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脾方不同剂量对脾虚大鼠的耐力作用,探索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药运脾方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建立利血平致脾虚动物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消食健儿糖浆组),运脾方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测定大鼠体重变化、食量消耗,以及测定游泳时间观察其对大鼠耐力的影响。[结果]运脾方能使脾虚大鼠的食量和体重明显增加的同时,延长了脾虚大鼠的游泳时间。[结论]运脾方能够有效地抗疲劳及改善脾虚大鼠耐力,对脾虚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复方参芪提取物对不同年龄大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循环水流自由游泳结合灌胃复方参芪提取物,大鼠每天游泳1次,每次30min,连续10d,11d进行运动耐力测试,当大鼠沉下水面10s为力竭。结果经10d游泳训练。给药组大鼠体重比单纯游泳组明显增加,其中大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游泳耐力测定结果表明,给药组大鼠沉下前游泳时间、总游泳时间比单纯游泳组明显延长(P〈0.5,P〈0.01);给药组10min内每只大鼠沉下次数明显减少,呈现量效关系。结论复方参芪提取物具有增加游泳训练大鼠体重及运动耐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Ⅰ Ⅱ”疗法对高血压肥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营养饲料饲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造模成高血压肥胖大鼠,观察“Ⅰ Ⅱ”疗法治疗前后高血压肥胖大鼠血压、体重、身长和血清TNF-α水平,并与基础治疗、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肥胖大鼠血压、体重、lee’s指数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经“Ⅰ Ⅱ”疗法治疗30天后,高血压肥胖大鼠血压、体重、lee’s指数和TNF-α水平有所下降。[结论]“Ⅰ Ⅱ”疗法具有减肥降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循环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肥胖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观察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以及焦虑行为和语言、活动耐力及发生感染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4例住院肥胖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4周进行护理评价;比较4周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以及自卑感、焦虑行为和语言、活动耐力变化及感染情况。结果整体护理后住院肥胖症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明显降低;自卑感、焦虑感减轻、感染减少、活动耐力提高。结论肥胖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降低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减少感染,提高自信心和活动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完善先天性白内障大鼠的背景资料,对该大鼠的血压与体重及体温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取三个体重段的正常睑裂白内障大鼠、小眼白内障大鼠和正常对照SD大鼠各30只,雌雄各半,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实验。结果三个体重段雌雄大鼠的血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体重的增加,血压与体重之间逐渐形成相关关系;同品系雄性大鼠标准体重与老龄大鼠血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体重段雌雄大鼠体温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雄性体温均低于雌性。结论白内障大鼠的血压、体重和体温的变化符合大鼠的生理特性,为今后该鼠的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长激素对大鼠耐力型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GH)对大鼠耐力型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低剂量GH组(0.45IU/kg)、高剂量GH组(4.5IU/kg)隔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一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持续4周;采用大鼠游泳运动测试技术,每7天一次游泳运动,分别记录各组大鼠的游泳时间、体重。结果各组大鼠的游泳时间或游泳指数[(体重+负重)×游泳时间]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用药时间的游泳时间比较,低、高剂量GH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对游泳指数的比较,仅高剂量GH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各组大鼠的体重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用药时间的体重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剂量GH组在用药前期对大鼠的耐力型运动能力有一定增强作用,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 Ⅱ"疗法对高血压肥胖大鼠模型体重、体重指数、血压及血清NO、血浆ET的影响.方法:54只SHR造模后,将模型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基础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针灸治疗组、综合治疗组,观察30天后,测血清NO、血浆ET水平.结果:各治疗组体重、体重指数、血压及血浆E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血清NO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结论:"I Ⅱ"疗法能明显降低高血压肥胖大鼠模型的体重、体重指数和血压;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阻止血清NO水平进一步下降,平衡血管舒缩因子比例是其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制对大鼠体重、血压、心率等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持续光照组、持续黑暗组及正常光照组,定期监测大鼠动脉血压、心率和体重变化,40d后处死,取心脏和肾脏计算相对重量。