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6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不同月龄大鼠神经细胞中表达变化,为探讨纹状体易卒中机制、揭示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免疫组化染色法观测1~2个月龄、6~7个月龄及>24个月龄3组共36只Wistar大鼠神经细胞ET-1的表达。结果随大鼠月龄增加,ET-1在纹状体、颞叶皮质、海马区表达增加,>24个月龄组纹状体、颞叶皮质、海马区ET-1阳性反应强度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月龄组纹状体、颞叶皮质、海马区的ET-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 1在神经系统的表达,可能与老年人易发生脑血管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常规指标中建立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建立基于常规实验室指标的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为传统的肝穿刺活检提供简便的非创伤性替代手段。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38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诊断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方法验证和比较该模型与Forns指数、APRI指数、Hepascore及SLFG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各指标组合模型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常规实验室指标,其中SLFG模型、S指数和Hepascore均具有较好的表现。由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LT)和白蛋白(Alb)三个常规指标组成的S指数(S指数=1000×GGT/(PLT×Alb2))判断有无明显肝纤维化和有无早期肝硬化时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686和0.762。使用以下推荐界值,S指数〈0.1预测无明显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90.4%,S指数≥0.5预测存在明显肝纤维化的特异度为86.2%;S指数〈0.3预测无早期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4.8%,S指数≥1.5预测存在早期肝硬化的特异度为97.7%。结论由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的简单组合S指数,能较准确而方便地区分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 例1 女性,42岁。因胸闷、心慌、腰背痛就诊。发现心脏扩大、心包摩擦音,以急性心包炎收入院。查体:颈静脉轻度充盈,心尖搏动不明显,未扪及震颤,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6bpm,律齐,心前区、心底部均可听到心包摩擦音。余无异常发现。骨髓穿刺涂片未见有肿瘤细胞。X线胸片示心影呈烧瓶状,锁骨、颅骨、骨盆、四肢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分别呈“穿凿”样改变。心包积液涂片见少许骨髓瘤样细胞。骨髓病理检查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大部分形态分化差,胞浆少、核质染色深,呈弥漫浸润。病理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心包转移。例2 男性,36岁。因咽痛、心慌、胸闷、乏力、气短,X线胸片发现心包积液,按“结核性心包炎”治疗不见好转入院。查体:咽后壁稍充血,颈静脉轻度怒张,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明显向两侧扩大,未扪及震颤,心率90bpm、律齐、心音弱,心尖部可闻及心包摩擦音。余无异常。反复多次查痰抗酸杆菌、痰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照研究随船远航医务人员睡眠障碍发生情况。方法分析我院随船参加远航的83名医护人员和同船160名船员在长航过程中失眠的发生情况。结果我院83名医护人员在航行的前半程由西向东跨越时区时因黑夜时间减少、白昼时间延长而发生失眠的比例是73%,在前半程时区变化同时遭遇7级以上风浪时失眠发生率为92%。在航行的后半程,随着海上生活的逐渐习惯及由东向西而使黑夜时间逐渐增多、白昼时间逐渐减少而发生失眠的比例为27%,在后半程同时伴有7级以上风浪时失眠发生率为52%。前半程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后半程。同船船员在前半程随黑夜、白昼时间消长发生失眠的比例是11%,在前半程黑夜、白昼时间消长同时遭遇7级以上风浪时发生失眠的比例是19%;在航行的后半程,白昼、黑夜间消长不伴台风时发生失眠的比例是6%,在白昼、黑夜消长伴台风时发生失眠的比例是8%。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分析,我院医护人员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同船船员。结论长期在陆地工作的医护人员,首次参加航海任务,在由东向西跨越时区过程中及遭遇7级以上风浪时,失眠明显增加,与随船船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航行时间的延长,大部分人员能产生习服。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H)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 E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随着高血压病期的加重,其 ET 水平升高更显著,并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r=0.8040,p<0.01),伴脑梗塞及肾功能异常者,ET 水平亦升高,ET 与 CGRP 水平呈负相关(r=-0.5165.p<0.01),提示 ET 在 EH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经硝苯吡啶与巯甲丙脯酸治疗的 EH 患者血浆 ET 水平均降低、显示两种药物从不同角度均可减少 ET 的缩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2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时检测外周静脉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ALT和HBV DNA载量。结果抗病毒治疗24周后CD4+CD25+Treg比例(9.26±2.40)%明显低于治疗前(10.78±2.71)%(P<0.05)。HBV DNA载量降至基线水平以下者CD4+CD25+Tre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未降至基线水平以下者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随着HBV DNA载量下降,CD4+CD25+Treg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慢性hbv感染者的自然史中,经常出现急性发作或者突发,其基本定义为alt高于5倍正常上限值(uln)或高于基线值2倍以上[1].出现突发的原因可能是自发性、干扰素(ifn)治疗诱导或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停止所致等[2].慢性hbv感染者突发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hbv复制和表达水平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当hbv的数量或抗原表达超过一定阈值,可能激发肝脏内的天然免疫应答,从而打破肝脏内hbv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耐受,导致肝脏内突发性炎性反应.随着对hbv变异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病毒致病株的出现可能是乙型肝炎突发的始动因素,但这两者间是否为因果关系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9.
氧苏静脉充氧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增敏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前应用氧苏医用自动充氧器通过静脉输液装置给予静脉充氧,结果表明,氧苏静脉充氧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无副作用,且实现了全封闭、无污染输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行脑CT扫描,结果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为64.9%。年龄大、病程长、分期重和平均动脉压高者,其发病率增加。提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它的发生和高血压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越严重,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越高,表明小动脉病损的程度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