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3D-CT颅骨重建在枕下乙状窦后开颅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40例桥小脑角区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开颅22例,右侧18例。术前应用3D-CT颅骨重建技术重建颅后窝骨质,明确横窦、乙状窦静脉窦沟及星点、顶乳缝前角、枕乳缝、二腹肌沟,在颅骨内表面借横窦乙状窦沟交界处设置"关键孔",颅骨外表面测量"关键孔"与顶乳缝前角、星点及二腹肌沟距离及角度。根据术前规划进行开颅。结果术中无静脉窦破裂出血,无明显骨质缺损,开颅快捷。"关键孔"能清晰暴露横窦乙状窦交界处有34例,未能清晰暴露6例。左侧星点与"关键孔"中心距离为6.7~20.6 mm,平均(14.0±3.6)mm;右侧6.9~19.4 mm,平均(13.9±3.7)mm。星点与"关键孔"中心连线及星点与二腹肌沟连线组成的角度左侧(4~45)°,平均(25±12)°;右侧(4~49)°,平均(24±13)°。结论应用3D-CT颅骨重建技术协助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操作简单快捷,骨瓣缺损少,有利于静脉窦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时关键孔的精确定位。方法选取干性颅骨15具和湿性头颅8具,在干性颅骨上确定颅骨内表面横窦下缘与乙状窦后缘交界处(PTSJ),于颅骨外表面确定其对应点即关键点(D),测量关键点与二腹肌沟最后点(A)的距离AD、与乳突尖(B)的距离BD、与星点(C)的距离CD;应用湿性头颅标本模拟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干性颅骨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及观测。结果测量干性颅骨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79±3.50)mm,右侧(14.82±2.96)mm;BD:左侧(33.98±3.87)mm,右侧(32.78±3.29)mm;CD:左侧(19.53±3.84)mm,右侧(22.59±4.08)mm;其中CD:左侧右侧,两侧差异显著(P=0.02)。测量湿性头颅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09±2.97)mm,右侧(15.94±2.85)mm;BD:左侧(34.78±5.30)mm,右侧(33.92±4.97)mm;CD:左侧(22.08±4.37)mm,右侧(23.67±6.55)mm;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性颅骨标本与湿性头颅标本同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较好显露PTSJ,降低静脉窦损伤风险,为临床安全、准确、快速开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颅底后外侧区骨性结构与硬脑膜静脉窦对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底后外侧区骨性结构与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颅底侧方入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将20例干颅骨标本和17例甲醛固定尸头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分次切除,显露出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以及窦硬膜角,测量乙状窦在不同位置的宽度及表面骨质厚度,分析横窦、乙状窦的走向与颅骨表面骨性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窦硬膜点”与“乳突上嵴后下三角”各顶点间的距离。结果横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乙状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两线构成的夹角为“窦间角”,左侧平均为102°±17.3°,右侧平均为100°±15.5°。乙状窦各段的宽度为垂直段>下曲>上曲。乙状窦下曲的表面骨质厚度明显大于上曲与垂直段。结论根据颅骨表面标志判明硬脑膜静脉窦的位置,开颅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横窦、乙状窦,并能更充分地利用颅底有限的暴露空间,使得整个开颅过程更加微创和高效。  相似文献   

4.
