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ATP受体P2X2、P2X3在大鼠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形态特点及与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的共存.方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脊神经节内可见大量P2X2 、P2X3受体阳性的细胞和神经纤维;P2X2受体亚型阳性细胞多为大、中、小型神经元,P2X3受体亚型阳性细胞为中、小型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显示有41.2±1.9%P2X2受体阳性细胞含有CGRP,而P2X3受体亚型与CGRP共存的细胞很难见到;有8.9±1.1%的P2X2免疫阳性神经元和7.2±1.3%P2X3受体阳性神经元分别含有calretinin.结论这一结果表明大鼠脊神经节内表达的ATP受体P2X2 、P2X3是不同的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2X嘌呤受体各亚型在大鼠膀胱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制备SD大鼠膀胱组织铺片及冰冻切片,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膀胱组织内ICCs细胞分布情况,并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ICCs细胞上P2X嘌呤受体各亚型的表达.结果 SD大鼠膀胱中的ICCs细胞主要集中于黏膜下层、肌束边缘以及肌束间,并相互连接呈网络状分布.在7种P2X嘌呤受体亚型中,ICCs细胞上可检测到P2X2和P2X5两种亚型表达.结论 大鼠膀胱ICCs细胞可表达P2X2和P2X5两种嘌呤受体亚型,从功能学上证实嘌呤能信号对ICCs细胞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2X嘌呤受体亚型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冷一束缚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逆转录PCR法检测P2X受体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在7种P2X嘌呤受体亚型中,大鼠胃组织中可检测到除P2X6之外的P2X1-P2X7 6个亚型表达;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P2X1受体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胃组织可表达除P2X6之外的6个P2X亚型,P2X1的表达变化与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2X受体各亚型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及低压缺氧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压缺氧动物模型,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海马CA1区P2X受体进行染色和细胞记数,观测P2X2、4、6受体亚型的表达及缺氧的影响。结果P2X2、4、6受体亚型在大鼠海马CA1区有大量的表达,且受体表达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低压缺氧使各个受体亚型的表达上调。结论大鼠海马有P2X受体多个亚型的广泛表达,而低压缺氧使大鼠海马CA1区P2X受体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P2X受体在大鼠神经胶质瘤和嗜铬细胞瘤及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方法:取新生1~3天SD大鼠大脑皮层,分离纯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P2X受体在大鼠胶质瘤C6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皮层神经元上的表达差异。结果:C6细胞P2X2、P2X3和P2X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星形胶质细胞,P2X4、P2X6和P2X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星形胶质细胞,PC-12细胞P2X1、P2X2、P2X3和P2X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层神经元,P2X5和P2X7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皮层神经元。此外,本实验还发现P2X2、P2X5和P2X6在C6和PC-12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鼠胶质瘤和嗜铬细胞瘤细胞表达多种P2X受体,且与原代培养细胞存在表达差异,提示核苷酸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可能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张琪  赵晏 《医学争鸣》2005,26(22):2105-2107
P2X嘌呤受体(P2X受体)为配体门控阳离子通道,可表达于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有关的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中枢端和外周端. 在外周P2X受体参与对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在脊髓背角,表达于突触前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的P2X受体激活后可易化谷氨酸的释放,参与脊髓背角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P2X3亚单位只高度选择性表达于感觉神经元,应用P2X3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基因敲除技术和选择性拮抗剂A-317491的研究表明ATP和P2X3受体参与并调制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后脊髓背角神经元P2X3受体的变化,以探讨P2X3受体在初级中枢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CI后3、7和14 d组.采用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机械痛敏压力阈值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脊髓背角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CCI 7和14 d组大鼠术侧足底机械痛阈(PWPT)明显降低;CCI 7和14 d组大鼠术侧腰4~腰5(L4~L5)节段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显著上升.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L4~L5节段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阳性的增加与机械痛敏的增强一致.在神经损伤的病理情况下.P2X3受体可能参与了脊髓中枢疼痛信息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P2X7受体是三磷酸腺苷(ATP)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是嘌呤受体P2X家族受体亚型之一。