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肥达反应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微波、离心等方法处理肥达反应的抗原抗体反应体系 ,旨在改进其反应条件 ,以期达到快速、敏感诊断肠热症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 1 诊断菌液 伤寒菌O、H ;副伤寒菌A、B购自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分别为 0 0 0 40 1及 0 0 0 3 0 1。在有效期内按说明要求使用。1 2 抗体 ①试验血清 :动物免疫血清用传统肥达反应法检测效价为 1 :80 0。②临床考核血清 :1 5份非肠热症患者(据临床症状、细菌培养、生化反应检测均阴性 )血清 ;1 7份肠热症患者 (据临床症状、细菌培养、生化反应检测均阳性 )血清 ,收集于当地医院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项HBsAg阳性的长期意义。方法:选择两年内未经药物治疗及HBV疫苗接种的原单项HBsAg阳性者血清,分别用ELISA法或PCR法检测HBVM或HBV-DNA。结果:检出五项HBVM,12组HBVM组合类型,68例HBV-DNA。HBV-DNA总阳性率为49.27%。结论:部分单项HBsAg阳性可能转化为慢性乙肝。单项HBsAg不能简单解释为无症状携带者。PCR法较ELISA法更敏感、准确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细胞培养中凋亡细胞的形态。方法:取4℃环境下不同时间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与台盼蓝混合制成悬液片,用光镜观察。结果:可见凋亡细胞核形态改变及凋亡小体。结论:光镜下依据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变化可确认凋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一对HBV亚型通用的PCR引物,用于检测血清HBV DNA。PCR扩增后,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与EIA法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阳性扩增条带单一清晰,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可靠,可测出80fg/ml的微量HBV DNA。本法准确、敏感,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HBV DNA。  相似文献   
5.
AO/EB双重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细胞培养中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方法:取4℃环境下不同时间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用AO/EB染色后荧光镜观察。结果:荧光镜下早期凋亡细胞发绿色或暗绿色荧光,伴有核结构的变化,晚期凋亡细胞发橙红色荧光并伴有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AO和EB双重荧光染色后,荧光镜检在细胞凋亡检测中既可定性,又可定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生理条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HE和DNA染色的方法,在4℃组织培养条件下观察了小鼠胸腺实质内凋亡细胞的分布。结果:胸腺皮质、髓质内均有发生典型核形态改变的细胞,其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不一,具有这种核形态改变的细胞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体外非生理环境培养可诱导胸腺实质内各种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7.
光学及荧光显微镜在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细胞培养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及数量,取4℃环境下不同时间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用光镜或吖啶橙(AO),溴化乙淀(EB)染色后荧光镜观察,光镜下可见凋亡小体,荧光镜下早期凋亡细胞发绿色或暗绿色荧光,伴有核结构的变化,而晚期凋亡细胞发橙红色荧光并有凋亡小体的形成。结果表明:光镜下需出现典型形态变化时凋亡才能确认,AO和EB双重荧光染色后荧光镜检在细胞凋亡检测中即可定性,又可定量。  相似文献   
8.
口腔支原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物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解决支原体的快速诊断问题,1987年我们建立了7株分泌抗口腔支原体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而我们应用McAb-BA(biotin-avidin)法检查了7株细胞培养物,其中4份阳性,3份阴性,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53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某院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检出率。方法 收集、分离、鉴定肺炎克雷伯菌。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结果 共分离到 5 3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 ,其中产ESBLs株 2 6株 ,占 4 9.0 6 %。 5 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依次为 :氨苄西林 98.1 1 % ,哌拉西林 73.5 8% ,四环素 6 9.81 % ,氯霉素 6 7.92 % ,复方新诺明6 7.92 % ,头孢唑啉 6 0 .38% ,庆大霉素 5 4 .72 % ,头孢呋辛 5 2 .83% ,奥格门丁 4 9.0 6 % ,头孢噻肟 4 9.0 6 % ,萘啶酸4 9.0 6 % ,阿米卡星 4 1 .5 1 % ,氨曲南 37.74 % ,环丙沙星 32 .0 8% ,头孢他啶 1 0 .0 0 % ,亚胺培南为 0。产ESBLs株的耐药率均较高 ,大都 >6 0 % ,与非产ESBLs株的耐药率比较 ,除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四环素、氯霉素外 ,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应采取措施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医院感染流行及产ESBLs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染色体和质粒DNA指纹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肺炎克雷伯菌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p-PCR),并应用于临床菌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39株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质粒图谱分析,并采用NaI裂解——玻璃粉吸附法提取其染色体DNA后行rep-PCR分型。结果 39株临床分离菌株产生了不同的rep-PCR带型,聚类分析显示,可分为6型,以1,2,3型为主。质粒图谱分析可将其分为4型,以1型为主,该型仅含有一种质粒。结论 (1)rep-PCR具有不需已知核酸序列,分型能力强,分辨效果好,简便快捷等优点,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有效工具。(2)引起太和医院近两年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有3个,各型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