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市各级医院儿科普通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成都市儿科病房进行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自制量表对成都市设置有儿科病房的14所医院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所医院的平均床护比为1:0.62,平均医护比1:1.40,均低于卫生部颁布标准,儿科的平均床护比为1:0.61,儿科普通病房床护比1:0.45。其中三级医院儿科普通病房床护比为1:0.40。结论:成都市各级医院儿科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其中以三级医院及部分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不足l青况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6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确定各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旨在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人力资源配置模型,为政府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新形势下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对6所医院42个病区在班所有护士工作量进行现场观察,记录所需时间。结果 6所医院的实际病房床护比均低于各自的需配置床护比;心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需配置床护比分别为1:0.56、1:0.67、1:0.79、1:0.56、1:0.47、1:0.70、1:0.72;A、B、C类病区平均护理时数分别为168.1、161.1、165.2 mi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快改变护士缺编现象;由于各所医院制定的A、B、C类病区分类标准不统一,所以不能以示范病区类别配置护理人力,建议将病区平均护理时数作为配置护理人力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 于2022年8月至10月,通过便利抽样法对11个省、市、自治区25所医院57个ICU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包括护士长个人基本信息、医院/ICU基本资料、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工作强度与工作质量等。结果 57个ICU实际床护比为1︰(2.03±0.82);床护比与意外伤害呈负相关(P<0.05);ICU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比例与非计划拔管、新发压力性损伤、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床护比与意外伤害呈正相关,护士工作年限与不良事件相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ICU护理人力配置,提高床护比,优化护士职称结构,保障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骨髓移植病房护理工作量,明确其护士配置的实际需求,探索其人力资源配置特点。 方法 编制护理项目观察表, 培训观察员, 测量病房直接护理项目和间接护理项目的总工时, 计算病房所需护士数。 结果本病房涉及 98 项护理项目,其中直接护理项目 68 项,间接护理项目 30 项;平均每例患者 24h 护理项目总工时为 730.86min ;理论所需床护比为 1∶2.2 。 结论 本研究初步测量骨髓移植病房的护理工作量,并计算出适用于骨髓移植病房的理论床护比,为在临床进行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整体护理深入、有效的开展,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合理有效地对模式病房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是当前各家医院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之一。鉴于此,我们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对合肥市5所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研究,以寻求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1研究背景1.1护理工作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趋增加,护理工作的范畴、护士的职责、护理学的内涵都在发生项目床护比A院0.41B院0.39C院0.37D院0.39E院0.40表4被调查医院现有床护比平均值0.39项目床护比儿科0…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和测量北京市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工作内容及护理工时,了解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工作现状,并对母婴同室病房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数值进行预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地区3家医院的9个母婴同室病房,对各项护理操作的工时进行准确测定。结果:母婴同室病房实际护理人员数为(18±4)人,床护比为1∶(0.46±0.08);而母婴同室病房所需护理人员数为(58±18)人,理论床护比为1∶(1.50±0.56)。结论:根据实际测得的护理工时数据表明,现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力配置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工时测定为基础计算普通病房临床护理工作量,利用护理人员编制计算公式得出符合临床需要的护士人数。方法:在某三级医院内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6个普通病房,于2013年5-8月安排统一培训好的观察员进入病房对在班护士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观察与计时,将测量结果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7.0进行描述统计,计算出直接护理项目的平均操作时间,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计算出相应护理项目平均每天发生的频次,计算公式中各项参数,将数值代入公式求出各普通病房理论上所需要配备的护士人数。结果:不同病房其理论上计算所得的床护比不同,通过护理人员编制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普通病房平均床护比为1∶0.42,高于原卫生部要求的平均床护比(1∶0.4)。结论:利用工时测定法和医院信息系统计算临床护理工作量,能更为科学合理地配备临床护士人数。不同病房临床护理工作量不同,应从病房类型、收治病种特点、工作要求、工作任务量等方面去配备临床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8.
