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视交叉上核内主要肽能神经元的分布情况,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只,以免疫组化双重及三重标记技术,对大鼠视交叉上核(SCN)内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及生长抑素(SOM)样三类神经细胞群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免疫染色以ABC法进行,呈色底物采用DAB、TMB及4-氯-1-萘酚。结果显示:在SCN头中尾三段,三种肽能神经元的数量及分布均存在差异;VIP与AVP样细胞群之间并不是截然分界,其相交处一狭窄区内三种肽能神经元混杂在一起,交错重叠。上述发现为SCN机能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S)在豚素脑干听觉中枢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豚鼠脑干听觉中枢的耳蜗核(CN)、上橄榄核簇(SOC)及下丘(IC)内SS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结果 在脑干听觉中枢广泛分布着SS阳性神经元、纤维及终末。S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蜗神经腹核(VCN)、斜方体核(NTB)、内侧上橄榄核(MSO)及橄榄周核(PON),而SS阳性纤维及终末主要分布在下丘、外侧上橄  相似文献   

3.
用直接GAB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树鼠句听觉中枢GABA阳性神经元及终末的分布,结果显示:GABA阳性细胞和终末广泛分布于听觉中枢的所有核团,即:听皮质(AC)、内侧膝状体(MGB)、下丘(IC)、外侧丘系核(NLL)、上橄榄核簇(SOC)、蜗神经核(CN)。但各核的GABA阳性细胞在数量、形态及染色强度上有所差异。数量最多为IC,其次为蜗神经背侧核(DCN)和蜗神经腹前核(AVCN),AC、MGB、SOC较少。GABA染色强度以IC和CN最深,AC次之,MGB、NLL、SOC则较淡。此外,GABA阳性神经元在每个核团中的定位都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豚鼠螺旋蜗轴动脉SP能神经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豚鼠螺旋蜗轴动脉(SMA)SP能神经支配的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镍染色技术及免疫透射电镜,探讨P物质(SP)在SMA上的分布特点。结果 SMA近端外膜上存在着大量SP-IR阳性神经元,在SMA远端外膜上可见大量的SP-IR阳性神经纤维,相互交错,呈网状结构。结论 SP的耳蜗血管的调节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向含有孤束核中央亚核(NTSc)、疑核(AMBc)及网状小细胞核(ZIRP)的Sprague-Dawley大鼠脑薄片的NTSc表面压力注射毒蕈碱(musearine)1~2pmol可引起AMBc神经元产生节律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注入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6-cyano-7-nitroquinoxaline-2,3-dioneCNQX)2μmol/L及犬尿酸(kynurenate)1mmol/L可阻断该EPSP;由疑核引导的神经元自发性电活动及刺激ZIRP在AMBc引起的EPSP可被二氢-β-刺桐若定(dihydro-β-eryth-roidine)1~5pmol抑制而被毒扁豆碱(physostigmine)10μmol/L加强。结果表明,在孤束核-疑核传导通路中,疑核神经元的节律性活动来自孤束核中央亚核胆碱能M受体介导的兴奋,而网状小细胞核神经元向疑核的投射则通过胆碱能N受体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结合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了含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在扬子鳄泄殖腔壁内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三种肽能神经在扬子鳄泄殖腔壁内均有分布,其分布特点与哺乳动物组织内相应肽能神经分布相似,见于粘膜...  相似文献   

7.
用改良的四氮唑硝基蓝(NBT)还原法观察了电针以及生物活性物质(BAS)包括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OM)和P物质(SP)对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杀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及BAS均能增强大鼠PMN的杀菌功能(P<0.01);BAS对大鼠PMN的杀菌功能具有双向调节效应。纳洛酮可阻抑电针对PMN杀菌功能的提高(P>0.05);可被BAS所翻转。电针的镇痛效应和NBT阳性细胞提高效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采用脑薄片方法,观察损毁中缝背核(DR),不同光照条件,5-羟色胺(5-HT),氯氮平和利坦色体对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昼夜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SCN有昼高效低的自发放电的节律性;(2)5-HT对SCN神经元自发放电有抑制作用,SCN神经元对5-HT的敏感性呈昼低夜高的节律(P〈0.01),(3)氯氮平和利坦色林均能阻断5-HT对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4)损毁DR后,SCN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MP)照射后大鼠视交叉上核(SCN)与松果体(PG)中Fos蛋白表达情况,探讨EMP对大鼠尽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MP照射后大鼠SCN与PG中F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光照早期照射组,大鼠SCN与PG组织中Fos阳性细胞率及染色灰度值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黑暗早期照射组SCN的Fos阳性细胞率比对照组增高,染  相似文献   

