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鼠整体胚胎和新生鼠石蜡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收集不同胚龄和日龄的小鼠整体胚胎及新生鼠14.5、15.5及16.5 d的胚胎,清洗后直接置于4%中性甲醛中固定24 h以上;胚龄17.5、18.5 d及日龄0、1、2 d的小鼠,先用注射器往胸腹部及脑部缓慢注入固定液,再整体固定于标本瓶中24 h以上。经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编程脱水,石蜡包埋技术制备小鼠整体胚胎和新生鼠切片。应用HE染色方法对切片进行染色检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整体胚胎和新生鼠的不同组织结构。结果使用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处理小鼠整体胚胎和新生鼠,经过特定的脱水程序处理,镜下观察不同胚龄及日龄的不同组织器官,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一致性好。结论本实验室利用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对小鼠胚胎和新生鼠进行处理,通过设置合理程序,能够同时处理不同胎龄和日龄的小鼠整体胚胎及新生鼠;脱水后制备的石蜡切片结果稳定,一致性好,为小鼠遗传学和发育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研究小鼠雄性和雌性胚胎中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s)发育的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GCs以及生殖细胞发育的基因调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本研究采用C57BL/6J小鼠胚胎为实验材料,通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57BL/6J小鼠胚胎在11至13.5d之间生殖嵴发育的形态学改变,比较雌性和雄性胚胎中原始生殖细胞数量与增殖的变化.结果 发现雄性和雌性胚胎中PGCs的数量在13.5d最多,而处于增殖期的PGCs在13d时最多;在13d的雄性胚胎中,PGCs数量上显著高于雌性,并且其中增殖期的PGCs也较雌性的多.结论 在胚胎发育早期(11至13.5d),小鼠PGCs的发育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早期原始心管发育. 方法 对胎龄7.5-9 d小鼠胚胎心脏进行石蜡连续切片,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并用抗转录因子GATA4和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头端中胚层间充质细胞与小鼠胚胎原始心管及心包腔脏壁中胚层相延续;心肌早期分化标志蛋白转录因子GATA4和α-SMA在原始心管部位高表达. 结论 位于神经沟和原肠之间的胚胎中胚层间充质细胞参与原始心管和心包腔脏壁中胚层的形成;原始心管和心包腔脏壁中胚层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肾组织做免疫荧光是对冰冻切片肾组织做免疫组化的一个补充手段.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进行脱蜡,修复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将染色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石蜡包埋肾组织与冰冻切片染色的诊断符合率达100%,而石蜡切片具有组织结构保存好,免疫沉积物清晰、易于判断结果及免疫荧光淬灭时间长等优点.结论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做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肾组织做免疫荧光是对冰冻切片肾组织做免疫组化的一个补充手段。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进行脱蜡,修复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将染色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石蜡包埋肾组织与冰冻切片染色的诊断符合率达100%,而石蜡切片具有组织结构保存好,免疫沉积物清晰、易于判断结果及免疫荧光淬灭时间长等优点。结论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做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磷脂酶C-γ1在小鼠胚胎各组织的表达及规律。方法 制备小鼠胚胎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并切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磷脂酶C-γ1的表达。结果 各种胚胎组织中软骨、骨骼肌、心肌、肾脏集合小管、结缔组织、脑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磷脂酶C-γ1相关的信号通路对于小鼠胚胎细胞(软骨、骨骼肌、肾脏集合小管、结缔组织、脑神经元等)的发育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早期胚胎切片模型。方法:根据阴道脱落细胞检测法确定动情期最佳受孕时间,通过体内受精方法获得小鼠早期胚胎,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早期胚胎切片模型。结果:将受孕小鼠断颈处死取各期胚胎,制作含有早胚石蜡切片。结论:本实验组为进一步对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柴露燕  张津滔  吴茜  田娟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3):196-197,200,I0001
目的 观察Calbindin-D28k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Calbindin-D28k在胚胎小鼠肾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对胚龄10、12、14、16、18 d小鼠肾组织中Calbindin-D28k的表达进行定性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Calbindin-D28k在胚龄12 d胎鼠肾输尿管芽开始微弱表达,之后随胚龄增加其表达量逐渐增加.胚龄12 d在输尿管芽表达;胚龄14 d在输尿管芽Y型分支表达;胚龄16 d在榆尿管芽壶腹表达,且在S小体与输尿管芽壶腹连接处有少量表述;胚龄18 d定位于连接小管、皮质集合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结论 推测Calbindin-D28k可能对胚胎小鼠肾集合管系的发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鼠在胚胎及生后发育不同阶段肺β-防御素1(mBD-1)的表达。