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Mel+IR组,测IR后24 h各组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IR后24 h大鼠血清BUN、Cr水平明显升高,组织匀浆SOD活力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Mel+IR组较IR组肾脏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功能、组织变化较IR组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褪黑素可通过提高组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对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和威草胶囊大剂量组5组。用酵母和腺嘌呤合用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给予9.0 g/L氯化钠注射液、别嘌呤醇和威草胶囊灌胃。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CTGF和HGF的表达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UA、BUN、Cr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肾组织中CT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威草胶囊大、小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大鼠血UA、BUN、Cr水平及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威草胶囊大、小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肾组织中HG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威草胶囊大、小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病理检测显示,大、小剂量威草胶囊和别嘌呤醇可减轻肾间质尿酸盐结晶沉积和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管纤维化程度。结论威草胶囊能够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尿酸,减少尿酸盐结晶在肾小管的沉积,以及减少CTGF和增加HGF在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阻止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横纹肌溶解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后腿肌内注射甘油(50%甘油生理盐水,10 mL/kg)制备AKI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组、AKI组和AKI+ALR组,ALR采用重组人ALR(recombinant human ALR,rhALR)腹腔注射(100 mg/kg)。于实验第48小时检测各组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KI组Scr、BUN和CK水平明显上升(P=0.000),出现典型的肾小管损伤坏死、管型、间质水肿等结构异常,肾组织中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P=0.000),MDA含量增高(P=0.000),肾组织PCNA的表达明显上升(P=0.000);与AKI组相比,AKI+ALR组Scr、BUN和CK水平明显下降(P=0.000),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00),肾组织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增加,MDA含量下降(P=0.000),肾组织PCNA的表达明显增高,增生指数明显上升(P=0.000)。结论:ALR对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肾脏氧化应激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苷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24h,下腔静脉取血,制备肾组织匀浆,分别测定大鼠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r、BUN水平明显升高,肾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组大鼠血清Cr、BUN和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结论:口服红景天苷可以通过抗自由基损伤和减轻脂质过氧化实现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顺蓉  陈蓉  张春梅  李著华 《四川医学》2012,33(9):1530-1532
目的研究壳寡糖(COS)对氯化汞(HgCl2)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保护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RF组、COS组,造模24h后测血BUN、Cr,测肾组织MDA、SOD及MT表达并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F组血Cr、BUN均明显上升(P<0.01),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MT表达有增加(P>0.05),肾组织结构损害明显。COS组与ARF模型组相比,血Cr、BUN均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较ARF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MT表达显著增加,肾组织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COS能减少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力,显著降低血Cr、BUN,对兔ARF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IgAN)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灌服并定时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感染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方法制成IgAN模型,用柴芩肾安方治疗,以氯沙坦为对照。第15周末,检测大鼠24h尿蛋白量(Up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肾组织H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伴见弥漫的IgA和少量IgG沉积;Upr、BUN和Scr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两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和kA、IgG的沉积减轻;Upr、Scr和肾组织HGF蛋白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且柴芩肾安方组BUN和肾组织HGF mRNA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芩。肾安方可能通过促进肾组织H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ECM)代谢,从而延缓IgAN大鼠肾脏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E1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链尿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调节。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组。于模型成功后第7、14、28天分别取各组5只大鼠,检测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HGF的表达,并用ELISA法比较各组肾组织分泌的HGF。结果:PGE1治疗7、14、28天,治疗组HGF的表达及分泌均较糖尿病模型组增高,并于第14天达高峰。结论:PGE1可以上调1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HGF的分泌,加强HGF的肾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庆大霉素(GM)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GM组、GM+MLT组、对照(Cont)组。应用药物前后,分别记录并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和24 h尿量的变化;检测并观察用药后第5天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血清、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各指标的变化;处死大鼠后经肉眼观察和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3组大鼠的肾组织形态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GM+MLT组血BUN、Cr,尿NAG以及血清、组织匀浆中MDA、SOD、GSH-Px各指标与G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41-9.55,P〈0.01)。结论MLT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庆大霉素对肾脏的损伤,对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程  张炯  李飞  左松  廖盼丽 《广东医学》2016,(13):1929-1931
目的:探讨百里醌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检测百里醌对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肾脏病理形态、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水平以及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Px、GSH、SOD含量和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百里醌可明显减少BUN、Cr、LD、NO、线粒体膜电位、肾组织和线粒体组分中MDA表达以及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但可明显增加ATP酶活性以及肾组织和线粒体组分中CAT、GPx与SOD的表达。结论百里醌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
