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降低肺癌化疗患者PICC脱出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留置PICC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3-12月349例留置PICC肺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将2020年1-9月307例留置PICC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HFMEA对PICC导管脱出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风险危机值(RPN),根据RPN值确立优先干预项目,制订并实施改进措施,对两组PICC脱出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HFMEA管理后,观察组PICC脱出发生率为0.65%,低于对照组的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P=0.025)。观察组高危失效模式RPN值在PICC置管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方面从9.01降低至6.34,护士PICC维护操作不规范从11.58降低至4.86,健康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从12.12降低至5.52,居家自我维护能力低从10.46降低至6.06。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51,P<0.001)。结论:HFMEA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肺癌化疗患者PICC脱出发生率,对PICC患者带管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延长导管有效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头孢曲松钠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秋红  林葆昕 《临床荟萃》2005,20(17):1015-1015
患者,女,51岁,主因喘息、胸闷,咳嗽、咳少量白痰3天就诊。查体:体温36.7℃,脉搏79次/min,血压127/75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干性啰音,偶闻哮鸣音,未闻及水泡音。心音纯,节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未见异常。胸片见双肺透过度稍强,肺纹理增强、紊乱。血液分析无明显异常。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治疗:头孢曲松钠3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敲除PD-1 基因对人T 细胞增殖及分泌IFN-γ 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PD-1 基因的sgRNA 序列,应用T7 RNA聚合酶体外分别合成PD-1-sgRNA 和Cas9mRNA。利用核转染技术将PD-1-sgRNA 和Cas9 mRNA混合物转入激活的人T淋巴细胞,测序确认基因敲除的效率。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基因敲除后T淋巴细胞表型和PD-1 的表达情况,锥虫蓝活细胞计数法检测T 细胞增殖活力,ELISA 检测T 细胞分泌IFN-γ 情况。结果:体外成功合成PD-1-sgRNA和Cas9 mRNA。将PD-1-sgRNA和Cas9 mRNA核转染T淋巴细胞,测序证实PD-1 基因序列编辑效率为58.3%。CRISPR/Cas9 系统成功下调T淋巴细胞表面PD-1 分子的表达水平[ (9.6±1.85)% vs(16.2±2.05)%,P<0.05],PD-1 基因敲除不影响T 细胞的增殖活力和细胞表型(P>0.05);但PD-1-sgRNA 组的效应T细胞分泌IFN-γ 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成功敲除人T淋巴细胞PD-1 基因,降低PD-1 分子表达可阻断PD-1/PD-L1 负性调控从而增强T细胞的免疫活性,且促进效应T细胞分泌IFN-γ。  相似文献   
4.
褥疮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并发症,是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匮乏,渐致局部组织形成溃烂、坏死并失去正常机能。祖国医学又名褥疮为“压疮”、“席疮”。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对褥疮溃疡期患者进行常规换药联合珍黄丸粉治疗,并与单独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核酸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体外诱导免疫反应作用。方法利用含有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法富集MCF-7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经单克隆形成、表面标记检测、NOD-SCID小鼠成瘤等实验鉴定后,采用T7mMessage mMACHINE试剂盒进行mRNA体外扩增并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MTT法体外检测转染后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无血清培养的方法能够富集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含CD44+/CD24-型的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高达(90.17%);经鉴定在NOD/SCID小鼠体内具有强致瘤性;负载后DCs高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标志CD80/CD83/CD86及HLA-DR;与已分化贴壁乳腺癌细胞相比,悬浮培养的未分化状态的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m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靶向杀伤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更强(P0.01)。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mRN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外可诱导强的杀伤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的CTL细胞能力,为乳腺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负载人热休克蛋白70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HSP70PCs-DC)瘤苗在胃癌个体化治疗中引发的免疫应答。方法提取15例胃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的HSP70,其中5μg负载DC回输8例患者(5μg组)和50μg回输7例患者(50μg组),并分别在治疗前及第1次接种后的第6,9,13,17周采集抗凝外周血5mL,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数量,评价该瘤苗能否诱导抗胃癌的免疫应答。结果 11例(73.33%)患者在接受第一个疗程治疗后的第2周斑点数出现显著变化,9例在第9,13周时斑点数达到高峰,有效率81.82%(9/11),其后缓慢下降,但在第17周仍高于治疗前(P=0.001);从剂量上看,5μg组在各时间点平均每位患者的应答斑点数均高于50μ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HSP70PCs-DC瘤苗具有较强的诱导患者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主要效应细胞是CD8+T细胞和Th1型细胞。该疫苗为抗肿瘤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克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D)基因 ,构建真核载体并转染食管癌细胞系 EC1 0 9,观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 5 -氟胞嘧啶 (CD/ 5 - FC)自杀基因系统杀伤肿瘤细胞以及对放射治疗的增敏效应。 方法 根据 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 CD基因核苷酸序列 ,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PCR方法 ,从大肠杆菌基因组 DNA中扩增出 CD基因 ,与pc DNA3.1定向连接 ,构建受控于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重组真核载体 pc DNA3.1 - CD,并用限制性内切酶、PCR和DNA测序进行鉴定 ,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1 0 9细胞 ,用 G4 1 8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株 EC1 0 9- CD,经PCR进行鉴定 ,CD/ 5 - FC体系对 EC1 0 9细胞的杀伤效应和杀伤时的旁观者效应以及对放射治疗的增敏效应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比率。 结果 克隆大肠杆菌 CD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和 DNA测序证实其正确性 ,CD基因转染 EC1 0 9细胞后 ,经 G4 1 8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株 EC1 0 9- CD,经 RTP- CR分析表明 CD基因已转入 EC1 0 9细胞并开始转录。体外实验表明 ,CD/ 5 - FC体系的旁观者效应及对放射治疗增敏效果明显。 结论 pc DNA3.1 - CD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 EC1 0 9细胞成功 ,CD/ 5 - FC体系的旁观者效应和放射治疗增敏效果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INK4a基因失活的主要分子机制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及10例慢性胃炎黏膜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6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p16^INK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率分别为51.6%(32/62)和19.4%(12/62),10例正常对照胃黏膜未发现高甲基化,胃癌组织p16^INK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对照(P〈0.05)。58.1%(36/62)的胃癌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其中72.2%(26/36)的病例具有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与其蛋白失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是p16^INK4a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并可能是胃癌发生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在治疗术后恶性黑色素瘤(MM)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MM患者77例,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于手术后进行DC-CIK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生存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期、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5和29月,治疗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2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45).治疗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仅2例发生不良反应,且未达3/4级.是否有淋巴结转移(P=0.008)、是否进行DC-CIK治疗(P=0.02)以及治疗疗程数(P=0.031)是影响MM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可延长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治疗过程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治疗疗程多于4次时,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