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珊  张健  郭琳琅  朱伟良  张振华 《医学争鸣》2007,28(10):903-906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Etk的表达与放射引起的鼻咽癌细胞株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Etk对放射引起的鼻咽癌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4株鼻咽癌细胞Etk的表达情况;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2 Gy单次剂量照射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及与Etk,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k表达的关系.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4株鼻咽癌细胞Etk表达水平分别为:5-8F(73.3±3.4)%, 6-10B(50.5±6.1)%,CNE-1(47.7±1.9)%,CNE-2(29.5±1.7)%.免疫荧光显示,Etk蛋白主要在鼻咽癌细胞胞质中表达,胞核中表达微弱.统计分析表明,放射线照射后,鼻咽癌细胞株Etk的表达降低,并与细胞的凋亡率及Bak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与Bcl-2的表达无关.结论:Etk蛋白与放射引起的鼻咽癌细胞凋亡有关,它可能通过调节凋亡蛋白Bak的表达参与了放射后鼻咽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SIRT1基因沉默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为鼻咽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鼻咽癌组织及鼻咽癌细胞中SIRT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SIRT1 siRNA至CNE-1细胞;利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0、2、4、6、8 Gy)的X射线放射处理对CNE-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1沉默后,X射线放射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细胞中SIRT1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及鼻咽正常上皮细胞NP69中的表达量(P<0.05).靶向SIRT1基因的siRNA转染能特异性的抑制细胞中SIRT1的表达(P<0.05);4、6、8 Gy剂量的X射线放射处理能降低SIRT1 siRNA组CNE-1细胞增殖率,并增加凋亡率(P<0.01).用X射线照射SIRT1基因沉默的CNE-1细胞,能增加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量,降低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P<0.05).结论 SIRT1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抑制CNE-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增强CNE-1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SIRT1基因有望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反义mdr1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CNE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组、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的脂质体)和mdr1正义寡核苷酸组作对照,用RT-PCR检测鼻咽癌细胞转染反义mdr1前后mdr1表达水平的变化.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各实验组照射后人鼻咽癌CNE细胞株的集落形成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ethylguanine-methyhransferase,MGMT)的表达.结果:mdr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mdr1反义寡核苷酸 60Coγ射线照射组,其集落形成率较正义寡核苷酸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下降,MGMT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下调.与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dr1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mdr1基因降低了人鼻咽癌CNE细胞放射抗性.其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mdr1反义寡核苷酸下调照射后鼻咽癌细胞MGM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转染pEgr1-hsTRAIL质粒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变化及其对死亡受体(DR)4和DR 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Egr1-hsTRAIL质粒的辐射增敏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组、pEgr1-hsTRAIL组、6 Gy X线照射组和pEgr1-hsTRAIL + 6 Gy X线照射组。A549细胞经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X线深部治疗机照射后,利用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反转录RCR(RT-PCR)法检测DR4和DR5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R4和DR5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和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的平均致死剂量(D0值)分别为3.26和1.91 Gy,说明pEgr1-hsTRAIL质粒能够增强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RT-PCR显示,转染pEgr1-hsTRAIL质粒对DR4和DR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6 Gy X线照射后DR4和DR5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转染pEgr1-hsTRAIL质粒后再进行6 Gy X线照射,DR4和DR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只有DR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6 Gy X线照射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R4和DR5蛋白在pEgr1-hsTRAIL组无明显变化,而在6 Gy X线照射和pEgr1-hsTRAIL + 6 Gy X线照射组表达增加,其中DR5蛋白在pEgr1-hsTRAIL + 6 Gy X线照射组增加更明显。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Egr1-shTRAIL能够增强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且能增强DR5辐射诱导表达,而对DR4的辐射诱导表达无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FITM3)过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稳定过表达IFITM3的黑色素瘤细胞株及对照组并验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其IFITM3的表达量以及照射后细胞LC3的表达量,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照射后的细胞存活能力,细胞增殖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荧光实验评价照射后的细胞DNA损伤;建立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模型,绘制照射后的肿瘤生长曲线以评价IFITM3的体内放射抵抗效应。