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 利用Phage display随机肽库筛选出与肺癌NCI-H1299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鉴定其特异性和亲和力,为寻找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标志物打下基础。方法 以肺癌细胞NCI-H1299为靶细胞,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MRC-5为吸附细胞,在37℃下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四轮减性筛选,挑取单克隆、扩增纯化噬菌体、并经ELISA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亲和力;对阳性克隆提取质粒,测序后合成多肽,多肽标记荧光素FITC,以其在肺癌组织芯片上鉴定多肽的亲和力及特异性。结果 经ELISA初步鉴定,随机挑选的18个单克隆中,其中3号对NCI-H1299亲和力最高,将其命名为Phage ZL-3。细胞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明,荧光素标记的多肽FITC-ZL-3对NCI-H1299具有高亲和力。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成功筛选出与肺癌细胞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多肽ZL-3,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Phage display随机肽库筛选出与肺癌NCI-H1299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鉴定其特异性和亲和力,为寻找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标志物打下基础.方法 以肺癌细胞NCI-H1299为靶细胞,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MRC-5为吸附细胞,在37℃下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肤库进行四轮减性筛选,挑取单克隆、扩增纯化噬菌体、并经ELISA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亲和力;对阳性克隆提取质粒,浏序后合成多肤,多肽标记荧光素FITC,以其在肺癌组织芯片上鉴定多肽的亲和力及特异性.结果 经ELISA初步鏊定,随机挑选的18个单克隆中,其中3号对NCI-H1299亲和力最高,将其命名为Phage ZL-3.细胞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明,荧光素标记的多肽FITC-ZL-3对NCI-H1299具有高亲和力.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成功筛选出与肺癌细胞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多肽ZL-3,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噬菌体七肽库,筛选出与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 方法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经过多次3轮筛选,每次挑取12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DNA测序,分析得到多肽序列,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验证多肽的特异性。 结果 多肽AF(AGALHQF)与小细胞肺癌病理组织有较高的亲和性。 结论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的多肽AF可望为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VPAC1高亲和力结合十二肽配体,并进行特异性和亲和力鉴定.方法 建立稳定表达VPAC1的真核细胞系;利用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进行全细胞差减筛选,随机挑取4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初步鉴定确定阳性克隆,明确外源十二肽序列,固相合成该十二肽;利用体外竞争结合ELISA及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目标多肽与VPAC1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及亲和力.结果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VPAC1细胞系;经过4轮差减筛选,回收噬菌体逐轮得到富集,随机挑取40个克隆测序,共得到15条序列不同的多肽,经ELISA鉴定有7个克隆与细胞有特异性高结合能力;阳性噬菌体克隆与细胞结合通过多肽VP1介导;VP1能特异高亲和地与VPACl受体结合.结论 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成功筛选得到与VPAC1高亲和力特异结合十二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噬菌体环七肽库在筛选与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3特异高效结合的短肽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肝癌转移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以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3为靶细胞、人肝癌低转移细胞株SMMC7721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4轮差减筛选,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筛选出与HCCLM3细胞高度亲和的阳性克隆(即实验组A450nm值高于对照组3倍以上),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的特异性并测序。结果:经过4轮陶筛后,噬菌体在筛选靶细胞上出现明显富集,且逐轮提高(P<0.05);利用ELISA法对筛选后随机挑取的2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初步鉴定,得到6个能与肝癌细胞HCCLM3亲和度较高的阳性克隆(C4、C6、C7、C10、C11和C17);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阳性克隆靶向肝癌细胞HCCLM3的特异性,与对照组比较,C7噬菌体对高转移潜能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特异性(P<0.05);测序显示6个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结论:利用噬菌体环七肽库筛选得到与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3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多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噬菌体环七肽库在筛选与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3特异高效结合的短肽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肝癌转移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以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3为靶细胞、人肝癌低转移细胞株SMMC7721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4轮差减筛选,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筛选出与HCCLM3细胞高度亲和的阳性克隆(即实验组A450nm值高于对照组3倍以上),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的特异性并测序。结果:经过4轮陶筛后,噬菌体在筛选靶细胞上出现明显富集,且逐轮提高(P<0.05);利用ELISA法对筛选后随机挑取的2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初步鉴定,得到6个能与肝癌细胞HCCLM3亲和度较高的阳性克隆(C4、C6、C7、C10、C11和C17);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阳性克隆靶向肝癌细胞HCCLM3的特异性,与对照组比较,C7噬菌体对高转移潜能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特异性(P<0.05);测序显示6个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结论:利用噬菌体环七肽库筛选得到与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3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多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并鉴定可和单核细胞表面CD13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短肽.