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舌癌患者外周血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和细胞毒作用,寻求对舌癌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提取20例舌癌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IFN-γ、抗CD3mAb、IL-2和IL-1β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细胞对Tca8113的杀伤活性;同时培养舌癌患者LAK细胞、CD3AK细胞和舌癌患者CIK细胞在增殖和杀瘤活性上作比较。结果舌癌患者20ml外周血经过一个周期培养平均获得的CIK细胞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舌癌患者CIK细胞经过周期培养也较培养前的数量明显增高,于12~21d达高峰。舌癌患者CIK细胞与LAK相比,增殖倍数和杀伤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舌癌患者CIK增殖倍数与CD3AK相比,早期差异无显著性,但后期增殖倍数及杀伤活性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舌癌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倍数和杀瘤活性明显优于LAK和CD3AK细胞,低于正常人CIK的增殖能力,而舌癌患者CIK细胞杀伤活性与正常人来源CIK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望作为自体过继免疫治疗舌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增殖能力、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细胞毒作用,寻求鼻咽癌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提取24例鼻咽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FN-γ、抗CD3mAb、IL-2和IL-1β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计数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数,用MTT法检测细胞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用ELISA法测定CIK细胞分泌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培养CD3AK细胞和LAK细胞,与CIK细胞在增殖和杀瘤活性上进行比较。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统计有差异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表现出很强的体外增值活性及杀瘤活性,与CD3A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其增殖活性和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且与正常人自体CIK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别(P>0.1)。结论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明显优于CD3AK和LAK细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CIK细胞的制作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制备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IK)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经干扰素γ(IFN-γ),CD3McAb,白介素2(IL-2),白介素1α(IL-1α)诱导,制作CIK细胞,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增殖速度快、最终增殖倍数高.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CD3AK、LAK与CIK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CD3AK、LAK及CIK细胞的诱导、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的变化.②方法采用CD3单抗和IL-2刺激诱生扩增CD3AK细胞,用IL-2刺激诱生LAK细胞,采用第0天加入IFN-γ,第1天加入IL-1,CD3单抗,IL-2诱生CIK细胞,观察它们的扩增情况;用MTT法以K562和H7402细胞为靶细胞,测定CD3AK、LAK及CIK细胞的杀伤活性.③结果CD3AK和CIK细胞的扩增能力远大于LAK细胞(P<0.05).CIK细胞和CD3AK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第19、22天时CIK细胞的扩增能力显著高于CD3AK的扩增倍数(P<0.05).CD3AK和CIK细胞对K562和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④结论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扩增能力和更强的杀伤活性,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连续非贴壁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CD3mAb),诱导生成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诱导16d后,CIK细胞的增殖率达到高峰,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过22d培养,总的细胞数可扩增至100多倍;CI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18、21d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扩增倍数(P<0.01)。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CD3 CD56 细胞为其主要的效应细胞,经过22d培养显著增加,为(55.15±5.49)%,其绝对值可增加1500多倍。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和杀瘤能力,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连续非贴壁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CD3mAb),诱导生成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诱导16 d后,CIK细胞的增殖率达到高峰,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过22 d培养,总的细胞数可扩增至100多倍;CI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18、21 d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扩增倍数(P<0.01).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CD3 CD56 细胞为其主要的效应细胞,经过22 d培养显著增加,为(55.15 5.49)%,其绝对值可增加1500多倍.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和杀瘤能力,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cells)的体外扩增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NC,培养诱导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扩增倍数、增殖速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30例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 经2周培养,CIK细胞平均增加了30倍,总数达(4.8~5.0)×109,活性细胞比例>90%;体外杀伤率约50%,表型检测效应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5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后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增殖情况,检测CIK细胞的表面分子表型和体外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用H3培养基培养的分别来源于脐带血和患者自体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添加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与CD3单抗,体外诱导CIK细胞,在培养的第7天分别加入H3培养基和T551培养基继续诱导培养至14 d.计数观察CIK细胞增殖能力,流式检测细胞表面CD3、CD56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两组培养基条件下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效果.结果 动态计数及表型分析结果表明,H3及H3+T551培养的CIK细胞扩增倍数(包括脐带血CIK总细胞数和自体CIK总细胞数)在第14天均分别达到76.9倍、62.3倍;两种培养条件下脐带血CIK细胞中CD3+ CD56+双阳性细胞含量分别是(16.70±2.72)%和(10.80±2.59)%,自体CIK细胞中CD3+ CD56+双阳性细胞含量分别是(11.23±6.64)%和(10.70±6.42)%;体外杀瘤实验表明,当效靶比为5∶1时,H3培养的脐带血CIK细胞杀伤率达到(33.50±9.99)%,显著高于H3+T551培养脐带血CIK细胞的(20.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H3和H3+T551培养的自体CIK细胞杀伤率分别是(59.67±27.59)%和(42.13±1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 H3培养的脐带血和自体CIK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白血病癌细胞活性,可应用于临床上白血病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不同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脐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为诱导剂制备CIK;采用直接细胞计数法比较CIK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的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三者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3种不同来源单个核细胞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d诱导后,其CIK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较诱导前有显著提高(P<0.05);脐血来源的CIK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0.05);脐血CIK的食管癌细胞杀伤活性最强。结论脐血来源的CIK体外增殖快,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ells)的体外扩增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NC,培养诱导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扩增倍数、增殖速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30例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经2周培养,CIK细胞平均增加了30倍,总数达(4.8~5.0)×109,活性细胞比例〉90%;体外杀伤率约50%,表型检测效应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5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后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鑫  李贵新 《医学综述》2009,15(20):3071-3073
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CIK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CD3AK细胞的诱导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梁安民  谢裕安 《广西医学》1997,19(5):725-728
本研究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辅以少量的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植物血凝素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瘤活性的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  相似文献   

13.
