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营养因子 (NTF)对健康及受损神经元的存活及再生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某些NTF的代谢改变或缺乏构成了变性疾病的基础。自 195 2年神经生长因子 (NGF)被发现后随着神经细胞培养 ,DNA重组等技术的建立相继发现了众多NTF。其中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与帕金森病 (PD)及运动神经元 (MN)病的关系最为密切。BDNF与NGF同属一个家族 ,由 119个氨基酸组成 ,许多动物及人的BDNF基因已被克隆[1] 。用BDNF处理过的中脑多巴胺 (DA)神经可以减轻 1 甲基 4 苯基吡啶(…  相似文献   

2.
神经生长因子对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秀丽  沈柏均 《医学综述》2001,7(9):522-524
神经生长因子 (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它是一种嗜神经多肽 ,是某些中枢神经元、感觉传入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化所必需的因子[1 ] 。NGF包括脑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营养素 3(NT 3)和NT 4 / 5。过去 10余年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 :NGF不仅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也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1 神经生长因子作为免疫和血液系统的神经调节因子主要和次要的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GALT)含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 ,其对NGF的作用高度敏感。在淋巴器官中的免疫及造血细…  相似文献   

3.
神经营养素-4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素-4(NT-4)作为神经营养素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家族成员-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5(NT-5),神经营养素-6(NT-6)一起对神经元的生存及发育起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它在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生理功能等方面与其他家族成员相比有进化的保守性,又有自己进化的特殊性。它在哺乳动物体内有广泛表达,通过低亲和力NGF受体(P75~(LNCFR)),高亲和力trkA受体,高亲和力trkB受体发挥作用。NT-4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观察吗啡依赖或戒断时大鼠脊髓,脑干和皮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ial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以及受体GDNFR-α和GDNFR-β基因的表达以及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Ach)、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或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处理后对它们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mRNA作为内标检测GDNF,GDN  相似文献   

5.
60年前,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发现开辟了肽类生长因子的新纪元,促成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而近30 a中科学家们又相继发现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神经营养素-4/5(neu-rotrophin-4/5,NT-4/5)、神经营养素-6(neu-rotrophin-6,NT-6)、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营养  相似文献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体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脑内广泛分布在海马、大脑皮层以及皮层下神经核团。我们通过脑室内注射抗BDNF抗体阻断内源性BDNF的营养作用,以探讨BDNF对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以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30g(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分为:(1)正常对照组6只,每只侧脑室注射正常羊血清IgG120μg/d;(2)实验组7只,每只侧脑室注射羊抗BDNF抗体120μg/d(澳大利亚费林德斯大学拉什教授惠赠)。2方法:(1)侧脑室注…  相似文献   

7.
重组可溶型Fas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受体Fas ,又称APO 1和CD95 ,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NGFR)家族 ,与其天然配体FasL结合后 ,可介导Fas 的细胞凋亡。临床检测中已初步发现体内sFas水平的异常与某些重大疾病 ,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体外实验亦表明 ,sFas能阻断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因此 ,阐明sFas的产生机制及生理功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正常人外周血取自北京同仁医院志愿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  相似文献   

8.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1933年始由大鼠胶质瘤细胞系B4 9中分离出来 ,是一种含有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同二聚体蛋白质 ,分子量为33— 35KD ,7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分子中的位置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E—β)超家族相同 ,因而被看作是TGF—β超家族的一员 ,人和大鼠的GDNFm93%的同源性〔1〕。GDNF在神经系统中有广泛的分布 ,RT—PCR法显示GDNF的RNA定位于接受多巴胺 (DA)能神经之投射的纹状体、苍白球腹侧区、嗅结节、梨状区 ,在非DA能脑区的小脑原基、出生前脊髓背梭、新生大鼠丘脑、基底前…  相似文献   

9.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唯物事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GDN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T12脊髓,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NS和GDNF,分别取不同时间的伤段脊髓进行切片,应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中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结果:GDNF组较NS组ChE活性显著增  相似文献   

