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分别与两种冻融抗原致敏DC细胞共培养后获得的DC细胞诱导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induced killer.DCIK)的增殖活性及其对K562、Namalwa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先诱导培养CIK细胞及两组DC细胞(K562-DC和Namalwa-DC),然后将两组DC细胞分别和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分别混合培养,并以CIK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计数细胞扩增倍数,并于共培养6d 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对K562、Namalwa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两组DCIK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单纯CIK细胞组(P0.05);共培养6d,相同的效靶比情况下,两组DCIK细胞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比单纯CIK细胞明显增强,而用相应肿瘤抗原致敏得到的DCIK细胞对该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结论 D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抗肿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致敏的D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有杀伤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特异性抗原(IL-13Rα2)致敏的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在体外对U251的细胞毒效应。方法:用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HLA-A*0201+健康志愿者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前体细胞与淋巴细胞,并在体外诱导而获得成熟的DC细胞和CIK细胞。收获IL-13Rα2抗原负载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使DC递呈肿瘤抗原予CIK细胞,并激活CIK细胞。激活的CIK细胞与U251细胞在96孔板内混合培养24 h后,以CCK-8试剂间接检测其对U251细胞杀伤率。结果:IL-13Rα2抗原肽成功负载DC,CIK细胞被负载抗原的DC激活并增殖;特异性抗原肽激活的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有杀伤效应(P〈0.01)。结论:IL-13Rα2抗原肽激活的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有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以CD3 CD56 、CD3 CD8 T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异质细胞群,具有增殖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等优点[1~3]。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惟一能激活幼稚T细胞(naive T cell)的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结合CIK细胞抗肿瘤效应。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水平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水平高(P〈0.01),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结论 DC-CIK细胞比CIK细胞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同培养,获得DC- CIK细胞.观察DC - 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表型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诱导出DCs和CIK细胞,并将其按1∶10的比例共同培养4d获得DC - CIK细胞.检测DC - 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变化及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细胞毒活性.结果: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后获得的DC-CIK细胞相对于单纯的CIK细胞具有更强增殖活性及成熟度,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更强杀伤活性.结论: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活性及更强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的一种独特亚型,它能同时表达CD3和CD56分子,也被称作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实验证明,在体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多种细胞因子(如OKT-3、IL-2、IF-γ等)培养可生长出大量CIK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 terrazolium,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并提呈给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所获得的DC-A-CIK细胞对同一种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较CIK细胞、未摄取抗原的DC-CIK细胞及摄取不相同肿瘤抗原的DC-A不相同-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结论:摄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的DC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特性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淋巴瘤细胞株Raji、肺癌细胞株A549、胃癌细胞株BOG-803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0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用不同的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0细胞与CIK细胞。然后将成熟的DC和CIK细胞混合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中。D3+CD56+、CD3+CD8+T细胞的比例;用MTT法检测其对K562、P-ajj、A549、BCG-803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DC-CIK组较CIK组具有较高的CD3+CD56+、CD3+CD8+T细胞比例(p〈0.05);DC—GIK、GIK对K562、Pajj、A549、BCG-803细胞株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且随着效靶比的增加,杀伤活性逐渐增加;DC—CIK的杀伤活性较CIK明显增高(P〈0.05)。结论DC—CIK共培养体外可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体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疗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体外利用抗CD3单抗、IL-2、IFN-γ等细胞因子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1-14d后,分3个疗程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回输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结果86例接受自体CIK细胞治疗患者中,PR+MR为72例,总缓解率为83.72%。