螺旋...  相似文献   
9.
19(s)—IgM—TPHA检测先天梅毒及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19(s)-IgM-TPHA检测方法,确诊1例出生4天新生儿患先天梅毒。其母在怀孕晚期患二期潜隐梅毒,分娩前2周给红霉素治疗,分娩后复查RPR滴度不变而19(s)-IgM滴度显著下降。治疗11个月后母婴19(s)-IgM均转阴。作者认为,19(s)-IgM检测是一种先天梅毒确诊手段。此法还是判断梅毒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以及开放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单手术组开展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248例,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87例、传统腹腔镜32例、开放手术129例。比较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输血率、入监护室率、术后红细胞下降值、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白蛋白下降值、术后肌酐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3组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白蛋白下降值方面均显著小于另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方面,机器人手术组也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传统腹腔镜组在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在住院总费用方面机器人手术组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虽然机器人手术组发生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