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3 437例健康人群体检数据: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反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pR)和腰高比(WHtR)后,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间呈显著的典型相关。人体测量指标中,腰高比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最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压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最大。结论:腰高比是该组人群中最有价值的人体测量指标,血压是受肥胖影响最大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广州市6~18岁人群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的分布特征,在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 评估的基础上提出6~18岁人群WC和WHtR的适宜界值。方法: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广州市15 000 名6~18岁儿童及青少年身高、体质量、WC及其相关代谢指征数据(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探索预测心血管疾病 的WC和WHtR的最佳界值点。结果:当WC百分比达到P85时,WHtR达到0.48时,空腹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 险因素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建议将中国儿童青少年WC的第85百分位值,WHtR 0.48作为预测儿童青少年心血管 病危险因素增加的适宜界值。WC和WHtR作为相对简单的检查方法,能很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建议列入学生体检 的常规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女性中腰围(WC) 、腰臀比(WHR) 、体重指数(BMI) 与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不同危险因素的筛选切点.方法:选择在我院女性体检者共1 298 名,通过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评估WC 、WHR 、BMI 与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其筛选切点,并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矫正年龄因素影响.结果:WC 、WHR 、BMI 均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三者对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相似,对女性人群中至少一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选切点分别为83.0cm 、0.824 、24.69kg/m2.结论:在女性中WC 、WHR 、BMI 是预测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三者对其预测能力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HIns)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00名高胰岛素血症组患者的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及临床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对照组130名胰岛素正常的人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HIns组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及肥胖合并高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彼此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人体肥胖测量参数对糖代谢异常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山东省4个城市20岁以上的3 011名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对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①人群各指标预测糖代谢异常风险的最佳切点:男性BMI是24.95,WC是91.5 cm,WHR是0.905,WHtR是0.535;女性BMI是24.25,WC是84.5 cm,WHR是0.855,WHtR是0.525;②BMI、WC、WHR及WHtR的ROC曲线下面积:男性分别是0.588、0.614、0.588和0.627;女性分别是0.616、0.684、0.684和0.693,均以WHt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无论男女,WHtR是糖代谢异常的最佳预测指标,最佳切点男性是0.535,女性是0.525。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阿勒泰地区中老年人群体重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探讨适宜的体质指数 (BMI)、腰围 (WC)、腰臀围比 (WHR)切点。方法 :测定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血糖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将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腰臀围比分层处理 ,分析不同的体重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结果:从 BMI≥ 2 5、男性 WC≥ 85 cm、女性WC≥ 80 cm、男性 WHR≥ 0 .95、女性 WHR≥ 0 .85开始 ,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血糖开始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开始减少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肥胖程度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关 ,对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在阿勒泰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预测效果,找出最佳的预测切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重庆市20 000名18~59岁的在职成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腰围、体质量,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分析3种人体测量指标间以及与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不同水平的测量指标识别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曲线下面积,找出ROC曲线距离最短的切点。结果 WHtR与WC腰围相关性最强(男性r=0.938;女性r=0.934,P<0.05)。3个指标中WHt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高血糖、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BMI与WC比较,BMI与W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BMI与W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的预测值范围男性为23.29~25.38 kg/m2,女性为22.19~23.81 kg/m2;WC预测值男性为83.25~85.25 cm,女性为73.40~75.25 cm;WHtR的预测值为男性0.50~0.52,女性0.48~0.49。结论 WHtR和WC是预测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的较理想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4项人体测量指标对男性公安民警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预测和评价。方法:以4593名男性公安民警为研究对象,运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比较4项人体测量指标对警察人群的适用性及CVD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筛检试验评价。