结果:稳定过表达IFITM3的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IFITM3建立成功,照射后黑色素瘤细胞中的IFITM3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细胞受照射后的克隆能力和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DNA损伤及自噬水平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组小鼠移植瘤受射线照射后生长速度无明显减低(P>0.05)。结论:IFITM3过表达能够降低黑色素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与减少放射治疗中的DNA损伤以及降低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成纤维细胞中透明质酸(HA)蛋白及透明质酸酶1(HAase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0.5、1.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作为 5个剂量组,同时设假照射对照组(0 Gy)。透射电镜观察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0、0.5、1.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24及48 h成纤维细胞中HA蛋白及HAase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2.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染色质凝聚,有空泡形成;4.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核凹陷、染色质断裂;6.0 Gy X射线照射后细胞核凹陷、染色质固缩、出现空泡,部分胞浆溶解。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24 h H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2.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 HA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4.0和6.0 Gy组与 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HAase1 mRNA水平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 HAase1 mRNA水平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中HA蛋白表达和HAase1 mRNA水平增高,可能对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分别处理CNE-2细胞24、48和72 h后时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复方苦参注射液对CNE-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CNE-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照射、不给药)、放射组(给予剂量为2和4 GyX射线照射)和联合组(给予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后再接受X射线照射)。MTT法检测各组CNE-2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NE-2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各组CNE-2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CNE-2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较未经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的CNE-2细胞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48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24 h时(P<0.05)。放射组CNE-2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CNE-2细胞凋亡率较放射组升高(P<0.05);联合组CNE-2细胞存活率低于放射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促进放射线诱导的鼻咽癌CNE-2细胞凋亡,从而对CNE-2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离辐射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传代培养的小鼠EL-4淋巴瘤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FACScan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I荧光标记及FCM测定细胞凋亡的变化;量效实验, 观察0.5、1.0、2.0、4.0及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EL-4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时效实验, 观察4.0 Gy照射后2、4、8、12、24、48及72 h EL-4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量效实验表明,0.5、2.0、4.0及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假照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或P<0.01)。0.5、1.0及4.0 Gy 照射后24 h EL-4细胞凋亡明显增高,与假照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或P<0.01)。 时效实验表明,4.0 Gy照射后8、12及24 h 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 与同时间点假照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或P<0.001)。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同时诱导EL-4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KillerRed(mtKR)增强辐射诱导HeLa细胞线粒体失能及细胞自噬作用,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线粒体靶向质粒PTEN诱导激酶1(Pink1)-mtKR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可见光和4 Gy X射线照射,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Pink1-mtKR组、对照+4 Gy X射线照射组、空载体+4 GyX射线照射组和Pink1-mtKR+4 GyX射线照射组。X线照射后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自噬率,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分子P62、Pink1、帕金蛋白(parkin)和线粒体外膜转换酶20(Tom20)的表达量。结果:Pink1-mtKR瞬时转染HeLa细胞后,给予可见光联合4 Gy X射线照射,与对照组比较,Pink1-mtKR组细胞MM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自噬率明显升高(P<0.05),Pink1-mtKR+4 GyX射线照射组细胞MM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自噬率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Pink1-mtKR组和Pink1-mtKR+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总蛋白中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而P62蛋白表达量增加,Pink1-mtKR组和Pink1-mtKR+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线粒体蛋白中Pink1、parkin和Tom 20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结论:mtKR可增强辐射诱导的线粒体失能和自噬,其机制可能涉及到Pink1/parkin自噬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闫风琴  王方正  王磊  傅真富  鞠桂芝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09-610,714,F0003
