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目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Mc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HSV型抗原检测.结果 1009例妇女生殖器炎症标本,检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Ag)阳性标本268例,阳性检出率为26.58%;宫颈糜烂、淋病、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HSV-2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69%、5.45%、6.54%和2.88%.将宫颈糜烂程度分为3度进行检测,结果Ⅱ°和Ⅲ°的HSV-2Ag检出率分别是Ⅰ°的2.34倍和2.50倍.Ⅲ°宫颈糜烂所检出的21例HSV-2Ag阳性标本有1例为宫颈癌患者.结论 提示上述疾病均可感染或混合感染HSV,HSV又可能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宫颈病变程度与HSV-2Ag阳性检出率正相关;HSV-2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SVⅡ-DNA检测对生殖器疱疹中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阳性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性病门诊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35例为实验标本,分别予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SVⅡ-DNA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SVⅡ抗体,再以病毒培养法评价以上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FO-PCR法HSVⅡ-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为74.1%,ELISA法HSVⅡ抗体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为65.2%,作病毒培养标准检测的HSVⅡ阳性率为80.7%;FQ-PCR法检测HSVⅡ的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显著高于ELISA法。结论FQ-PCR法HSVU-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更贴近于金标准值.并且检测上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等优越性,对于临床诊断生殖器疱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ELISA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同时对84例皮肤性病门诊病人用ELISA法进行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HSV Ⅱ—Ag阳性率53.6%,HSVⅡ—Ab(IgG)阳性率42.9%,HSVⅡ—Ab(IgM)22.6%。结论 ELISA法检测HSVⅡ—Ag可应用于基层医院在生殖器疱疹上的辅助诊断,检测HSVⅡ—Ab(IgG,IgM)可应用于医疗事业单位健康体检;确诊患者的病程监测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的方法来分离病毒,再用单克隆抗体及荧光抗体对病毒进行分型,在西宁地区1016例妇科疾病所取标本中(包括宫颈炎,外阴炎,阴道炎及宫颈癌等),共发现单纯疱疹病毒(HSV)阳性标本72例,阳性率为7.08%,而宫颈癌中阳性率最高为8.7%。阳性病例中HSV—1到占利31.0%,2型占68.1%,宫颈癌阳性病例均为HSV-2型,说明HSV-2型感染与宫颈癌有关。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在生殖器疱疹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玉梅  张晓坤  杨晓仪  梁惠芬 《广东医学》2011,32(22):2970-2971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意义,了解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40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观察组)进行HSV抗体检测.另选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140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HSV-ⅠIgM、HSV-ⅠIgG的检出率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疱疹病毒感染与胸水征的关系。方法:由恶性胸水组、结核性胸水组、漏出液胸水组、其他胸水组构成研究对象,以胸水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埃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结果:胸水标本中有一定的疱疹病毒阳性发现,CMV检出率为:结核组27.4%>其他组15.5%>肿瘤组13.7%>漏出组7.3%,以结核性胸水中检出率最高;EBV和HSV也有不同的低水平的阳性发现。结论:各种胸水征时均可以发现疱疹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或加重胸水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女性生殖道黏膜及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病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3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和女性生殖道黏膜病患者病变局部涂抹标本进行了单独疱疹病毒DNA(HSV DHA)的检测。结果: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7%和89.5%,总阳性率为87.5%,并且HSV感染口腔黏膜和女性生殖道黏膜的阳性感染率相接近,在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HSV感染与口腔黏膜疾病及女性生殖道黏膜疾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HSV感染可能是引起黏膜疾病的一个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用引物检测多种病毒的PCR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谱法(PCR-EC)和疱疹病毒通用引物,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单纯疱疾病毒Ⅰ型(HSV—Ⅰ)、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爱泼期坦—巴尔病毒(EBV)和人5细胞病毒(HCMV)。结果:健康人(20例)和宫颈糜烂患者(34例)。HC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1.2%,两者差异显著(P<0.05);HSV—Ⅰ分别为5.O%和及14.7%;HSV—Ⅱ分别为1l%和20.6%;FBV分别为15.0%和17.6%;可检测到1fg的DNA。