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新发感染的情况。方法通过中国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子平台《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河南省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上报的HIV-1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并进行HIV-1 BED新发感染检测。结果共筛选到4 267例新报告HIV-1感染者,并进行样本收集、信息整理和相关检测。4 267例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1 146例被判定为BED阳性,总的新发感染比例为26.86%,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7.60%、25.24%、28.40%、26.33%。4 267例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3.19%,563例HIV/HCV共感染者中BED阳性者有86例,新发感染比例为15.28%。抗-HCV阴性、报告地区为安阳市以及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新报告HIV-1感染者人群中新发感染比例较高。结论 2012—2014年河南省新报告HIV-1感染者人数增加,特定人群的新发感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HIV-1主要在非洲中部国家、HIV-2主要在非洲西部国家流行,其中象牙海岸是两种病毒均流行的少数国家。HIV-1抗体阳性率高于HIV-2,与各种因素无关。城市HIVs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非洲感染HIV-1的男女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2~3倍,但象牙海岸男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在异性间性行为主要感染方式的地区也有女性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的倾向,但在HIV-1流行病学调查开始的数年内,该地区男性抗体阳性率呈高值,今后应注意其动向。妓女HIVs抗体阳性率较其他原因所致者高,可认为是由于性接触感染了HIVs,但推测HIV-1与HIV-2抗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别可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资源有限环境中对异性传播HIV-1感染和AIDS发病率的潜在影响,作者建立一个HIV-1疾病发展和传播数学模型,评价在不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下的流行病学结果,包括实施WTO治疗指南。对HIV-1患病率5%地区的AIDS病人100%予以抗病毒治疗,预计10年后新的HIV-1感染率和AIDS累积死亡率可分别减少11.2%([IQ]:1.8%.21.4%)和33.4%(IQR:26%-42.8%)。推迟完成治疗预计有效性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耐药毒株的传播情况和亚型分布?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7~25岁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品,测定HIV-1pol区编码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的序列,提交到斯坦福大学HIV在线耐药数据库中鉴定耐药位点?用MEGA4.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亚型?结果:47份样品中,没有发现HIV-1的耐药株?共有CRF01_AE?B?CRF07_BC和CRF08_BC 4种亚型流行,CRF01_AE是主要流行的亚型,占59.6%,其次为B亚型,占25.5%?结论:江苏省还未发现耐药株的传播,个体治疗前尚不需要进行耐药性检测?在江苏省流行的HIV-1亚型与2006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掌握目前江苏省HIV-1的亚型分布,应对近2年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吴林  寒冰 《国外医学情报》2003,24(7):36-36,13
俄罗斯奥廖尔州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结核控制规划项目实施的基地。利用从AIDS和传染病预防中心获取的数据,研究人员证实奥廖尔地区的HIV-1感染流行率在4年的时间里增加了32倍。HIV-1在俄罗斯的迅速传播严重影响了对控制结核的流行。尽管HIV-1流行目前处于早期阶段,但仍需迅速采取具有攻击性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广泛流行的HIV对结核控制的不良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出现这些情况。 1999年10自,WHO、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美国国际开发署与俄罗斯医学科学院中央结核病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年国家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710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本,再应用BEDHIV-1IgG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本,进而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710份样本共检出HIV-1阳性样本40份,HIV-1感染率为5.63%;40份HIV-1阳性样本中的23份被判定为新发感染,感染者中新发感染的比例高达57.5%;校正后的HIV-1新发感染率为7.54%(95%CI:4.46%~10.62%)。结论:HIV-1在江苏省MSM人群中的流行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且新发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区HIV共感染HBV和HCV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流行区艾滋病病毒(HIV)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首先用Combas Amplicor HIV-1病毒载量检测法对从我省HIV某高发县采集的由输血感染HIV-1的130份血样进行定量测定.挑选出HIV-1病毒载量4.28×102拷贝/mL以上的血浆样本81份,同时收集30份HIV-1阴性健康体检者血浆作为对照,再用巢式PCR法对以上样本进行HBV和HCV测定.