治疗前、后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CIK细胞经培养后细胞总数和CD3、CD56T效应细胞均获得大量增殖,自体回输免疫治疗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可高效扩增CIK细胞,自体回输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负载抗原后的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活性、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定向分化成DC和CIK细胞,以胃癌细胞株MGC-803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后与CIK共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MTT法检测共培养后CIK细胞对MGC-803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CIK与负载MGC-803抗原的DC共培养后3d增殖活性开始显著提高,最高增殖倍数可达1179.5±1.29;CD3^+CD8^+和CD3^+CD56^+细胞较共培养前增多,且与负载抗原的DC共培养的CIK具有比单独培养的CIK更强的杀瘤活性。【结论】以肿瘤细胞冻融物诱导成熟的DC能进一步促进CIK增殖,提高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为指导临床应用DC和CIK联合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干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胃癌干细胞,冻融法制备抗原,将胃癌干细胞负载DC-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干细胞和DC、CIK细胞表型;将胃癌细胞与DC组、DC-CIK组、胃癌细胞抗原组、负载胃癌干细胞抗原组联合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不同组别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经胃癌干细胞抗原刺激的DC细胞,DC表面成熟标志CD83和CD86表达明显增加,CD83和CD86表达率为80.4%,高于DC组、DC-CIK组、胃癌细胞抗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负载胃癌干细胞抗原组、胃癌细胞抗原组、DC-CIK组、DC组对胃癌细胞杀伤率分别为(80.6±0.8)%、(72.3±0.6)%、(58.4±0.2)%和(49.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干细胞作为抗原刺激DC细胞,可增强树突状细胞免疫原形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提高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行DC-CIK细胞治疗联合TP方案化疗)和对照组(35例,单纯行TP方案化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判定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及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卡式评分及主要并发症改善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DC、CIK细胞由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而成,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组影像学判定有效率与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生活质量及主要并发症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细胞亚群:CD3+、CD3+CD8+、CD3+CD4+、CD3-CD16+CD56+、CD3+CD16+CD56+高于对照组(P<0.01);CD4+CD25+低于对照组(P<0.01)。较治疗之前,治疗组治疗15天后CD3+、CD3+CD4+、CD3+CD8+、CD3-CD16+CD56+、CD3+CD16+CD56+升高,到60天时,维持在较高水平;CD4+CD25+在治疗15天时降低,到60天时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DC-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对于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临床疗效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TAX)对人树突状细胞(DC)生物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抗肿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实验:分别在紫杉醇5 ng/mL(b组)、10 ng/mL(c组)、20 ng/mL(d组)、40 ng/mL(e组)的浓度下及不加紫杉醇的条件下(a组)培养DC细胞,检测各组DC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成熟标志物及细胞因子分泌量,探究紫杉醇对人树突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测定与紫杉醇处理的树突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癌A549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测定紫杉醇对树突细胞抗原呈递作用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肿瘤组织块,皮下接种于裸鼠腋下,建立裸鼠肺癌模型.2d后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细胞株A549+盐水(NS);B组:细胞株A549+DC+CIK;C组:细胞株A549+CIK+TAX;D组:细胞株A549+TAX;E组:细胞株A549+TAX+DC+CIK.每3天检测1次肿瘤大小、裸鼠存活时间.结果 体外实验:在共培养6d的前提下,b、c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组存活率仅为17.5%.c组和e组CD86、CD40、MHCⅡ的表达以及IL-12的分泌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d组除了CD86,其他检测指标较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只有MHCⅡ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10 ng/mL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在效靶比5∶1和10∶1的情况下,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经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其中紫杉醇处理组的细胞在效靶比为10∶1的情况下,杀伤活性已经到达(91.37±5.24)%.体内实验:B、C、D、E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33.0、34.0、31.8、41.8 d,明显高于对照A组(23.8 d)(P< 0.05).E组平均存活时间大于41.8 d,明显高于B、C、D组(P< 0.01),其中E组中,45 d仍有3只存活,D组在前25 d体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25 d后瘤体增长速度增加,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中浓度的紫杉醇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并提高其抗原呈递能力.高浓度紫杉醇可杀死树突状细胞,抑制其免疫活性.中浓度紫杉醇能促进树突状细胞分泌白介素12.紫杉醇、DC、CIK联合应用可提高荷瘤裸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CIK细胞,应用该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8例。观察CIK细胞培养前后细胞表型情况,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CIK细胞培养后可见CD3、CD8和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4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患者部分缓解,9例好转,8例病情稳定,2例进展,治疗有效率32.14%。28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