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及回声强度与心肌纤维走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及回声强度与心肌纤维走行的关系。方法  16只犬 ,随机分为 2组 ,静脉注射高钾、高钙溶液 ,使心脏分别停搏于舒张、收缩状态 ,取胸骨旁乳头肌短轴观方位左心室前壁心肌立方体组织块 ,分别从该组织块垂直矢状切面、垂直冠状切面及侧冠状切面采集超声射频、视频图像 ,用HP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和“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 ,获得感兴趣区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IBS)及回声强度 (EI)值 ,切取相应位置心肌组织行光镜观察。结果 收缩、舒张状态侧冠状切面心肌中层与垂直矢状切面及垂直冠状切面心肌中层比较 ,其IBS、EI值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病理检查结果可见与胸骨旁乳头肌短轴观相对应切片心肌中层为环行肌纤维纵截面 ;与之相垂直面切片心肌中层为环行肌纤维横截面。中层心肌走行方向在垂直矢状切面、垂直冠状切面与入射声波垂直 ,在侧冠状切面与之平行。结论 心肌组织IBS、EI值与心肌纤维走行方向密切相关。超声束与心肌纤维垂直时IBS、EI值最大 ,平行时最小 ,均表现为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
心肌组织特征超声显像评价临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局部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会引起心肌组织密度的变化。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声学组织密度定量技术测量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声学组织密度参数 ,评价该技术在临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 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病例组 ,2 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 ,录像记录左室二尖瓣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取舒张末期图像 ,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视频分析 ,左心室分成室间隔、前壁、侧壁及后壁四个节段 ,得出每个区域心肌灰阶的均值、离散度、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等指标。以心腔血流的灰阶水平作为本底对数据进行校正。结果 :二尖瓣和乳头肌切面 ,病例组在室间隔、左心室前壁、侧壁和后壁的各声学组织密度参数 (灰阶均值、灰阶离散度、最大灰阶值、灰阶极差 )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 ( p均 <0 .0 5 )。结论 :定量声学组织密度参数可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与正常人区别 ,该技术可望成为一种可靠、简便、无创伤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辅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犬重度心肌挫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用12只犬,体质量(11.36±1.50)kg,制成重度心肌挫伤(MC)模型,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伤前,伤后0.5 h、2 h、4 h、8 h心肌运动异常节段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犬重度MC后0.5 h发现运动异常节段122个,伤后2 h发现133个,伤后4 h及8 h均发现142个;犬重度MC后室壁运动评分及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较伤前明显增加(P<0.01)。以左室短轴切面为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测60个节段中,运动异常节段54个,与病理TTC染色比较,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67%。结论以室壁节段运动异常为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坏死心肌的敏感性较好,其在犬重度MC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犬的心脏功能。方法 成年杂种犬27只,实验犬龄1~2岁,体重17.0±1.9(15~20)Kg,犬性别不拘。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犬的制作是对实验犬手术开胸并结扎阻断左前降支(LAD)中段的血流。使用Toshiba Artid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图像并存储,实验犬心梗前及心梗后的左心室长轴动态图像使用配套的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2DT)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实验犬心梗前与心梗后左心室的纵向应变参数显示心梗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VS)明显增加, 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降低。与心梗前相比,心梗后的间隔和侧壁中间段,前壁以及心尖各段的长轴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明显减低。结论 使用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心肌的纵向应变参数可以发现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形变能力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犬顿抑心肌心内、外膜纵向的应变变化,探讨顿抑心肌的跨壁力学变化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12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20 min,再灌注120 min,分别于结扎前、结扎期间、再灌注后即刻、30、60、90、120 min采集心尖切面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缺血及非缺血节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节段应变参数:纵向峰值应变(LSpeak)、峰值应变延迟时间(TPSL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犬心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再灌注后即刻缺血节段心内、外膜、整体节段LSpeak明显减低,TPSLS延长,且LSpeak以心内膜下心肌减低更明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二维应变逐渐恢复,心外膜下心肌恢复更快,缺血节段整体心肌恢复正常时,心内膜下心肌仍未恢复正常。