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 gene,APOE)多态性与面肌痉挛发病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4例面肌痉挛患者(面肌组)和7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cleaved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sequence-tagged sites,CAPs)检测所有人员的APOE基因型,分别计算出面肌组和对照组3种APOE等位基因,即APOEs2、APOEε3和APOEε4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面肌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为1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同时,面肌组的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所占比例为29.7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70%,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面肌痉挛的发病率有关,其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更容易罹患面肌痉挛.  相似文献   
2.
高超  黄杰涛  谢延风  石全红 《重庆医学》2015,(32):4541-4543
目的:评价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是否与单用甘露醇存在差异,为指导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相关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以及进行手工检索,并制定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应用Jadad质量评分法对已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若多个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与单用甘露醇差异明显( R R=1.12,95%CI:1.03~1.22,P<0.01);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能减少对患者肾功的损害,减少患者并发症(RR=0.34,95% CI:0.25~0.47, P<0.01);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能减少患者用药后的电解质紊乱情况(RR=0.31,95% CI:0.19~0.49,P<0.01)。结论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合使用相比单用甘露醇能更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on,α-SMA)的表达差异与幼年和成年大鼠皮层注射FeCl3所致病性发作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大鼠痫性发作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FeCl3...  相似文献   
4.
目的持续动态观察矢状窦、大脑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其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11月的53例矢状窦、大脑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矢状窦旁20例,大脑镰旁23例,窦镰旁10例)术后的颅内压监测值,分析术后颅内压变化的规律及意义,分析其与术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6 h内患者颅内压较低甚至为负(5.87±7.33)mmHg,6~72 h逐渐升高(10.62±13.21)mmHg,72 h后达高峰并趋于稳定(13.36±11.43)mmHg。6 h内ICP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持续动态的颅内压监测可时时观察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变化,指导临床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颅内压监测发现颅内压增高早于临床症状观察,结合影像学检查,提高了围手术期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大鼠伤后立即腹腔注射血必净4 mg/kg,每12小时重复1次。伤后24、72 h处死大鼠,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测定MDA含量、SOD、GSH-Px活性及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必净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创伤后脑水肿、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推注丙泊酚对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波形的影响,探究其对幕上肿瘤伴癫痫患者致痫灶脑电活动的激化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60例幕上肿瘤伴癫痫发作患者为试验组,不伴癫痫发作的无皮质侵犯的深部肿瘤及动脉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硬脑膜切开后,停用丙泊酚10 ~ 15 min,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控制在0.3 ~0.4,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控制在40 ~ 60,于术区行ECoG监测,于癫痫波明显处做标记,待脑电背景恢复后推注丙泊酚(0.1 mg/kg),以丙泊酚推注前2 min(时段A)与推注后至暴发抑制现象前(时段B)之间为自身对照比较的2个时间段,定量、定性比较各组ECoG癫痫波的变化.病灶切除后,术中麻醉重复上述过程,对试验组非功能区致痫灶行皮层切除或热凝癫痫波(处理组),对功能区致痫灶暂不处理(非处理组).术后随访20 ~ 24个月,比较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率、晚期癫痫控制率.结果 ①硬脑膜切开后,试验组推注丙泊酚前后(时段A与B)棘波定量分析:棘波波幅分别为(347±30)、(479±27) μV,波幅增长幅度为1.2~1.6倍;棘波频率分别为(3l±6)、(44±7)Hz,频率增加1.0 ~2.0倍;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棘波量化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棘波定性比较:静推丙泊酚后,试验组棘波增强率为95.00% (57/60),对照组仅为10.00% (4/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89,P<0.05).②随访结果:处理组术后早期癫痫发作5例(13.89%,5/36),非处理组术后早期癫痫发作9例(42.86%,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1,P<0.05).晚期癫痫控制率:处理组与非处理组分别为88.89%(Engel Ⅰ~Ⅱ级,32/36)及61.90%(Engel Ⅰ~Ⅱ级,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P<0.05).结论 小剂量静推丙泊酚对幕上肿瘤伴癫痫发作患者病灶周围皮层癫痫波有激化作用,可辅助定位致痫灶,指导术中致痫灶的有效处理,有利于提高晚期癫痫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E基因型多态性与SAH后血管痉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APOE)多态性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185例SAH患者,测定APOE基因型多态性,通过TCD评定SAH患者出血后的CVS情况.分型结果与CVS及相关临床资料等分别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5例SAH患者中,32例APOE ε4携带者中有21例(占65.7%)发生CVS,153例非ε4携带者中有56例(占36.7%)发生CVS,ε4携带者的CV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ε4携带者(P=O.02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均提示ε4是CVS的危险因素.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是SAH患者发生CV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右侧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患者术前相关资料高度提示右侧丘脑胶质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右侧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患者术后未能行放、化疗,术后2月死亡。结论: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十分罕见,易被误诊为胶质瘤,需通过术前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通过对该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的分析,提示丘脑淋巴瘤患者自然生存期较短,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来评价益智药奥拉西坦治疗轻中型脑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照药物为吡拉西坦。将连续收治的48例轻中型脑伤患者随机分入奥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每组24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21天后进行定量脑电图和P300数据采样。统计分析各组用药前后定量脑电图和P300的差异;比较两种药物对定量脑电图和P300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定量脑电图和P300均有明显改善(P〈0.05);奥拉西坦对脑电图和P300的影响较吡拉西坦更大(P〈0.05)。结论:奥拉西坦对轻中型脑伤患者脑功能的改善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功效较吡拉西坦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