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雪  章为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29(3):289-291,306
为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因子在成年大鼠枢神经系统部分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大脑皮质各层有极弱阳性的神经元;小脑皮质分子层及蒲肯野细胞呈强阳性反应;脊髓灰质中阳性神经元广为分布,尤以前角、后角Ⅰ、Ⅱ板层及Clark核明显。此外,脊髓胶质细胞和中央管室管膜上皮均有GDNF阳性信号表达,表明GDNF对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种神经元群均有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脊髓腹角神经元共存NGF,BDNF,NT3,NT4和GDN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GF,BDNF,NT3,NT4和GDNF抗血清,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GF,BDNF,NT3,NT4及GDNF在成年猫L5脊髓腹角神经元是否共存。结果:L5脊髓腹角神经元均含有上述被检测的5种神经营养因子的免疫反应物,表明腹角神经元共存NGF,BDNF,NT3,NT4及GDNF,提示这5种神经营养因子可能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胎脊髓修复成鼠损伤脊髓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妊娠14天胚胎脊髓植入急性损伤的成体脊髓后1,3,5,7,10,15和30天。用原位和斑点分子杂交技术对胚胎脊髓和正常脊髓内BDNFmRNA的表达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观察。结果在正常脊髓内,BDNFmRNA以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少量胶质细胞分布为主:脊髓损伤后,杂交产物扩大到中小型神经元,同时更多的胶质细胞参与了反应;胚胎脊髓移植后,除移  相似文献   

4.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胚胎脊髓修复成鼠损伤脊髓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妊娠14天胚胎脊髓植入急性损伤的成体脊髓后1、3、5、7、10、15和30天,用原位和斑点分子杂交技术对胚胎脊髓和正常脊髓内BDNFmRNA的表达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观察。结果在正常脊髓内,BDNFmRNA以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少量胶质细胞分布为主;脊髓损伤后,杂交产物扩大到中小型神经元,同时更多的胶质细胞参与了反应;胚胎脊髓移植后,除移植物本身继续维持表达外,正常脊髓阳性反应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加。损伤组原位和斑点分子杂交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移植组的分子杂交反应又在很多时相点上显著高于损伤组。结论移植的胚胎脊髓除为自身和宿主脊髓提供神经营养外,也诱发了正常脊髓在发生过程中曾经拥有的合成机制,以增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方式为自身的再生提供营养,同时也为移植物的发育分化提供合适的营养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成年SD大鼠行腰1脊髓左半切洞损伤,植入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纤维,术后分期取聚乙醇酸纤维行改良三色染色,同时部分标本用抗GFAP单抗,抗NF单抗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染色胶质细胞和社会轴突。结果:脊髓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突起附着PGA纤维迁移生长,随着时间较长,PGA纤维上细胞数量多  相似文献   

6.
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 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中,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表达。结论:人及大鼠GDNF cDNA的克隆与表达获得成功,为研究GDNF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取新生大鼠涉及限皮质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用兴奋性氨基酸建立神经元变性损害模型,并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胶质细胞衍生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观察其对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影响及受损神经元的恢复。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中加入GDNF可明显减轻菠脑皮质神经元变性、死亡,并呈正量效关系。提示GDNF中拮抗性基酸神经元变悸、死亡,并呈正量效关系。提示GDNF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对小鼠脑皮神经元有保护、  相似文献   

8.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唯物事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GDN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T12脊髓,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NS和GDNF,分别取不同时间的伤段脊髓进行切片,应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中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结果:GDNF组较NS组ChE活性显著增  相似文献   

9.
观察吗啡依赖或戒断时大鼠脊髓,脑干和皮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ial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以及受体GDNFR-α和GDNFR-β基因的表达以及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Ach)、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或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处理后对它们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mRNA作为内标检测GDNF,GD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汉族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前体cDNA进行核苷酸旬分析及功能研究。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汉族人GDNF前体cDNA,利用昆虫杜状病毒表达系统(BES)表达此前体cDNA,原代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汉族人GDNF前体cDNA为截短的555bp的转录体,其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产物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结论:汉族人GDNF前体c尤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CS2的毒作用机制,本实验观察了CS2所致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神经特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综合评价大鼠吸入CS2(0、300、600、1200、2400mgm3)2个月后所致大鼠病理改变及对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微丝(NF)的影响。结果CS2染毒大鼠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胞质减少、细胞变性、核固缩等神经元慢性死亡表现及胶质细胞增生;GFA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显示GFAP表达增加,图像分析半定量结果表明:GFAP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指数与接触浓度有剂量效应关系;NF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表明大鼠NF排列密集,且有串珠样改变。结论胶质细胞增生及NF改变为CS2所致神经病变的两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1933年始由大鼠胶质瘤细胞系B4 9中分离出来 ,是一种含有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同二聚体蛋白质 ,分子量为33— 35KD ,7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分子中的位置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E—β)超家族相同 ,因而被看作是TGF—β超家族的一员 ,人和大鼠的GDNFm93%的同源性〔1〕。GDNF在神经系统中有广泛的分布 ,RT—PCR法显示GDNF的RNA定位于接受多巴胺 (DA)能神经之投射的纹状体、苍白球腹侧区、嗅结节、梨状区 ,在非DA能脑区的小脑原基、出生前脊髓背梭、新生大鼠丘脑、基底前…  相似文献   

