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测定血痕中睾酮量(T)和全血蛋白量(P),再根据T/P的比值来判断血痕性别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通过测定102名健康成年人血痕,得出本法男性血痕的肯定率为80.7%,女性为88.9%。实验中还观察到时间因素及些某环境因素(霉变)能使两性血痕T/P值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用PCR技术对3例保存3年半的血痕及新鲜毛发标本进行性别鉴定,其方法是从陈旧血痕及新鲜毛发标本中提取DNA,用蛋白酶K进行消化,然后用两组引起Y1.1与Y1.2和Aul9.1、Aul9.2及国产FD耐热DNA聚合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NA,电泳分析Y及Aul重复序列,从而判断血痕及毛发性别。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法(ULPAGIF)检测了人血痕中类粘蛋白(ORM1)的遗传表型,探讨了不同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血痕中ORM1型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及室温保存的血痕24周内仍能100%检出ORM1型,37℃保存的血痕12周内可以100%检出,之后检出率逐渐降低。血痕经超声波处理后1年内仍可100%检出ORM1型,而未经处理的血痕则不能全部检出。检测血清ORM1型进行亲子鉴定,共做5个案例,其中1例排除了被控父亲。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蒸馏水双重浸泡的方法用于等电聚焦(IEF)前血痕中Gc的提取,分别对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痕中Gc可检出时间进行了探讨,检测了-30℃保存半年和室温保存4个月的血痕,其Gc检出率为100%。37℃保存一周的血痕,85%可正确定型。并将Gc系统应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中。  相似文献   

5.
微量血痕血型检查方法李学金(法医学教研室)微量血痕是指微量血液滴在布料或其它物品上而留下的痕迹。血型检查方法与正常血型检查方法差异很大。为此,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器材小剪刀、小镊子、0.1ml毛细管、小试管、凹玻板、冰箱、温箱、振荡器1.2...  相似文献   

6.
用Chelex-100快速提取微量血痕中的DNA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用Chelex-100从微量血痕中提取DNA的效果。方法 40份血痕纱布,取血痕3 mm×3mm置于1.5 mL离心管中,采用5%Chelex-100加煮沸法,提取血痕纱布中的DNA。提取液经过紫外分光光法测定,测其A260/280的比值,计算提取液DNA的纯度和浓度;DNA提取液经微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电泳带。结果 Chelex-100能快速在1 h之内提取微量血痕中的DNA,其提取液DNA纯度:27.5%样品纯度A260/280比值大于1.6,72.5%样品纯度比值在1.08~1.54之间;提取液DNA浓度:80%样品小于100μg/mL,20%样品在100~166μg/mL之间。微型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观察到DNA条带。结论 用Chelex-100法有助于快速提取微量血痕中的DNA。  相似文献   

7.
一例血痕的个人识别李剑平,庞灏,丁梅,刘玉华,李春梅,王秀玲,胡忠国(法医学系法医血清学教研室)关键词血痕;法医鉴定我室用七个血型系统对1例近二个月的血痕进行了同一认定。采用这么多血型系统进行血痕的个人识别尚未见报道。1资料与结果1991年2月9日被...  相似文献   

8.
血痕检验占法医物证检验的80%左右,能够把握好血痕检验的每一步,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血痕确证试验有两大特点:其一,灵敏度低,即阳性率低;其二,特异性好,即种属特异性好。如血色原结晶试验,只要得到阳性结果,就可以断言是血痕。因为至今未发现任何一种物质经过同样处理后,能形成同样的结晶。因此,设法提高确证试验的阳性率是该试验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操作中,摸索出提高结晶试验阳性率的技术要点,使学生们亲自动手检出血痕的阳性率从30%提高到96%。下面就血痕确证试验——血色原结晶及氯化血红素结晶的操作要领简述如下。剪…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ULPAGIF)检测了血痕中转铁蛋白(Tf)的亚型,探讨了不同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血痕中Tf亚型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保存的血痕4周后不能全部检出Tf亚型,室温和37℃保存的血痕2周(或1天)后不能全部检出Tf亚型。检测血清Tf亚型进行亲子鉴定,共做4个案例,其中1件排除了被控父亲。  相似文献   

