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2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顺德地区不同性别人群肝癌的影响因素,并了解男性肝癌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  方法  应用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RERI)等指标评价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应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模型评价多因素的交互作用。  结果  共纳入1 037例男性病例、1 069男性对照以及166例女性病例、185例女性对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和肝癌家族史均与男女性肝癌发病风险增高有统计学关联(均有P<0.001)。男性中,HBV慢性感染与吸烟、饮酒以及吸烟与饮酒之间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其中HBV慢性感染与吸烟的RERI为121.90(95%CI:52.85%~190.95%)。运动与HBV慢性感染、吸烟之间有负相加交互作用。CART分析表明吸烟且饮酒的HBV慢性感染男性的肝癌风险最高。  结论  HBV慢性感染和肝癌家族史是男女性肝癌的共同危险因素。HBV慢性感染、吸烟和饮酒协同促进男性肝癌发病。运动可拮抗HBV慢性感染和吸烟的促肝癌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12岁在校健康儿童鼻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3~5月抽取广州市荔湾区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所有在校健康儿童,发放调查表并采集调查对象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共463名幼儿园儿童及1 012小学生纳入研究,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鼻携带率分别为35.4%和1.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童MSSA鼻携带率高于女童(OR=1.25,95%CI=1.03~1.55)、小学儿童高于幼儿园儿童(OR=1.67,95CI=1.34~2.09);幼儿园儿童MRSA鼻携带率高于小学儿童(OR=2.78,95%CI=1.40~6.37)、放学后参加日托所的儿童高于不参加日托所的儿童(OR=3.43,95%CI=1.40~6.30)。结论:2~12岁在校健康儿童MSSA鼻携带率较高,学校和日托所已成为MSSA/MRSA传播的危险场所。  相似文献   
3.
李东月  陈思东  王益玲  黄合婷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124-1125,1132
通过探讨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内涵的有机结合,以广东药学院为案例揭示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LA-DRB1*07、DQB1* 02基因与无、弱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 342名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者128人作为病例组,在有应答者中按性别匹配随机抽取128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PCR-SS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HLA-DRB1* 07、DQB1* 02基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漫霞  陈思东  陈漫容  姚振江  蔡旭玲 《重庆医学》2011,40(26):2625-2626,262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P53和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PHC患者1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的表达,分析TopoⅡα与临床特征和P53的关系。结果在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阳性率分别为48.00%(60/125)、32.80%(41/125),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P<0.05)。血清AFP升高患者TopoⅡα阳性率高于AFP正常值患者(P<0.05)。TopoⅡα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P=0.000)。结论 TopoⅡα在PHC组织中有表达,TopoⅡα阳性率与患者血清AFP水平有关,TopoⅡα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比较不同产地的甘草提取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为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及抗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 G2.2.15)细胞,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药物,噻唑蓝(MTT)法检测甘肃、内蒙古甘草、甘草酸、甘草苷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分别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毒性浓度(TC50);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药物对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影响,分别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EC50),最后计算治疗指数(TI)以进行抗HBV作用评价。结果甘肃、内蒙古甘草具有抑制Hep G2.2.15细胞生长,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其抑制率也随之增大。甘肃甘草对HBs Ag、HBe Ag抑制作用的TI值为11.570、6.760,内蒙古甘草为8.360、5.020。结论甘肃、内蒙古甘草提取液在体外均有明显抑制HBV作用,甘肃甘草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8.
葫芦茶对HBsAg破坏的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固相放射免疫方法进行葫芦茶对HBsAg破坏作用的检测结果。检测所用的五种葫芦茶提取物对HBsAg破坏情况的结果提示:葫芦茶对HBsAg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破坏率分别为23%、44%、16%、26%和23%,破坏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无明显相关。可供临床参考。因国内外还是首次用葫芦茶提取物作HBsAg破坏作用的研究,故对此及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预防医学生未来必须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特别设置了新发传染病、自然灾害和生物恐怖等应急处理课程。方法:抽取部分国内外重点医学院校,查看其课程设置,并结合当前新发传染病和生物恐怖应急处理的有关文献,经教研室和部分CDC工作人员的研讨,制定了相应的医学生授课规划。结果:形成以小组为基础的三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模拟训练和两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课程。结论:通过论证,各参评专家一直认为本课程必将为医学生应对可能的新发传染病和生物恐怖提供最基本的应对知识和技能,此课程的设置必将推动流行病学教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否逆转MRP7介导的化疗药物耐药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细胞毒性测定用MTT法;细胞内药物积累实验用液闪仪检测放射性标记物;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5μmol/L的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使HEK-MRP7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分别增加9.8、10.7和1.8倍。在药物积累实验中,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能明显地增加HEK-MRP7细胞中的[3H]-紫杉醇的积累,在5μmol/L时,[3H]-紫杉醇的积累水平分别增加了3.0、3.3和1.8倍。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能逆转MRP7耐紫杉醇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他达拉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作用后对MRP7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通过抑制耐药蛋白MRP7的外排泵功能来有效增加HEK-MRP7细胞内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