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24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既往观点认为,β受体阻滞剂(BBs)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然而,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BBs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地位正在不断下降。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心肌梗死、无心力衰竭(或射血分数减低)的冠心病患者不能从BBs治疗中获益。除合并心力衰竭外,目前无证据支持冠心病患者需终生应用BBs。增加BBs剂量并不能给冠心病患者带来额外获益。血运重建(PCI)治疗大大减少了冠心病患者对BBs的需求。本文拟对近年来BBs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变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周子涵  崔炜 《临床荟萃》2022,37(10):869
心血管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最为常见的合并症,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降糖及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 相关指南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的增加和第二波感染的发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响是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总结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对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以及不良预后的关联,并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用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国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谷歌学术上检索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盐酸替罗非班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文章,详细阅读入选文献,计算盐酸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开始发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至最低值、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以及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性别比例。结果根据入选标准选出相关个案报道29篇(病例32个),病例分析7篇。对7篇病例分析进行Meta分析得出盐酸替罗非班致国人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8%(95%CI=0.4%~1.2%)。在32例个案病例中,最早开始发现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为12小时(6,24小时);血小板减少至最低值的中位时间为13.5小时(6,24小时);血小板恢复至正常范围(100×109/L)的中位时间为96小时(96,144小时)。所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性别明确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占83.0%(44/53)。结论男性可能是国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导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s-3,CTRP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 like protein 2,angptl2)、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的浓度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8年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2例作为心力衰竭组,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62例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60例两个亚组;对照组为非心力衰竭人群1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混杂血浆CTRP3、angptl2、sST2浓度,随访调查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预测价值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及血尿素、肌酐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心功能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的血浆angptl2、sST2浓度高于对照组,CTRP3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CTRP3、angptl2、s ST2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心力衰竭组患者中预后不良16例,发生率为13.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RP3、angptl2、sST2、LVEF、LVEDD、尿素、肌酐都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TRP3、angptl2、sST2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RP3、angptl2、sST2浓度呈现异常表达情况,具有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是心力衰竭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的测定,血压的测量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2种.直接法获得的中心动脉血压,除有一定的有创性之外,尚需专用设备才能实施,因此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中主要依靠间接血压测量,而柯氏音测压法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间接血压测量方法.但对袖带测压法测得的间接血压是否能准确反映中心动脉压,以及柯氏音测压法舒张压是以第4期(DBP4)还是第5期(DBP5)的压力值作为标准,各家意见不一.2005年的CAFE研究结果,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醒悟到长期使用并信赖的肱动脉部位袖带血压并非总是可信赖的[1],直接血压与间接血压的相关性的研究受到关注.但大多数研究仅单纯比较中心动脉压和袖带肱动脉血压,且样本量较小.同时比较直接中心动脉压、直接肱动脉压和间接肱动脉压的较大样本的研究笔者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较大样本,前瞻性的方法比较中心动脉、直接肱动脉、间接肱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预测中心动脉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随着治疗技术和治疗水平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得以存活下来,从而使得心力衰竭的发生机会越来越大。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用药,临床上常常遇到在应用利尿剂的过程中出现利尿效果降低,多称之为利尿剂抵抗。利尿剂抵抗的定义目前尚未统一,但多数学者同意利尿剂抵抗是指每日静脉呋塞米剂量≥80 mg或相当于上述呋塞米的日剂量,但仍不能达到合适的尿量(0.5~1.0 ml·kg-1·  相似文献   
8.
崔炜 《临床荟萃》2014,29(2):121-1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大剂量他汀治疗的获益已为大量证据证实,且受到指南明确推荐。PCI术前给予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围手术期心脏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PCI围手术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而且可能对PCI患者的远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作者对PCI围手术期他汀类药物的用药细节进行了讨论,提出PCI术前他汀类用药强调的是他汀类药物的剂量,而PCI术后他汀类药物应用强调的是降脂达标。PCI术前他汀治疗的获益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有关,而他汀类药物多效性所带来的模拟缺血预适应效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探讨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9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51例)和稳定斑块组(39例),另选45例未见粥样硬化斑块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妊娠相关性蛋白-A(pregnancy relat-ed protein-A,PAPP-A)、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 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所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PTX-3、PAPP-A、Lp-PLA2及ox-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X-3、PAPP-A、Lp-PLA2及ox-LDL均是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OR=1.2~2.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X-3、PAPP-A、Lp-PLA2及ox-LDL评价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70、0.678及0.794;临界值分别为4.38 μg/L、11.28 U/L、181.64 μg/L及490.86 μg/L;灵敏度分别为62.7%、76.5%、51.0%及92.2%;特异性分别为92.3%、95.0%、84.6%及56.4%。结论:血清hs-CRP、PTX-3、PAPP-A、Lp-PLA2及ox-LDL水平升高关联于ACS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可作为评价ACS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Nrf2是近年发现的一个新的转录因子,在心血管系统具有稳定的表达。Nrf2的目的基因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证实,转录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在抗肿瘤、抗凋亡、抗应激、神经系统等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