结果:81份HIV-1阳性样本中HBV阳性32份(39.5%),HCV阳性72份(88.9%);同时感染HBV和HCV的样本为7份(8.6%).30份HIV-1阴性对照组中,HBV阳性7份(23.3%),与HIV-1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P>0.05);HCV阳性4份(13.3%),与HIV-1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8,P<0.05);HIV-1阴性对照组中未检测出HBV和HCV共感染样本,与HIV-1阳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7,P>0.05).结论:经输血感染HIV的患者具有共感染HCV的倾向;对以上途径感染HIV的患者,在进行HIV治疗时应同时进行HBV和HCV检测,阳性者应在治疗HIV-1的同时给予抗HBV和HCV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江西省某市1996-2005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江西省某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2005年江西省某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1996-2004年共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6例。16例中,7例为吸毒,经静脉注射感染;6例为性乱史感染;1例为献血过程感染;另2例为夫妻间性生活感染。江西省某市目前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以经性接触传播为主。结论 江西省某市仍处在艾滋病流行的初期,当前艾滋病的防治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引起的传播,同时密切注意经性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1999年7月讯: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抑制病毒耐受某些药物的变异情况,医生们或许能够选择更好的方法用于HIV-1感染患者的治疗。目前有一些药物能有效地抑制AIDS病毒—HIV-1。这些药物能够改善感染HIV-1患者的健康状况和  相似文献   

10.
袁小珍  陈伟烈  卓丽 《广东医学》2013,34(14):2153-2155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HIV/HCV共感染患者和单纯HIV感染患者的感染途径及HIV-1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为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采用巢式RT-PCR对广东地区5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和48例单纯HIV感染患者HIV-1 ENV基因c2v3区域及GAG基因p17区域进行扩增,PCR产物测序后所获得序列进行HIV-1病毒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HIV/HCV共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途径为静脉注射毒品,约占82%,其HIV-1有4种基因亚型,不同亚型以及比例分别为CRF01_AE(54.9%)、CRF07_BC(33.3%)、CRF08_BC(4%)和B’型(7.8%),CRF01_AE亚型为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主要HIV-1基因亚型,约占54.7%;单纯HIV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途径为性,约占77%,其HIV-1有5种基因亚型,不同亚型及比例分别为CRF01_AE(77.1%)、CRF07_BC(10.4%)、CRF08_BC(6.2%)、B’型(4.2%)和B型(2.1%),CRF01_AE亚型为经性途径感染的单纯HIV感染患者的主要HIV-1基因亚型,约占78.4%。结论广东省HIV/HCV共感染患者和单纯HIV感染患者中流行的HIV-1病毒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尽管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主要感染途径与单纯HIV感染患者的不同,但HIV-1病毒主要基因亚型相同。  相似文献   

11.
C亚型是世界上流行的HIV-1主要亚型,带有HIV-1 C亚型env区的SHIV和相应的非人灵长类模型是研究人类艾滋病的有效工具。SHIV-1157i及其衍生病毒能够成功地通过黏膜途径感染恒河猴和猪尾猴,并诱发艾滋病类似症状,而且恒河猴缓慢的发病进程与人类感染HIV-1相似。因此,掌握SHIV-1157i及其衍生病毒感染恒河猴的发病规律并探索其机制,将对研究人类HIV-1感染和发病机制,以及评价HIV-1 C亚型env区为靶点的艾滋病候选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Toll样受体2(TLR2)信号通路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促进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HIV-1单感染者、Mtb单感染者、HIV-1/Mtb合并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单核巨噬细胞的SOCS1、TLR2及下游Mtb感染相关因子表达。基于巨噬细胞—HIV—Mtb感染模型,探讨SOCS1-TLR2在HIV促进Mtb感染中的作用。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1单感染组、Mtb单感染组和HIV-1/Mtb合并感染组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tb单感染组IL-1β、IL-12和干扰素(IFN)-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体外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HIV-1单感染组、Mtb单感染组和HIV-1/Mtb合并感染组中SOCS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IV-1单感染组和HIV-1/Mtb合并感染组TLR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对1997-2000年来自华东地区52例HIV-1分离株env基因C2-V3区序列及其V3环顶端主要中和抗原决定簇(PND)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②方法 以来自同时期上述地区的HIV-1感染者PBMC基因组为模板,采用套式PCR扩增HIV-1env基因C2-V3区片段,产物经克隆,测序。