13.
GDNF 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重组克隆,基因转染及RT-PCR。结果;CV1及SH-SY-5Y细胞中无GDNF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出现GDNF表达条带。NG108-15细胞有GDNF的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表达条带增强。结论: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均有较强表达,提示以此制备的工程细胞在Parkinson‘s病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并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年大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腰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组,B组;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损伤+移植+NGF组;D组:损伤+移植+CNTF组;E组:损伤+移植+NMT-3组;F组:损伤+移植+BDNMF组。手术后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应用Nissl染色方法观察脊髓神经元的大  相似文献   

15.
1 感觉神经元在发育期必需NTFsNTFs包括神经营养素家族 (NTs)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素家族 (GDNFs)等。NTs包括神经生长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营养素 - 3(NT - 3)、神经营养素 - 4 / 5(NT - 4 / 5)和神经营养素 - 6 (NT - 6 )。它们均起源于同一基因家族 ,其受体为低亲和力的p75受体和高亲和力的Trk家族受体[1,2 ] 。GDNFs包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素 (GDNF)、neurturin (NTN )、persephin (PSP )和artemin (ART)。GDNFs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在大鼠损伤疹髓内的表达规律,观察外源性BDNF对损伤脊髓的作用。方法:利用激光束描记位移的重力打击装置,制备可靠 的定量损伤模型;以直接法将带有BDNF基因表达框的复制制陷重组腺病载体直接转移至大鼠损伤脊髓,用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移有效性,并观察损伤轴突计量形态学改变,抽伤脊髓BDNFmRNA表达,BDNF和神经中丝(Neurofila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在海马中的分布及其表达。方法:大鼠颈总动脉夹闭造成脑缺血30min,于6,12,24,72h进行点杂交和原位杂交,72h时进行神经元尼氏小体染色。结果: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死亡,BDNFmRNA表达于6h开始增加,72h恢复正常。24h时齿状回BDNFmRNA表达高于CA1区。CNTFmRNA表达于12h开始持续增加。结论: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海马BDNFmR-NA和CNTFmRNA的表达均增加。BDNF可能有利于齿状回神经元耐受缺血,CNTF可能在局部发挥神经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神经营养因子 (NTF)对健康及受损神经元的存活及再生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某些NTF的代谢改变或缺乏构成了变性疾病的基础。自 195 2年神经生长因子 (NGF)被发现后随着神经细胞培养 ,DNA重组等技术的建立相继发现了众多NTF。其中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与帕金森病 (PD)及运动神经元 (MN)病的关系最为密切。BDNF与NGF同属一个家族 ,由 119个氨基酸组成 ,许多动物及人的BDNF基因已被克隆[1] 。用BDNF处理过的中脑多巴胺 (DA)神经可以减轻 1 甲基 4 苯基吡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在海马中的分布及其表达。方法:大鼠颈总动脉夹闭造成脑缺血30min,于6,12,24,72h进行点杂交和原位杂交,72h时进行神经元尼氏小体染色。结果:脑缺血后,海马CAI区神经元大量死亡,BDNFmRNA表达于6h开始增加,72h恢复正常。24h时齿状回BDNFmRNA和CNTFmRNA的表达均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BDN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方法 :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BDN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BDNF免疫反应物的分布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BDNF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术后 2 4h ,BDNF的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者明显增强并维持至 7h (P <0 0 5 ) ,术后 2 1h又进一步增强并高过术后 2 4h者水平 (P<0 0 1) .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则从术后 2 4h至 2 1h进行性增加 (P <0 0 1) .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早期 ,BDNF在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BDNF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