结果在实验第10、20和30天,光照组和黑暗组大鼠动脉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光照组及黑暗组第40天血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不同处理组间大鼠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雄性大鼠各组间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10天光照组雄性大鼠平均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黑暗组和正常组(P<0.05);雌性大鼠光照组及黑暗组第1~10天的平均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第40天后,光照组和黑暗组大鼠心脏和左侧肾脏与体重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异常光照制导致大鼠血压和体重不稳定或异常升高,引起大鼠心脏及肾脏重量异常改变或增加,异常光照制可能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血压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0只5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二组(n=10只),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为用药组,常规饲养为空白对照组;同时10只同龄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组.观察大鼠的体重、血压、行为学、记忆力和大脑病理变化.结果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用药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1),但明显差于正常组(P<0.001).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完善先天性白内障大鼠的背景资料,对该大鼠的血压与体重及体温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分别取三个体重段的正常睑裂白内障大鼠、小眼白内障大鼠和正常对照SD大鼠各30只,雌雄各半,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实验。结果 三个体重段雌雄大鼠的血压间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随着体重的增加,血压与体重之间逐渐形成相关关系;同品系雄性大鼠标准体重与老龄大鼠血压间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体重段雌雄大鼠体温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雄性体温均低于雌性。结论 白内障大鼠的血压、体重和体温的变化符合大鼠的生理特性,为今后该鼠的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条件 ,初步建立人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鉴定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受精后 4~ 12周的人胚中分离原始生殖嵴 /腺获得原始生殖细胞 ,以昆明种小白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 ,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培养。结果 :获得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集落。传至 6代后 ,细胞集落呈典型的鸟巢状 ,碱性磷酸酶检测呈阳性 ,表达SSEA 1,SSEA 3,SSEA 4 ,TRA 1 6 0和TRA 1 81抗原 ,同时在体外能自发分化为多种细胞。结论 :初步建立人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成功的将人原始生殖细胞在体外传 6代 ,仍保持未分化集落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He Z  Huang S  Li Y  Zh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14-1318
目的:探讨人受精卵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方法:将体外受精获得的人受精卵发育至胚胎泡期,用机械法去除胚泡透明带后,取出内细胞团,分散后接种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进行传代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D)小鼠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对连续传代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9枚受精卵在体外培养5-7d后,5个存活并发育为胚泡,取出的内细胞团经接种培养,3个内细胞团存活,呈克隆性生长,发育为胚胎干细胞,并连续体外传代7个月保持未分化状态,建系成功。3个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HE1、CHE3和CHE3。取3个细胞系第5、15和30代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均为阳性。对CHE3第25、30、40代、CHE1和CHE2第21、22、30代的细胞检测人胚胎干细胞表面标志SSEA-4、SSEA-3、TRA-1-60和GCTM-2,结果均为阳性;检测小鼠胚胎干细胞表面标志SSEA-1,结果为阴性。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二倍体核型。将连续传代5个月后(30代左右)的3个细胞系接种到SCID小鼠体内,6周后均形成畸胎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含有3个胚层的组织结构。结论:使用5个人受精卵来源的胚泡,成功地在体外建立了3个胚胎干细胞系,长期传代后仍保持胚胎干性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鼠胚胎干(ES)细胞株S8在无饲养层的条件下短期内连续传代体系,获得大量纯的ES细胞。方法ES-S8细胞无饲养层连续传代后,检测其未分化指标以及多分化潜能。结果ES-S8细胞在无饲养层条件下培养5代,AKP染色、SSEA-1免疫荧光、OCT-4均显阳性,以及经拟胚体(EB)途径自发分化后,能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结论ES-S8细胞能够在无饲养层条件下培养,至少传5代仍能保持未分化特异性指标和多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获得胚胎干细胞(ES)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普通离心机以600 r/min离心6 min摔裂小鼠完整囊胚,剥离出未分化的内细胞团,培养鉴定ES.结果:低速离心可将内细胞团从完整囊胚中剥离出来,接种在丝裂霉素处理过的饲养细胞上培养时,能在2~3 d获得巢状增殖的干细胞集落,且能反复传代、冻存复苏,并保持胚胎干细胞多个标志物的特征.结论:利用低速离心摔裂完整囊胚法可获得胚胎干细胞系,且操作方便、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人胚胎干细胞(hESC)培养过程中不同的酶消化细胞的特点,探讨适合hESC长期体外培养的消化传代方法。方法将正常生长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滋养层上的hESC分别用0.05%胰酶-EDTA和Ⅳ型胶原酶消化,重新接种,了解两种酶消化后的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量、细胞产量、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以及长期传代后细胞核型情况。