非缺血节段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再灌注后即刻心内、外膜下LSpeak明显增加,TPSLS延长,再灌注30 min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检测犬顿抑心肌在缺血及再灌注阶段心内、外膜下心肌二维应变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纹理分析判断HIFU凝固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利用二维超声监控图像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对HIFU所致凝固性坏死组织进行评价,提高对凝固性坏死判断的敏感度.方法 在相同声强、功率和深度条件下,选用点打的方式辐照新鲜离体牛肝,采集辐照前以及辐照后即刻、1 min、2 min和3 min的二维声像图和灰度图像,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二维超声图像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建立支撑矢量机(SVM),对样本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比灰度对HIFU凝固性坏死的判断敏感度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来评价HIFU凝固性坏死的方法是可行的,且敏感度高于灰度对凝固性坏死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T)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T)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探讨3DT在评价左心室心肌应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32例,经胸超声同时采集左心室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图像后,获取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存储图像后运用3DT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经胸超声采集并存储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和心尖四腔切面、两腔切面和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运用2DT分析软件脱机分析。分析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左心室心肌16节段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值。结果 3DT测得的左心室16节段纵向应变峰值均值明显低于2DT,圆周应变峰值均值明显高于2DT(P0.05),两种方法测得的径向应变峰值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3DT时存储图像和分析图像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2DT(P0.05),两种方法测得左心室纵向、径向和圆周平均峰值应变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是一种方便、快速、具有可重复性的评价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的新方法,3DT与2DT测得左心室心肌纵向和圆周应变的不同可能由于2DT只能在平面内追踪心肌运动的局限性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多平面(MP)模式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STIC技术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MP成像模式对100名孕龄在20~27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脏筛查,记录二维超声与STIC-MP成像模式采集分析胎儿心脏筛查5个常规切面的时间,比较图像质量显示合格率、扫查及诊断分析时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00名正常胎儿心脏在取心尖四腔心切面的条件下,避开胎儿肢体运动,均获得满意的容积图像。二维超声显示的四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4个筛查切面的图像合格率分别为97.0%(97/100)、99.0%(99/100)、100.0%(100/100)、96.9%(95/98),STIC-MP成像模式重现的相应切面图像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100)、98.0%(98/100)、98.0%(98/100)、96.0%(95/99),2种方法显示相应切面合格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30、0.337、2.010、0.000,P均>0.05)。胃泡切面二维超声(100.0%,100/100)与STIC-MP成像模式显示的图像合格率(90.6%,87/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6,P=0.001)。 STIC技术采集每名胎儿心脏5个切面的图像用时(1.17±0.52) min,明显短于传统二维超声的(4.20±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8,P=0.00)。 STIC技术采集和MP分析每名胎儿心脏5个切面图像和采集分析每幅图像所用时间分别为(6.75±1.51)min、(1.35±0.30)min,长于二维超声的(4.20±1.35)min、(0.83±0.2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5、11.75,P均=0.00)。结论STIC技术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直接减少胎儿心脏受超声波照射的时间。除外胃泡切面,MP模式脱机重现筛查4个常规切面的用时较二维超声长,但重现切面合格率与二维超声相似,能够满足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JD 95的实时器官显影效果及其安全性的检测。方法 :6只实验犬以微量注射泵静脉滴注 0 1ml (kg·min)至 0 3ml (kg·min)不同剂量新型超声造影剂JD 95 ,进行实时心肌、肝脏、肾脏声学造影 ,监测心率、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声学造影显示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 ,心率、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气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新型超声造影剂JD 95可以获得良好的心肌、肝脏、肾脏声学造影效果 ,对实验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图像纹理分析对小于10 mm纯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 mm纯磨玻璃结节148例,其中浸润前病变组73例,浸润性病变组75例,运用ImageJ软件对其图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并找出2组有差别的参数,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特征性降维,找出独立的预测因子,再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独立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 结果影像特征提取得到31个CT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有19个,经降维处理最终得到3个与肺腺癌浸润性相关的独立参数,即角二阶矩、相关性和逆差矩,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20、0.736。 