P2X7受体信号通路与IL-1β、IL-6、COX-2等多种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相关,在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以此受体为治疗靶点的P2X7受体拮抗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最新研究表明P2X7受体与多种肾脏疾病有关,P2X7受体拮抗剂具有潜在的肾脏疾病治疗作用。本文综述P2X7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肾脏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2X3嘌呤受体在人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方法:收集10例不同月龄时期的胎儿,分别取L4~6背根神经节(DRG),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在5~9个月的人胚胎DRG中P2X3嘌呤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在5个月的人胚胎DRG中几乎所有的神经元细胞是小神经元,全部表达P2X3受体阳性,在6~7个月的人胚胎DRG中,开始出现中型神经元细胞,8~9个月的人胚胎DRG中开始出现少量的大型神经元细胞,而P2X3阳性产物主要见于小神经元细胞,所以5~9个月的人胚胎DRG中P2X3阳性细胞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各月龄之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2X3嘌呤受体与胚胎时期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常大鼠逼尿肌P2X受体亚型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逼肌P2X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大鼠逼尿肌组织总mRNA,并以脑组织作为阳性对照,行RT-PCR,反应所得产物于1.5%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啶染色(EB)观察,照相.结果在大鼠逼尿肌上发现了6种P2X受体亚型的mRNA表达,其中P2X1相对表达较高,而P2X6不表达.脑组织中7种P2X受体亚型均有表达.结论正常大鼠逼尿肌内有6种P2X受体亚型mRNA表达,提示P2X受体亚型对逼尿肌舒缩功能的调节作用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氨酸(Gly)对延髓脑片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mNRF,并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以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和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Gly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Gly和特异性拮抗剂士的宁(STR),并分别观察其对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给予Gly受体激动剂Gly后,吸气神经元的吸气时程(TI)缩短,放电的积分幅度(IA)减小,单位放电频率(PFn)变慢。给予其拮抗剂STR后,吸气神经元的呼气时程(TE)和呼吸周期(RC)缩短,PFn无明显改变。结论Gly及其受体参与了呼吸节律的调节,其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参与了呼吸时相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胺H1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保留舌下神经根,使用改良Kreb's液(MKS)灌流延髓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到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稳定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20min后,用5μmol/L组胺灌流延髓脑片20min;使用空白MKS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用含组胺H1受体特异拮抗剂10μmol/Lpyrilamine的MKS灌流脑片。观察组胺和pyrilamine对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放电积分幅度(IA)和单位放电的峰频率(PF)等指标的作用。结果给予组胺后,吸气神经元放电的RC缩短25.86%、TE缩短27.03%,TI、IA和PF无变化;使用pyrilamine后RC延长21.46%、TE延长22.15%,TI,IA和PF无变化。结论组胺H1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激活H1受体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3MST)在正常新生大鼠延髓的表达及宫内香烟烟雾暴露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香烟烟雾暴露组(n=8),与孕鼠相对应的新生(1 d)大鼠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正常新生大鼠延髓组织中3MS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宫内香烟烟雾暴露对其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正常新生大鼠延髓呼吸相关核团神经元3MST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宫内香烟烟雾暴露对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 正常对照组新生大鼠延髓组织中有3MST mRNA和蛋白的表达;香烟烟雾暴露组新生大鼠延髓组织中3MS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3MST在正常对照组新生大鼠前包钦格复合体(pre-B tC)、舌下神经核(12N)、疑核(Amb)、面神经核(FN)和孤束核(NTS)神经元中有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香烟烟雾暴露组新生大鼠pre-B tC、12N、Amb和FN神经元中3MST免疫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值增加(P<0.05);NTS神经元中3MST免疫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3MST存在于正常新生大鼠延髓呼吸相关核团神经元;宫内香烟烟雾暴露可上调延髓3MST的表达,提示3MST-硫化氢(H2S)途径可能参与宫内香烟烟雾暴露致新生大鼠延髓呼吸中枢损伤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心脏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激活诱发的心血管反射及该反射的心血管中枢部位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及其外周神经递质的表达,阐明心脏TRPV1受体介导的心血管反射活动的中枢及外周神经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树胶脂毒素(ido-RTX)组、阿托品组、免疫荧光组和神经束路追踪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麻醉后行心包插管术;对照组、ido-RTX组和阿托品组大鼠动脉插管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免疫荧光组大鼠心包内注射辣椒素1 h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辣椒素诱发的c-Fos阳性神经元与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在延髓的共表达;神经束路追踪组大鼠心包内注射羰花青荧光染料(Dil)作为神经束路逆行追踪剂,1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l阳性细胞在延髓的分布。