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酰葛根素对Aβ25-35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形态、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V-2小胶质细胞进行培养,用Aβ25-35诱导小胶质细胞建立细胞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葛根素,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BV-2小胶质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 检测TNF-α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乙酰葛根素可以抑制Aβ25-35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 P<0.05)。结论乙酰葛根素对Aβ25-35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可以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乙酰葛根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凝聚态Aβ25-35诱导体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炎症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组以及乙酰葛根素低(0.1 μmol/L)、中(0.4 μmol/L)、高(1.6 μmol/L)剂量共6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形态学结果显示,Aβ25-35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使其由静息态变为阿米巴样,Caspase-3抑制剂、乙酰葛根素可改善Aβ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Caspase-3抑制剂、乙酰葛根素各剂量组Caspase-3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Caspase-3抑制剂组相比,乙酰葛根素低、中剂量组Caspase-3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酰葛根素可抑制Aβ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spase-3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N2a细胞,用20 μmol/LAβ25-35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AD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其中丁苯酞组设立4个药物浓度梯度的亚组,分别为0.1、1、10、100μmol/L丁苯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检测细胞TNF-β和IL-1β的mRN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突起结构减少,TNF-α和 IL-1β mRNA表达增高(P<0.05);与AD组比较:丁苯酞组的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率下降,贴壁细胞数量增多且结构较正常,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 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海风藤提取物对不同聚集状态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株BV2,制备寡聚体和纤丝状Aβ1-42,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风藤提取物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BV2细胞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采用寡聚体Aβ1-42、寡聚体Aβ1-42+海风藤提取物、纤丝状Aβ1-42、纤丝状Aβ1-42+海风藤提取物干预48 h,并设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海风藤提取物在10~ 80 g/L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影响;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4个实验组的小胶质细胞表达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寡聚体Aβ1-42+海风藤提取物组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低于寡聚体Aβ1-42组,纤丝状Aβ1-42+海风藤提取物组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低于纤丝状Aβ1-42组.结论 炎性指标IL-1β和TNF-α的表达增高证明寡聚体和纤丝状Aβ1-42均能激活小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的表达降低,表明海风藤提取物可以抑制寡聚体和纤丝状Aβ1-42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Aβ25-35诱导的BV-2小鼠小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对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Aβ25-35激活BV-2细胞的炎性反应,测定TMP高、中、低剂量(终浓度分别为100、30、10μmol/L)对Aβ25-35诱导的BV-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在AMPK激活剂(AICAR)及抑制剂(化合物C)存在下,检测TMP对AMPK及p65(NFκB亚基)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TMP高、中剂量可明显抑制BV-2细胞中IL-1β、IL-6、TNF-α和iNOS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1),高剂量TMP可激活BV-2细胞中AMPK(P0.01),并抑制p65磷酸化(P0.01)。结论 TMP通过激活BV-2细胞中AMPK活性,抑制NFκB活化,进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周春祥  桑锋 《中医学报》2011,(6):686-688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对Aβ诱导小胶质细胞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炎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株,Aβ1-42诱导BV-2细胞活化,苓桂术甘汤不同浓度组(10×10-3、1×10-3、0.1×10-3、0.01 ×10-3、1×10-6、0.1×10-6kg/L)进行干预,E...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表达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与银杏叶提取物EGb761进行比较。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组(Hcy)、Hcy+EGb761组(100mg/L)和Hcy+低、中、高(12.5、25、50μg/mL)剂量柿叶黄酮组,培养72h。应用RT-qPCR方法评价各组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蛋白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组细胞内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组比较,Hcy+EGb761组和Hcy+低、中、高剂量柿叶黄酮组各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蛋白浓度均降低(P〈0.05),尤其是高剂量柿叶黄酮组结果与Hcy+EGb761组作用相似。结论柿叶黄酮能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小胶质细胞表达IL-1β、IL-6和TNF-α,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其作用不亚于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8.
双氢青蒿素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ih ydroartemisinin,DH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DHA(0.5、1、2、4μmol/L)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选取lμmol/L DHA干预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iNOS、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培养基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IκBα及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 低剂量的DHA(<2μmol/L)对BV-2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DHA可抑制LPS引起的BV-2细胞形态变化,DHA抑制活化的BV-2细胞iNOS、IL-1β、IL-6、TNF-α mRNA的表达(P<0.01),减少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释放(P<0.01),明显降低TLR4的蛋白表达,减少细胞质内IκBα的表达,并抑制NF-κB向核内移位(P<0.01).结论 DHA可能通过作用于TLR4/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NF-κB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方传勤  周华东  李敬诚  严家川  李静  高长越 《重庆医学》2007,36(22):2299-2301,F0003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对Aβ诱导体外培养神经元损伤和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 混合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β组(2μmol/L)和高胆固醇组(1mmol/L) Aβ组(2μmol/L);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度;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形态改变;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高胆固醇 Aβ组LDH释放度(33.2±3.5)显著高于Aβ组(28.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胆固醇 Aβ组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突起断裂,突起回缩均较Aβ组明显;高胆固醇 Aβ组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29.6±5.2,42.6±5.1)最高,与Aβ组(20.8±4.6,35.5±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胆固醇增强Aβ诱导胶质细胞活化IL-6和TNF-α表达可能是高胆固醇加重Aβ诱导神经元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分拣蛋白相关受体1(SORL1)敲低细胞模型和传统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在细胞活力、细胞凋亡 率、TNF-α和IL-1β表达的变化,构建一种模拟AD的细胞模型。方法(1)传统的AD细胞模型的构建:用Aβ25-35诱导N2a细胞 并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的AD细胞模型。