10.
用混合凝胶电泳法,调查长沙地区234名汉族人群GLOⅠ表型汉族人群GLO1表型频率分布。发现三种GLO1表型,其基因频率为GLO1^1=0.1303,GLO 2^2=0.8697。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害和民族相比较。检测不同条件下的血痕标本,发现室温下(20~30℃)保存的20例纱布血痕40d内可全部分型,低温0~4℃ 20例纱布血痕至少100d电可全部正确分型。日晒、水洗等因素可影响血痕GLO1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不同CO2气腹压及不同时段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血和脑脊液S-100蛋白(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和气腹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组织学变化;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NSE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脑组织中S-100、NSE表达的变化.结果(1)CO2气腹后,B与对照组比较,海马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均呈水样变,无核坏死,电镜下线粒体、内质网中度水肿;B10-2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在光镜下呈弥漫性水样变,部分胶质细胞核浓缩和细胞皱缩。神经元细胞胞浆酸性细胞增多,电镜下胶质细胞水样变,线粒体肿胀、脊断裂,胶质细胞内髓鞘样结构形成,神经元细胞线粒体、内质网肿胀变性,核膜破裂;(2)B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NSE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5-1组与B组比较水平均有增加,差异无显著性,在B10-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CO2气腹后脑组织S-100、NSE表达阳性面积随时间及压力增加而逐渐增加,B组与对照组或B10-2组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10mmHg、2h范围,CO2气腹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应尽可能缩短气腹时间及采取相府的调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
体外抑菌活性,阐明其抑菌机制。方法:采用管碟法分别测定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和18株泌尿系感染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其最小杀菌
浓度(MBC)。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银花泌炎灵
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BC50和MB
C90分别为100 g/L-1和150~300 g/L-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经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作用后大肠埃希菌菌体表面出现塌陷,两端可见凹陷和刺状突起,有的细菌严重变形;负染透射电
子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折光性明显变差,菌体变形出现褶皱,且部分细胞壁出现
凹陷;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固缩膨大,细胞壁模糊不清甚至缺失,细胞质固缩解体,形成小空泡。结论: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
ATCC25922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机制可能是药物干扰或破
坏大肠埃希菌细胞壁合成或破坏菌体内大分子量蛋白,以致菌体超微结构出现改变。
  相似文献   

