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CD28在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和CD8+CD28+、CD8+CD28-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D8+CD28+T细胞数下降,CD8+CD28-T细胞数上升显著,这些变化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和患者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癌患者CD8+CD28+T细胞减少,CD8+CD28-T细胞增多,使其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下降,肿瘤细胞借此逃脱免疫攻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并探讨该群细胞频数的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在胃癌肿瘤免疫过程中Treg细胞对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4+CD25+和CD8+水平显著增高,胃癌临床分期越晚CD3+、CD4+、CD4+/CD8+水平越低,CD4+CD25+和CD8+水平越高,在临床Ⅰ、Ⅱ期患者与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 T细胞数量下降,而Treg细胞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和食管癌外周血表达CD25的CD4+调节T细胞(CD4+CD25+Tr)比率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9例胃癌和28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24.37±4.82)%(n=28);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17.74±4.24)%(n=49).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该CD4+CD25+Tr细胞低表达CD45RA及CD69.分层分析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显示,胃癌患者Ⅰ~Ⅲ期,其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16.69±5.71)%(n=15);Ⅳ期为(18.08±4.99)%(n=16).与Ⅰ~Ⅲ期比较,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复发患者18例,其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23.32±4.98)%(n=18).明显高于原发胃癌组(P<0.01).食管癌患者Ⅰ-Ⅲ期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25.17±5.87)%(n=18),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26.46±4.84)%(n=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率明显升高.提示祛除人的CD4+CD25+Tr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细胞、CD4 CD8-细胞、TCRαβ+ CD4-CD8 -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细胞)及各细胞亚群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TCRαβ+CD4- CD8-T细胞与FAS介导的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RA患者以及24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 CD4 - CD8 -T细胞的数量及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s,RF)、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rein,CRP)以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 - CD8 -细胞与健康对照相似,TCRαβ+ CD4 - CD8 -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82±0.38 vs.0.57 ±0.26,P=0.013),TCRαβ+ CD4-CD8 -T细胞表面的FAS的表达增高(1.23 ±0.69 vs.0.80±0.45,P=0.016),并与TCRαβ+ CD4-CD8-T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9,P=O.000);TCRαβ+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CD4- CD8-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RF、WBC、CRP以及ESR之间均无相性(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TCRd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显著增加,表明TCRdβ+CD4-CD8-T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调.RA患者中TCRαβ+ CD4 - CD8 -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疾病活动性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在RA患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琳惠  黄奕江  蔡兴俊  莫儒冰 《海南医学》2013,24(18):2658-2660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外周血CD8+CD28-T细胞与CD8+CD56+T细胞间的关系及两种细胞群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每组各15只。测定小鼠的气道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流式检测小鼠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CD8+CD56+T细胞的比例,分析哮喘中两种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①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②哮喘组小鼠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CD8+CD56+T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升高;③CD8+CD28-T细胞与CD8+CD56+T细胞数量上呈正相关(r=0.737,P=0.002)。结论哮喘时外周血CD8+CD56+细胞和CD8+CD28-细胞数目异常,两种细胞正相关,可能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于化疗前1天、化疗结束后第5天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RT-PCR法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将分选的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按单纯Treg细胞组、1∶1混合细胞组,单纯CD4+CD25-T细胞组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Treg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43例胃癌患者化疗前1天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7.63%±6.31%,化疗后降至13.79%±4.82%(P<0.01);化疗后FoxP-3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1);化疗后Treg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由化疗前的54.64%±5.15%下降至24.63%±2.34%(P<0.01)。结论 FOLFOX化疗方案可减少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下调其表面标志物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减弱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诱生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