(2)SORL1敲低细胞模型的构建: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及空病毒载体分别转染 给N2a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和鉴定细胞内SORL1转染的成功。(3)实验分组:对照组:未经干预的野生型 N2a细胞;AD 组:用Aβ25-35诱导的N2a细胞;空白组:用慢病毒空载体转染的N2a细胞;SORL1敲低组:SORL1-shRNA慢病毒 载体转染的N2a细胞。(4)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的含 量。结果(1)AD 组与对照组比较、SORL1敲低组与空白组比较、AD组和SORL1敲低组的细胞活力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增 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 组与SORL1 敲低组比较、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均无差异(P> 0.05)。(2)AD组与对照组比较、SORL1敲低组与空白组比较,AD组和SORL1敲低组的TNF-α和IL-1β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AD 组与SORL1敲低组比较、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TNF-α和IL-1β含量均无差异(P>0.05)。结论敲低N2a细 胞SORL1的表达可能构建一种类似于Aβ诱导的AD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β淀粉样蛋白活性片段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建立Aβ毒性损伤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α-细辛醚组(0.5、1.0、1.5?μg/mL)、β-细辛醚组(6.3、12.5、25.0?μg/mL)、血管活性肠肽(VIP)组,并设VIP拮抗剂对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因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和凋亡因子caspase-3、p53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c-Jun氨基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α-细辛醚组、β-细辛醚组和VIP组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率下降,凋亡因子caspase-3、p53和炎症因子IL-1、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氧化因子iNOS和NO水平下降,c-Jun氨基端激酶(JNK)、p38MAPK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VIP拮抗剂干预后,β-细辛醚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凋亡因子caspase-3、p53和炎症因子IL-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氧化因子iNOS和NO水平升高,JNK、p38MAPK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α-细辛醚组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β-细辛醚可通过促进VIP的分泌,调控JNK/MAPK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氧化因子水平,改善PC12细胞凋亡;α-细辛醚作用机制与VIP分泌水平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在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利用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LPS/ATP)联合诱导的方式建立BV-2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0μmol/L)的α-mangostin对LPS/ATP刺激下的细胞增殖活力影响以筛选适宜的α-mangostin浓度范围;将BV-2细胞分为Ctrl组、LPS/ATP组、40μmol/Lα-mangostin组和不同浓度(10、20、40μmol/L)的α-mangostin干预组(分别记为LPS/ATP+10μmol/Lα-mangostin组、LPS/ATP+20μmol/Lα-mangostin组与LPS/ATP+40μmol/Lα-mangostin组)。ELISA实验检测各组BV-2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1β/18(IL-6、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脂多糖所致小胶质细胞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予终浓度分别为1、10、20μg/mL的氧化苦参碱培养BV-2细胞30 min,再加终浓度为1μg/mL的脂多糖培养BV-2细胞30 min、1 h、3 h和6 h,应用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和IL-6浓度。结果:在30 min、1 h、3 h和6h四个时间点,终浓度为1μg/mL的氧化苦参碱不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和IL-6浓度(P>0.05),终浓度为10、20μg/mL的氧化苦参碱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和IL-6浓度(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抑制脂多糖所致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4.
王浩  张震中  李中春  赵冰 《浙江医学》2017,39(6):445-448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预处理抑制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MPP+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的Pae预处理BV2小胶质细胞,采用CCK-8、免疫细胞荧光法、ELISA分别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0.1滋mol/L可明显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促进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的增强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均P<0.01)。与MPP+组比较,MPP++Pae(5、25滋mol/L)组预处理后MPP+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明显减弱,BV2小胶质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PP+可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促进细胞增殖、吞噬活性增强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经MPP++Pae(5、25滋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以上效应,推测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吞噬活性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β寡聚体(Aβo)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及海风藤提取物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乳鼠的大脑皮层,进行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分离、纯化并鉴定;采用醇提取法制备海风藤提取物,将提取物与DMSO按4:1混合后加生理盐水并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将纯化后的小胶质细胞按相同密度种植于48孔板,分为空白对照组、Aβo组、Aβo+海风藤提取物组和Aβo+ DMSO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结果 与空白组对照相比,经Aβo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明显增加;Aβo+海风藤提取物组的炎性因子浓度低于Aβo组(P<0.05).结论 Aβo能激活小胶质细胞并导致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而海风藤醇提取物能抑制该过程中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NG108-15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以Aβ25-35诱导NG108-15细胞建立痴呆细胞模型后加入二苯乙烯苷培养,观察NG108-15细胞的生长状态、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结果与细胞模型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β25-35对痴呆细胞的损伤作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的NG108-15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紫铆因抑制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体外神经炎症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紫铆因对BV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 p65和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NF-κcB p65的核转录活性变化.结果 紫铆因干预BV2细胞24 h后,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紫铆因能显著下调LPS诱导BV2细胞活化后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紫铆因能明显降低LPS诱导BV2细胞活化后,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且能有效抑制NF-κB p65的核转录活性,阻止其向核内转移.结论 紫铆因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BV2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对抗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N2a)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 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枝莲黄酮(scutellariabarbata flavonoids,SBF)1.125 μg·mL^-1、2.250 μg·mL^-1 和4.500 μg·mL^-1 剂量组。药物作用细胞12 h后,模型组和SBF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5μmol·L^-1 的Aβ25-35 作用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水平,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2a细胞形态结构明显受损,细胞与细胞之间链接破坏,部分细胞聚团,折光性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明显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剂量SBF不同程度地降低Aβ25-35 所致N2a 细胞结构受损的程度,细胞突起增加,细胞之间结构清晰,折光性增强;培养液中LDH释放量也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细胞的存活率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SBF能够对抗Aβ25-35 所致的N2a 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