DNA测序结果经DNA Star软件分析HIV-1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比较HIV-1膜蛋白V3环顶端PND相关用八肽氨基酸及其编码核苷酸序列的变化特征及出现频率并测其共享序列。③结果 1997-2000年华东地区HIV-1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有7个,分别属于HIV-1M亚群的A-G亚型。分离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1.2%-5.8%。同时发现了env基因双V3区变异的HIV-1自然突变朱(Genbank AF220245)。分析52株PND相关八肽基因序列,其中以第2、3、7位氨基酸及其编码核苷酸的变化最为显著,分别为11.5%,9.6%,9.6%,且3组共享序列相关的八肽亲水性有明显差异。④结论 1997-2000年华东地区HIV-1流行呈现多个型别共同,混合流行的特征,膜蛋白PND的八肽基因序列呈现多样性变化,新的HIV-1膜蛋白双V3区变异株的发现可能与病毒重组,免疫逃避及致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病毒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目前发现两种HIV,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2毒力和传播力都低于HIV-1,它引起的艾滋病(AIDS)病程也较缓和。HIV-1是目前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病原,其感染人群占全球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 HIV)是艾滋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无论是无症状HIV感染者还是有症状的艾滋病患者,都有持续的HIV复制[1]。体内的HIV病毒每天进行着107~108次病毒复制,约产生1010新的病毒颗粒。 HIV基因组由将近1万个核苷组成,由于HIV酶缺乏纠错能力,每天至少有104~105子代HIV出现单位点突变。检测结果证实,在尚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体内已存在耐药变异。美国和西欧最新研究报道,10.7%~27.6%的新感染者为HIV-1耐药株感染,耐药变异是导致临床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HIV-1基因亚型最多的国家之一[3]。 HIV-1基因亚型分析在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临床和药物治疗及其疫苗研制等方向均有重要作用[4]。  相似文献   

16.
靶向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粘附、辅助受体衔接和融合等过程的抗病毒剂,均可作为侵入抑制剂,是新出现的颇具前景的治疗HIV-1感染的治疗药物。病毒的进化和耐药株的出现,在任何HIV-1新疗法的研发过程中仍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侵入抑制剂的研发面临的唯一挑战就是HIV-1包膜蛋白(Env)较高的变异性和柔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处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或临床应用早期阶段的各种侵入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影响其抗HIV-1效能的可能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2009年南京?扬州?苏州3城市MSM 3轮调查的3 152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本,再应用BED HIV-1 IgG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本,进而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3 152份样本共检出HIV-1阳性样本175份,其中92份被判定为新发感染,南京市3轮调查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7.05%?5.18%?3.71%,扬州市分别为6.99%?2.39%?12.27%,苏州市分别为6.73%?3.31%?9.84%?结论:HIV-1在江苏省MSM人群中的流行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新发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染HIV-1患儿血浆乳酸浓度(2.32±0.6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1.60±0.88)mmol/L(P<0.01);d4T治疗组和AZT治疗组间血浆乳酸浓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性别、年龄以及HIV-1传播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乳酸浓度可反映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的线粒体毒性,有望成为线粒体毒性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HIV-1和疟疾是非洲常见的感染,二者重叠感染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HIV感染与高疟疾发生率相关,引起更严重的疾病。我们研究目的是评定在HIV人群中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临床疟疾发生率的影响和评估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预防,ART和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对HIV-1感染者疟疾发生率的附加效果。2001年,我们在乌干达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登记了466例年龄在18岁或以上的HIV感染者,在没有抗疟疾治疗的5mo以后,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病 1 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一种单股RNA病毒)引起。由6个基因型和大约50个亚型。在美国基因型1感染占所有HCV感染的75%。基因型2和3在西欧更为流行。HCV和HIV-1均可通过血液重复经皮暴露而有效传播。研究证实在静脉吸毒HIV-1感染者和血友病者有高的HCV合并感染率(50%~90%)。HCV的其它潜在传播模式包括母-婴(传播率大约为5%,但如果母亲为HIV-1病人则可增加到15%),针刺或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