结果用0.05%胰酶-EDTA消化传代后形成的克隆大小均一,每代第3d可获得碱性磷酸酶(AP)阳性克隆数(21.2±3.5)个/10倍视野,每次传代时hES细胞产量可达(4.56±1.29)×105/cm2,传代时细胞存活率高达95.60%,经冻存-复苏后也有81.20%细胞存活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组每代仅可获得低浓度胰酶消化组AP阳性克隆数的一半,克隆大小不均,细胞产量也比低浓度胰酶消化组少,传代时细胞存活率和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和低浓度胰酶组相似。分别用两种酶处理传代十余代,核型均无异常。结论两种酶消化均适用于hESC培养,二者作用特点不完全相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猪naive-like诱导性多能干(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PS)细胞系,并对其进行红色荧光标记,为通过示踪猪naive iPS细胞发育和分化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利用核转染技术向巴马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nic fibroblast,PEF)中转入鼠源OCT4、SOX2、KLF4和c-MYC转录因子表达载体TetO-FUW-OSKM,并同时转入激活表达载体FUW-M2rtTA,采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培养体系进行培养,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盐酸多西环素(doxycycline hyclate,DOX) 进行诱导,建立起猪iPS细胞系,并对细胞系的多能性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向iPS细胞系转入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对其进行标记,并鉴定被红色荧光标记后的细胞是否仍然具有多能性。结果:所建立的iPS细胞系克隆呈三维立体生长,可以进行单细胞传代培养至30代以上,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表达多种干细胞多能因子,利用LIF/STAT3信号通路维持其增殖,体外可分化形成表达三胚层相关基因的类胚体,为猪naive-like iPS细胞系。成功对所建立的iPS细胞系进行红色荧光标记,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被红色荧光标记的iPS细胞的多能性依然存在。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猪naive-like iPS细胞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发一种新的培养人胚胎干细胞(hESCs)的包被基质,使hESCs的培养更加简便.方法 用甲醇固定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作为包被基质,人胚胎干细胞系X-01在该基质上生长,每隔5~6 d传代一次,培养10代后,对人胚胎干细胞特性进行检测,包括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相关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和分化能力.结果 hESCs在新的基质上生长良好,经10次传代后仍能保持典型的hESCs克隆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染色 Oct4、SSEA4、Tra-1-60 为阳性,体外分化可形成拟胚体.结论 此种固定的基质可以大量制备,长期保存,并可以长期维持hESCs的未分化状态,为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探索出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克隆的体外长期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贴壁生长的基质干细胞以套环法消化分离,扩增培养,待细胞融合,传代培养。检测细胞的生长曲线、表面标记、克隆形成能力和向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的潜能。结果克隆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传代20代以上,表达CD13、CD29、CD59,不表达CD11、CD14、CD31、CD34、CD45、CD80、CD86、CD117、HLA-DR;传代17代时能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结论该培养条件能有效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并保持分化潜能;克隆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发育阶段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定位及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GC)进行定位并比较其体外培养的差异.方法:取4~7周发育阶段的人胚胎,应用组织化学法检测PGC内碱性磷酸酶(AP)以对其定位.体外分离人胚胎生殖嵴和肠系膜组织进行培养,第1次传代后,用AP标记,计数不同发育阶段AP阳性的PGC和体外培养的阳性克隆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卵黄囊、原肠、背侧肠系膜和生殖嵴处有AP强阳性细胞,阳性信号位于胞质内.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在生殖嵴处聚集成团.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组织培养均有阳性克隆出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4~7周人胚胎内AP阳性的PGC数目及细胞内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由胚胎组织培养获得的AP阳性克隆数也无显著差异.结论:人PGC位于卵黄囊、原肠、背侧肠系膜和生殖嵴处.4~7周发育阶段,胚胎内PGC数目和体外培养的克隆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便于人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寻找一种建系细胞作为人ES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方法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ES细胞株hES1。传代17代后,检测h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包括碱性磷酸酶(AKP)、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3和SSEA-4的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hES1细胞在SNL细胞饲养层上能持续生长。经多次传代后持续表达人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其注射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仍能形成畸胎瘤组织。结论SNL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人ES细胞的培养,且操作更方便;该细胞已转染了耐受新霉素的基因,为将来对人ES细胞基因操作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