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的一大难题。传统皮肤移植术往往组织来源受限,且存在供皮区损伤等缺点。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皮肤的临床应用,为大面积烧伤和难治性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回顾组织工程技术在创面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研发和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期为人类皮肤的功能化构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不同脱细胞方法对无细胞真皮基质抗原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异体/异种真皮无细胞化可直接关系到移植后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程度和复合皮的质量.因而探索不同的脱细胞方法对无细胞真皮基质抗原成分的影响。方法:实验于1999—07/2000—07在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外科完成.将人和小猪正常中厚皮肤经体积分数为0.002的戊二醛交联后,用1.25g/L胰蛋白酶、1.25g/L dispase和高渗盐(3mol/L NaCl)分别与体积分数为0.005的Trjton X-100依次或同时进行脱细胞处理24h.制成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再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抗原性比较。结果:单独使用胰蛋白酶、dispase和NaCl处理能使表皮有效地移除,但真皮中仍有较多细胞残留,如将其与Tnton X-100联合或再经Triton X-100处理24h后,真皮组织内细胞相关抗原(HLA-ABC,HLA-DR,波形蛋白,结蛋白,肌动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细胞角蛋白)全部消失,并且细胞外基质成分(透明质酸、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以及Ⅰ,Ⅲ和Ⅶ型胶原等抗原明显减弱。相比之下,戊二醛交联组和Nacl+Triton X-100处理的ADM浅层保留较多的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成分。各种方法制备ADM的抗原强弱依次为:NaCl(+Triton X-100)&;gt;dispase(+Triton X-100)&;gt;胰蛋白酶(+Triton X-100)。结论:采用胰蛋白酶联合去污剂制备ADM是一简单.经济和有效的脱细胞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组织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扩张器扩张期超常规量注液的可行性以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回顾10年来,应用扩张器超常规量注液10余例患者共20余个扩张器进行瘢痕、缺损修复、烧伤后畸形矫正的诊治体会。结果:扩张器超常规量注液除有个别病例出现感染、扩张的皮肤局部坏死、扩张器破裂等并发症经处理痊愈外,由于工期手术及扩张期各环节处理得当,Ⅱ期修复均达到满意效果,无扩张皮肤浪费、不足,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应用扩张器超常规量注液进行缺损修复,加强手术各期的操作规范处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皮肤创伤处理不当可引发以上皮和肉芽组织过度增生为特征的假性上皮瘤样增生(PEH)病变。探讨微血管密度及其基底膜相关成分缺乏机制与PEH病变形成的关系。方法:将11例来自创(烧)伤后继发PEH病变(n=11)及其边缘正常皮肤(PEH-N,n=6)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方法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micovascularordothelialcell,MEC)CD34、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3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特征,并结合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MEC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PEH-N相比,PEH组织中CD34,LN和Ⅳ型胶原阳性微血管分布密集,但浅层组织MEC的MMP-2,-3,-9蛋白水平升高,尤以MMP-9升高明显,且基底膜LN和Ⅳ型胶原信号显著减弱甚至消失,血管外炎症细胞密集浸润。超微结构显示,浅层肉芽组织中MEC分裂旺盛,缺乏完整的基底膜结构。结论:MEC过度表达MMPs是导致基底膜和间质相关成分缺失、炎症细胞浸润和上皮组织假性瘤样增生等连锁反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DADM)作为真皮替代物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 方法 (1)取12只Wistar大鼠,其中9只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创面,分别于伤后1、2、3d(每时相点3只)取创面全厚皮肤,用2.5 g/L胰蛋白酶-体积分数0.5% Triton X-100行脱细胞处理制成DADM,相应称为DADM-1 d、DADM-2 d、DADM-3 d;余下3只大鼠不致伤,同法制备ADM作为对照.对ADM和各DADM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微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检测(极限抗拉强度、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应力-应变关系).(2)另取6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M组、DADM-1d组、DADM-2 d组、DADM-3d组,每组16只.于各大鼠背部制作一2.0 cm×1.8 cm大小皮瓣,将前述ADM和DADM-1 d、DADM-2d、DADM-3 d切制成1.8cm×1.5 cm大小后分别埋植于皮瓣下.术后1、3、5、9周,每组每时相点取4只大鼠,肉眼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埋植物的变化,并对埋植物行组织学观察.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 结果 (1)新鲜制备的各DADM呈乳白色,质地柔软有弹性,韧性较ADM弱.光学显微镜下见ADM和各DADM中均无上皮结构和细胞存在,DADM胶原纤维增粗程度不均匀,排列紊乱,嗜伊红性增强.