10.
心肌肥厚指心肌细胞增大而无细胞分裂。从分子水平上 ,心肌肥厚分三个环节 :胞外肥大刺激信号、胞内信号转导及核内基因转录活化 ,最终诱发细胞发生肥大表型变化〔1〕。诱发心肌肥大的刺激因素主要包括 :机械应激、多种神经体液因子 ,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 -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内皮素 (Endothelin ,ET)、心钠素 (Atri alNatriureticFactor ,ANF)等 ,还有某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 (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 - β (TGF - β)等。它们均…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2年,Levi-Montalcini首次发现神经生长因子, 并因此于19 8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通过研究证实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s)是一类由神经元、神经支配的靶组织或胶质细胞产生的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分化、生长和存活的活性蛋白质,它们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更多更新的神经营养因子不断发现,揭示出一个崭新的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家族.目前已知成员有 :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 -4(NT-4),神经营养素-6(NT-6)[1,2].本文对该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受体和生物学功能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因子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部分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大脑皮质各层有极弱阳性的神经元;小脑皮质分子层及蒲肯野细胞呈强阳性反应;脊髓灰质中阳性神经元广为分布,尤以前角、后角Ⅰ、Ⅱ板层及Clark核明显。此外,脊髓胶质细胞和中央管室管膜上皮均有GDNF阳性信号表达,表明GDNF对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种神经元群均有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pcDNA3.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真核表达质粒并了解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将GDNF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产物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 ,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FuGene 6介导法转染真核细胞 ,了解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RT PCR产物为 6 40bp特异片段 ,pcDNA3.1(+)GD NF重组体经酶切后分别出现 6 40bp和 30 0bp片段 ,测序分析与文献报道结果完全一致 ,表明重组pcDNA3 .1(+)GDNF表达质粒克隆成功。可见…  相似文献   

14.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雪  章为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29(3):289-291,306
为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因子在成年大鼠枢神经系统部分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大脑皮质各层有极弱阳性的神经元;小脑皮质分子层及蒲肯野细胞呈强阳性反应;脊髓灰质中阳性神经元广为分布,尤以前角、后角Ⅰ、Ⅱ板层及Clark核明显。此外,脊髓胶质细胞和中央管室管膜上皮均有GDNF阳性信号表达,表明GDNF对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种神经元群均有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浆免疫指标变化与糖尿病足部感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在糖尿病足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办法。方法:以健康志愿者(NC)和糖尿病(SDM)患者为对照,动态观测糖尿病足(DF)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2R)、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CH50)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h)。结果:①DF和 SDM组sIL-2R显著高于 NC组(P<0.05),NKCA及 CD4/CD8显著低于NC组(P<0.05);同时DF患者sIL-2R较SDM患者显著增高(P<0.05),NKCA及 CD4/CD8 较SDM患者显著降低(P<0.05);在 DF组中溃疡及坏疽患者 sIL-2R显著高于高危足患者,NKCA显著低于高危足患者(均 P<0.05);②25例 DF患者治疗后,sIL-2R逐渐下降,NKCA、CD4/CD8逐渐升高,至观察终点与治疗前比较,三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在DF患者,sIL-2R与病情严重性呈显著正相关(r=0.734,P<0.01),与治疗过程中PG2h变化亦呈显著正相关(r=0.467,P<0.05),NKCA与FPG,PG2h呈显著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6.
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义的神经营养因子 ,除了NGF家族外 ,还有CNTF相关因子家族、多种生长因子(PDGF、EGF、IGF、TGF、FGFs等)、白介素等。它们在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及功能表达。它们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和周围靶组织中 ,通过靶源性、自分泌、旁分泌方式或某种其它模式 ,按特定的时空顺序 ,作用于相应的神经细胞群 ,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现就有关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和作用方式作一简要综述。1靶源性的作用方式我们知道 ,发生中的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大量增殖 ,由于没有靶组织…  相似文献   

17.
化疗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 36例肺癌及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进行了动态观察。1 资料和方法 肺癌组 :36例 ,鳞癌 1 5例 ,腺癌 1 3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8例。男 2 8例 ,女 8例 ,平均 52岁。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 2周期后抽取空腹静脉血 3ml(肝素防凝 ) ,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对照组 :2 0例 ,为健康查体者。男1 2例 ,女 8例 ,平均 49岁。免疫荧光抗体CD4 FITC/CD8 PE/cy5和IgG1 FITC/IgG1 PE/CD45 PE cy5(阴性对照 )为Immunotech产品。CD3/CD1 6 CD56 ,溶血素FACSLys…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证明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及转移生长因子 β(TGF β)在糖尿病肾病 (DN )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其在肾内的过分表达可刺激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外基质 (ECM)的过度扩张 ,最后导致肾小球及间质的纤维化。本文用RT PCR研究DN大鼠肾皮质中PDGF及TGF β的基因表达 ,以探讨其在DN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以及两个因子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模型随机抽取 12只体重 2 0 0~ 2 5 0g健康雄性Wister大鼠 ,禁食 10h后 ,链脲佐茵素 (STZ) 5 0mg/kg腹腔内注射 ,2 4h…  相似文献   

19.
DETECTIONOFPOINTMUTATIONSINEXON2OFTHEG6PDGENEINCHINESEG6PDVARIANTXuWeiming;(许卫明)WangJing;(王菁)HuaXiaoyun(华小云)andDuChuanshu(杜传书...  相似文献   

20.
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 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中,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表达。结论:人及大鼠GDNF cDNA的克隆与表达获得成功,为研究GDNF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