结论CT图像纹理分析对判断早期肺腺癌的浸润性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B‐mode ultrasonic tissue texture features and tissue temperature in microwave ab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 in vitro porcine liver samples were used for microwave ablation experiments. B‐mode ultrasonic images under various temperatures were acquired. The texture features of the differential images based on the gray level histogram, including the mean of the gray scale (MGS),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gray scale, and entropy of the gray scale (ENT), and those based on the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including the contrast (CON), angular second moment (ASM), 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 (IDM), and correlation, were extracte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eatures and liver sample temperature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water bath heating experiments were also performed on 15 in vitro porcine liver samples for analysis validation. Resul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cross the MGS, ENT, and ASM in 4 directions (0°, 45°, 90°, and 135°), the CON and IDM in 3 directions (45°, 90°, and 135°), and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5°C to 90°C were high and greater than 0.9 during microwave ablation. All texture features of the differential B‐mode ultrasonic images changed with rising temperature from 25°C to 60°C during water bath heating. Conclusions. Changes in image features reflect changes in tissue temperature during microwave abl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形成术(PTCA)后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AMI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测和改善AMI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将其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患者 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 方法 113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组 1, 54例 )及对照组 (组 2, 59例 ). 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 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 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当时 [平均( 9.3± 1.9) h]第 1周末、第 2周末、第 3周末记录标准 12导联心电图. QT 间期的测量从 QRS 波起点至 T波终点,同一导联测量 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不同导联最大减去最小 QT值为 QTd 值. 结果早期康复组入院当时、第 1 周末、第 2 周末、第 3周末 QTd[分别为 (64± 14)ms,(46± 15)ms,(43± 12)ms,(39± 13)ms]与对照组 [分别为 (67± 12)ms,(48± 16)ms,(41± 13)ms,(40± 15)ms]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t分别为 0.81,0.68,0.85,0.38, P >0.05). 结论无合并症 AMI 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 QTd 值,因而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介入栓塞法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进行评价,总结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显像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经冠状动脉丝线堵塞法制作小型猪AMI模型18头,于模型制作后1周行MPI.观察显像剂不同剂量、注射后不同显像间隔时间、采集方式及每帧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同时应用ECToolBox软件进行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1)注射低剂量显像剂,采用注射至采集间隔30 min+门控采集30 s/帧与间隔时间≥60 min+门控采集25 s或30 s/帧图像无统计学差别;(2)注射高剂量显像剂,注射至采集间隔时间5~10 min+门控采集25 s/帧,与低剂量组间隔≥30 min+门控采集30s/帧图像无统计学差别.(3)应用半定量分析软件ECToolBox能够同时获得心肌梗死面积、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定量参数,且可重复性好.结论 SPECT MPI能够无创性、直观评价猪AMI模型成功与否,并同时能半定量分析多项参数,结果重复性好;应用适宜的显像条件和操作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种纹理参数对胃粘膜下肿瘤超声内镜声像图综合分析的价值。