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用特殊染色方法和酸性复红法对小鼠胸腺内各种基质细胞进行了鉴别,从染色特性及细胞形态,可区分出各型上皮网状细胞、保姆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下观察了小鼠胸腺内各种基质细胞的分布,并证实小鼠胸腺髓质内含有胸腺小体。本文就电镜所见髓质两种上皮细胞类型并结合PAS反应,对髓质内亮细胞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胸腺发育中AcP及ATPase活性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殷彦君孙品伟董静霞毕振武(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为探讨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以铈为捕获剂,对15d,17d,19d胎鼠胸腺作酸性磷酸酶(AcP)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的电...  相似文献   
3.
小鼠胸腺皮质5′-核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obinson和Kamovsky法,以腺苷-5′-单磷酸或紐?5′-单磷酸为底物,铈为捕获剂,显示BALB/c小鼠胸腺皮质的5′-核苷酸酶。同时使用左旋咪唑抑制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腺苷-5-单磷酸酶和紐?5′-单磷酸酶活性反应产物的细胞化学定位基本相似。此酶活性定位于上皮性网状细胞和某些胸腺细胞的质膜外层,特别是两者的相邻面。5′-核苷酸酶活性也见于巨噬细胞溶酶体和上皮性网状细胞的囊泡、靠近质膜的小泡及一些溶酶体内。本研究就胸腺皮质内5′-核苷酸酶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3%硫代乙醇酸钠培养基刺激,获取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在含有两种不同浓度(3%、50%)的粗制淋巴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分别观察测定Mφ的组织化学变化及对P815肥大细胞瘤细胞的抑制生长作用。结果显示,在Mφ对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的同时,酶活性增强非常显著,细胞代谢旺盛,表现为AcP、NsE、LDH、SDH和β-G酶活性高度增强,PAS反应明显减弱。未经淋巴因子作用的Mφ,则无上述显著变化。本文表明,组织化学反应的结果,可作为评价淋巴因子对Mφ代谢作用变化的指征。  相似文献   
5.
用5种角蛋白单克隆抗体(RAE、AC4、AE3、AC1、AC3)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胎胸腺上皮细胞的不同亚类和分化。在胸腺皮质和髓质的上皮细胞两种角蛋白抗体RAE、AC4均显示阳性反应,RAE阳性反应较AC4强。AC1AE3阳性反应仅显示在髓质的上皮细胞,在髓质内一些胞体较大的上皮细胞显示AE3阳性反应并较AC1反应强,而在胸腺小体中央分别显示阳性或阴性反应。在人胎发育不同阶段(3、4、5、6及足月)AC3反应阳性的胸腺上皮细胞其反应程度逐渐增强。结果表明,胸腺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分化。  相似文献   
6.
小鼠胸腺皮质5‘—核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品伟  陈慰峰 《解剖学报》1993,24(3):310-314,T016
  相似文献   
7.
制备培养细胞透射电镜标本的技术应用较广,但较理想的简便方法不多。以往常将培养细胞分离离心后制做超薄切片,不但需要细胞数量大,而且得不到原位细胞。用盖片或裁片培养细胞制做透射电镜标本时,除净盖片或载片比较困难,需要用于冰,液氮冷冻或加温处理,由于方法不易掌握,往往影响切片质量。我们采用聚脂薄膜培养细胞制做电镜标本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国内有关组织学技术的专著很少,有关组织化学技术的论著,除了一些院校有些自己使用的讲义外,更难见到。杜卓民先生主编、贵阳医学院等五所院校编写的《实用组织学技术》一书,已于1982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这在当前急需的情况下,犹如雪中送炭,颇受欢迎。最近,因我教研室正在进行组织化学教学,参考并阅读了该书第十九章:常用的组织化学方法,得到一些启发,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9.
高内皮微静脉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秀芳  孙品伟 《解剖学报》2000,31(3):288-290
高内皮微静脉(HEV)是见于淋巴组织中的特殊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它们是淋巴细胞自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我们讨论了HEV的结构特征、分布、功能和高内皮的特性以及调控机制,并对HEV与慢性炎症的关系予以介绍。1.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中不断地循环,在体内某些部位离开血管进入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再经淋巴管又重新回到血液,如此周而复始。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到另一处淋巴组织,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除效应性T细胞、幼浆细胞、K细胞和NK细胞以外,大部分淋巴细胞均参与再循环,尤以…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胸腺皮质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品伟  陈慰峰 《解剖学报》1993,24(1):84-87,T013,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