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企业等领域的医学装备工程技术人员是与广大医务人员一道奋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战线上的一支专业队伍,医学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是NCP防控的技术保障,而科学防护、规范操作是保证疫情防控战斗力的首要环节。在文献复习、查阅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网站发布的技术文本以及荟萃工程技术人员经验的基础上,从涉及的主要技术流程入手阐述生物安全防护技术要点,为NCP防控中医学设备维修与使用提供生物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一体化头面部医用防护用品,以解决个人防护用品存在舒适度不高、穿脱时间过长以及穿脱步骤过多等问题。方法:将面屏、护目镜、医用防护口罩及防护服头部部分设计为一体,并与防护服无缝连接,口罩边缘采用气囊结构使密封更加完好,面屏采用阔视野,高清晰,防雾效果好的材料。结果:经检测,一体化头面部医用防护用品增强了防护效果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滤过率;减少了穿脱防护用具时间约18 min,约占4种穿脱流程总时间的32.7%;避免了面部口罩压痕和护目镜长期佩戴带来的不适,有效解决了视野不清晰、压痕及护目复消等不利后果;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舒适度和有效工作时间。结论:一体化头面部医用防护用品可增强防护效果,减少穿脱防护用具的时间,避免面部口罩压痕和护目镜长期佩戴带来的头晕、视野不清晰及压痕等,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舒适度和有效工作时间,对目前的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有很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口岸作为重要的防控环节,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现已掌握的COVID-19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口岸防控NCP相关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口岸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中,军队医疗机构内部加强清洗消毒的强度和密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杜绝疫情在军内传播。空军某中心医院在当地政府转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立即制定疫情防控消毒原则、方案,完善院内突发疫情消毒预案,划分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消毒措施严格对表执行,同时加强工作人员防护进行每日终末消毒,至转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没有发生医疗机构内部疫情传播。通过实践,在采取有针对性的现场消毒策略后,可以做到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环境消毒要求,提高军队医疗机构内部疫情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着重分析中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疫情暴发以来所暴露出来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及我国相关现况,就如何加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方法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发表文章以及政策文件的查询,对此次疫情暴发、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着重指出我国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果我国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普遍缺乏流行病学、传染病和医院感染防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方面的轮转与疾病防控实践;临床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薄弱。结论需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传染病防控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的培养,建立传染病防控培训与演练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春辉  黄勋  蔡虻  陈萍  陈文森  陈修文  邓子德  董宏亮  付强  高武强  高晓东  龚瑞娥  巩玉秀  侯铁英  胡国庆  胡必杰  李洁  李卫光  林玲  刘丁  刘聚源  刘卫平  刘运喜  陆群  马红秋  茅一萍  孟秀娟  逄崇杰  乔甫  任南  单淑娟  孙树梅  汤灵玲  童德军  王辉  王力红  王庆红  文建国  吴红曼  吴红梅  吴静  吴秀颖  鲜于舒铭  向天新  熊薇  徐艳  阎颖  杨怀  杨亚红  姚希  袁晓宁  岳丽青  曾翠  曾烂漫  张浩军  张静萍  张乐  张卫红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左双燕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199-213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 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括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同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机构;指导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合理有效利用防护用品,同时也覆盖了几乎所有非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本共识通过评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暴露的风险,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本共识主要内容还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及适用范围,三级防护穿脱流程,个人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要合理进行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区域划分,以及重点分诊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感染科或呼吸科医生参与分诊,这些是风险评估的前提要求;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既要防止防护不足,又要避免 滥用与过度使用,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为前提,预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移动式正压洁净舱,将其应用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标本采集中。方法:设计移动式正压洁净舱,通过风机过滤单元(FFU)形成单向正压气流,高效过滤器(H13)和无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对进入舱内的气体净化,臭氧发生器进行终末空气消毒形成感染控制屏障;采用空调、遮阳伞增加环境舒适度,使采样人员在正压舱内防护级别降低、负担减轻。结果:移动式正压洁净舱的FFU气溶胶过滤效率为99.99%,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99.9%,舱内正压达到30~60 Pa,换气次数达到60次/h,舱内环境使用自然菌沉降法采样达到千级洁净环境水平。结论:移动式正压洁净舱应用在2019-nCoV核酸采集,能够显著减轻医务人员防护负担、提高舒适度,降低院感防控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为大型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总结了某大型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从门诊、住院部、工作人员防护等方面进行风险排查,以及如何将国家规范指南落地的管理经验。结果2020-01-23/02-26该院共上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41例,其中确诊病例4例,确诊病例出现时间点与成都市疫情高峰相吻合。疫情期间患者和工作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结论通过各级风险排查和执行综合防控策略,新冠流行期间该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协同管理机制的防护物资应急储备的应对策略。方法:梳理防护物资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构建防护物资应急储备协同管理框架,采用内部战略协同、目标计划和标准的管用协同、内外联动协同、供采协同、社会职能协同、医联体协同以及信息协同等管理手段,提出应急储备管理应对策略。结果:启动协同管理机制防护物资应急储备管理模式后,防护物资应急储备管理及使用需求管控效果显著,仅医用外科口罩领用量与在岗人员数占比从3.52%降至1.94%,降幅为44.89%,符合医用外科口罩的发放标准。防疫物资应急储备能力整体提高31.30%。结论:运用协同管理机制科学、有序地组织和协调各种可用疫情防护资源,可确保医用防护物资的有序采购和供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制定基于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预防的措施和流程并督促落实,以防止发生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和患者交叉感染。方法结合医院感染的各类规范指南和既往经验制定措施,督导落实。结果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从患者管理、布局流程、空气和环境表面消毒、医疗废物处理、个人防护、保护医务人员等方面详细制定感染防控措施。结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收治患者、保护医务人员的重要保障。要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要求下,将感染防控工作和培训做在平时,提高对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和个人防护技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地评述现代各级医院的大批医疗设备中,包含了许多价格不菲而属于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和放射肿瘤学等各类放射诊疗使用的高新技术设备。大力加强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务必充分重视占据相当大比重的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应急健康传播教育后,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知信行情况,为下一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宣传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2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195 282名居民新冠肺炎知信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居民对新冠肺炎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个人防护行为执行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0.73%~98.92%)和(88.87%~9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143 783.668, P <0.001;〖XC五号.EPS;P〗=22 679.015, P <0.050)。绝大部分居民愿意配合政府实施相关防控措施(98.90%~9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3 364.959, P <0.001)。 结论 居民对新冠肺炎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和个人防护行为执行率相对较高,应对居民的知信行进行动态监测,为后续防控措施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常见困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生、隔离要求等方面对常见的困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从铺叙事件入手,围绕疫情防控的应急组织、疫情防控的应急反应、疫情防控的善后处理、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等内容进行回顾,以此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在地方上得以顺利开展,为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接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时,采取补充预防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培训、监测与督查:采用环境与工程控制措施和加强感染、感控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检验。审视此次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并深入剖析,是新时代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内在要求。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机制不健全、抓好疫情防控中关键群体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技术融入国家应急治理体系不明显等问题极大削弱了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治理效能。为此,必须牢牢把握三个“赋能”:良法善治赋能疫情防控,特定群体赋能疫情防控,科学技术赋能疫情防控,推动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重大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与防护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放射治疗应用的普及,防护安全管理必须予以重视,除了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外,还应重点加强人员、设备及治疗安全操作的管理。对工作人员要合理配备,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监护;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对不同设备应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而放射治疗的操作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只有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与质量保证和控制有机结合,才能确保放射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生、隔离要求等方面对常见的困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