各DADM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DADM-1d、DADM-2 d、DADM-3 d之间极限抗拉强度、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和应力-应变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088~3.591,P值均大于0.05);其中DADM-3d此4项指标值最高,分别为(13.0±2.4) MPa、(61 ±4)N、(173±7)%、(45 7±2.0)%.ADM此4项指标各为(19.0±2.6) MPa、(95±4)N、(201±5)%、(62.5±2.2)%,与3种DADM两两比较均偏高(t值为6.424 ~17.125,P值均小于0.01).(2)埋植术后1周,各组大鼠创面无渗出或红肿,埋植物未收缩或卷曲;创面有炎性细胞浸润并有Fb及毛细血管长入.术后3周时,DADM-1d、DADM-2 d、ADM组埋植区毛发生长正常,DADM-3 d组埋植区毛发较稀疏;各组炎性细胞减少,Fb增多,有新生小血管长入,DADM-3 d组炎性细胞减退稍延迟.术后第5周,各组埋植区毛发恢复正常,埋植物收缩、变薄,表面纤维膜包裹紧密,有较大血管束长入;各组真皮基质与周围正常组织融合.术后第9周,ADM和DADM均为薄、软白色组织片,与皮瓣内面连接紧密;各组无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致密,与正常胶原组织融合. 结论 烧伤DADM无明显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好,经离体改造有望成为创面修复治疗中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获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噬菌体模拟肽,评估其促进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以人TGF-β1单克隆抗体为靶,生物淘选噬菌体模拟肽。选择其中一组与TGF-β1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的噬菌体模拟肽,设定4组,阴性对照组、噬菌体M13对照组、TGF-β1对照组和噬菌体模拟肽组。噻唑蓝(MTT)比色法定量测定活细胞数量以检测细胞的增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噬菌体模拟肽与成纤维细胞的亲和力。实时定量PCR分析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蛋白(COL1)、Ⅲ型胶原蛋白(COL3)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共获得10种噬菌体模拟肽,选择与TGF-β1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的第一组噬菌体模拟肽进行实验。MTT结果显示,噬菌体模拟肽组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噬菌体上的模拟肽,而非噬菌体本身,能够与成纤维细胞结合;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48 h噬菌体模拟肽组COL1和COL3 mRNA的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噬菌体M13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而CTGF的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噬菌体M13对照组2 d时明显增高(P<0.05),3 d时表达有所降低(P<0.05)。结论噬菌体模拟肽可能是通过调节CTGF的表达,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研究使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s)主要来自牛脑和脑垂体的提取液 ,是大约 15 0个氨基酸结构的酸性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 FGF:FGF1或 b FGF:FGF2 )。其后分离的癌基因产物的细胞增殖因子与上述 FGFs结构类似 ,也被分类在 FGFs家族 ,并依次命名为 FGF3~ 9〔1〕。目前已发现 2 3种FGFs。现主要就多能 FGFs结构和相关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发现和鉴定新的 FGFs结构FGFs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在胚胎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FGFs是由约 15 0~ 2 0 0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相互之间的氨基酸序列有 2 0 %…  相似文献   
8.
背景:大面积烧伤患者切痂术后丢弃的变性皮肤是否可再利用称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通过(保留)变性真皮(基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探讨烧伤变性真皮基质组织工程化改造和临床再利用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 data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0/2011-01),选择文章所述内容需与烧伤变性真皮基质的获取、性质、重塑、应用、评价等方面密切相关的25篇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文献。 结果与结论:保留变性真皮治疗大面积烧伤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相关基础研究显示真皮细胞外基质含有功能性基质隐匿性肽,烧伤变性真皮基质及其降解物是细胞蛋白(激)酶作用的良好底物,具有细胞趋化活性。这些结果表明,烧伤变性真皮基质及其降解产物不是临床再生利用的障碍,通过体外合理改造若能成功应用于临床必将明显缓解烧伤治疗中自体皮源不足,提高复合皮移植效果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间充质来源细胞的有效激活剂,参与创伤后细胞增殖、趋化和迁移,促进炎症反应、再上皮化和血管生成以及愈合过程中的组织重塑,在创面愈合的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被称为“创伤因子”。本文就PDGF在促进创面愈合中的基础及临床应用进展、适应证、禁忌证和安全性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综述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的研究进展,全面了解KGF基本特性及应用方法 .为研制新型KGF药物、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奠定基础.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KGF的相关文献,并综合分析. 结果 KGF由各种来源的间质细胞分泌,受体分布于上皮细胞,特异性地促进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与器官发育、创面修复、肿瘤发生及免疫重建等多方面关系密切. 结论 KGF可用于促进创面愈合及改善皮肤替代物性能,但尚需改变结构,去除副作用,并纯化其促上皮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