侧颅底后部骨性标志测量和横窦、乙状窦的体表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横窦、乙状窦的体表定位,为岩骨相关手术的骨窗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0个成人颅骨干性标本和15个成人颅骨湿性标本上,测量各标志点间的距离;观察骨性标志点对应内表面与横窦沟、乙状窦沟走行的关系。结果①52例颞鳞-顶乳缝交点投影在乙状窦沟上曲前上缘,占86.7%;枕内窿突与横窦沟下缘对应者28例,占93.3%。②颞鳞-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窿突连线可作为横窦上缘标志线:枕内窿突与“O”点连线可作为横窦下缘标志线;颞鳞-顶乳缝交点与乳突尖连线可作为乙状窦前缘标志线;“O”点与乳突尖连线可作为乙状窦后缘标志线。结论通过体表可扪及的外耳道上棘、乳突尖和枕外窿突,可对横窦、乙状窦边界进行体表定位.最大限度避免损伤静脉窦.使入路设计更为安全.术中视野更为开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静脉成像(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CPA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将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影像融合,明确横窦、乙状窦与颅骨标志(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表面投影并设置“关键孔”,指导开颅手术。结果 “关键孔”位于星点正下方或内下方,星点到“关键孔”正下方垂直距离在7~21 mm,平均(12.8±3.8)mm;星点到“关键孔”水平距离在0~9 mm,平均(3.6±2.5)mm。术中清晰暴露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均无静脉窦损伤。术中骨瓣一次成型,用时平均38 min,视野充分暴露,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术后无明显骨质缺损,无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乳突积液等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 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对手术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利于静脉窦保护,且操作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术中横窦、乙状窦简易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选择拟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31例。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制作颅骨三维虚拟模型,以二腹肌沟及其颅骨表面延长线为y轴,二腹肌沟顶点为原点O,构建直角坐标体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角(tran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的坐标值,指导术中横窦、乙状窦定位和骨瓣成形。最后,分析TSSJ在坐标系中的分布,总结其定位误差值及损伤发生率。结果在虚拟模型坐标系中,右侧16例患者(88. 9%) TSSJ分布于右上象限,坐标平均值为(6. 24±4. 14,17. 28±4. 64),左侧11例患者(84. 6%)位于左上象限,坐标平均值为(-4. 1±5. 41,20. 69±6. 13)。所有患者术中均准确定位TSSJ,其定位误差值为(0. 2~0. 5) cm,平均为(0. 37±0. 11) cm。形成骨瓣过程中,2例患者(6. 5%)出现横窦、乙状窦损伤,术后均无发生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寻找有效解剖标志,构建直角坐标系,利用三维重建技术确定TSSJ的坐标,这种简易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术中静脉窦准确定位,减少骨瓣缺损,操作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显微镜的神经导航系统在乙状窦后入路中打开内听道中的作用,为经乙状窦后入路中安全打开内听道提供解剖研究。方法对8具16侧成人汉族尸头标本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完成乙状窦后入路中到达内听道,观测内听道的解剖及其与重要结构的关系。结果均成功导航,到达内听道的导航平均定位误差是(0.71±0.20)mm,到达后半规管的解剖定位误差是(0.68±0.42)mm。内耳门后下缘到乙状窦后缘中点的距离左侧为(32.15±1.76)mm,右侧为(33.34 ±1.57)mm,内耳门后下缘到后半规管后缘中点的距离左侧为(12.51±2.15)mm,右侧为(13.26±2.44)mm。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打开内听道有肯定的价值;熟悉内耳门及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有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量化研究在乙状窦后入路基础上磨除内耳道上区骨性结构前后显露颅中窝、上斜坡的变化情况。方法在8~12倍手术显微镜下对成人颅骨标本1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头颅标本18例进行研究。经乙状窦后入路开颅,磨除内耳道上结节和部分岩尖,采用实体和CT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内耳道上结节、岩尖的切除范围,记录内耳道上结节、岩尖切除前后颅中窝、上斜坡的显露面积和三叉神经的显露范围。结果内耳道上结节左右方向、前后方向骨性组织可全部切除,将内听道的上壁轮廓化切除其上下径;岩尖的前后、左右方向、上下方向骨性组织均不能完全切除。颅中窝扩大显露范围为(144.6±13.9)mm2,上斜坡扩大显露(90.3±16.7)mm2。结论采用乙状窦后经内耳道上入路,可将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野扩大到颅中窝的中线侧和上斜坡侧方,并可显露Meckel腔内的三叉神经。  相似文献   

9.
