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防控流程。  相似文献   
2.
医院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医院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Bactec 9120自动培养仪对2005年1~10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应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医院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与结论: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87株,其中医院感染147株(79%),标本来源为:痰液及支气管灌洗液114份、血液8份,手术部位分泌物5份,腹水及胆道、皮肤、泌尿道等其他分泌物标本20份;属于社区感染40株(21%),标本来源为:痰液及支气管灌洗液33份,胆道、皮肤、泌尿道等其他分泌物标本7份.前者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73%)、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68%)、头孢吡肟(60%)、美罗培南(56%),而耐药率较高的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93%)、庆大霉素(72%)、哌拉西林钠(67%)、阿米卡星(59%);后者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78%)、阿米卡星(77%)、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68%)、头孢吡肟(63%)、美罗培南(63%),而耐药率较高的是复方磺胺甲噁唑(80%)、头孢噻肟钠(55%)、哌拉西林钠(48%)、庆大霉素(43%)、左氧氟沙星(43%).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医院感染.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同类单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相对密闭环境药品配置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检测Ⅰ类环境和Ⅲ类环境中常规配药模式与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比较不同配药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手工配药时Ⅰ类环境中1~1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Ⅲ类环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Ⅰ类环境中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与Ⅲ类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Ⅲ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2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类环境中进行手工配药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均多于在Ⅲ类环境中进行相对密闭环境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配置过程中环境微粒进入静脉输液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泛耐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 cinetobacter baumanii,PDRAB)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探讨PDRAB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12月份我院9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PDRAB的临床感染病例,应用病例分析方法,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1)PDRAB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基础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病,有机械通气或手术或导管留置史,患者黏膜完整性破坏;(2)此类感染除对多粘菌素敏感率为100%外,对目前所有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3)此类感染目前主要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其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发生前患者均有较长的住院时间,均应用过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以三代以上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应用比例较高,考虑耐药菌的产生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的选择压力有一定关联.(4)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使用同时联合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泛耐的鲍曼不动杆近年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明显增加,尤其发生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可能与其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体外泛耐菌株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影响。方法取同期化处理后的L4期线虫,经肺炎克雷伯菌感染5d后,洗涤、离心,转移至96孔板内(10只/孔),每孔加入LB溶液40μl、M9缓冲液160μl、FUDR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每组5个复孔,20℃静置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0.2,0.4,0.8mg/ml),空白对照组L4期线虫经大肠埃希菌OP50喂养5d后转移至96孔板内,不加白藜芦醇;每24h观察线虫生存情况。结果经Log Rank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与0mg/ml白藜芦醇比较,0.2,0.4,0.8mg/ml浓度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值分别为29.262,35.148,37.040);0.1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χ2=0.05);同时采用Log Rank检验法对0.2,0.4,0.8mg/ml三组浓度白藜芦醇对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该三组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χ2值分别为0.05,0.25,0.56)。结论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中,高浓度白藜芦醇能使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于芳  孙树梅  张亚莉  耿穗娜 《广西医学》2010,32(8):999-1000
目的了解住外科ICU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住外科ICU患者分离出的349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监测。结果在34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48株(42.4%),革兰阳性球菌87株(24.9%),真菌74株(21.2%)。前5位的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嗜麦芽苛养单胞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结论外科ICU病原菌以真菌、肠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主,细菌耐药情况突出。  相似文献   
8.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干预管理,及时控制疑似医院感染暴发(HAISO)并预防其发生.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HAISO发生在较炎热潮湿的季节;被感染者为ICU术后重症者、留置深静脉导管者及新生儿,分别占47.62%、33.33%、19.05%;均为条件致病菌,其中4起为耐药菌;肺部感染最多占42.86%;HAISO逐年减少,2008-2010年分别为3、2、0起.结论 HAISO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并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方法在液体条件下,利用临床分离的XDRKP菌株感染秀丽隐杆线虫,观察线虫存活及体内细菌数量变化情况。结果线虫感染XDRKP后活动明显迟缓,不同浓度的XDRKP对线虫的致死情况不同。log-rank检验显示,1.5×106 CFU/mL XDRKP组与E.coli OP50对照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05);1.5×107、1.5×108 CFU/mL组与E.coli OP50对照组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χ2值分别为229.37、275.98,均P<0.001),1.5×108与1.5×107 CFU/mL XDRKP组线虫的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实验获得上清悬液,经细菌纯培养后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测试,证实为XDRKP。XDRKP感染线虫4、6、12、24 h后,线虫体内细菌总量分别为(0.28±0.02)×105、(0.50±0.38)×105、(1.73±0.56)×105、(2.62±0.53)×105 CFU/mL,不同时间线虫体内细菌总数存在统计学差异(F=1 363.39,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XDRKP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导致小儿(婴幼儿、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探究,选取目标医院2005年9月~2007年3月儿科门诊随访病人320例为调查资源,得出最终结论: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可增加哮喘发病的危险度,过敏性鼻炎(病史)对发作期的小儿哮喘在证候分型、咳嗽病程上存在影响。临床上应继续加大对本病的宣教,提倡持续、规范化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