结论:通用引物PCR-EC检测HCMV、HSVⅠ、HSVⅡ、EBV,具有敏感、特异、便捷、快速、经济的特点,对病毒感染早期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双引物聚舍酶链反应(PCR)用于同时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方法 基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DNA聚合酶基因以及梅毒螺旋体47KD膜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2对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上速2种痛原体的双引物PCR。结果 各特异性引物仅扩增相应的病原体DNA,即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扩增产物为202bp以及梅毒螺旋体扩增产物为252bp。其他11种生殖道常见微生物及正常人基因组DNA不被扩增。检测了51例临床标本,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5.7%,双引物PCR阳性检出率为19.6%;二种方法检测结果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V阳性培养率23.6%,双引物PCR阳性率47.1%,双引物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SV培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上速临床标本分别进行了2种痛原体的单引物PCR,与双引物PCR对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我们建立的双引物PCR一次可同时检测2种病原体,且有快速、敏感、特异以及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唐万兵  白蒙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Z):139-139,144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感染性阴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湿片法镜检、革兰染色镜检、胺试验、和pH值测定,对清洁度Ⅲ、Ⅳ而未检出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标本进行衣、支原体培养及单纯疱疹病毒(HSV)、人乳头状病毒(HPV)DNA定性检测。结果:425例清洁度Ⅰ和Ⅱ度的标本103例(24.2%)检出霉菌,2例(0.47%)检出滴虫,1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经革兰染色后有195例(19.5%)线索细胞阳性,其中165例(84.6%)pH〉4.5且大部分有异常的颜色和性状及胺试验阳性,清洁度Ⅲ和Ⅳ度419例(72.9%)检出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对另外156例进行衣、支原体培养及HSV—DNA、HPV—DNA PCR定性检查,有85例(54.4%)阳性。结论:革兰染色能提高感染性阴道病的诊断率,衣、支原体培养及单纯疱疹病毒(HSV)、人乳头状病毒(HPV)DNA定性检测对疑难的阴道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优生优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桂林  覃善列  李世远  甘泉  梁月金 《广西医学》2009,31(10):1503-1504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94例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者血清HSV-ⅡIgG、IgM抗体。结果1294例患者HSV-Ⅱ抗体总阳性率为50.4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4.36%,女性为59.73%,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P=0.000)。HSV-Ⅱ—IgM阳性率为35.01%,HSV-Ⅱ-IgG阳性率为15.46%。结论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者HSV-Ⅱ阳性率高,HSV-Ⅱ抗体阳性对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如果HSV—Ⅱ-IgM阳性,临床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诊断方法及标本的选择对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选择117例疑似HSV感染的皮肤科门诊患者或神经内科脑炎脑膜炎患者血清,其中53例有明显疱疹症状者同时取疱液标本,78例脑炎脑膜炎患者同时采集脑脊液标本。应用ELISA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脑脊液中HSV—IgM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脑脊液、疱疹液HSV抗原。结果血清、脑脊液标本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S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94%、6.41%和59.83%、3.85%。脑脊液、疱疹液TIF法检测HSV抗原阳性率分别是15.38%、67.93%。结论ELISA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HSV—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γ=0.017,P〉0.5);脑脊液标本供检测HSV抗原与HSVIgM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显著(γ=13.224,P〈0.05.);对复发感染患者采用疱疹液抗原检测相对于采用血清检测抗体对诊断HSV感染更具有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对不同病症病程的HSV感染,选择相应适宜的诊断方法及标本种类可取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细胞培养与PCR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的效率。方法:采用病毒培养和PCR法检测疑为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者标本60例,并用PCR作病毒分型。结果: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的生殖器疱疹患者标本60例中,病毒培养法阳性36例,阳性率60%(36/60);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阳性45例,阳性率75%(45/60),和病毒培养相比,差异非常显著(χ2=26.76,P<0.01);PCR分型结果显示阳性标本均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水疱和脓疱标本的病毒培养和PCR检测阳性率均较高(80.0%~93.3%),糜烂、结痂、斑丘疹标本检测中PCR阳性率(20.0%~66.7%)高于病毒培养(0~33.3%)。结论:对疑为生殖器疱疹患者作病原学诊断,采集水疱、脓疱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PCR检测较佳。  相似文献   

14.
