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6例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人临床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治疗及结局等数据。分析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0.6%和14.7%。病死率随着器官功能障碍的器官数量的增加而升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器官功能障碍数量、原发感染部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支持、有无合并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等因素均影响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器官功能障碍数量、人工肝支持、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均较高。器官功能障碍数量、人工肝支持、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管侵犯及破坏是众多消化系肿瘤(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等)不可手术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曾认为是外科切除的禁忌证。近来许多学者提出了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手术策略,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和疗效。 对于血管的重建可以选用人工血管、自体血管和异体血管,但人工血管价钱昂贵,并且在植入人体以后需要长达半年的抗凝治疗,否则易形成血栓堵塞人工血管腔,且手术后早期及长时间应用抗凝治疗易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危险性高。因此,寻找适用的血管移植材料一直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同种异体血管与宿主具有相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管径匹配,远期通畅率高,是今后血管替代品的主要潜在来源。本研究对1例肝细胞肝癌及1例胰腺癌患者,应用深低温保存人髂血管作为移植物进行受肿瘤侵犯血管切除与重建,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半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0.6~61.7个月,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18.80%(22/1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术前AST、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l周PLT、术后门静脉血栓是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X2=7.326,5.290,10.112,4.020,9.23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术前食管胃底静脉3度曲张、术后门静脉血栓是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58,5.560,3.616,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食管胃底静脉3度曲张及术后门静脉血栓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断流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进行治疗慢性中耳炎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患者进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照组进行常规式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耳率、临床治愈率、鼓导听值以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40例中,有36例患者干耳,干耳率达到90.0%;对照组36例中,有19例干耳,干耳率为52.8%.试验组患者的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40例中,有37例已经康复,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治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人数为20例,治愈率为55.6%.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术后在500、1000、2000、4000Hz频率的鼓导听均值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试验组40例中,有1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5%;对照组36例中,有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5.0%;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7年8月国内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025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6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48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91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09例,女216例;年龄为(54±11)岁,年龄范围为16~83岁。1025例病人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值为14.3%,其中高RDW(RDW-CV>14.3%)病人347例,低RDW(RDW-CV≤14.3%)病人678例。观察指标:(1)肝细胞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2)肝细胞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3)随访及生存情况。(4)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Graphpad Prism 7.0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肝细胞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高RDW病人年龄(≤70岁、>70岁),肝硬化(无、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或C级),甲胎蛋白(≤200μg/L、>200μg/L),肿瘤数目(单发、多发)分别为313、34例,152、186例,161、53例,158、143例,186、109例;低RDW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641、37例,359、310例,415、48例,367、227例,547、131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09,6.787,23.906,7.114,34.375,P<0.05)。(2)肝细胞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RDW-CV、肿瘤长径、肿瘤数目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1.388,1.432,1.534,1.455,2.813,1.505,95%可信区间为1.004~1.920,1.086~1.887,1.263~1.864,1.211~1.748,2.293~3.450,1.173~1.93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DW-CV、肿瘤长径和肿瘤数目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020,1.340,2.427,1.438,95%可信区间为1.007~1.032,1.027~1.749,1.801~3.272,1.057~1.956,P<0.05)。(3)随访及生存情况:102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0,P<0.05)。(4)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针对年龄、肿瘤长径和肿瘤数目3个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954例年龄≤70岁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0,P<0.05)。71例年龄>70岁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P>0.05)。459例肿瘤长径≤5 cm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76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0,P<0.05)。487例肿瘤长径>5 cm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5)。733例单发肿瘤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0,P<0.05)。240例多发肿瘤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0,P<0.05)。结论术前RDW可预测肝细胞癌病人的预后,高RDW病人预后更差。RDW在年龄≤70岁和肿瘤长径≤5 cm病人中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医疗卫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红色文化,具备鲜明的涵养、砥砺、教育与激励价值。红医精神厚重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时代特性,对医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引领时代方向、丰富素材需要,重塑实践语境、储备增量需求等作用。红医精神融入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路径,应从顶层化设计、常态化策划、动态化规划、规范化筹划的维度出发,以协同育人为导向,以课程改革为介质,以教育教学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红医精神融入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地环节符合医学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需要,以此搭建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当代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PLR)联合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评估外科ICU中急性循环衰竭(ACF)早期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先后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试验前后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每搏量(SV),做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定义试验前后SV增加(ΔSV)≥15%为有容量反应性,根据有无容量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两组PLR前后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VT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研究共计纳入60例患者,其中有容量反应35例,无容量反应性25例;有容量反应性组PLR前后平均动脉压MAP(67±19 vs 73±13 mm Hg,P=0.02)、每搏量SV(48±11 vs 56±10 ml,P=0.03)、VTI(14±4 vs 18±5 cm,P=0.04)的变化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LR前后与容量负荷试验前后ΔSV呈显著正相关性(r=0.8846,P0.0001);PLR后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 IVC)、ΔVTI与ΔSV呈显著正相关性(r=0.8034,P0.001;r=9212,P0.001),而CVP与ΔSV无显著相关性(r=-0.1121,P=3947);PLR后ΔVTI预测容量反应性AUC(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6±0.04(P0.001),其中ΔVTI8.75%预测容量反应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3%和85.00%,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0.67%和84.00%。结论 PLR联合VTI可以准确预测外科ICU中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容量反应性,可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30侧正常成人湿头颅标本进行解剖:模拟手术状态下该入路操作,将尸头侧卧位固定在头架上,乳突后横(纵)切口,开2.5cm-3cm骨窗,切开硬脑膜,测量分开岩裂-桥脑裂前后时手术野显露范围变化,以及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暴露情况;显微镜下解剖岩裂和小脑桥脑裂上、下支;对岩裂、桥脑裂上、下支、岩静脉、小脑动脉、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等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照相。结果:该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至天幕前侧缘,下到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可显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中下三个神经血管复合体。岩裂-桥脑裂分离前后距离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性。结论:该入路是对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补充和扩大,具有切口小、脑损伤小,充分利用小脑的自然间隙,不牵拉或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增加了操作空间;该入路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面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该入路在同等条件下使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显露更大,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解剖学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内固定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1.1%,对照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71.1%,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且手术安全性相对突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