方法孕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胚胎提取及出生前24h腹腔注射LPS,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分别于14.5、17.5 dpc(days post coition,交配后天数)、生后0d、生后4d取肺组织进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并进行mBD-1的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小鼠从14.5d胚胎至出生后4 d各时期肺组织中均存在mBD-1阳性表达,且呈增加趋势(P〈0.05);而同一时间点实验组阳性表达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小鼠肺组织均表达mBD-1,且其表达呈上升趋势,提示该分子可能是肺组织天然抵抗微生物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转录因子FoxO3a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表达特点及分布情况,探讨其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0 d和3 d的昆明小鼠各3只,处死解剖下颌骨,放于新鲜配置的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过夜,制备小鼠牙胚0d和3d的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近远中向5μm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检测FoxO3 a在小鼠不同时期的牙胚表达情况和分布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oxO3 a在小鼠不同时期的牙胚发育中的分布存在差异,FoxO3a在0d小鼠牙胚中,成牙本质细胞成阴性表达,在3d小鼠牙胚中成牙本质细胞成阳性表达。结论观察FoxO3a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以及表达的变化,提示FoxO3a可能参与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适用于大批制作大脑锥体细胞教学标本切片浸银染色方法。方法 应用大脑锥体细胞组织块浸银染色 ,石蜡包埋切片显微镜观察大脑锥体细胞。结果 组织块经过硝酸银块染色后制出的切片 ,其锥体细胞显示清晰。结论 此法经过反复操作 ,结果稳定 ,比传统方法减少了步骤 ,且能连续切片 ,适于大批教学标本的制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及观察发育不同时期胚鼠生殖腺发育的形态变化。方法 取发育不同时期的胚鼠进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结果 从胚胎切片标本中可观察到,交配后第11天出现生殖嵴,第12天出现未分化生殖腺,第13天可在胚胎标本切片上区分雌雄性,第14天雄性的生殖腺演变为睾丸,出现生精小管,为实心的小管。第16天出现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的细胞核明显可见。第16天雌性的生殖腺演变为卵巢.皮质及髓质两者分化明显。第20天睾丸内可见生精小管横断面数目明显增多。管腔内出现空腔,管内有一层精原细胞和一层精母细胞。卵巢内可见一团团粗大的生卵泡性索沿着卵巢周边分布,内含许多原始的卵原细胞,此时有原始的卵泡出现。结论 11~12d为分离原始生殖干细胞(PGCs)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及观察发育不同时期胚鼠生殖腺发育的形态变化。方法 取发育不同时期的胚鼠进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结果 从胚胎切片标本中可观察到,交配后第11天出现生殖嵴,第12天出现未分化生殖腺,第13天可在胚胎标本切片上区分雌雄性,第14天雄性的生殖腺演变为睾丸,出现生精小管,为实心的小管。第16天出现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的细胞核明显可见。第16天雌性的生殖腺演变为卵巢,皮质及髓质两者分化明显。第20天睾丸内可见生精小管横断面数目明显增多,管腔内出现空腔,管内有一层精原细胞和一层精母细胞。卵巢内可见一团团粗大的生卵泡性索沿着卵巢周边分布,内含许多原始的卵原细胞,此时有原始的卵泡出现。结论 11~12 d为分离原始生殖干细胞(PGCs)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培养小鼠味蕾细胞。方法: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取其舌部组织,制成石蜡切片,从舌上皮分离出味蕾细胞置于Ⅰ型鼠尾胶原包被的含复合培养基的培养板上进行原代培养。结果:显微镜下培养的味蕾细胞与石蜡切片中味蕾细胞形态相似。结论:通过酶消化法可以进行小鼠味蕾细胞原代培养,并为后续味蕾细胞及苦味物质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explore whether the conventional pathologic stages of som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were underestimated.Methods195 lymph nod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25 NSCLC pati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s. Firstly, each resulting tissue block was processed for routine paraffin embedding. Then the 6~10 serial sections were chosen, each 5 μm thick, from every paraffin block of the lymph node. Finally,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ast sections of each lymph node were stained by hematoxylin eosin (HE), and the other serial sections were used for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IHC) staining examination with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yokeratin 19.ResultsWith HE staining, 30 of the 195 regional lymph nodes revealed dominant nodal metastases, and none showed micrometastases. IHC staining was performed on 135 lymph nodes that were identified as free of metastases by HE staining, 31 showed micrometastases; none showed gross nodal metastas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E staining staging and IHC staining staging (P<0.05).ConclusionConventional HE staining can accurately detect gross nodal metastases in the lymph nodes of NSCLC patients, but is unfit for detecting lymph nodal micrometastases. IHC staining analysis can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occult micrometastatic tumor cells in lymph nodes, and its assessment of nodal micrometastases can provide a refinement of TNM stage for NSCLC patients. Our results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extensive lymph nodes sampli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胆囊结石病人胆囊颈和胆囊管的组织结构、粘液性质和分泌状态。