曹建伟  丁俊彩 《广东医学》2012,33(24):3797-3798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患儿外周血中CD8+CD28+/CD8+CD28-T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患儿36例(过敏性鼻炎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8+、CD8+CD28+、CD8+CD28-、CD2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过敏性鼻炎组CD8+CD28+T细胞百分比为(20.2±4.4)%,高于对照组的(18.9±3.6)%;过敏性鼻炎组CD8+CD28-T细胞百分比为(6.2±2.3)%,低于对照组的(8.3±2.3)%;过敏性鼻炎组CD28+T细胞百分比为(66.3±9.6)%,高于对照组的(45.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T细胞的百分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CD28+T细胞在过敏性鼻炎患儿外周血中增生活跃,CD8+CD28-T细胞相应降低,而总CD8 T细胞百分比维持相对稳定或稍低,提示CD8+CD28+与CD8+CD28-T细胞亚群的失衡参与了过敏性鼻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两种细胞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IL-17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数量和比例。结果胃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胃癌组中晚期、T3+T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别高于早期、T1+T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但不同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Th17细胞的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且提示肿瘤进展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相关,但与Th17细胞无明显统计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CD28+和CD8+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CC病人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8+CD28+细胞百分率降低,CD8+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CD28-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CC病人CD8+细胞升高,CD8+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CD28-细胞数升高,CD8+CD28+细胞数降低;CD8+T细胞的升高是CD8+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TNM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动态分析179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 不同TNM分期恶性肿瘤患者随疾病进展外周血CD4+ CD25+ CD127-细胞占CD4+细胞比率升高,在肿瘤Ⅳ期尤其明显;Ⅰ期和Ⅱ期病人CD4+细胞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Ⅲ、Ⅳ期病人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各期肿瘤患者CD3+、CD8+、CD19+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细胞占CD4+细胞比率的升高与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定期检测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19、CD56、CD2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表达情况及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AML初发患者130例,采用三组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CD34/CD13/CD45/CD19、CD34/CD56/CD33/CD45和CD34/CD2/CD33/CD45),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初发AML病人骨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在AML中CD19阳性表达率为2.31%(3/130例),CD56为3.75%(3/80例),而CD2为1.25%(1/80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无表达。结论CD19、CD56、CD2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表达率很低;CD56、CD2可作为AML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指标;CD19在AML微小残留病检测中无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鹏  阚全程  余祖江 《广东医学》2007,28(2):183-184
目的 探讨头孢地嗪(CDZM)对正常小鼠外周血中CD3 ,CD4 ,CD8 及CD4 /CD8 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分设6组,对小鼠分别连续7 d注射胸腺肽(Thy)10 mg/kg、头孢地嗪(500,200,50 mg/kg)、头孢曲松500 mg/kg及生理盐水后,在第7,14,21天分别采集外周血,经流式细胞仪对小鼠外周血中CD3 ,CD4 ,CD8 ,CD4 /CD8 进行检测,观察头孢地嗪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CDZM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明显地提高外周血CD4 /CD8 的比值,与Thy相比,CDZM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更为持久.结论 头孢地嗪可通过调整CD4 和CD8 之间的平衡,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判断骨转移瘤患者经过放射性核素89SrCl2治疗后免疫学指标CD4 ,CD8 及CD4 /CD8 的变化及该指标对治疗效果的监控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应用89SrCl2治疗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24例。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CD4 ,CD8 及CD4 /CD8 值。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后第2,4和6个月行全身骨显像,记录骨转移病灶数及计算平均值。结果正常对照组CD4 ,CD4 /CD8 值高于骨转移瘤患者,而CD8 值低于骨转移瘤患者(P<0.05)。89SrCl2治疗后病灶数随CD4 增加、CD8 降低、CD4 /CD8 增加而相应减少。第4个月89SrCl2作用达峰值,各指标也达到极限值。结论CD4 ,CD8 ,CD4 /CD8 可以灵敏反映89SrCl2治疗效果,客观反映骨转移瘤病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D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前后外周血抑制性T细胞( suppress T lymphocytes,Ts)和细胞毒性T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c)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取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采用纽约大学脊髓损伤撞击仪制作重物坠落SCI模型。