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华西医院艰难梭菌腹泻致病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其变迁,为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 分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8~12月(44株)和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29株)两个时间段中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艰难梭菌致病产毒株共73株,PCR扩增毒素基因后进行测序鉴定。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甲硝唑、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利福昔明、非达霉素和硝唑尼特9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艰难梭菌耐药性,并对比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前后的耐药性变化。结果 所有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利福昔明的耐药率分别为79.5%、26.0%、27.4%、9.5%;对非达霉素和硝唑尼特高度敏感,两药的MIC范围均为<0.008~0.5 mg/L。与2015年相比,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后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99.5% vs. 44.8%)、莫西沙星耐药率(36.4% vs. 10.3%)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发现一株罕见的利奈唑胺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其MIC 达16 mg/L。结论 华西医院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需限制使用;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可以经验性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全国41所医院54个ICU进行研究,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所有入住ICU并留置中央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监测对象。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集基线资料作为干预前资料;2014年4—9月各参与医院进行干预措施的持续推广,此间收集的资料作为干预后资料,对干预前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中央静脉导管使用率(44.18%VS4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0.019)。干预前后CLA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及95%CI为0.82(0.59-1.13),P=0.10]。干预前后置管部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4,P0.001),干预后股静脉置管(17.25%VS 13.72%)及两个及以上部位置管(2.27%VS 1.44%)的置管比例有所降低。干预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和正确率分别为79.73%、91.47%,均高于干预前的76.14%、74.26%(均P0.001);干预前后皮肤消毒剂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P0.001),其中氯己定乙醇所占比例升高(29.62%VS 50.56%)。除每日评估并记录外,其他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使用无菌大铺巾、置管者着装合格、端口消毒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插管干预和维护干预两者结合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得到有效落实,但其对CLABSI的干预效果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省17所医院,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NICU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共监测 12 998例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43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35%,住院总日数为126 125 d,日发病率为3.46‰。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而下降(χ2=291.55,P<0.001)。不同规模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7,P<0.001),床位数>30张的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和日发病率最高;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以西南地区(10.36%)最高,日发病率以华南地区(10.52‰)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血液为主;感染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我国NICU不同出生体重组、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应继续加强监测,根据感染特点指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对患者住院时间、院内死亡以及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华西医院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357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57例患者,MRSA感染91例,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266例。MRSA组和MSSA组住院时间比较(29 d vs 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前MRSA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MSSA组(P0.01),感染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17 d vs 16.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MRSA组和MSSA组患者死亡率比较(13.19%vs 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26);MRSA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9.67%,高于MSSA组的16.92%(χ2=6.85,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SA感染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MRSA感染未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但MRSA血流感染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通过对临床分离的8株ST37型艰难梭菌的生存特性研究,为临床感染治疗提供初步实验依据及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产毒型ST37艰难梭菌与不产毒ST39艰难梭菌1∶1等量混合后培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毒素基因tcdB随培养时间延长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从而了解ST37型艰难梭菌与不产毒菌株共存时的生长适应性。同理将ST37型艰难梭菌与tcdA+tcdB+的ST54菌株等量混合后测定毒素基因tcd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了解ST37型艰难梭菌与产双毒菌株共存时的特性。结果将ST37型艰难梭菌菌株与不产毒的艰难梭菌1∶1混合后培养,毒素基因tcdB在混合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5),至第4天混合液中几乎检测不到tcdB。将ST37型艰难梭菌菌株与tcdA+tcdB+的ST54菌株混合培养后,毒素基因tcdA并未随时间延长而规律减少(P>0.05)。结论不产毒艰难梭菌菌株能抑制产毒的ST37型艰难梭菌的生长,然而只产tcdA毒素的ST37型艰难梭菌并不能抑制产双毒菌株艰难梭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防控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各临床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对效率,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63个临床病房作为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产出导向型(BCC)模型及超效率模型对其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63个临床病房总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39,纯技术效率平均值0.995,规模效率平均值0.944;21个临床病房纯技术效率DEA有效,占33.33%。结论非DEA有效的临床病房应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促进其技术效率持续改善,DEA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