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在2005-01-2009-02期间对18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了经椎弓根固定,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内固定组).并随机抽取18例同期单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及髓核摘除的此类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内固...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敬  范斌 《颈腰痛杂志》2001,22(2):135-137
目的 报告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本组32例均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椎板开窗髓核摘出12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份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扩大髓核摘除14例,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6例。结果 随访1-4年,优良21例,差11例,差者为采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出术术式者,术后远期疗效差。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大多伴有腰椎管狭窄,在髓核摘出的同时,应行半椎板或双侧椎板切除减压,侧隐窝扩大,视术中情况是否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髓核切除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减压行髓核摘除,分析中、长期腰椎的稳定性。结果中、长期随访,发生腰椎不稳14例。其中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式24例,有10例发生腰椎不稳,占全部腰椎不稳的71.4%。单一节段一侧椎板开窗术式119例,无腰椎不稳发生,椎间隙狭窄发生率为21.0%。结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无动力性不稳者,仅行开窗髓核切除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不必使用内固定融合以预防远期腰椎运动节段的不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板结合可吸收防粘连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并结合应用同种异体骨板及可吸收防粘连膜,定期临床随访.结果 10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6年.参照NAKAI疗效分级,疗效评定优14例、良80例、可10例,优良率90.4%.结论 应用同种异体骨板结合可吸收防粘连膜并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6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15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8例行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7例行双侧开窗髓核摘除,3例行经峡部外缘入路髓核摘除,27例行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其中神经根管扩大6例)。结果60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3例,无神经损伤病例出现。参考陆裕朴疗效评定标准:优5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6.7%。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应根据临床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选择手术入路。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者选择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多间隙、中央型突出髓核大者选择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加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2-2001.8经椎板间隙显露法对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术的病例。术前患者行腰椎X线检查,测量L5S1及L4-5椎板间隙的面积,对于L4-5椎板间隙的面积>250mm2及L5S1椎板间隙的面积>280mm2的病史短且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行经椎板间隙直视下微创髓核摘除术。结果术后对其中的169例进行随访,随访3~38月,平均随访24月,采用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组制定的手术疗效标准,观察评定疗效。优122例,良38例,优良率94.6%。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经椎板间隙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迅速减压,消除症状,且几乎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  相似文献   

7.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对于8例以一侧症状为主者,行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对于15例髓核突出大或中央型突出合并双侧症状、出现马尾综合征者,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15年,平均3...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探索再次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8例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行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减压加髓核摘除术;B组34例为内固定融合组,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39例完全或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考虑为周围软组织疼痛,经局部封闭后疼痛缓解。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髓核摘除与360°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同一间隙复发患者99例,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69个月(8~130个月),再次手术时55例采用单纯扩大切除椎板髓核摘除术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非内固定组),44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术后平均随访66个月(36~9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的临床结果优良率为81.8%,其中非内固定组为80.0%,内固定组为84.1%,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内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单纯髓核摘除术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方法:167例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行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54例行半椎板切除加椎板间开窗减压术,17例行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9例行全椎板切除加内同定植骨融合术,287个“责任”椎间盘予髓核摘除,56个“非责任”椎间盘未予处理。结果:随访7个月~9年,原位椎间盘突出复发6例,术后继发椎管狭窄9例,腰椎不稳4例,内同定断裂1例。按改良Macnab法评定术后疗效,本组优93例,良44例,可29例,差1例,优良率为82%。结论:有效减压、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49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进行研究。自1989年~1996年共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5%。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36例,扩大开窗髓核摘除10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3例。随访1年~8.5年,平均4年,优良率47.2%。作者分析了手术疗效差的三个原因,提出了符合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种手术方式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间隙再突出的病因分析和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证实的患者,术后2年内出现原手术间隙髓核再突出的临床资料,为一期手术时减少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995~2005年我科收治的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单纯髓核摘除的患者中,术后2年内发生原间隙髓核再突出的6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该患者第1次手术时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其中男41例,女22例。初次手术在我科进行的9例,于外院进行的54例。行椎间盘镜及小开窗手术者21例,半椎板及全椎板手术者42例。单间隙手术者51例,2个间隙及以上者12例。结果17例患者再次手术时仍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治愈,41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PLIF),5例患者行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TLIF)。所有病例均于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再突出是一临床常见的难题,不论早期和晚期均有可能发生,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及恰当的手术方式有利于减少再突出的发生,二次手术可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4.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男55例,女43例,平均年龄65.7岁。均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其中小切口开窗56例,半椎板切除32例,全椎板切除10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以髓核组织的脱水,纤维环的破裂,小关节囊、周围韧带及软骨终板退变为主要特点。临床特点为下肢疼痛多发,腰部活动受限较多;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肌力下降明显,生理反射改变明显。98例平均随访2.2年,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0.9%,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长,体征多,病理改变明显,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对49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进行研究。自1989年 ̄1996年共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5%。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36例,扩大开窗髓核摘除10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3例。随访1年 ̄8.5年,平均4年,优良率47.2%。作者分析了手术疗效差的三个原因,提出了符合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种手术方式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2例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术后体位护理、切口引流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内容。22例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接受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单侧椎板切除减压、4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平均时间132.6min,平均出血263ml,无神经损伤。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呃逆症状,1例健侧大腿前面出现麻木,均经保守处理后治愈。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多段分段开窗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切口多段多段开窗髓核摘除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小切口多段分段椎板开窗髓 或开窗髓核摘除加椎板开窗局限减压等多种术式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83例,术中不损伤棘上、棘间韧带,不切除小关节。结果:76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平均1.5年,优良率93.9%。结论 小切口多节段开窗髓核摘除或开窗减压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结构上。创伤小、时间短,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又达到了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腰痛以及下肢放散性痛,引起病人痛苦。自Mi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以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已成为一种成功治疗手段,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优良率为85%-95%。传统单纯后路髓核摘除手术要咬除部分椎板、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等手术步骤,使神经彻底减压,使得大量患者得以康复。但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开窗法摘除髓核术并对疗效做出评价。结果获得随访61例,随访时间1~4年,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93.2%。结论小切口椎间盘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手术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及疗效。在获得随访的患者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46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松解术22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后缘骨赘及软骨结节切除术16例,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神经通道松解、后外侧植骨或椎间融合术47例。结果143例患者初次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44个月,平均62个月。再手术后29例出现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29分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再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3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4.2分,平均改善率72.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未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正确选择再手术时机及方法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