结果:该人群中,与WC、WHR和BMI相比,WHtR预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CVD高危人群的真实度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较大(P分别〈0.05、〈0.01):WHtR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其他3项指标,分别为72.68%、0.35、58.9%。结论:应用WHtR在公安民警中进行筛检能够更全面地发现CVD高危人群,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脂代谢紊乱、血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1 768例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将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9.5%。血尿酸高于均数组,男性更多、更胖,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甘油三酯升高,血糖更高。男性、腰围、舒张压、甘油三酯、血糖是预测血尿酸升高的主要因素。结论: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血压升高、糖尿病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成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7例单纯NAFLD患者(对照组)及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研究组),比较两组相关人体成分测定指标、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患者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VFA与BMI、体脂含量、WC、WHR、血压、血糖(FBG)、TG、尿酸(UA)、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合并HUM患者较单纯NAFLD患者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加重,患MS风险升高,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已经超过糖尿病成为我国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攀升态势且常伴发多系统疾病,如何有效预防其发生并控制其流行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明确不同肥胖指标〔腰围(WC)、体质指数(BMI)、腰高比(WHtR)、身体形态指数(ABSI)、身体圆度指数(BRI)、内脏脂肪指数(VAI)和脂质聚集指数(LAP)〕对HUA发生的影响,分析并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HUA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旨在为HUA的早期预防及筛查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健康管理中心的电子病历收集体检者的一般人口学、既往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并计算BMI、WHtR、ABSI、BRI、VAI和LAP。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对HUA发生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肥胖指标对HUA的预测价值并计算切点。结果共纳入32 374例健康体检者,检出HUA 13 546例,HUA检出率为41.84%,其中,男性和女性体检者HUA检出率分别为54.11%(10 026/18 530)和25.43%(3 520/13 844),男性HUA检出率高于女性(P<0.001)。男性HUA体检者WC、BMI、WHtR、ABSI、BRI、VAI和LAP均高于女性HUA体检者(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变量后,WC、BMI、WHtR、ABSI、BRI、VAI和LAP均是男性和女性HUA发生的影响因素(P<0.001)。男性WC、BMI、WHtR、ABSI、BRI、VAI和LAP预测HUA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2、0.626、0.602、0.512、0.602、0.617和0.642,切点分别为80.5 cm、24.3 kg/m2、0.48、0.072、3.8、1.4和26.7;女性WC、BMI、WHtR、ABSI、BRI、VAI和LAP预测HUA发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637、0.636、0.637、0.555、0.638、0.583和0.660,切点分别为72.5cm、22.7 kg/m2、0.47、0.074、4.2、1.3和15.3。无论在男性体检人群还是女性体检人群中,LAP预测HUA的AUC高于其他6项肥胖指标(P均<0.05),ABSI预测HUA的AUC低于其他6项肥胖指标(P均<0.05)。结论WC、BMI、WHtR、ABSI、BRI、VAI和LAP均是影响男性和女性HUA发生的因素,但不同肥胖指标对HUA的预测能力存在差异。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LAP均是预测HUA发生风险的最佳肥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 (BMI)、腰围 (WC)及腰臀比 (WHR)对人群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的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 1191名 35~ 6 5岁知识分子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用直线相关分析BMI、WC和WH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 ;将BMI、WC和WHR分别根据最大和最小值分成 3等份 ,分析 3个指标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分析三个指标对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预测的价值。结果 :男女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WC和WHR的增加而上升 (P值均 <0 .0 5 ) ;对血压影响的贡献的次序为 :体重指数 >腰围 >腰臀比 ;BMI≥ 2 5、腰围≥ 85cm、女性腰臀比≥ 0 .95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诊断建议值。结论 :BMI、WC和WHR是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控制BMI、WC和WHR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身体活动不足和不合理膳食等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人体测量学指标可应用于预测CVD的危险因素和评估诊治疗效。这些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每种测量学指标所针对的侧重点各不相同。BMI多用于评价全身性肥胖,WC侧重于评价腹部肥胖,WHR对CVD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较弱,WHtR校正了身高因素、人群间差异度小,预测CVD危险因素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预测代谢综合征(MS)的指标。方法对超重75例、肥胖61例、正常328例学龄儿童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及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Ins)的测定。结果肥胖组、超重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质指数(BMI)、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升高(P均〈0.05)。空腹血糖(FPG)、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现肥胖组〉正常对照组。血脂3组无明显差别。因子分析显示Ins和HOMA-IR为核心因子,WC、BMI这些肥胖因子列于第2位。以HOMA-IR为因变量,BMI、WC和其他因素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WC、BMI进入回归方程,BMI回归系数大于WC的回归系数。结论学龄儿童的Ins和HOMA-IR是确定MS高危人群的指标。若不方便抽血检查,学龄儿童的BMI可能是预测MS高危人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邱蕾  钟晓妮  宋文丰  田考聪 《重庆医学》2012,41(16):1619-1622
