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PJA1及miR-130a在口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对肿瘤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并探究两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收集15组口腔肿瘤及其瘤旁组织,提取组织内RNA,应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PJA1及miR-130a的表达情况;构建PJA1过表达、miR-130a过表达及两者同时过表达的口腔肿瘤细胞株SCC-3,应用MTT实验和Wound scratch assay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PJA1在口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瘤旁组织(P<0.05),miR-130a在口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瘤旁组织(P<0.05);MTT和Woundscratch assay实验结果表明PJA1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miR-130a过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两者同时过表达PJA1可以抑制miR-130a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能力.结论 PJA1在口腔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miR-130a在口腔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miR-130a可能通过抑制了PJA1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腺苷酸环化酶关联蛋白1(adenylatecyclase-associated protein 1,CAP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0-2015年NSCLC临床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CAP1的表达;以shRNA慢病毒感染NSCLC细胞系,敲低CAP1表达,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测敲低CAP1后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MTS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相比,CAP1蛋白在NSCLC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1);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显示,敲低CAP1的肺癌细胞较对照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1),细胞肌动蛋白骨架改变,并且其增殖减慢,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1);细胞周期分析发现CAP1敲低的肺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 CAP1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可能与CAP1参与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PM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人口腔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通过RT-PCR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TPM1的表达情况。选取CLA27和HSC3细胞作为后续实验对象,构建TPM1干扰质粒。采用RT-PCR检测TPM1转染后表达效果,采用CCK-8检测细胞0、24、48和72h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MMP家族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PM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敲减组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载组(P<0.05);过表达组mRNA表达显著高于空载组(P<0.05)。与空载组比较,敲减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高(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空载组敲减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 TPM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TPM1可能通过调节MMP9蛋白显著影响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钙激活中性蛋白酶2(Calpain-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Calpain-2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SCC组织Calpain-2的表达,分析Calpain-2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利用敲低Calpain-2的OSCC细胞评价Calpain-2对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结果 OSCC组织中Calpain-2表达水平升高(P?<0.05)。Calpain-2敲低的OSCC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敲低Calpain-2的表达能抑制OSCC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结论 Calpain-2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迁移过程,有可能成为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TX2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工具干预CRC细胞,分为敲低组(DTX2-shRNA)、敲低空载组(neg-shRNA)、未转染组(con)、过表达空载组(pcDNA)及过表达组(pcDNA-DTX2),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TX2基因的表达改变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中Notch2、NICD、Akt、p-AKT、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CRC细胞共转染pcDNA-DTX2和Notch2 siRNA,检测回复实验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CRC细胞中DT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敲低组中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组中明显升高(P<0.01)。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提示,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DTX2 shRNA显著低于con和neg-shRNA(P<0.01);pcDNA-DTX2显著高于con和pcDNA(P<0.01)。We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ncRNA DIO3OS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调控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骨肉瘤标本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例,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中DIO3OS表达。MG-63细胞转染si-DIO3OS或pcDNA3.1-DIO3OS,敲降或过表达DIO3OS后,通过CCK-8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迁移与侵袭能力。基于TARGET数据库,根据患者骨肉瘤组织中DIO3OS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Kaplan Meier生存分析评估DIO3OS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骨肉瘤组织及细胞中DIO3OS表达下调。敲降DIO3OS表达时,CCK-8实验结果表明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能力增加,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G-6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加(P<0.05)。过表达DIO3OS后,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G-63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减弱(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IO3OS高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铁转运蛋白(FP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差异表达及探讨FPN作用NSCLC细胞迁移与增殖的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IHC)检测肺癌标本(60例)及正常肺组织标本(20例)FPN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FPN表达水平.分别构建FPN过表达体系(PCDH-FPN-F)和敲低体系(shFPN),通过West-em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划痕实验检测FPN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生长曲线法检测FPN对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相比于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标本中FPN表达显著降低(P = 0.000);相比于正常肺细胞系,肺癌细胞系中FPN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0 1).