方法:采用5种纹理参数(平均灰度差异、对比度、方差、斜度和峭度)对18例胃粘膜下平滑肌瘤和11例胃粘膜下平滑肌肉瘤的超声内镜声像图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①设计出了适合超声内镜声像图分析的纹理参数软件;②两病种间平均灰度差异、对比度、方差和斜度等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峭度值也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③5种纹理参数值的变化与胃粘膜下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结论:本文5种纹理参数对鉴别超声内镜胃粘膜下肿瘤的声像图性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乳腺X线图像纹理特征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X线图像纹理特征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例病理证实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并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分析患者的X线头尾位图像纹理特征,应用灰度直方图及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测定均值、标准偏差、偏度、峰度、方差、能量、熵、自相关、惯量、逆差距和反差等11个纹理参数。结果 171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96例,非转移组75例。X线检出腋窝淋巴结阴性119例,阳性52例,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96%(47/96)和93.33%(70/75)。X线图像纹理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能量、熵、逆差距、自相关值均高于非转移组,惯量、反差值均低于非转移组(P均< 0.05);其余纹理特征参数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纹理参数值能量、熵、惯量、逆差距、自相关和反差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10、0.610、0.374、0.599、0.612和0.421(P均< 0.05)。乳腺X线检查、纹理特征及X线联合纹理特征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711、0.676和0.787(P均< 0.05);纹理特征、乳腺X线联合纹理特征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62.5%和64.6%,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2.7%。结论 乳腺X线图像纹理参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乳腺X线联合纹理特征可提高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纹理分析技术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学的改变。  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2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 其中正常组110例, 病变组(包含钙化、非钙化及混合斑块)110例, 分别对其在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近端(右冠状动脉、左冠前降支、回旋支)多平面重建图像上选取显示靶斑块周围脂肪组织较清晰层面进行纹理特征分析, 选取角二阶矩、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熵5个纹理特征参数,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之间的纹理特征差异。  结果  正常组与病变组的5个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角二阶矩 < 0.001, P对比度 < 0.001, P自相关 < 0.001, P逆差距 < 0.001, P < 0.001), 两组间冠周脂肪组织纹理特征存在差异, 各纹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ROC曲线证实5个纹理特征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论  正常组与病变组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纹理特征不同, 纹理特征分析技术可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 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冠周脂肪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患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8月—2021年2月期间经临床诊断心律失常且高度怀疑AMI的患者30例,经LGE-CMR中的single shot t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2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同时选26例血小板正常者作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MPV、PDW明显高于发病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的PLT及PCT低于发病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患者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监测血小板的参数有利于观察心肌梗死病人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不同磁共振延迟成像(com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砌)时间是否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n,AMI)后梗死面积的测定.并探讨磁共振测定的射血分数与左窒造影测定的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7例首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54.3±10.5)岁.所有患者均动态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并经冠脉造影明确,冠脉造影同时测定左室造影射血分数,磁共振(SIMENS 1.5T)检查时间为心肌梗死后(13.2±5.2)d,磁共振检查方法 是首先进行电影扫描,测定射血分数,然后经静脉以5 mL/秒注入0.05 mmol/kgGd-DTPA行首过成像,最后经高压注射器静脉以2 mL/s注入0.15 mmol/kg Gd-ffFPA行延迟成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在延迟注药后5 min开始延迟期采集.选择存在延迟增强高信号区的同一短轴层面,每间隔5 min成像一次测定梗夕匕面积,直至20 min.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在延迟CeMRI上均存在延迟增强区,27例患者测定的梗死面积为(17.9±9.8)%,测定CK峰值为(2003.5±1496.8)U/L,肌钙蛋白T峰值为(4.6±3.3)ng/mL.梗死面积与CK峰值的相关系数为r=0.819(P<0.01),梗夕匕面积与肌钙蛋白T相关系数为r=0.517(P<0.05).存在梗死心肌的同一层面测定的梗死而积百分比在5 min,10 min,15 min及20 min时分别为(7.2±6.2)%,(8.5±7.4)%,(7.3±6.3)%及(6.9±6.4)%(10 min与20 min相比,P<0.05).MR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与造影测定的射血分数相关系数为r=0.867(P<0.01).结论 CeMRI可以诊断心肌梗死和定量测定梗死范围.磁共振测定与左室造影测定的射血分数密切相关.测定梗死范围时,不同延迟成像的时间影响梗死范围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