目的分析重庆市中青年人高血压前期流行现状并探讨流行相关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及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体检数据,获得18~59岁中青年人有效样本20 000例,计算人群中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分析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高血压人群相关指标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有效样本20 000例中,高血压前期7 310例,其中,男4 968例,女2 342例。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6.55%。(2)与正常血压组相比,肥胖测量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腰围(WC),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高血压前期组均高于血压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血压正常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WC、WHt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是男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年龄、BMI、WC、WHt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是女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其中,BMI对男性高血压前期和女性高血压前期患病影响均达到了最大,优势比(OR)值分别为1.99(95%CI 1.80~2.20)、1.82(95%CI1.58~2.10)。结论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前期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同时也要重视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脂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青少年不同指标肥胖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2009年间延边地区安图县1 206名高中生体格检查资料,年龄在17~18岁之间.通过体格检查准确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及血压.采用体质量指数(BMI,kg/m2)、WC及腰围与身高比值(WHtR)作为不同指标肥胖:以BMI≥P90界值为整体型肥胖;分别以WC≥P90界值及WHtR≥0.46为腹型肥胖.[结果]朝鲜族WC,WHtR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汉族,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朝鲜族和汉族不同指标肥胖组的SBP及DBP的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WC及WHtR与SBP及DB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指标肥胖与血压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内蒙古科左后旗朝鲁吐乡和奈曼固日班花乡的32个行政村,对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采集血标本,检测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3个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调查2 589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男3.9%,女3.5%)、18.5%(男17.7%,女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中,WHR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120(P〈0.05),BMI和WC升高者患空腹血糖受损的OR值分别为1.624和1.472(均P〈0.05);在女性中,WC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336(P〈0.01)。结论在男性中,WHR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BMI和WC升高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在女性中,WC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张涛  徐佩茹 《重庆医学》2017,(36):5104-5106
目的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超体质量、肥胖学龄儿童内毒素(L PS)变化情况,初步探索L PS与体格测量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参加"新疆学龄儿童超体质量肥胖流行病学调查"的阿勒泰地区世居学龄儿童(共7648名)中选择104名为研究对象,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臀围、血压各项体格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并检测LPS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 随着BMI的增高,腰围、臀围、收缩压(SBP)、WHtR均增高;肥胖组的LPS、三酰甘油(TG)均明显高于超体质量组及对照组;LPS分别与BMI分级(正常、超体质量、肥胖3个等级)、腰围、WHtR呈现正相关(r=0.865、0.556、-0.477,P=0.000);WHtR异常增高的哈萨克族学龄儿童具有更高的血压及LPS水平;WHtR与SBP存在正相关(r=0.441,P=0.000).结论 LPS与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超体质量、肥胖相关,腹型肥胖的哈萨克族学龄儿童更易出现SBP异常增高及LPS水平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刘姝  徐开平  秦恳  任婷婷 《西部医学》2012,24(3):474-476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与代谢紊乱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41501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压、体重指数(BMI)及生化指标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高尿酸血症的总患病率为20.1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8.53%,女性为8.4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50岁后的女性HUA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而男性的发病情况与年龄无明显相关。②HUA的发病率随BMI的升高而增高。③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是HUA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是HUA的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地区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同时HUA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腰围适宜切点来探讨体脂分布类型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影响。方法 在焦作城区体检的职业人群中调查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按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制的规格进行调查、设计。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2120人。结果 中心型超重组血压、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血糖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显著高于外周型超重组及非超重组,而外周型超重组上述指标又显著高于非超重组。但中心型超重组和外周型超重组的HDL-C都显著低于外周型非超重组。结论 BMI、腰围均可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但体脂分布类型是影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重要因素。体脂中心分布的程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升高及聚集密切相关。应加强对以腹部肥胖为特征的向心性肥胖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