改良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方法。方法对124例岩斜区肿瘤,通过颞枕小脑幕上下双骨瓣开颅、改良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方式,探讨传统乙状窦前入路和改良乙状窦前入路的优缺点。结果124例改良乙状窦前入路,手术中无静脉窦破裂出血的发生,术后无颅骨缺损、局部积液的发生。手术操作安全、简便、易于掌握。结论改良乙状窦前入路在传统入路基础上,通过对开颅骨瓣的改良,避免了手术中静脉窦损伤、手术后颅骨达到完全解剖复位,不仅使局部美观,还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比较乙状窦前和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膝状神经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对15例尸体头颅行M RI和C T扫描,将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颞骨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选择骨性标志点勾勒乙状窦前和乙状窦后入路显露膝状神经节的手术路径。观察两种路径的解剖结构空间形态和顺序,测量解剖组织体积,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开始磨除岩骨,避开乙状窦和颈静脉球,经过面神经垂直段、听骨链、迷路,到达膝状神经节时,显露面神经。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经过小脑半球,到达内听道时磨除岩骨,经过面听神经复合体,到达膝状神经节,路径中包含听骨链和迷路。手术路径和迷路体积测量: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面听神经复合体和听骨链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小脑半球体积为(462.72±20.87)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小脑半球。两种路径中骨性结构(不包含听骨链)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磨除岩骨显露膝状神经节的路径中,乙状窦前入路有助于减少迷路损伤范围,乙状窦后入路有助于减少听骨链损伤范围并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蝶骨卵圆孔的局部解剖特点,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参数。方法 15例(30侧)成人颅骨干性标本,进行蝶骨卵圆孔区的形态学观察和测量。2例(4侧)成人颅骨湿标本,观察卵圆孔区组织结构对应关系。结果 卵圆孔呈标准卵圆形25侧(83.33%),圆形3侧(10.00%),裂隙状2侧(6.67%)。左侧卵圆孔前后长度(3.64±0.96)mm,内外宽度(6.72±0.41)mm;右侧卵圆孔前后长度(3.38 ±0.74)mm,内外宽度(7.26±0.38)mm。结论 蝶骨卵圆孔的形态变化不一,术前充分了解卵圆孔解剖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穿刺术中的准确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CT测量了解乙状窦的优势引流、位置变异以及周围骨性结构的方法,以探讨桥小脑角和上、中斜坡区病变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54具成年人颅骨标本进行CT扫描,测量其眶耳线平面,并对比观察乙状窦的优势引流、位置的变异,乳突的气化程度、范围,颈静脉球窝的位置、大小,以及中耳、内耳门的结构。结果54具标本中乙状窦沟右侧大于左侧者45具(83.3%);左侧大于右侧者6具;双侧近似者3具。乙状窦沟前壁至外耳道后壁距离平均为13.5mm。颈静脉球窝于双侧眶耳线平面上的总出现率为37.0%(40/108)。结论头部CT测量可较为完整地了解乙状窦沟及其周围骨性结构,对桥小脑角和上、中斜坡区病变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当一侧乙状窦前移时,上、中斜坡区中线的病变可考虑于非优势引流侧施行手术,而桥小脑角病变则可选择乙状窦后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为该部位病变提供神经内镜下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汉族成人尸头9具,在神经内镜下模拟颞下锁孔入路经各正常解剖间隙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区域,观察神经内镜下手术入路中的显露视野及其通道的解剖结构和相互关系,并测量手术入路相关重要解剖结构的数据。结果颧弓中后1/3处颅骨内板至同侧后床突的距离为(57.7±2.7)mm、至鞍背中线的距离为(69.2±1.1)mm、至同侧小脑幕游离缘的距离为(39.3±3.2)mm、至同侧中脑外侧沟的距离为(48.2±2.5)mm。模拟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中,神经内镜下可清楚地观察到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后方区域,但对于较高位的基底动脉分叉部病变的处理仍需对颞叶有一定的牵拉。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是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良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人脑穹窿和乳头体的MRI解剖学,为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应用3.0MR机在标准立体定向空间内,对29例健康中国人和15例颞叶内侧癫痫患者行全脑扫描。