10.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检测,并分析VIP与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左房压(MLAP)、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PG)和二尖瓣口面积(VM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丙型肝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丙型肝炎的影响,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法(NISH)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C)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RNA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8例(40.0%)HCV患者的PBMC中的HCV-RNA呈阳性结果。HCV-RNA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主要位于胞浆中。HCV-RNA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脑室注射高渗氯化钠诱导的脑内c-fos 与egr-1 的表达特征,并用双重细胞染色方法观察脑内c-fos 表达与下丘脑视上核(SON)中加压素(AVP) 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SD 种系清醒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高渗氯化钠,1h 后作c-fos 与egr- 1 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双重染色。结果 (1) 脑室注射高渗氯化钠可在终末血管器官(OVLT)、正中视前核( MPN) 、SON、下丘脑室旁核(PVN) 以及后脑的最后区(AP) 、孤束核(STN) 和臂旁外侧核(LPBN) 中同时诱导c-fos 和egr- 1 表达,在同一区域内egr- 1 的表达略低于c-fos,但无统计学差异;(2) 穹窿下器官(SFO)中均无c-fos 和egr-1 表达;(3)SON 中可见部分AVP免疫反应阳性与c- fos表达共存于同一神经元。结论 c-fos 和egr-1 对脑内高渗刺激诱导的表达部位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果。另外,脑内注射高渗氯化钠诱导的下丘脑细胞活动至少部分是通过AVP能神经元的。  相似文献   

13.
HCV侵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FMC)HCV-RNA(+)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RT-PCR法检测135例丙肝患者PBMC内HCV-RNA,同时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检测其T细胞亚群及经PHA诱导前后膜白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3,CD^+4及mIL-2R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AVP对VSMC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CGRP,SP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AVP对VSMC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CGRP,SP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为VSMC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对AVP作用的调节,旨在探讨它们在高血压病发病中的意义。结果:(1)10^-7M的AVP作用后,VSMP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10^-7M  相似文献   

15.
成年小鼠胸腺内神经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成年BALB/c鼠胸腺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OM)以及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性的分布及与T细胞发育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组织原位显示胸腺内的神经肽,结果;各种神经肽的免疫反应性主要位于髓质,均可见到阳性神经纤维,并与胸腺细胞密切接触,除SP外,其它神经肽在皮,髓质交界区的血管平滑肌上均有表达,这些神经肽也都与肥大细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正常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SRD)内的μ阿片肽受体(MOR)、L-ENK和M-ENK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1)该核内有较丰富的MOR阳性胞体和树突样结构分布;(2)SRD内L-ENK阳性胞体的分布密度为中等,主要由中小型的神经元构成,并见有较多的L-ENK阳性终末;(3)SRD内M-ENK阳性终末的分布很密集,偶见少量胞体。上述结果说明和ENK在该核内的分布是相互匹配的,提示SRD是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靶区。另对SRD神经元内上述物质的功能和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成年小鼠胸腺内神经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BALB/c鼠胸腺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OM)以及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性的分布及与T细胞发育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组织原位显示胸腺内的神经肽。结果:各神经肽的免疫反应性主要位于髓质,均可见到阳性神经纤维,并与胸腺细胞密切接触。除SP外,其它神经肽在皮、髓质交界区的血管平滑肌上均有表达。这些神经肽也都与肥大细胞密切相关。结论:VIP、SP、5HT、SOM及NPY可能参与成熟T细胞的功能调节。VIP、5HT、SOM、NPY可能有控制T细胞迁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室注射高渗氯化钠诱导的脑内c-fos与egr-1的表达特征,并用双重细胞染色方法观察脑内c-fos表达与下丘脑视上核(SON)中加压素(AVP)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SD种系清醒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高渗氯化钠,1h后作c-fos与egr-1的免疫细胞化学邓和细胞双重染色。结果 (1)脑)脑室注射高渗氯化钠可在终末血管器官(OVLT)、正中视前核(MPN)、SON、下丘脑室旁核(P  相似文献   

19.
实体瘤细胞群体分布动力学与“治愈性”化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实体瘤化疗1“层次杀灭”设想和CCSA-CCNSA间歇性敏感化疗策略。系统文献复习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指出传统的CNSA-CCSA实体瘤治愈性化疗策略并不符合实体增殖状态细胞群体分布特点。据“层次杀灭”和CCSA-CCNSA策略设计的VMB-HD-cy等方案,对恶性淋巴瘤与MACOP-B相当,而毒性及费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刺激腹侧被盖区(VTA)及损伤前脑内侧束(MFB)对后侧伏核(PNA)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②方法应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了正常大鼠、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健侧、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MFB侧PNA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同时观察电刺激VTA对PNA神经元放电的影响。③结果电刺激VTA后神经元多数呈抑制反应(t=2.17,P<0.05);正常大鼠自发单放电频率较PD大鼠模型损毁侧放电频率低(q=3.49,P<0.05),而与PD大鼠模型健侧PNA神经元放电频率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q=2.89,P>0.05)。④结论PNA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通过MFB接受VTA相应的抑制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