Y Li 《中华医学杂志》1992,72(5):284-6, 319
In the present study, antitumor activity of glioma-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GILs)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LAK) cell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killing activity of GILs against autologous glioma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AK cells (P less than 0.05), but their activity against allogeneic glioma cell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AK cells (P greater than 0.05). Analysis of cell surface phenotypes showed that CD4+ cells were a main portion of LAK cells, and CD8+ were predominant in the GILs. In the beginning, growth of GILs was slower than that of LAK cells. As time went on, generation of GILs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LAK cell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GILs were superior to LAK cells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ain gliom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和扩增NK细胞和CIK细胞的方法,比较二者的增殖能力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提取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NK细胞和CIK细胞。观察2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NK细胞和CD3+CD56+ CIK细胞比例,计算细胞扩增倍数;采用ELISA法检测NK细胞和CIK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NK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14 d体外诱导培养后,NK细胞扩增(160.00±12.15)倍,CIK细胞扩增(110.00±15.48)倍,NK细胞的扩增能力强于CIK细胞(P<0.05);NK和CIK细胞分泌IFN-γ量分别为(4 227.75±731.94)和(525.96±304.84) μg/L,NK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强于CIK细胞(P<0.01);诱导扩增后NK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升高杀伤活性增强。在效靶比为25∶1时,NK细胞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5.35%和57.68%,NK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CIK细胞(P<0.01)。结论:在体外成功建立了NK细胞和CIK细胞的诱导扩增体系,NK细胞的扩增能力、IFN-γ分泌水平以及其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均强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基础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炯  蒋敬庭  吴昌平 《医学综述》2009,15(13):1938-194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和杀瘤谱广、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本文综述了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出DCs、CIK细胞和LAK细胞,DCs负载胶质瘤抗原后激活CTLs,MTT法检测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CTLs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IK细胞和LAK细胞(F=6.42~8.26,q=8.02~10.18,P〈0.01);CIK细胞对胶质瘤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LAK细胞(q=8.43~9.24,P〈0.01)。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LAK细胞和CTLs(F=5.36~7.69,q=7.23~9.56,P〈0.01),LA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TLs(q=8.83~9.15,P〈0.01)。结论 从人外周血中诱导出的DCs负载胶质瘤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IK细胞和LAK细胞,为临床应用DCs瘤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正常人CIK(cytokine inducedkiller)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卵巢癌腹水瘤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加入细胞因子γ IFN、IL 2、抗 -CD3单抗和IL - 1,体外诱导成CIK细胞 ,用MTT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的细胞毒活性 ,并与CD3AK作对比。在Babl/c裸小鼠腹腔内接种卵巢癌SKOV3ip细胞 ,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证明 ,CIK细胞对SKOV3ip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对比CD3AK其抑瘤率为 89.7%与 6 7.1% (P <0 .0 5 )。裸鼠卵巢癌腹水瘤模型体内实验表明 ,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癌性腹水生长 ,其抑制率可达 10 0 %。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 ,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卵巢癌细胞活性 ,具有明显的抑制癌性腹水生长的作用 ,有可能用于临床上卵巢癌腹水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提取干酪乳酸杆菌细胞壁成分(LC-CW),研究其对人外周血LAK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LC-CW可以单独或与IL-2协同,促进PBL的增殖。2.LC-CW可以增强rIL-2诱导的人外周血LAK细胞杀伤Raji细胞的作用,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但是单独使用LC-CW不能诱导LAK细胞杀伤活性。3.LC-CW可使PBL的CD_4~+,CD_(16)~+抗原表达增加,与IL-2协同,可增加CD_3~+、CD_4~+、CD_8~+和CD_(25)~+抗原的表达。4.LC-CW可促进PHA-P诱导的IL-2的产生。本研究结果提示LC-CW是一种重要的LAK细胞活性增强因子。  相似文献   

19.
体外实验,79例正常人PBL诱生的LAK细胞分别对13例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和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较7例未经IL—2激活的PBL对同样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适宜浓度的人参茎叶皂甙可明显增强LAK细胞抗肿瘤活性。提示人参茎叶皂甙对辅助LAK细胞联合IL—2过继输入治疗恶性肿瘤有潜在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