方法:胆囊颈和胆囊管标本取材于15例胆囊结石病人和5例正常人胆囊。取材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每个蜡块连续切片5张,分别作HE、PAS/AB2.5、醛品红/AB2.5、Masson及Weigert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正常人胆囊预和胆囊管壁内存在腺体和平滑肌。胆囊结石病人胆囊颈和胆囊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粘膜上皮出现粘液分泌改变;壁内粘液腺体增生,粘液(包括中性、硫酸和羧酸粘液)细胞数目增多,尤以硫酸粘液细胞增多更明显;平滑肌纤维有退化变性,胶原纤维数量增多,弹力纤维数量减少。结论:胆囊结石病人胆囊颈和胆囊管存在较明显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对胆囊的排空,结石的形成和排出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组6A(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 6, subtype A, GPRC6A) mRN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比较传统和TSA信号放大系统分析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GPRC6A mRNA的分布情况。为了确保信号特异性,将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组织放在同一张切片上作阴性对照。结果:建立了一种用非同位素标记的互补R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低表达GPRC6A mRNA 的方法。TSA信号放大系统明显提高原位杂交检测该受体的敏感性。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组织中没有可测信号。GPRC6A mRNA至少在消化腺、副消化腺中表达,同时也在肾、睾丸、子宫、脑、肌肉脂肪中有表达。结论:GPRC6A mRNA 的分布模式与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的基因表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描述正常雌性猪尿道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其空间构象,为正确理解其控尿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取6头正常成年未生育雌性猪的完整尿道,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做Masson’s trichrome染色,观察和描述尿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空间构象特点,并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尿道各组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全尿道标本的切面上可以清楚地识别尿道横纹肌、平滑肌、致密结缔组织和黏膜等4种基本成分及其特殊的空间构象。横纹肌纤维层呈马蹄形覆盖80%的尿道最外层,在中、远段尿道明显增厚,具有括约肌形态。平滑肌从内到外共有3层,分别是内纵层、中间环形层和外纵层。致密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并在尿道壁内形成尿道独特空间构象的基本框架和一些特殊结构。结论从尿道独特的空间构象可以看出横纹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将使尿道腔缩窄和关闭,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尿道括约肌特殊空间构象的基本框架,黏膜层犹如橡胶衬垫具有密封尿道腔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不同分层冷冻切片检测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 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行亚甲蓝示踪并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SLN 均行术中冷冻切片HE 染色,依次记录单层切片组、3 层切片组及6 层切片组冷冻病理结果,术后SLN 常规HE 染色石蜡切片为确诊SLN 转移的标准。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HE 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7 例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结果中19 例SLN 阳性,3 例为SLNB 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3.6%(3/22)。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结果与SLN 石蜡切片HE 染色结果比较:单层切片的敏感性为21.1%(4/19)、符合率为73.1%(49/67)、特异性为100%(45/45);3 层切片的敏感性为31.6%(6/19)、符合率为76.1%(51/67)、特异性为97.8%(44/45);6 层切片的敏感性为84.2%(16/19)、符合率为91.1%(61/67)、特异性为95.6%(43/45)。敏感性和符合率,6 层切片组与3 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 层切片组高于3 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而单层切片组与3 层切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N 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SLN 转移可靠而快速,多层切片方法可以提高SLN 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6 层切片组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