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FPN表达量显著升高(Western blot:P<0.01,qRT-PCR:P<0.000 1);与对照组比较,敲低组 FPN 表达量显著降低(Western blot:P<0.001,qRT-PCR:P<0.001).过表达FPN后,细胞划痕间伤口愈合距离在18 h和36 h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数目在第2天和第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敲低FPN后,细胞划痕间伤口愈合距离在18 h和36 h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数目在第2天和第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表达FPN后,肺癌细胞迁移及增殖能力增强,这可能是肺癌中FPN差异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硒代半胱氨酸tRNA特异性真核延伸因子(EEFSEC)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人正常前列腺细胞系RWPE1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LNcap、Vcap、PC-3细胞中EEFSEC mRNA的表达;收集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EEFSEC的蛋白表达情况。慢病毒感染22Rv1 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敲低效率;X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用来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qRT-PCR检测敲低EEFSEC后周期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EFSEC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P<0.05);且EEFSEC高表达导致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预后;感染敲低EEFSEC的慢病毒后,可明显降低22Rv1细胞中EEFSEC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敲低EEFSEC可显著抑制22Rv1细胞的增殖(P<0.001),迁移(P<0.001)和侵袭能力(P<0.001);敲低EEFSEC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0/G1期,qRT-PCR实验显示敲低EEFSEC可明显下调C-myc和CCNB1的表达,上调p15的表达。结论 敲低EEFSEC可能通过降低C-myc表达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22Rv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CACT)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在线数据库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ACT基因在GBM组织和癌旁正常脑组织的表达;采用siRNA敲低GBM细胞中CACT的表达水平,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实验和EdU实验验证CACT对GB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验证CACT对GBM细胞迁移功能的作用;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DK2、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GBM组织中CACT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脑组织;敲低CACT可以抑制GBM细胞的增殖和迁移,CACT表达降低可以抑制GBM细胞系中CDK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论:CACT可以调控GBM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能成为GBM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SNHG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恶性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对SNHG7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对,并分析SNHG7表达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SNHG7的亚细胞分布;利用转染技术构建SNHG7敲低细胞系,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CK1的表达,采用共转染实验检测SNHG7和ROCK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调控关系。结果 SNHG7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 <0.05),并与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相关(P <0.01)。SNHG7主要位于细胞质;敲低SNHG7后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敲低SNHG7可抑制ROCK1表达(P <0.05);敲低SNHG7引起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可被过表达ROCK1恢复。结论 敲低SNHG7可通过抑制ROCK1表达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胰腺癌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0、2.5、5、10、20μmol/L人参皂苷Rg1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参皂苷Rg1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人参皂苷Rg1对PANC-1细胞BCL-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g1对PANC-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g1对PAN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参皂苷Rg1对PANC-1细胞miR-298水平的影响;将胰腺癌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人参皂苷Rg1组和人参皂苷Rg1+miR-298 inhibitor组,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构建胰腺癌荷瘤小鼠,进行人参皂苷Rg1处理,观察瘤体组织大小和重量变化,Wester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挖掘GEPIA数据库中的基因信息,分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TIM-3基因在EOC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卵巢手术治疗的82例EOC癌变组织标本和18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组织中TIM-3的表达水平,分析TIM-3表达与EOC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TIM-3表达水平与EOC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qRT-PCR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TIM-3和Wnt1 mRNA表达水平及相关性。采用pMAGic 4.0质粒转染构建TIM-3沉默卵巢癌SKOV3细胞系,将细胞分为SKOV3组(未转染的SKOV3细胞系)、沉默阴性对照组(SKOV3+NC siRNA组:转染pMAGic 4.0 NC siRNA质粒的SKOV3细胞系)和沉默TIM-3组(SKOV3+TIM-3 siRNA组:转染pMAGic 4.0 TIM-3 siRNA质粒的SKOV3细胞系);采用pcDNA3.1质粒转染构建TIM-3过表达卵巢癌SKOV3细胞系,将细胞分为SKOV3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pcDNA NC组:转染pcDNA3.1质粒的SKOV3细胞系)和过表达TIM-3组(pcDNA TIM-3组:转染pcDNA3.1 TIM-3质粒的SKOV3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TOPflash/FOPfla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Wnt/β-catenin通路活性,qPCR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转录因子TCF-7、TCFL-2及靶基因CD4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中MMP-9,CD44、Wnt1、β-catenin及E-cad蛋白表达。结果 TIM-3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EO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EOC组织中TIM-3阳性表达率(84.14%)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6.67%,P<0.05)。TIM-3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且TIM-3与Wnt1水平呈正相关(P<0.05)。沉默TIM-3基因后,Wnt/β-catenin通路活性受到抑制,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凋亡能力显著升高(P<0.05),转录因子TCF-7、TCFL-2及靶基因CD44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细胞MMP-9,CD44、Wnt1、β-catenin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EMT相关蛋白E-cad水平显著上调(P<0.05)。过表达TIM-3基因后,Wnt/β-catenin通路活性被激活,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P<0.05),凋亡能力显著降低(P<0.05),转录因子TCF-7、TCFL-2及靶基因CD44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细胞MMP-9,CD44、Wnt1、β-catenin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EMT相关蛋白E-cad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TIM-3在EOC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究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分析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GAS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与食管鳞癌细胞中cGAS的表达。