当归或三七对兔甘油致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用甘油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三七对ATN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白色家兔,等分为四组:当归组、三七组、对照组、正常组。当归、三七、对照三组均用50%甘油等渗盐水15ml/kg注入兔双后肤皮下,复制ATN模型,当归组于注射甘油后即刻,第3小时,第6小时,肌注当归注射液50mg/kg,三七组于相同时点肌注三七皂甙50mg/kg,正常组则于兔双后肢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5ml/kg,并于相同时点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于实验第24小时取血液、尿液和肾脏,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液总渗透压、尿总氨基酸、肾组织MDA、SOD、GSH—PX、ATP酶、Ca2^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各组与正常组比,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模型复制成功。当归、三七纪元l例死亡,对照组死士率为30%,血清肌酐、尿素氮、丙二醛、尿总氨基酸、滤过钠排泄分数和肾组织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肾组织ATP酶、SOD、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形态学变化轻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当归与三七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归、三七对甘油所致的ATN有明显保护作用,二者效果无差异,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均有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和ATP酶活性及减轻肾组织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川芎两种中药对庆大霉素(GM)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模型组;Ⅲ组为川芎预防组;Ⅳ组为黄芪预防组;Ⅴ组为黄芪 川芎预防组。动态观察各组动物的尿量、血浆肌酐(PCr)和尿素氮(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肾脏组织光镜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第4d,模型组和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实验第7d和第11d,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MDA和SOD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第14d,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MDA和SOD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预防组的尿量、PCr、BUN、血浆和肾皮质匀浆的MDA和SOD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在第7d和第14d,正常对照组的肾组织光镜形态无异常改变。第7d,模型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预防组以肾小管上皮细胞较广泛变性为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少见。第14d,各预防组肾小管基本修复,而模型组的仅见部分肾小管再生修复。结论:黄芪和川芎对GM致大鼠ARF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的机制有关。此项研究对临床使用黄芪、川芎预防GM致ARF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24 h检测血清尿素(SU)、肌酐(Scr)、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U、Scr和MDA均明显升高(P<0.01),SOD降低(P<0.01),肾小管上皮凋亡细胞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组SU、Scr和MDA均明显降低(P<0.01),SOD升高(P<0.01),肾小管上皮凋亡细胞减少(P<0.01)。结论:川芎嗪通过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心肺复苏后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KKAy小鼠78k D-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表达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2周龄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日常状态,并于16周龄处死小鼠,取血清检测空腹血糖、尿素、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并取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GRP7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尿素、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小鼠空腹血糖、尿素、肌酐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形态学观察可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出现空泡;经治疗后,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完整,病变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GRP78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KKAy小鼠肾组织中GRP78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保护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均切除右侧肾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组(左侧肾蒂用无创动脉夹夹闭1h恢复血液灌注)、TP预处理组(在实验前1周给予TP200mg/kg灌胃)。肾脏IRI组及TP预处理组在左肾缺血1h恢复再灌注0、2、24h后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TP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轻于肾脏IRI组,其肾小管以肿胀为主,个别呈现坏死样改变,肾间质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IR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管管腔变窄,肾间质水肿、充血伴炎性细胞大量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在不同时间点肾脏IRI组的Scr、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TP预处理组的Scr、MDA水平均较肾脏IRI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TP在肾脏IRI过程中,通过增强SOD活性,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减少MDA的生成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脏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组、褪黑素组,各组按12、24、48h随机分配10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脏损伤模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肌酐(Cr);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率。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肌酐,MDA含量和肾脏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SOD活力降低;褪黑素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肌酐,MDA含量和肾脏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SOD活力增加。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损伤发病过程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有关,褪黑素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对肾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七总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总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七总苷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24 h,下腔静脉取血,制备肾组织匀浆,分别测定大鼠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BUN、Cr含量与肾组织MDA含量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七总苷组大鼠血清BUN、Cr含量和肾组织MDA含量降低,肾组织SOD活性升高(P均<0.01).结论:三七总苷可通过抗自由基损伤和减轻脂质过氧化实现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磁共振活体监测移植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腹主动脉的磁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检测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方法 磁性纳米粒子体外标记大鼠骨髓MSCs.ARF大鼠分为3组,插导管至腹主动脉,分别移植入标记细胞(10只);移植入未标记细胞(10只);灌注等量生理盐水(10只).移植后0.5 h及第1、2、5天应用MRI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并与肾脏普鲁士蓝染色及CD68抗体染色对照.监测大鼠肾功能恢复及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Fe2O3-PLL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标记细胞移植后ARF大鼠.肾脏皮质区T2*WI信号强度明显下降,持续到移植后第5天.组织学分析见标记细胞分布于肾皮质肾小球内.细胞移植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肾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应用型1.5 T磁共振仪可活体监测移植入ARF大鼠腹主动脉的MSCs,移植后早期细胞分布于肾皮质肾小球内;MSCs移植后早期可促进ARF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和肾脏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为RHL预防衰老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低、高剂量RH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腹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持续8周,对照组小鼠每天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分别每天1次灌胃25和50 mg·kg-1的RHL。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计算肾脏指数;检测血清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HE染色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肾脏指数降低 (P<0.05),血清和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RHL组小鼠肾脏指数升高 (P<0.05),血清和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与衰老模型组小鼠比较,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减轻,且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肾脏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RHL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和调控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对衰老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