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眉  周健 《医学综述》2008,14(15):2264-2266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重组白细胞介素2、抗CD3McAb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溶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本文综述了CIK细胞的特点、杀瘤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被称为自然杀伤T细胞,其杀伤肿瘤的作用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限制,是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代表类型。CIK细胞通过分泌细胞毒颗粒及细胞因子、调节癌基因表达、活化NKG2D受体等发挥抗肿瘤作用。CIK细胞联合化疗,不仅可以延长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治疗耐受性较好。虽然CIK细胞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联合IL-2对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作用,观察近期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学反应及副作用.方法 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所有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细胞免疫治疗,1次/周,连续4次.结果 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5例患者中,1例甲状腺癌患者4个月后复查发现肿瘤进展;1例下咽癌放疗后肺转移患者CIK治疗6个月后复查发现肺部转移病灶进展.其余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提高,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CIK细胞可延缓头颈部肿瘤进展时间,无明显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手段。CIK细胞为体外扩增的淋巴细胞,其主要效应细胞为CD+3CD56+T细胞,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特点。CIK细胞体外培养简单、扩增能力强、抗瘤谱广、抗瘤活性强。CIK细胞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机体抗肿瘤活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其不良反应轻微,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恶心等不适,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5.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的一种独特亚型,它能同时表达CD3和CD56分子,也被称作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实验证明,在体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多种细胞因子(如OKT-3、IL-2、IF-γ等)培养可生长出大量CIK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的强大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杀瘤特点.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CD3AK细胞相比,CIK细胞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在过继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文中综述了近年来CIK在与树突细胞、双特异性抗体、溶瘤病毒相互作用及在基因转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崭新模式,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DC)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显现出明显效果.本文就CIK细胞和DC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伴随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使用免疫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免疫治疗日益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结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恶性实体瘤展现了优异疗效。本文就DC细胞以及CIK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它们于临床抗肿瘤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马学斌 《医学综述》2013,19(14):2568-2570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CIK)细胞及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DC-CIK)细胞均是新型的异质性免疫效应细胞群,其主要的效应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优点。其与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率、更高的生存率和更长的生存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DC-CIK比单独CIK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提高靶向性和增强杀伤能力。CIK及DC-CIK的免疫细胞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CIK细胞免疫疗法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免疫治疗为肾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为进一步总结临床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的疗效、毒副作用,现将2001年9月~2005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CIK细胞治疗9例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CIK细胞的制作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制备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IK)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经干扰素γ(IFN-γ),CD3McAb,白介素2(IL-2),白介素1α(IL-1α)诱导,制作CIK细胞,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增殖速度快、最终增殖倍数高.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分别与两种冻融抗原致敏DC细胞共培养后获得的DC细胞诱导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induced killer.DCIK)的增殖活性及其对K562、Namalwa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先诱导培养CIK细胞及两组DC细胞(K562-DC和Namalwa-DC),然后将两组DC细胞分别和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分别混合培养,并以CIK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计数细胞扩增倍数,并于共培养6d 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对K562、Namalwa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两组DCIK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单纯CIK细胞组(P0.05);共培养6d,相同的效靶比情况下,两组DCIK细胞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比单纯CIK细胞明显增强,而用相应肿瘤抗原致敏得到的DCIK细胞对该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结论 D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抗肿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致敏的D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有杀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肝癌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H-35肿瘤细胞在Wistar大鼠上建立肝癌模型,分为对照组、CIK治疗组和DC+CIK治疗组,治疗组大鼠接受自体移植的CIK或(和)DC细胞;治疗后分别于1、4、7、10及13 d测量肿瘤大小,于第14天处死大...  相似文献   

15.
CIK与DC细胞联合治疗145例晚期恶性实体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状细胞(DC)联合治疗晚期肿瘤. 方法 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经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产生DC细胞,淋巴细胞经干扰素γ(IFN-γ)、IL-2、CD3单抗和IL-1α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并回输患者进行治疗,至少接受3次治疗. 结果 82例可评价病灶的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31例不可评价病灶的患者中,7例患者胸腹水消失,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CD3 和 CD8 明显升高(P<0.05). 结论 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杀伤肿瘤活性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故对多种肿瘤均具有杀伤活性。近年来大量体内外研究表明,共培养的DC和CIK(DC-CIK)细胞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因此成为肿瘤生物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现就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  孙载阳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4,32(2):132-13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inducedkiller ,CIK)是一种非MHC限制性的新型免疫活性细胞 ,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 ,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对于提高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IK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yberknife(射波刀)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多因子诱导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肝癌患者行射波刀治疗,其中36例同步CIK细胞免疫治疗,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治疗后随访1~6个月,依照WHO肿瘤近期疗效标准评定近期疗效,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评定免疫功能的变化,综合探讨射波刀联合CIK细胞治疗肝癌的疗效.结果 中位随访期为5个月.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2%(观察组)和61.1%(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波刀联合CIK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均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 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γ-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样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性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本文就CIK、DC及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鲍晶晶  徐军发 《广东医学》2012,33(8):1188-1190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类独立的淋巴细胞群,它无需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靶细胞凋亡、释放效应细胞因子、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作用等途径发挥作用。近十几年来对N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