使用慢病毒构建稳定敲减cGAS的细胞系(TE-1),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敲减效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GAS敲减后TE-1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GAS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细胞系TE-1、KYSE 150中cG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t 1A。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敲减cGAS后,TE-1细胞cGAS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敲减cGAS抑制食管鳞癌TE 1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敲减cGAS促进TE-1细胞凋亡。结论: 敲减cGAS在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抑制作用,有效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尹东  李斌  高素  张艺林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4):310-313,288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Chemokine(C-C)Receptor 7]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0例口腔鳞癌组织、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M)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CR7的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趋化实验观察在CCR7的配体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作用下对口腔鳞癌细胞的趋化迁移作用。结果①在口腔鳞癌组织和Tca-8113细胞中,CCR7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强的表达,ACC-M细胞系中CCR7弱表达,而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细胞不表达。②口腔鳞癌细胞在SLC作用下增殖反应明显增强,CCR7抗体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③体外实验显示SLC可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发生明显迁移,在30、50 ng/m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诱导口腔鳞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CCR7/SLC受体配体系统可通过介导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从而在口腔鳞细胞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CR7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微小RNA-33b(micro RNA-33b,miR-33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2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RNA和蛋白表达, MTT实验检测HCC细胞增殖,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33b与SALL4基因的靶点关系。结果:MiR-33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过表达miR-33b能显著降低HCC LH86细胞的增殖。SALL4是miR-33b的靶基因,其蛋白表达被miR-33b负调控。过表达SALL4能逆转miR-33b对LH8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SALL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MiR-33b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负调控SALL4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相关基因OCT4过表达于喉癌Hep2细胞,观察其对Hep2细胞增殖力和侵袭迁移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CT4,将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LipofactaminTM2000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通过G418筛选,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法鉴定,进而筛选出稳定表达pcDNA3.1-OCT4的Hep2细胞系;MTT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实验分为三组,Hep2-pcDNA3.1-OCT4组、Hep2-pcDNA3.1组及Hep2空白对照组。结果成功将OCT4基因转染入Hep2细胞中,Hep2-pcD-NA3.1-OCT4组可检测到目的基因在核酸、蛋白水平的高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加快,但细胞形态基本无变化。结论 iPS相关基因OCT4的转染能加快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使Hep2细胞具有干细胞属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新抑癌基因甘油-3-磷酸脱氢酶1(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1,GPD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HCT-8结肠癌细胞系,以siRNA干扰GPD1表达后进行细胞功能实验,分别以MTS实验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生活力与集落形成能力,以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探究GPD1对HCT-8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对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GPD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明确GPD1低表达与其编码基因甲基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扰GPD1基因表达后,HCT-8细胞增生活力明显增强,重复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GPD1干扰后的HCT-8细胞集落数目增多且集落直径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GPD1表达的HCT-8细胞迁移能力无显著变化,表明GPD1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无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PD1低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总存活率(χ2=4.1,P=0.040)及无病存活率(χ2=13.2,P<0.000 1)均明显低于GPD1高表达患者,且GPD1低表达水平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GPD1低表达与其编码基因高甲基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 GPD1在结肠癌中发挥抑制细胞增生与集落形成的作用,且GPD1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核受体Rev-erbβ基因敲除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  首先采用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修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Rev-erbβ基因敲除的HepG2细胞系。用Rev-erbβ打靶载体共转染到HepG2细胞,通过筛选、克隆化构建Rev-erbβ基因敲除HepG2细胞系,并采用PCR、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以正常HepG2细胞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Rev-erbβ基因敲除对肿瘤迁移、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MTT、细胞划痕、Transwell等实验检测Rev-erbβ基因敲除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结果  成功构建一株Rev-erbβ基因完全敲除单克隆细胞系(经PCR、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命名为HepG2 C5(Rev-erbβ-/-)。qRT-PCR结果显示,Rev-erbβ基因敲除可以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2,-9基因(MMP2,MMP9)、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ECM1)表达上调(P均<0.05),细胞黏附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基因(CDH1)下降(P=0.05);MTT、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显示,并且HepG2 C5比对照细胞有更强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  结论  Rev-erbβ基因敲除可以改变HepG2细胞与迁移、黏附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HepG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