结果:对照组大鼠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ido-RTX组和阿托品组大鼠心包和静脉分别注射TRPV1受体拮抗剂ido-RTX和M受体拮抗剂后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其中大部分神经元为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大鼠心包内注射Dil后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内出现大量红色荧光标记神经元和神经末梢。结论: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可选择性激活心脏TRPV1受体,使延髓心血管中枢的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外周释放乙酰胆碱增加,通过激活M受体产生对心血管活动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间接法对广西野生树鼩脊髓——延髓交界部含胰岛素神经元进行定位观察,发现脊髓——延髓交界部腹外侧核团的神经元呈强阳性反应.该处的神经元为大、中型的多突神经元.免疫反应物主要出现在核周部.同一脑片的其他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则为阴性反应.这个结果是前人未曾报道过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雌性大鼠延髓和脊髓内雌激素受体(ER)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的分布与共存,以探讨在受体水平神经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链霉亲和素ABC法显示ER免疫反应产物呈棕色,mGluR1免疫反应产物呈蓝黑色。ER和mGluR1在脊髓和延髓有广泛的分布:在脊髓的颈、胸、腰段,ER分布于腹角、背角和侧角;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以腹角和背角较为丰富。在延髓,ER分布于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网状结构;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在数量上有差别。此外,在延髓和脊髓ER和mGluR1广泛共存于许多神经细胞内,即存在着双标细胞。结果提示:雌激素和谷氨酸可通过共存于同一神经细胞的受体,进而在信使、基因和转录水平相互作用,调节神经细胞的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7.
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娟  邹志鹏  吴中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9):1273-1275,1279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大鼠节律性呼吸产生及其调节的影响。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同时保留舌下神经根.给予灌流改良Krebs液,记录舌下神经根的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及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在改良Krebs液中分别单独加入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钠,终浓度分别为20、40、60、80μmol/L,持续灌流1h,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及吸气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变化。加入荷包牡丹碱,进一步探讨苯巴比妥钠影响呼吸的可能机制。结果20、40、60μmol/L组间RRDA变化差异显著,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60和80μmol/L组间舌下神经根RRDA的吸气时程、整合放电积分幅度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荷包牡丹碱能够部分恢复苯巴比妥钠所导致的RRDA的抑制。结论苯巴比妥钠能够降低新生大鼠离体脑片舌下神经根RRDA,且GABAA受体参与是介导苯巴比妥钠抑制延髓脑片呼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Orthostatic intolerance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after spaceflight, which pose serious hazards tocrewmembers when re-entry and emergency egressionand affect the capacity to re-adapt to iG environment.The basic mechanism of postilight orthostatic intolerance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until nowll]. Besidesdecreased blood volume, other factors such as centralintegration, neurohumoral modul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changes may also be involved[2]. Zhang et al havereported the reduced contra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Kreb'S液恒温灌流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2R,4R-4-aminopyrrolidine-2,4-dicarboxylate(APDC)(10、20、50 μmol/L),观察各浓度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第二组给予特异性拮抗剂(2S)-α-ethyiglutamic acid(EGLU)(300μmol/L),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第三组先给予50μmol/L APDC持续灌流10 min后再给予50μmol/L APDC+300 μmol/L EGLU灌流10 mm,观察各时间点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结果 单独给予APDC后,呼吸周期和呼气时程延长、吸气时程缩短、吸气放电积分幅度降低,且有浓度依赖性;单独给予EGLU后,呼吸周期及呼气时程缩短,对吸气时程和放电积分幅度没有影响,且APDC的作用可以被EGLU部分逆转.结论 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