方法 以CD13为靶分子,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筛选,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性结合肽的噬菌体,ELISA鉴定所挑选噬菌体和CD13的亲和力,根据噬菌体基因序列推导出多肽序列.对筛选到的并经比对分析认为有生物学特性的多肽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多肽和THP-1细胞的结合情况、位置及WM15对多肽和细胞结合的阻断作用.结果 经过四轮筛选,与CD13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并最终接近饱和状态.第4轮筛选后回收率与第1轮相比,富集了30倍.挑取的2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经ELISA鉴定有10个和CD13的亲和力较高,有阳性意义.经比对得到2个有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序列P9、P7,它们分别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UL38、UL105基因编码的相应氨基酸序列有83%、100%相似性.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多肽P9、P7和THP-1细胞的结合位于细胞膜表面.WM15可以不同程度的阻断多肽和细胞的结合.结论 成功筛选出了2条可和CD13特异性结合的短肽P9、P7,而且P9、P7可以和THP-1细胞膜表面的CD13分子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天花粉蛋白(TCS)的结合多肽,并通过蛋白质同源分析,研究TCS在体内可能直接作用的靶点蛋白。方法 用构建的十五肽库和购买的十二肽库分别对TCS进行4轮固相亲和筛选,并通过噬菌体ELISA检验阳性克隆与靶蛋白的亲和力,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将多肽序列与已登记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每轮筛选的回收率,及多克隆噬菌体ELISA结果显示筛选有效。通过单克隆噬菌体ELISA结果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得到若干噬菌体展示多肽序列。经蛋白质同源性分析,TCS特异性结合多肽与蛋白激酶C(PKC)的磷酸化位点具有同源序列。结论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筛选中药成分靶点蛋白的有效手段,PKC可能为TCS潜在的靶点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生物筛选获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噬菌体模拟肽。方法以人TGF-β1单克隆抗体为靶,进行4轮生物淘选,随机挑取单克隆噬菌体,ELISA法检测单克隆噬菌体的结合力。对结合力较好的单克隆噬菌体提取噬菌体DNA,进行测序,行序列分析。结果经过4轮生物淘选,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肽获得了富集,ELISA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一些噬菌体模拟肽具有较好的结合力,测序获得10个与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或抑制细胞增殖有关的碱基序列。结论从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中可淘选到与TGF-β1相关的噬菌体模拟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人源大肠癌LoVo细胞株特异结合的短肽,作为大肠癌靶向治疗的载体.方法 以大肠癌LoVo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差减筛选,采用细胞ELISA与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测序.结果 对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3轮筛选后,从随机挑取的20个噬菌体克隆中获得5个能与大肠癌LoVo细胞特异结合,而不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结合的阳性克隆,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保守序列RPMP.结论 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可以成功筛选到大肠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肽,可能成为大肠癌靶向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异常糖蛋白( TAP)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患者共612例,其中肺癌患者4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12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CYFRA 211的浓度,用凝集反应的方法检测TAP.结果 TAP的阳性率在肺恶性肿瘤组明显比肺部良性疾病组高,且血清CEA、NSE、CYFRA 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恶性肿瘤组中,TAP检测的敏感度是83.25% ,高于其他3项血清学检测指标. TAP检测的结果与肺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 P<0.05). TAP检测联合血清CEA、NSE、CYFRA 211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是0.82(P<0.01),明显大于CEA、NSE、CYFRA 211联合检测的ROC 曲线下面积.结论 TAP是肺癌诊断的敏感指标,TAP与CEA、NSE、CYFRA 211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癌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和鉴定肺癌肿瘤相关抗原,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血清学标志物,并为研制肺癌疫苗提供候选抗原.方法:5份异体肺癌患者血清采用重组cDNA表达文库的血清学分析(SEREX)技术对肺癌cDNA表达文库筛选;对阳性克隆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①筛选出70个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大小为300~2 800 bp.②测序:70个阳性克隆代表63个不同的基因.③生物信息学分析:1个基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34个基因报道与细胞的分化、代谢及信号转导等有关系,与其他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26个基因的生理功能未见文献报道;2个插入片段未发现有同源基因,推测可能为新发现的基因.结论:使用SEREX技术成功鉴定了一组肺癌相关的肿瘤抗原.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约为15.6%,其原因与缺乏筛查及肺癌患者在诊断时约75%已属晚期有关。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肺癌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而肺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对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进行科学的评估及处理,深入研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液体活检技术,优化新型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及肺癌小样本取材技术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肺癌病人痰细胞中p16基因高甲基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肺癌病人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高甲基化的改变情况 ,评价该指标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分子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运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 ,检测 94例原发性肺癌病人痰标本和部分对应肿瘤组织 ,以及 10例慢性炎病例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改变。