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髓鞘转录因子1(MyT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靶向沉默MyT1基因的shRNA,包装慢病毒后感染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MyT1的表达水平,Br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变化,qPCR检测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了特异性靶向My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并成功感染了U-118MG和U-87MG细胞;两种细胞中My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P<0.05),细胞黏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靶向沉默MyT1基因对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MyT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诊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是首先从绵羊下丘脑分离出来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神经肽,它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组织中,通过与PACAP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利用第二信号系统,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在体内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可对住院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本研究着重探讨了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手段,对住院依赖行为的作用效果。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10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的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0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5.53±8.20)岁;病程16~46年,平均病程(33.66±6.93)年;病情稳定,无严重躯体疾患;合作性良好;抗精神病药物为氯氮平;入组前…  相似文献   
4.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的检测不可能出现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因为乙肝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数周血清中才出现抗-HBs.但我们自1990年5月至1992年10月间,检出了HBsAg与抗一HBs同时阳性的病人25例。现将其检出情况及其同时阳性的原因,作一介绍及街桥。1资料来源25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来源于2586例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的随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检出率为0.0097。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11~55岁;急性肝炎18例,慢性迁延型肝炎7例。其它检查未见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肝外损害症状。2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中等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执行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和活性的时间动态演变,并探讨三者之间的时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致伤组8只和损伤组40只,损伤组根据处死时间分为2,12,24,48,72h共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8只大鼠。损伤组制备中等程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假致伤组仅作颅骨钻孔而不致伤,术后24h处死。观察中度脑损伤后2h~3d伤侧大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和活性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中度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大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创伤性脑损伤后2h在伤侧皮质和海马区即可见有少量凋亡细胞,并呈逐渐增多趋势,主要分布在伤侧皮质、皮质下白质、海马等区域,12~24h凋亡细胞增多,48~72h达到凋亡高峰,明显高于假致伤组。②各组大鼠中度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脑损伤后2h在损伤灶及其周围皮质即有少量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脑损伤后24~48h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脑挫伤后72h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数有所下降。假致伤组脑组织偶见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③各组大鼠中度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变化:脑损伤后损伤灶及附近皮质神经细胞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2h开始升高,伤后48h达高峰,损伤侧海马区域神经细胞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而后开始下降。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皮质和损伤侧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伤后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增加可能是导致细胞凋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瓣膜的新细胞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人瓣膜间质细胞抗原表达和分泌基质的特点,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用于构建组织工程瓣膜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人瓣膜间质细胞,比较形态学和生长特性,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的抗原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者的细胞外基质分泌。扫描电镜观察MSC在瓣膜支架上的附着。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细胞型分析显示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阳性,平均荧光强度比分别为4.9和3.8,表达量与瓣膜间质细胞(2.4和3.1)接近。MSC分泌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组织学和扫描电镜可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瓣膜表面生长旺盛,具有正常的分泌功能和形态。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易于从体内分离、扩增,具有和瓣膜间质细胞相似的形态、抗原表达和功能,可以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附着和扩增,形成组织,显示MSC是一种有前途的细胞,可以作为瓣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癫痫(epilepsy)包括一组疾病和综合征,特征为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以发作性哭泣为表现的精神运动性发作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迄今唯一无创伤检测心脏能量代谢的方法,与磁共振成像(MRI)不同,它主提供生物体内化学组分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β-catenin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β-atenin在急性心梗后梗死区心肌组织的修复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梗模型,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变化。结果 心肌梗死后1d,梗死区及非梗死区胞浆中均未见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心肌梗死后4d,在梗死区的颗粒组织和边缘区部分细胞的胞浆中出现了β-catenin的阳性表达;7d时,其表达达高峰,颗粒组织的新生小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也出现了明显的阳性染色;14d后β-catenin的表达渐减弱,直至消失。结论 胞浆中游离状态的β-catenin可能参与了诸如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过程;在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对颗粒组织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