二级与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现况调查与护理项目工时测算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构建二级与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现况调查法、工时测算法和统计学处理进行研究。结果三级综合性医院整体护理人力资源实际配置床护比为1:0.62,标准配置床护比为1:0.67;二级综合性医院整体实际配置床护比为1:0.56,标准配置床护比为1:0.60。结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护理工作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在神经内科合理配置。方法在6个神经内科专业组中,采用自我记录法测量122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4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内科及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理论床护比。结果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及床护比不同(P0.05),脑血管病患者人均日护理总时数(198.16±1.94)min和理论床护比(1:0.81)最高,癫癎专业组最低,神经内科平均床护比为1:0.66。结论神经内科各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数量不同,应根据收治疾病种类优化神经内科护理人力配置。  相似文献   

10.
叶曼  赵丽萍  李乐之  黄金 《护理研究》2011,25(35):3270-3272
[目的]以临床科室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基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方法]调查6个临床科室不同职称护士进行每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工时及各科室每日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平均频次,统计各科室每日平均护理总工时,采用2种计算公式计算各科室实际所需护士数及床护比。[结果]不同科室护士实施各项护理操作使用的时间、不同职称护士实施大部分护理操作使用的时间、不同科室每日护理总工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科室实际所需护士人数及床位比高于现有编制。[结论]要实现优质护理服务,需要补充护理人力资源并以临床科室实际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医院及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两个病区进行调查,采用观察法统计各病区每天护理工作总量,计算出每位病人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和间接护理时间。再根据护士配置公式,测算出不同病区床护比,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病区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比内科为1:0.55,外科为:1:0.45。结论:不同病区所需护士人数应根据护理工作量、床位使用率、实际床位数、床护比等综合因素来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3.
病房护理工作量调查与护理人力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芳梅  刘冰玉 《当代护士》2005,(1):23-24,35
目的 进行科学合理的病房护理工作量调查及测算,了解全院各科的护理工作量,为全院护理人力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统计表,对10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病房护理总工时数不同,病房间接护理时数大于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平均工时中,费时较多的项目是输液准备,电脑记账。结论 建议按病房实际工作量配备护理人力;通过加强后勤支持系统,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按职称上岗,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时间。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中医医院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中医医院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对上海2所三级甲等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肛肠科、肾内科、心内科和骨科等进行工作量的测定,了解中医医院护理人员总体配置、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的理论床护比为1:0.45,二级医院理论的床护比为1:0.43。结论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应适当增加护士人数,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提高中医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工时测定和护理分级的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自行设计护理项目观察表,对神经外科6个专业组不同护理级别病人每人每日所需的护理工时进行测算,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8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外科各专业组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和理论床护比。[结果]神经外科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为127. 89 min,一级护理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为143. 78min,二级护理病人人均日护理时间为64. 33 min,平均床护比为1∶0. 53。肿瘤组、出血组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病人人均日直接护理时间、理论床护比居前2位;功能组最低。[结论]基于工时测定和护理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能科学、合理地配置临床护士人数;神经外科各专业组间护理工作量不同,所需配置床护比各异,应根据各专业组特点合理配置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工时及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各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测定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量,研究其护理人力资源实际需要配置方案。方法抽取上海市6所医院急诊观察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工时测定表,测定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工时,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6所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实际配置床护比为1:0.3967。结论对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要根据急诊科室任务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关键人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目前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较低,护士的工作负荷较重;各州市之间的护理人员配置差异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近年来注册护士数量的快速增长;不同层级综合医院、不同科室之间护理人员配置差异较大;临床实际床护比远远低于医院的整体床护比。结论:四川省综合医院应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保证临床护理人员配置比例,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部分医院普通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34所不同等级医院,对其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的床护比为1:0.63~0.77,三级专科医院的床护比为1:0.49~0.51,二级医院的床护比为1:0.43~0.49,一级医院的床护比为1:0.40~0.44。结论病区护理工作量是制定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危重症监护病房(In tens ive care un it ICU)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和抢救监护设施复杂等,其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尤为重要。1 ICU潜在的护理安全因素1.1人员配置ICU护理配置要求床护比为1∶3,护士多来源于外科、急诊科和内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年轻护士[1]。英国、瑞典等国家的护士毕业后还必须进行6~18个月的培训,取得ICU护士证书后才能从事ICU工作。国内多按床护比1∶2来配置监护人员[2],有些医院为追求经济效益,减员增效,使护理人力资源更加缺乏,同时护士来源、学历也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