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主动脉病变相关基因在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相关性主动脉病变中的作用。 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Bentall手术并检测到主动脉病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的BAV患者8例。并排除具有主动脉病变家族史的BAV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针对已报道的主动脉疾病相关基因进行筛查。将基因突变的结果在多个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排除其为单核苷酸多肽性(SNPs)。通过多个突变评价软件对变异进行致病性预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其BAV分型、瓣膜功能及升主动脉内径等指标。 结果:8例检测到主动脉病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的BAV患者男性7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0.25岁(28-71岁)。8例患者均。其中4例患者FBN1基因突变(c.2926C>Tp.Arg976Cys,c.2374T>Cp.Cys792Arg,c.2639G>Ap.Gly880Asp,c.6700G>Ap.Val2234Met),2例COL3A1基因突变(c.2190A>Tp.GLU730Asp,c.2181G>Ap.Met727Ile),1例MYLK基因突变(c.1414C>Tp.Leu472Phe),1例TGFBR1基因突变(c.134A >Gp.Asn45Ser)。8例患者中1例FBN1基因突变患者为Sievers 0型,余7例均为Sievers I型BAV,其中RL型6例,RN型1例。8例患者中5例患者主动脉最宽处位于升主动脉管部,3例位于主动脉窦部。2例以主动脉瓣狭窄表现为主,5例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为主,1例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程度相当。3例FBN1基因突变(c.2926C>Tp.Arg976Cys,c.2374T>Cp.Cys792Arg,c.2639G>Ap.Gly880Asp)经3个突变评价软件预测均为可能致病性突变,该3例患者胸主动脉最宽处内径显著高于其它基因突变患者。 结论:主动脉病变相关基因可能参与BAV相关性主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基因变异相关的解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最终导致了BAV患者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癌变白斑和稳定白斑病损组织中miRNA表达谱的异常,以期发现可准确评估此类病损癌变风险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使用Taq Man低密度miRNA芯片对稳定白斑和癌变白斑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结果同稳定白斑相比较,癌变白斑中miRNAs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3个miRNAs的表达下调(miR-99a-5p、miR-99b-5p、miR-144、miR-100-5p、miR-125-5p、miR-181b、miR-181a、miR-521-3p、miR-339-5p、miR-15a-5p、miR-150-5p、let-7a-5p、miR-9),12个miRNAs的表达上调(miR-10b-5p、miR-708、miR-30e-3p、miR-30a-3p、miR-21、miR-335-5p、miR-144、miR-25-3p、miR-19a-3p、miR-660-5p、miR-140-5p、miR-590-5p)。结论 miRNA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稳定白斑和癌变白斑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冠脉储备的测定诊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61名受试者均经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检查,依ECT结果分为三组:A组24例,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正常;B组19例,静态心肌正常,运动心肌缺血;C组18例,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缺血。  相似文献   
4.
对29例妊娠中晚期健康孕妇及24例轻中度妊高症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别应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肺静脉血流多普勒与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方法评价其舒张功能改变。结果表明中晚期正常妊娠者心率及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功能未见明显受损;轻中度妊高症患者左房左室内径、左室重量均较正常妊娠有所增大,舒张功能轻度异常,且三种方法中,组织多普勒方法更为敏感,肺静脉血流多普勒分析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5.
实时三维心肌超声造影评估心肌灌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结合心肌超声造影评估心肌灌注缺损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1 3只杂种犬分别结扎左前降支 ( 6只 )或回旋支 ( 7只 ) ,经静脉注射氟烷微泡造影剂 ,应用RT 3DE显示并检测心肌灌注缺损区。心脏摘出后 ,经冠状动脉口注射伊文思蓝染料确定危险区心肌 ,以解剖方法直接测量心肌的质量作为判断标准。结果 ①冠状动脉结扎前实时三维成像测定左心室质量与离体左心室心肌实测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且密切相关 (P >0 .0 5 ,r =0 .99)。②结扎左前降支组RT 3DE测量的左心室心肌总质量与心肌标本实测总质量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RT 3DE检测的灌注缺损区心肌质量与心肌标本实测危险区心肌质量之间比较 ,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③结扎回旋支组RT 3DE与心肌标本测量的左心室质量、灌注缺损区心肌质量比较 ,二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④观察冠状动脉结扎后所有动物心脏 ,RT 3DE测定的左心室总质量与心肌标本比较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且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 =0 .99)。RT 3DE测量的灌注缺损区心肌质量与心肌标本对照 ,同样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且二者测量的结果显著相关 (r =0 .96)。结论 实时三维超  相似文献   
6.
该文报道了服用温水泡服草乌中草药中毒案例,事实证明温水泡服草乌中草药不能有效降低草乌的毒性.在使用乌头中草药时,应该严格遵守使用法则,在药物用量、煎药方法、煎药时间上严格把好关,可以避免乌头类药物的使用不当引起的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是临床评价冠脉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既往多采用介入性方法进行测定。本研究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观察17例正常成人静脉内注射潘生丁结合等长握力应激状态下心外膜冠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示最大血流变化出现在实验开始后第4~5分钟,峰值血流速度比3.771±0.812,舒张期峰速积分比为3.529±0.041。全部受试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潘生丁握力实验是一可行的无创性评价正常冠脉血流储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测肺动脉参数及肺动脉瓣环Z值在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儿143例,中位数年龄为8(1~171)个月。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跨环组(n=100)和留瓣组(n=43)。对TTE测量常规参数、右心室流出系统参数、肺动脉瓣环Z值等比较,对TTE与术中测量的肺动脉瓣环内径测量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跨环组与留瓣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23.14±3.82 vs 25.23±4.56)、肺动脉瓣环内径(mm,8.52±2.18 vs 10.01±2.61)和主肺动脉内径(mm,67.31(7.0,3.6)vs 82.91(7.5,5.6)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肺动脉瓣环Z值的患儿间,随着肺动脉瓣环Z值减小,跨环组患儿比例逐渐增加,留瓣组患儿比例逐渐降低(P均0.05)。TTE测量肺动脉瓣环内径与术中测量值中等程度相关(r=0.581,P0.001)。结论:TTE测量获得的肺动脉瓣环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环Z值均是术前给手术医师提供的客观参数,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纯合子患者家系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活性研究及其基因突变分析,旨在探讨其分子病理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LDL-R表达量和功能;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3500区域片断,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排除由该突变导致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用降落式PCR方法,在同一程序中分别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突变后验证其父母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血清TC和LDL水平明显升高、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LDL-R的表达量和结合功能显著下降(分别为正常人的13.6%和21.1%);ApoB100基因3500区域未见突变,LDL-R基因第1864位碱基T取代了G发生纯合错义突变,导致第601位氨基酸天冬氨酸变成脯氨酸(D601Y)。其父母LDL-R基因发现了相同的杂合突变,经检索该突变在我国未见报道。结论:证实家系先证者存在LDL-R基因突变,分别来源于父系和母系的遗传,该突变可能是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D601Y也可能是我国FH患者LDL-R基因一种新的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0.
右室双出口超声和右心室造影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经手术证实的右室双出口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和右心室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86.7%(13/15),右心室造影诊断准确率91.7%(11/12)。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右心定造影结合可在术前诊断右室双出口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