结果  74%的肺癌病人痰标本中检测到了p16基因异常高甲基化 ,与传统细胞学相比 ( 4 6.8%) ,痰标本中p16基因异常高甲基化对肿瘤的检出率灵敏度更高 (P <0 .0 1) ;痰细胞中p16甲基化检测和细胞学相结合 ,对肿瘤的检出率可达 86.17%( 81 94)。如果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高甲基化 ,其对应的肿瘤组织中p16基因亦为高甲基化。 10例慢性炎病人痰标本中仅 3例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结论 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是临床肺癌辅助诊断的有效分子生物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人肺癌组织进行检测,比较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之间的差异,筛选出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太赫兹频段,初步探索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肺癌的早期检测.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经我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病理明确诊断为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其肺癌组织病理类型为:腺癌17例、鳞癌10例、大细胞肺癌2例、肉瘤样癌1例.每组包括同一患者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运用频段为0.2 ~ 2.0 THz的太赫兹光谱进行检测,对比3类组织标本对太赫兹光谱的吸收率.结果 ①肺癌组织对太赫兹光谱吸收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②太赫兹光谱频段1.4 ~ 2.0 THz可能为具有肺癌特异性诊断价值的太赫兹频段.结论 鉴于肺癌组织对太赫兹光谱吸收率高于正常肺组织,太赫兹光谱技术可能成为一种新型非侵入诊断肺癌的检测技术,其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太赫兹频段可能为1.4 ~2.0 THz.  相似文献   

16.
Lungcanceristhemostcommoncauseofcancerdeathintheworld ,andtheoverallfive yearsurvivalrateforpatientswithlungcancerisbelow 13% [1] .Screeningforhigh riskindividualsanddiagnosisoflungcancerappearalogicalapproachtoreducethedeathrate .Comparedtothe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17.
Molecular screening ma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o identify early malignant lesio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gene mutations in non-malignant bronchial tissue has remained controversial.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systematically the presence of mutations of the K-ras and p53 gene in bronchial biopsies taken during routine bronchoscopy of normal as well as tumour tissues from a series of 40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verifi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K-ras mutations were analysed with specific detection oligonucleotides, p53 mutations were examined by SSCP analysis. In all biopsies the wildtype of both K-ras and p53 could be detected. The overall frequency of mutations was 14 (35%) with 2 K-ras mutations (5%) and 12 mutations of the p53 gene (30%). In 3 cases (1 ras mutation, 2 p53 mutations) the same mutation could be shown in the tumour biopsy and in the distant normal control. In another case only the normal appearing tissue had a mutation of the p53 gene. All other mutations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tumour tissue only. Our data confirm that K-ras mutations and p53 can be detected not only in malignant but also in non-malignant bioptic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NSCLC. The use of molecular screening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may be a promising new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单一肿瘤标志物及其组合模式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肺癌患者(88例)及肺良性疾病患者(45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促胃液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Youden指数评价肿瘤标志物及其组合模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筛选最优肿瘤标志物及其组合模式。结果肺癌组患者CEA、NSE、ProGRP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指标CEA的ROC下面积最大。CEA ProGRP NSE3项组合模式的特异度、正确率和Youden指数明显升高,灵敏度轻度下降,其值分别是94.6%、81.5%、0.672和72.6%,是最佳诊断组合。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组合模式能敏感、特异地进行肺癌的诊断,并对分型有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支气管灌洗液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无论在手术切除标本还是BALF和痰标本中均未检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很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健康者、肺部炎症患者和肺癌患者的血浆蛋白表达谱,寻找与肺癌早期发生相关的差异蛋白.方法 应用差异凝胶电泳(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健康者、肺部炎症患者和I期肺癌患者血浆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寻找肺癌相关差异蛋白.结果 应用DIGE进行分离后,成功获得了蛋白质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Decyder 6.5软件分析获得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共有72个;质谱鉴定去冗余后确定了12种蛋白质,其中7种与肿瘤相关,分别为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3、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 b特异性抗体、γ-纤维蛋白原、4型血清淀粉样蛋白A、补体因子H、钙结合微丝蛋白、载脂蛋白I.结论 应用DIGE及MALDI-TOF-MS分离并初步鉴定了12种蛋白质,筛选出7种在肺癌患者血浆中高表达的肿瘤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