目的观察辐射对淋巴瘤EL-4细胞P21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经辐射诱导的淋巴瘤EL-4细胞中p21基因转录的时程和量效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21蛋白表达的时程和量效变化。结果 4.0Gy X射线照射后p21基因转录水平立即增高,至照射后4 h达峰值,持续至照射后24 h。4.0 Gy X射线照射后8 h EL-4细胞p21蛋白表达开始增高,24 h达峰值,持续至照后72 h(<0.01)。0.5~6.0 Gy X射线照射后4 h,EL-4细胞p21基因转录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4.0 Gy X射线照射后基因转录水平最高,1.0~6.0Gy 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p2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0.05)。结论辐射可诱导淋巴瘤EL-4细胞P21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10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CINII、CINIII)、46例宫颈癌等不同组织中PTEN与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表达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和hMS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全细胞抗原(WCA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荷瘤的影响,并探讨肿瘤相关增殖抗原的改变揭示其可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小鼠MSCs,取3-5代MSCs以15 Gy X线灭活获取WCAs,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实验组皮下接种WCAs(1次/3d,共2周),获得免疫接种小鼠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磷酸缓冲液。观察两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直径、计算肿瘤体积,并于接种后第7(Day7)、30天(Day30)行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因子的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肺腺癌A549细胞皮下移植成功使小鼠荷瘤,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CNA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ay7:(6.42±0.54)比(18.67±0.96),P〈0.01;Day30:(2.12±0.14)比(4.32±0.25),P〈0.05];PCNA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Day7:(11.64±0.28)比(25.18±1.37),P〈0.01;Day30:(2.11±0.18)比5.69±0.41),P〈0.01];实验组Ki-67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ay7:(1.57±0.51)比(4.84±0.23),P〈0.05;Day30:(2.75±0.28)比(5.66±0.19),P〈0.01];Ki-67 mRNA水平也明显下调[Day7:(2.12±0.43)比(5.94±1.03),P〈0.01;Day30:(3.71±0.72)比(8.62±0.35),P〈0.01]。结论采用MSCs获得全细胞抗原进行免疫应激可产生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及肿瘤增殖相关因子PCNA、Ki-67的下调有关,其内在的免疫分子机制有待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表达对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合成针对HDAC1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HDAC1蛋白和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DAC1基因、核因子-κB(NF-κB)基因和p53蛋白调控的凋亡调控因子(PUMA)基因mRNA表达。应用6 MV直线加速器,以0、2、4、6、8 Gy不同剂量X线照射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结果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经转染HDAC1基因siRNA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HDAC1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10.21±0.42、9.48±0.41和4.92±0.41;蛋白表达分别为0.81±0.14、0.79±0.16和0.42±0.18,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HDAC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分别为0.76±0.21、0.75±0.20和0.30±0.19,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细胞NF-κB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6.24±0.52、6.31±0.61和4.22±0.56,PUMA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3.84±0.26、3.69±0.29和5.42±0.31,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NF-κB基因mRNA降低,PUMA基因mRN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线照射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凋亡率分别为(16.25±2.64)%、(15.41±2.97)%和(29.62±3.11)%,存活分数(SF2)值分别为0.576±0.149、0.564±0.142和0.226±0.151,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率增加,SF2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AC1基因siRNA能够增强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对放射线损伤的敏感性。抑制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HDAC1基因表达,增加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下调NF-κB基因表达和上调PUMA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P73在PH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PHC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20例PHC癌组织(PHC组)和18例正常肝组织(正常对照组)中GP73蛋白以及GP7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HC组GP7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37±0.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3±0.04)(P0.05);PHC组GP73阳性表达率为80.0%(16/20),正常对照组为5.6%(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中GP73蛋白表达量与GP73 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76,P0.05)。结论:GP73在PHC癌组织中呈高表达,GP73能作为一种有临床意义的肝癌标志物,为PHC的诊断提供可靠的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在诱导人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中,对核因子-κB(NF-κB)、细胞凋亡抑制蛋白2(C-IAP2)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375细胞中NF-κB p65核蛋白的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C-IAP2mRNA的表达。