宫颈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中原医刊》2005,32(12):37-38
单纯疱疹病毒(HSV)分HSV-1和HSV-2两个血清型,两型病毒均能引起宫颈慢性炎症,并具有反复发作和致癌的特性.可对孕妇及围产儿造成严重后果。而且两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引起的生殖器疱疹的病程和预后不同。因此,应用抗原捕获聚合酶链反应(AC—PCR)方法对HSV感染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分型,有助于生殖器疱疹的诊断、预后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单纯疱疹病毒型1(HSV1)和型2(HSV2)感染常见。在美国血清流行病学,成人HSV1达80%,年龄≥12岁人群HSV2达21.9%。大约95%的HIV1感染者HSV1或HSV2血清学阳性。有效的ART治疗并不影响这些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殖器疱疹实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82例临床诊断为典型生殖器疱疹的患者进行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分离培养,并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结果 两种方法的HSV检出率分别为58.5%和92.6%;培养法作为金标准特异性高,对早期典型水疱检出率高达89.7%;PCR与培养法相比敏感性高,尤其对糜烂或溃疡标本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结论 培养法适于早期检测,用于生殖器疱疹诊断特异性高;PCR操作具有简便、快速及敏感性高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皮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溃疡患者HSV-Ⅱ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覃善列  王金丹  李世远 《广西医学》2002,24(8):1180-1180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的患单纯泡疹病毒Ⅱ(HSV-Ⅱ)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血清HSV-ⅡIgG、IgM抗体。结果: 452例患HSV-Ⅱ抗体总阳性率为55.53%;男性患与患HSV-Ⅱ抗体总阳性经分别为56.21%、54.32%,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性病门诊生殖器糜烂或溃疡患HSV-Ⅱ感染严重,性别之间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8种人疱疹病毒的DNA分布情况,为我国献血者健康标准要求的完善提供参考性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献血人员外周血标本427例,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后提取DNA,使用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8种疱疹病毒DNA的阳性率和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 427例标本中未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疱疹病毒8型(HHV-8)的DNA,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HHV-6、HHV-7阳性率分别为51.4%、6.5%、50.6%、21.1%,其中HCMV、EBV和HHV-6均阳性的标本占6.5%,EBV和HHV-6均阳性的标本占25.1%,EBV与HHV-7均阳性的标本占4.0%,HHV-6和HHV-7均阳性的标本占6.9%.EBV、HCMV、HHV-6、HHV-7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为559、336、4 683、1 126 gqe/ml外周血.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EBV、HHV-6和HHV-7在三个年龄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MV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区人群相比EBV、HCMV、HHV-6和HHV-7的检出率均显著较低(OR=0.657、0.798、0.889、0.721,95% CI:0.147 ~2.451、0.224~2.196、0.221 ~2.703、0.194 ~ 2.445,P <0.05).结论 在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可以检出多种疱疹病毒DNA,提示我国献血者健康标准要适时考虑献血者疱疹病毒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映缄  黄杰雄  邱前程 《广东医学》2006,27(7):1047-1048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与输卵管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非放射性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异位妊娠患者输卵管及绒毛组织HSV-DNA的存在情况,并与正常输卵管比较。结果 60例异位妊娠的输卵管中有23例检测到HSV-DNA,占3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51例无合并症的妊娠输卵管HSV-DNA的阳性率为4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绒毛组织HSV感染率较低,60例中只有7例阳性。结论 部分输卵管妊娠可能是由于HSV感染所致,对于生育期妇女,应提倡性生活卫生,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器HSV感染,以减少输卵管妊娠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血清杜克雷氏链杆菌抗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体,并探讨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IV抗体,并以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进行确认;采用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筛查梅毒,对螺旋体感染患者进一步进行梅毒螺旋体红细胞凝集试验(TPHA);采用Westem blot测定人类单纯疱疹2型特异糖蛋白抗体;采用酶免法(EIA)测定抗杜克雷氏链杆菌抗体IgA及IgG。结果:杜克雷氏链杆菌IgG或/及IgA阳性共计30例(30.61%);梅毒RPR或/及TPHA阳性51例(52.04%);单纯疱疹2型特异糖蛋白抗体阳性17例(17.35%)。98例患者中,HIV抗体阳性47例(47.96%)。30例软下疳患者中19例HIV抗体阳性(63.33%),51例梅毒病例中21例(41.18%)呈HIV感染,17例单纯疱疹病毒2型特异糖蛋白抗体阳性者中7例(41.18%)HIV抗体阳性;三者之间HIV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有易感倾向。结论:杜克雷氏链杆菌、梅素螺旋体及单纯疱疹2型感染所致的女性生殖器溃疡与HIV感染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