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究PM2.5对大鼠子宫组织生理及相关生化应激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雌鼠随机分为3个不同PM2.5暴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5 mg/kg PM2.5低剂量组和37.5 mg/kg PM2.5高剂量组)。PM2.5暴露10 d后,将雌鼠处死,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子宫组织中SOD、GSH、MDA和LDH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M2.5暴露组雌鼠子宫组织结构异常,内膜上皮细胞变薄,排列混乱;固有层基质细胞和血管减少。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MDA和LDH含量分别为(6.53±1.24) nmol/mg prot和(265.62±24.65) U/g 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SOD和GS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M2.5可对大鼠子宫组织形态造成破坏,并诱发子宫相关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PM2.5对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3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PM2.5组(1.5 mg/kg)和高剂量PM2.5组(37.5 mg/kg)。PM2.5暴露10 d,采集孕前血液后合笼,妊娠第19天时,处死大鼠,采集并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妊娠前后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RO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in,CG)、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激素水平;剖宫观察胎鼠情况。结果 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活胎率分别为90.77%、59.49%和60.27%。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胎鼠的活胎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M2.5能够明显降低各暴露组雌鼠妊娠前后血中E2、PROG、CG和LH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PM2.5暴露组雌鼠妊娠前血中FSH变化不明显(P>0.05),但高剂量组血中FSH明显降低(P<0.05)。结论 PM2.5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而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实验将检测不同出生体重及子宫内生长受限(IURG)新生儿脐带血中鸢尾素(Irisin)的含量,并探究Irisin与新生儿体重、胎龄和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笔者医院诞生的新生儿进行横断面研究。把新生儿按照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同时收集IUGR的新生儿。检测4组新生儿脐带血中Irisin的水平。结果 本实验一共纳入110例新生儿,其中SGA与AGA各30例,IUGR与LGA各25例。SGA组中新生儿的平均胎龄小于其他3组,SGA与IUGR组中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小于其他两组(P=0.000)。SGA与IUGR组中平均Irisin水平[54.4(45.6~66.7) ng/ml,53.7(40.3~62.4) ng/ml]显著低于LGA组[67.7(53.8~78.1) ng/ml]与AGA组[64.7(53.6~71.2) ng/ml](P=0.000)。LGA组中平均胰岛素水平[7.54(0.83~58.96) mIU/ml]显著高于AGA组[38.00(34.40~39.30) mIU/ml]与IUGR组[3.86(0.49~16.15)]及SGA组[(4.19(0.62~14.42) mIU/ml](P=0.000)。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与新生儿胎龄(r=0.22,P<0.01)、胎儿体重(r=0.17,P<0.01)、孕妇年龄(r=-0.12,P=0.021)呈正相关。但只有在LGA组中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r=0.41,P=0.042)呈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SGA (β=-0.14,P=0.02)与胎儿体重(β=0.05,P=0.008)是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脐带血Irisin水平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SGA与IURG组新生儿的Irisin水平明显低于AGA与LGA组新生儿,但Irisin水平在SGA与IURG组间及AGA与LG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只有LGA组新生儿中Irisi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Irisin水平在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所产的新生儿中明显低于正常孕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能否改善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渡云数据库中(纳入6家医院)近10年(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妊娠合并CTD的病例。最终纳入227例CTD患者,根据这些患者在妊娠前6个月或妊娠期间是否开始HCQ治疗分为2组:HCQ治疗组(108例)和HCQ对照组(119例)。结果: HCQ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5.0% vs.17.6%,P=0.003)、早产(19.3% vs. 25.0%,P=0.303)和低出生体质量儿(20.0% vs. 45.0%,P<0.001)的风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CQ是妊娠期高血压(OR=0.31,95%CI=0.10~0.93,P=0.037)、早产(OR=0.28,95%CI=0.10~0.79,P=0.016)和低出生体质量儿(OR=0.31,95%CI=0.13~0.72,P=0.006)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HCQ能有效改善CTD患者的妊娠结局,尤其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70 284名3~12岁上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新生儿时期数据(包括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和喂养方式)等信息,分析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及性别因素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1,95%CI 1.33~1.51,P<0.05)、肥胖(OR=1.45,95%CI 1.31~1.62,P<0.05)、重度肥胖(OR=1.51,95%CI 1.35~1.68,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性别及新生儿特征因素(包括孕周、喂养模式)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0,95%CI 1.31~1.50,P<0.05)、肥胖(OR=1.44,95%CI 1.28~1.61,P<0.05)、重度肥胖(OR=1.42,95%CI 1.25~1.60,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出生体质量是儿童超重、肥胖和重度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CSA)镇痛对子痫前期产妇围生期血流动力学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6例子痫前期产妇,分为CSA组和连续硬脊膜外隙阻滞麻醉(CEA)组,每组98例。比较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降压药物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穿刺后头痛发生率、围生期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前(T0)、分娩镇痛后10 min(T1)、分娩镇痛后30 min(T2)、宫口开全时(T3)、胎头娩出时(T4)的血压、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结果 CSA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长于CEA组(P <0.05),自然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高于CEA组,降压药物使用率、穿刺后头痛发生率、围生期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EA组(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VAS评分、MAP、CO、SVR有差异(P <0.05);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VAS评分、MAP、CO、SVR有差异(P <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VAS评分、MAP、CO、SVR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CSA组新生儿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高于CEA组(P <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出生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CEA比较,CSA镇痛能有效改善子痫前期产妇产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产痛,减少降压药使用量,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牛洪敏  董青  张慧慧 《安徽医学》2016,37(3):309-311