结果:2.5、5.0、10.0μmol/LAs2O3作用于A375细胞24h,NF-κB p65核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为(39.60±7.76)%、(10.17±0.90)%和(4.43±0.91)%;caspase-3蛋白比值分别为(10.03±2.06)%、(23.43±3.28)%和(35.70±4.61)%;C-IAP2mRNA表达的比值为(66.78±15.46)%、(30.16±5.52)%和(6.46±4.54)%,上述各指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As2O3作用浓度的增加,caspase-3激活型蛋白增多,NF-κB p65核蛋白和C-IAP2mRNA表达下降。结论:As2O3能抑制NF-κB、C-IAP2基因的表达,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推测NF-κB-C-IAP2-caspase-3通路可能是As2O3诱导A375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和性高温是否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CNE-2Z细胞随机分4组:对照组、单纯加热组、单纯照射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温度(39.5℃、41.5℃、43.5℃、45.5℃)对CNE-2Z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实验所采用的4种高温均显示出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的放射增敏作用。其存活分数SF2值按顺序排列为SF2.37℃〉SF2.395℃〉SF2-415℃〉SF2.43℃〉SF2,45.55℃。NF—κB的表达,从第40分钟起逐渐增加,至第4小时达最高。结论:温和性高温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在41.5℃、1h作用下,放射诱导的NF—κB的细胞核内表达受抑,可能是增敏CNE-2Z对射线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失分化现象与放射性碘(^131I)辐射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分为实验组(以经筛选不造成细胞增殖抑制剂量的Na^131I辐射细胞48h,长期传代培养)、对照组(不加入Na^131I,长期传代培养)和空白组(细胞冻存,实验时复苏)。测定各组细胞摄碘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各组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钠碘转运体(NIS)、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细胞摄碘率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Tg、TPO、NIS、TSH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且以实验组下降尤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TPO、NIS和TSHR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FTC-133长期体外培养自动经历失分化过程,^131I辐射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可能与甲状腺特异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模拟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 D1、Cyclin B1转录水平的影响。 方法 CNE-2分为急速照射(ART)组和模拟IMRT组,两组分别给予6MV X线2、4、6和8 Gy 四个剂量点的照射;ART组的照射时间为1~3 min,模拟IMRT组的完成时间为35 min。另设空白对照组,不接受照射,其余条件相同。照射后12 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和Cyclin B1的转录水平。 结果 在相同剂量点,模拟IMRT组G2期细胞比例均低于ART组,两组G2期细胞比例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模拟IMRT组与ART组在相同剂量点之间比较,Cyclin D1转录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yclin B1转录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模拟IMRT组Cyclin B1的表达高于ART组。 结论 模拟IMRT照射时间延长对G2期阻滞作用下降,细胞周期素Cyclin B1的表达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SW480细胞株,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胃泌素组、丙谷胺组和胃泌素+丙谷胺组,对照组不加药,其余组加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运用MTT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确立5-肽胃泌素和丙谷胺处理SW480细胞的最佳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qRT-PCR检测大肠癌SW480细胞株胃泌素受体/胆囊收缩素-B受体(CCK-2R)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38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W480细胞中存在CCK-2R mRNA表达。胃泌素在6.25200.00 mg/L范围内能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且当浓度达12.50 mg/L时为最佳浓度(P<0.05);单独丙谷胺对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但丙谷胺在8.00200.00 mg/L范围内能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且当浓度达12.50 mg/L时为最佳浓度(P<0.05);单独丙谷胺对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但丙谷胺在8.00256.00 mg/L范围内能明显拮抗胃泌素抑制SW480细胞的凋亡作用,其最佳浓度为16.00 mg/L(P<0.05)。胃泌素(12.50mg/L)组细胞增殖指数为(34.56±1.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74±1.61)%和胃泌素(12.50 mg/L)+丙谷胺(16.00 mg/L)组的(28.72±1.78)%(P<0.05),而丙谷胺(16.00 mg/L)组细胞增殖指数为(27.75±2.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8蛋白及其磷酸化在胃泌素组(12.50 mg/L)中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也低于胃泌素(12.50mg/L)+丙谷胺(16.00 mg/L)组(P<0.01)。结论:胃泌素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株SW480的凋亡、促进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38及其磷酸化水平来实现的,但能够被其受体拮抗剂丙谷胺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DZK1在不同分化程度肾癌中表达,探讨其与肾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0例不同分化程度肾癌和20例肾脏良性病变的病理组织检测PDZK1的表达情况,并利用RT-PCR技术对20例新鲜肾癌组织和10例肾脏良性病变组织检测PDZK1的mRNA表达.结果:PDZK1阳性率在肾癌组表达为85.0%,在肾脏良性病变组表达为30% (P<0.05),在肾癌组分级G1、G2、G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63.2%和86.7%,组间两两比较(P>0.05).PDZK1的mRNA在肾癌组表达为0.95±0.055,在肾脏良性病变组表达为0.57±0.043 (P<0.05);PDZK1的mRNA在肾癌组分级G1、G2、G3表达分别为0.72±0.044、0.831±0.090和1.00±0.050,组间两两比较(P<0.05).结论:PDZK1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随恶性度增高表达呈上升趋势,在肿瘤恶性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