13.
显微镜下颈前路经颈椎间隙减压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技术,总结手术技巧。方法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显微镜下共行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术271例,均为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单间隙178例、双间隙71例、三间隙22例。所有患者影像显示脊髓前方压迫、压迫程度轻到中度及轻度髓内改变。主要设备为脊柱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和高速磨钻。高速磨钻磨除纤维环和部分椎体后壁,显露清理变性髓核,钩形剥离子提起后纵韧带后切断,再切除残余的后纵韧带及椎体后缘骨赘。结果271例手术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手术时间(62±12.4) min,失血 (126±29.4) ml,下地时间为术后(1.8±0.4) d。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功能改善率优69例,良157例,中27例,差18例。结论经椎间隙减压适用于椎间隙平面的病变,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及高速磨钻有利于手术成功,术后椎间隙结构更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兔防御素对耐药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绿脓杆菌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柠檬酸抽提法 ,从家兔中性粒细胞溶酶体中提出防御素粗制品 ,经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U- PAGE)分离纯化。体外采用微量琼脂糖扩散实验 ,观察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 NP2 对绿脓杆菌 ATCC2 785 3及其多重耐药株的抗菌活性 ,透射电镜观察防御素作用后绿脓杆菌各株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采用柠檬酸抽提法和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功地分离纯化出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 NP2 。 NP2 对绿脓杆菌 ATCC2 785 3及其多重耐药株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随防御素浓度升高而增强。透射电镜观察显示 ,防御素作用后的菌株细胞膜不连续 ,胞内成分固缩 ,伴空泡形成 ,胞间有大量漏出物。结论 家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 NP2 对绿脓杆菌多重耐药株具有杀菌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提示了防御素对靶细胞膜损伤的杀菌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病人的腭咽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20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患者手术切除的腭咽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光镜下OSAHS患者腭咽组织学改变主要包括:鳞状上皮肿胀,过度角化,基底层细胞液化性变性;粘膜下层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平滑肌细胞退变;粘液腺增生,腺管扩张,内有分泌物积聚;在透射电镜下横纹肌纤维肿胀,肌丝排列紊乱,Z线疏松,浅染,线粒体肿胀,空化。结论 OSAHS组腭咽组织学改变明显,这可能是神经源性炎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培养中凋亡细胞的形态。方法:取4℃环境下不同时间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与台盼蓝混合制成悬液片,用光镜观察。结果:可见凋亡细胞核形态改变及凋亡小体。结论:光镜下依据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变化可确认凋亡。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口服吸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制剂,并进行大鼠口服吸收的研究。方法: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及粒径分布,以大鼠用药前后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研究其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在民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9.6mm,包封率为36.1%,大鼠用药后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延长。结论:纳米脂质体对低分子肝素大鼠口服吸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脾种植VX2瘤株兔肝转移瘤(liver metastases,LM)模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探讨该模型能否成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AI/TACE)治疗LM的理想动物模型。 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建立经脾种植VX2瘤株兔LM模型。采用直视方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选入肝动脉内,行肝动脉DSA,观察VX2瘤株兔LM的供血血管及染色情况;行肝动脉锥形束强化CT,观察VX2瘤株兔LM的动脉强化方式,并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学表现。 结果成功建立VX2瘤株兔LM模型37只,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1次穿刺插管成功32只,穿刺成功率为86.5%(32/37)。DSA发现LM病灶57个,其中中等血供38个、乏血供19个。DSA表现为肝内动脉走行迂曲,LM的肿瘤供血支紊乱、不规则,动脉中晚期可见多发LM染色,呈类圆形,中心区域染色较边缘染色浅淡,实质期LM染色进一步加重,但是染色程度低于正常肝实质。肝动脉锥形束强化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LM,强化特点为转移瘤周边呈环形强化,中心区域未见强化。LM的DSA染色部分、肝动脉锥形束CT肿瘤强化部位及程度与腹部增强CT的LM强化表现一致,为LM周边强化,对应于HE镜下观察肿瘤外周存在活性的肿瘤细胞、炎性细胞及结缔组织;LM的DSA中心染色浅淡、肝动脉锥形束CT未强化部位与腹部增强CT的LM未强化表现一致,对应HE镜下肿瘤中心分布嗜碱性红染坏死肿瘤细胞。 结论经脾种植VX2瘤株兔LM模型符合临床上影像学表现为环形强化、DSA下为中等血供或乏血供的LM,能提供临床上研究中等血供或乏血供LM的HAI/TACE治疗疗效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值得在基础或临床实验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used the cari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human dental plaque to produce an artificial plaque which can produce carious lesion in vitro. Lesions on human enamel slabs produced by artificial plaque and single bacterium were observed under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s of artificial carious lesions are very similar to natural enamel carie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them under the microscopes. Compared with the lesions produced by single strain, the destructive fashion observed in lesions produced by artificial plaque is more similar to the changes produced by natural dental plaque.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在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体外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结肠癌细胞系HT-29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是否能作为结肠肿瘤的化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不同浓度As2O3作用于HT-29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检测细胞抑制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凋亡及自噬.结果 4.0μmol/L As2O3作用72h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增殖及诱发其凋亡,且抑制率与药物作用时间及浓度成正比.在凋亡早期细胞形态学变化在光镜下可见细胞缩小变圆,在电镜上可见细胞质浓缩、核固缩及自噬溶酶体.4.0μmol/L As2O3作用72h后HT-29细胞凋亡率为25%.结论 As2O3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T-29的增殖,其作用机制与引起凋亡及自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