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汕头大学医学院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并实施了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课程优化组合,交叉渗透,使知识点更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以“临床方法”为主干,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将临床训练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以沟通技能训练为主导,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此外,通过构建健康与社会和终身学习课程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与批判性学习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该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学习国外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探索与世界医学教育接轨,我院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的高度重视。改革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医学专科层次进行;第二阶段在本科层次进行。通过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综合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我们认为这种模式是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全面系统的改革,在理论教学中引入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增加创新性研究实验项目,考核体系偏重形成性评价。实践后,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改革后的生理学课程比较感兴趣,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更注重过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已形成了“综合性课程”、“以问题为基础课程”、“以社区为基础课程”等多种医学课程模式。我国的医学院校已开始初步尝试。新的医学课程模式在为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加强初级卫生保健训练、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减轻学生课程负担等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的模式也应不断改革,医学教育的宗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三基”教学的基点上,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更快地获得知识;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习方法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局解的教学效果,促进本学科的发展,“短、平、快”地为临床培养出具有很强手术操作能力的医  相似文献   

6.
《病例讨论课》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基础课是医学教育中为某一特定系科或专业所设定的必修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系列门科的课程组合,在医学专业课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院在医学专科“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为进一步强化基础医学课程的理解,培养医学生临床能力,有效地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增设《病例讨论课》并实施三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该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学习国外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探索与世界医学教育接轨,我院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的高度重视.改革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医学专科层次进行;第二阶段在本科层次进行.通过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综合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我们认为这种模式是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王林森  李晨旭 《中外医疗》2013,(24):141-141,143
为了培养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适应社会形势和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当前医学教育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现状亟待改变。该文回顾了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根据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飞速发展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医学教育课程重新整合、整体优化,大力发展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建设和实验技术现代化建设;增加创造性与接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自我更新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技巧,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倡导个性化学习方式与习惯;培养学生终身自我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调深化传统文化素养"以德为基"在医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教学病历讨论是临床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发言讨论,要求在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教师引导、启发、提炼、总结,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1]。在传统的本科医学教育模式中,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以理论课为主,实践类课程较少,且实践课程多局限于技能操作项目。这种教育模式极易造成知识分割,影响学生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课程质量学生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观察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以期有效地促进课程建设,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方法以某医科大学2841名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为调研对象。应用自主研制的“课程质量学生评价表”对该学校相关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的问卷调查。采用平均数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探讨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结果国家级精品课程得分无明显优势;各项指标得分,“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教师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列前三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高于其他指标,占总分实际权大于其他指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的横向整合课程体系,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融合各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将基础医学学科横向整合为基础医学导论模块、8个系统模块及一些专题,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部分七年制学生中进行试点。结果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沟通能力方面明显好于没有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结论横向整合课程体系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并强化专家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新课程体系和新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化疗期间的显著心理痛苦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11月临潼区妇幼保健医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次序连续抽取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录入EpiData 3.0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心理痛苦检出率(DT≥4分)为71.0%,单因素分析显示,心理痛苦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化疗前是否绝经及所处的化疗周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大(OR=0.731,95%CI:0.409~0.842)和医疗费用医保支付(OR=0.349,95%CI:0.144~0.846)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OR=1.463,95%CI:1.033~2.071)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较多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是引起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的干预点。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头大学医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实施新教学模式中,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4个4”能力培养方案,即以终身学习、沟通技能、临床基本技能、机能学4门技能课程为龙头,在临床技能训练中采用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和标准化病人4种主要教学手段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安排第七学期~第十学期共4个学期的临床见习、实习及强化实习,坚持4种技能考核制度严格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构建起医学生全程能力培养体系。该体系从2002年开始实施,经过近6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对200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行了新的教学模式。为了配合新的教学模式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医学院对临床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系统整合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早全面进入临床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床旁教学或病例讨论,并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所有临床教师均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临床理论课教学;注重对学生临床技能的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方式。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与课程设置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设计的课程体系从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角度出发,医学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紧密结合,突破了传统“三段式”本系设置模式,通过对两组在不同课程设置体系下培养的医学生的的临床技能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在考核与病例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及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更为突出,另外,反馈调查结显示新课程体系对于加强毕业生后期管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实践及其效果。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采取适当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以学生问卷调查、考核成绩、教师自我工作评价结果作为多元智能理论应用效果的评估依据,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激发学生对儿科学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3+2”模式教学查房的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院在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班"3+2"新模式的临床教学中,实践了教学查房的教学管理研究。建立和健全了教学管理组织,实施四级督导,确定查房目标,推进"团队学习",构建查房任务。增强了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保证了教学查房的完整性;实现了质量调控的及时性;提高了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开展社区医学实践对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比较开展社区医学实践后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组)与未开展社区医学实践200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照组)的临床专业课程及毕业考试成绩。结果社区医学实践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部分基础及临床桥梁课程成绩基本一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展社区医学实践后,实验组学生临床各专业课程及毕业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医学实践有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沟通交流、循证医学等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影响医学生临床技能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临床基本技能整合课程,从增设医学生人文社会类课程、整合临床技能的教学内容、加强医患沟通技巧训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asic clinical skills of long-term medical students, the main teach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were analyzed. Besides, the integrated course about basic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was established and practiced. It is showed that this course enhanced the clinical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 by increasing the social humanism courses,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clinical skills, strengthening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and us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浅谈儿科学见习教学的实践性和教学相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见习学生带教活动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从中可以吸取教师多年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实践经验,教师也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见习阶段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相互促进、相互督促、相互协调。一些教学方法如何应用到儿科学教学中来,我们在见习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实施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等,注重从多方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以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