于SCI前及后1、3、5、7、14、21、28和56 d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CD28-Ts 和CD3+CD8+CD28+Tc亚群的变化规律。结果:SCI前,正常大鼠外周血中Ts和Tc亚群占CD3+总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0.27±12.09)%和(14.75±4.29)%。损伤后1 d,Ts的比例为(22.58±12.12)%。术后5 d时其百分比下降至最低,为(20.86±10.41)%。术后7~21 d,其比例恢复至术前水平,28 d时显著升高,其比例为(37.90±12.98)%。56 d时其比例为(33.79±11.44)%,恢复至损伤前水平(P>0.05)。 Tc和Ts亚群的变化趋势相反,在损伤后1、5、21和28 d时其比例分别为(17.29±7.10)%、(20.02±6.24)%、(23.89±6.78)%和(13.81±11.21)%。但56 d时其比例没有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是进一步下降至(8.71±6.44)%(P<0.01)。结论:在SCI后的早期阶段,SD大鼠外周血Tc占明显优势,提示Ts功能抑制、Tc功能增强是SCI免疫损伤机制之一。 SCI后5~21 d是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的关键时间窗。  相似文献   

15.
妊娠早期CD56brightCD16- NK细胞CD49d和CD11b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和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CD16- NK细胞及蜕膜组织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中整合素α4(CD49d)和αm (CD11b)的表达。方法  采集18例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其中14例另取蜕膜组织)和9例稽留流产妇女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样本CD56brightCD16- NK细胞中CD49d和CD11b表达。结果  CD49d和CD11b在早期妊娠蜕膜CD56brightCD16- NK细胞表达显著低于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CD56brightCD16-NK细胞(P<0.01);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CD16- NK细胞的表达较早期妊娠妇女显著降低(P<0.05)。结论  CD49d和CD11b可能在妊娠早期uNK细胞的募集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正常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药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疗法)对艾滋病(AIDS)患者纯真型和记忆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HAART疗法组和HAART疗法加补中益气丸组,用流式细胞仪法分别在治疗0,12,24,36,48周测定2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的计数及CD4CD45ROT、CD4CD45RAT计数,并算出比值。结果 2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比值在各观察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2组CD4CD45ROT在治疗48周时差异有统计意义,CD4CD45RAT在治疗36,48周时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益气健脾方药同HAART疗法联用能使AIDS患者的CD4-CD45RAT提早出现,优于单纯HAART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上CD28分子和CD103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4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及CD28分子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再选取10例胰腺癌患者,分别检测其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03分子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9.88±4.32)%,较对照组的(14.12±4.95)%显著降低(P<0.01) ;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13.13±5.52)%,与对照组[(11.41±4.0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CD8+ CD28+、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0.92±4.54)%、(13.62±4.52)%,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10.54±3.83)%、(14.15±3.27)%,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Ⅲ期胰腺癌患者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5±1.22)%,显著低于Ⅰ、Ⅱ、Ⅳ期的(13.01±2.31)%、(10.79±1.64)%、(10.5±1.45)%(P值分别<0.01或0.05).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上CD103分子表达率为26%,显著高于外周血及癌旁组织中的2%及8%(P值均<0.01).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 CD28+T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和功能减退,E-cadherin/αEβ7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健康医护人员10例,乙肝病毒携带1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CD3^+CD4^+、CD3^+CD8^+、CD3^+检测。结果CD3^+CD4^+/CD3^+CD8^+比值、CD3^+CD8^+百分率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D3^+CD4^+百分率,CD3^+百分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外周血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无CD3^+CD4^+百分率变化,可能与其功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2.DE/MS)分析人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问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提取人脾脏源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问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fion/ionization time of flying maass spectrometry,MAI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 胶图差异分析发现25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17个点在CD4^ CD25^-T细胞上调,8个点在CD4^ CD25^ T细胞上调。质谱初步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质点。结论 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调节性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