目的 调查分析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2年2~9月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出生胎龄、体质量、入院诊断,采样监测病区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及咽试子,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32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2.52%。主要感染部位为血流感染,占71.43%;以早产儿为主,占47.62%;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500 g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在婴儿床、备用医疗用品及洗澡间的婴儿用品表面均检出与患儿感染一致的病原菌。结论 改善医疗环境,严格卫生消毒,对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等高危患儿采取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单中心超低(<1 000 g)和极低(<1 500 g)出生体质量儿的救治、临床转归及并发症变迁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新生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新生儿690例,其中存活502例(72.8%),死亡96例(13.9%),自动出院92例(13.3%)。近5年(2013-2017年)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早产儿存活率较前5年(2008-2012年)下降[45.2%(33/73)vs 64.7%(11/17),P<0.05]。低体温是超低、极低新生儿中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近5年与前5年相比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0%(363/448)vs 82.6%(200/242),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0.1%(314/448)vs 26.9%(65/242),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9.4%(87/448)vs 9.5%(23/242),P<0.0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6.3%(73/448)vs 6.2%(15/242),P<0.01]和感染[50.4%(226/448)vs 29.8%(72/242),P<0.01]的发生率近5年较前5年有所增加,而窒息[36.6%(164/448)vs 41.7%(101/242),P<0.01]、早产儿视网膜病[1.3%(6/448)vs 5.0%(12/242),P<0.01]、低血糖[11.2%(50/448)vs 17.8%(43/242),P<0.05]的发生率较前下降。结论 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存活率仍较低,窒息、感染等仍是威胁早产儿存活的重要因素,亟需进一步加强产科与新生儿科的协作以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郑海涵  程雁  王华峰  陈萍 《安徽医学》2022,43(9):1051-105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7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设为病例组,按照1∶1比例选择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住院新生儿7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相关变量(孕母年龄、孕产史及妊娠期合并症等,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及枸橼酸咖啡因药物使用等),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以及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发生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DS (OR=4.370,95% CI:1.068~17.903)、新生儿感染(OR=1.280,95% CI:1.037~1.666)、新生儿窒息(OR=1.035,95% CI:1.003~1.292)与新生儿发生CH关联密切。结论 NRDS、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住院新生儿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421例住院新生儿,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OH) D的水平,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25(OH) D水平与临床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等的相关性。结果 421例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为15.31±8.36 ng/m1。早产儿(71例)、ABO溶血症(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15例)、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湿肺(25例)血清25(OH) D水平分别是13.93±7.60、14.48±8.68、14.84±7.41、16.58±6.56、17.42±9.43、18.71±8.67ng/ml。与早产儿、ABO溶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组相比,正常足月新生儿及新生儿湿肺组血清VitD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不同性别、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足月儿血清25(OH) D水平较早产儿明显升高。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秋季出生的新生儿总蛋白、球蛋白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升高,血钙在秋季出生的新生儿中最高。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缺乏或不足比率较高,占73.1%。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与母体25(OH) D水平高度相关(r=0.365,P=0.000);与白蛋白、血钙呈正相关(r分别为0.123、0.221,P=0.009、0.000);与体重、总胆红素呈负相关(r=-0.103、-0.148,P=0.036、0.002);与胎龄、肾功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疾病、胎龄、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不同,住院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缺乏或不足非常普遍,血清25(OH) D水平与母体VitD水平、白蛋白、血钙、体重、总胆红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3.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4.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5.
柳其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72-1774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国际上先进的ELISA检测法和酶标读数仪定量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比较。结果氯霉素含量为0.05~0.20ug/kg之间,CV%为2.5%~5%,回收率为85.0%~110.0%,标准曲线r=-0.992~-0.999。结论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客观评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调整策略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南海、盐田、饶平、乳源、德庆、遂溪6个县4个年龄组1376名儿童,对其麻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个地区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6.9%,麻疹IgG抗体总保护率为80.2%,总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515mIU/ml;不同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别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麻疹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地与本地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均显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果显示调查地区抗体总阳性率维持高水平,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常规免疫工作质量要好于非珠江三角洲经济欠发达地区;麻疹复种工作可有效减少免疫空白儿童,维持人群麻疹高免疫水平;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动儿童可以获得高的麻疹免疫水平,结合麻疹发病情况,需重点关注居住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湖南侗族成年人嘴部的形态特征 ,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用活体观测方法对 2 64例成年侗族人嘴部进行活体研究。结果 得出了湖南侗族嘴部 3项观察值和 6项测量值 ,以及口裂高、宽指数及其分型。结论 湖南侗族嘴部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流感监测结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关春盛  黄锐敏  许艳子  俞慕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981-1982,1988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南山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流感样病人数在全年各月有明显变化,4月、5月、9月份流感病人相对较多,10月份流感病人相对较少;0-岁组、5-岁组流感样病人明显较多,分别占总流感样病人数的43.4%、25.0%;2005年共分离到毒株56株,分离率为12.0%,其中H3N2亚型44株,占78.6%,H1N1亚型6株,占10.7%,B型毒株6株,占10.7%,其中5株B型毒株为9月分离。人群中A型、B型流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2.9%、70.9%。结论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流感疫情相对较为平静,H3N2型毒株为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有增强的趋势,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如不发生大的变异,与目前深圳市使用的疫苗株型别基本相同,则近期不会发生流感较大规模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