测量穹窿和乳头体体积以及乳头体坐标。结果健康中国人穹窿体积左侧、右侧分别为(0.531±10.150)cm3和(0.541±0.143)cm3,乳头体左侧坐标为x=(一2.18±0.26)mm、Y=(3.76±0.49)mm、Z=(一7.48±0.73)mm,右侧坐标为X=(2.27±0.34)mm、Y=(3.73±0.67)mm、z=(一7.48±0.98)mm;乳头体长度为(4.53±0.54)mm、宽度为(4.25±0.41)mm、高度为(4.09±0.74)mm;健康中国人乳头体左侧、右侧体积分别为(54.77±7.99)mm3、(54.10±9.83)/mm3。同性别健康中国人的左右侧穹窿、乳头体体积无明显区别(P〉0.05),乳头体的径线及坐标也无明显区别(P〉0.05);不同性别间,同侧穹窿和乳头体体积、乳头体的径线及坐标均无明显区别(P〉0.05)。颞叶内侧癫痫患者的颞叶硬化侧穹窿、乳头体体积[分别为(0.403±0.110)cm3。和(27.80±8.06)mm3]较非硬化侧[分别为(0.526±0.174)cm3和(51.91±8.06)mm3]明显缩小(P〈0.05)。结论不同状态下,穹窿和乳头体MRI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这些特点可为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容积融合影像解剖学对颅眶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DSA检查无异常发现的病人,利用其三维脑血管成像及三维颅骨成像数据,在Siemens双C臂机Syngo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数据融合,获得3D-DSA/3D-CT的融合影像,选择颅眶区手术入路的步骤,对血管影像与颅骨相关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并测量与手术入路相关的数据,在三维静态(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及与手术相关的角度)与连续动态融合影像模拟手术入路步骤进行操作。结果 观察发现多数眼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内侧,沿视神经管外下方走行。颅骨左右径平均(143.89±5.78)mm,颅骨前后径平均(173.14±5.68)mm,双侧眼动脉起始处至视神经管上壁距离平均(7.32±2.42)mm,视神经孔到眶上裂距离平均(2.42±0.69)mm。在三维融合影像中发现2例眼动脉未经视神经管入眶的变异。结论 颅眶手术入路双容积融合影像,与单一影像相比,可显示手术入路的相互比邻解剖关系,对手术有更精准的参考价值。应用手术对象的融合影像显示手术入路,可达到标准化、个体化,对手术参考价值更大,更符合手术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国人脑丘脑底核(STN)MRI立体定向三维靶点坐标和体积,为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 采集健康中国自愿者人脑MRI图像120例,在标准立体定向空间内测量STN的质心坐标和体积,并对比研究不同年龄组间数值差异及其与年龄问的相关性.结果 STN质心坐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5),左侧STN体积>右侧,STN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国人脑STN三维靶点坐标和体积能够在MRI立体定向空间下准确获取,并为临床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斜坡区肿瘤的应用解剖特征。方法 利用10具(20侧)成人尸头标本,模拟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从颅底内、外两面观察,测量斜坡及相关毗邻骨性结构。结果 ①斜坡外表面呈凸状向下倾斜,长度为28.12 mm,由外展神经硬膜孔和舌咽神经水平将斜坡分为上、中、下三段:舌下神经管外口到颈静脉结节距离,左侧(5.80±0.82)mm,右侧(5.91±0.79)mm;到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距离,左侧(19.54±1.72)mm,右侧(18.42±1.69)mm;到中线距离,左侧(17.08±2.25)mm;咽结节到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距离(12.12±1.63)mm;斜坡可切除面积(805.92±5.24)mm2,枕髁可切除面积(144.47±4.76)mm2。②斜坡内面观,斜坡由枕骨大孔向前上方宽而浅的倾斜而成,两侧以岩斜裂与岩骨相毗邻:舌下神经管内口到枕骨大孔前缘,左侧(15.12±1.59)mm,右侧(14.25±1.63)mm;到枕髁前缘距离,左侧(12.77±1.47)mm,右侧(11.16±1.44)mm。结论 熟悉斜坡的重要解剖标记对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切除范围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颌动脉与颈内动脉搭桥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颌动脉(MA)与颈内动脉(ICA)搭桥的可行性.方法 5具成人尸头行双侧解剖,解剖颞浅动脉(STA)、MA、颈外动脉(ECA)、ICA并测量其血管外径;额颞瓣开颅,显露ICA床突上段并测量其外径;在蝶骨上磨一骨孔,测量MA与ICA之间距离以及ECA和ICA起始段到ICA床突上段之间距离,比较所测得数据和移植物行走路径.结果 MA血管外径(2.66±0.20)mm大于STA分叉部的血管外径(1.92±0.15)mm.MA与ICA之间的距离(4.69±0.34)cm小于ECA、ICA起始段与ICA床突上段之间的距离(17.76±0.47)cm和(18.11±0.51)cm.结论 MA与ICA之间搭桥在解剖上是可行的,具有移植血管短、路径直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