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红安县参合农民新农合制度评价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湖北省红安县参合农民参合意愿、满意度等进行现况调查,为巩固发展新农合提供政策建议。方法:结合访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147例参合农民。结果:96.6%的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农民个体受益率达90.4%,40.1%的农民认为参合后减轻了家庭的医疗经济负担,个人筹资水平提高后仍有96.6%的农民愿意继续参合,57.8%的参合者了解新农合政策。结论:管理部门应致力转变宣传理念,提升参合者的政策了解程度;应加快医疗机构的改革,提高服务能力,促进农民主动就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郑州市3个县(市)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郑州市新农合试点县(市)中抽取巩义、新郑、中牟3县(市),对其农户参合率、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及认知途径、对新农合的评价和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知晓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个县(市)参合率92.1%,巩义市农户参合率最高,中牟次之,新郑参合率最低.3县(市)农户对新农合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巩义市农户对新农合的总体评价最高;3县(市)农户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农合实施较早的巩义参合农民对报销比例比较清楚;知道新农合为农民办好事、参合后受益及乡级医院报销比例是影响农民继续参合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组织管理及动员作用,提高农户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及参合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湖南省5个地区20个乡25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新农合近三年普及的基本情况,分析制约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新农合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5个地区20个乡2500名农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抽出样本中男性1457名,女性1043名.调查内容有2500名农民2007~2009年的参合率,对新农合制度以及对新农合实施过程的满意度,农民常见多发病的分布,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结果 2007~2009年新农合的参合率依次为88.9%,94.3%,94.7%,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达94.9%,对新农合实施过程满意度达57.5%,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新农合补偿水平和范围偏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结论 湖南新农合制度运行几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强药价管理,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肥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肥西县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新农合运行质量的对策。方法对该县2003~2010年新农合统计信息报表,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新农合运行情况、参合农民受益情况。结果该县新农合参合率、住院受益率、住院实际补偿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还存在筹资机制不健全、补偿水平偏低、住院患者流向不合理问题,建议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结论肥西县新农合制度运行良好,补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门诊减免方案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门诊减免方案的评价情况,探讨家庭账户与门诊按比例减免方案的优缺点。方法通过报表收集云南省4个新农合试点县开展新农合以来门诊减免方案、基金筹集、门诊费用减免等资料;以问卷方式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的医务人员和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门诊减免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结果2003、2004年度,寻甸县、蒙自县、龙陵县门诊减免实施家庭账户制,禄丰县实施门诊按比例减免方案,各县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门诊减免方案满意度评价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各试点县现行新农合制度门诊减免方案基本可行,社会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建议各县积极调整和完善门诊减免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以及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与满意程度,分析评价影响新农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新农合在粤北贫困地区实施多年来的实际成效,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农村合作医疗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粤北贫困县--韶关市新丰县的农民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当地农民的参合率达94.4%,85.0%的人对新农合的评价为"非常满意"或"一般满意".报销制度成为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程度较低,异地就医缺乏保障.建议加强对新农合的宣传,实施用药明示制度、定点医院联网制度,充分发挥新农合互助共济、防止因病返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吉林省新农合患者恶性肿瘤治疗费用及补偿费用情况,为完善新农合重大疾病报销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依据吉林省新农合数据库资料分析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与农民实际收入、实际报销补偿比例(49 44%)与政策补偿比(60%)差异较大.结论:将新农合恶性肿瘤的报销比例提高到70 57%为最佳,既可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保障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盛  张萌  郭宇莎  雷斌  黄高明 《广西医学》2016,(12):1728-1730
目的 了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农村居民对北部湾经济区新农合同城化的意愿,为制定完善新农合政策,提升新农合统筹层次,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辖区的乡镇卫生院,对其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进行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及评价、新农合同城化态度等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农合同城化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656人,男性325人,女性331人,年龄(43.8±l7.9)岁.赞成新农合同城化有568人(86.6%),不赞成38人(5.8%),不清楚50人(7.6%).影响参合农村居民同城化意愿的因素有区域、知晓缴费标准、对缴费标准的态度、对提高缴费的意愿以及对医疗服务水平评价.结论 区域经济水平、参合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程度会影响新农合同城化的意愿,城镇化、科学的补偿政策、稳定的筹资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更有利于新农合同城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赣南地区实施“新农合”以来,赢得了当地农民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但“新农合”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合的发展.了解和分析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呈贡县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供应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新农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3个村146位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供应满意度的评价不同,经济情况不同对新农合药品供应的满意度不同(H=9.931,P=0.007).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对药品供应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药品种类、新农合规定药品种类、用药安全、药品价格与市场同价和新农合满意度.结论 不同经济水平的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药晶满意度不同,对参合农民满意度的影响是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03-2009 年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 制度开展情况的分析,为政府部门科学、合理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动态分析法对7 年湖南省新农合的参合情况、筹资情况、基金运行效益等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9 年湖南省参合率从60.7% 提升到91.22%;筹资水平从30 元/ 人提高到100 元/ 人;住院补助收益度从26.75% 提高到41.63%;住院率从4.57% 增长到8.26%;次均住院费用从2389.46 元增加到2518.00 元。结论:新农合制度的实行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和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执行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相关卫生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各种率的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某地区的2009年新农合总参合率均在80%以上,但贫困人口的参合率较低(最低为7.48%);资金筹集情况均在98%以上;到位资金使用率在49%以上。结论该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年增加,但总参合率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参合率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资金筹集方面,基本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筹集,还可以加大社会基金的筹集;另外,应加大到位资金的使用,增加受益面和收益金额,使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的做到惠民,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新农合)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从新疆最早试点的13个县中,随机抽取6个县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结果 2003-2009年样本县新农合的管理水平逐年增强,2009年较2005年筹资总额投入增加了262.02%,对新农合经办机构的拨款总额增长了54.43%,人员数均达到自治区编制标准;样本县新农合宣传工作力度逐年增强.参合农牧民住院及门诊补偿人次与补偿费用呈增长趋势,而门诊补偿比呈下降趋势;就诊患者对新农合政策总体满意者占76.87%;2009年各样本县农牧民参合率为98.65%~100.00%.结论 政府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农合;建议增加各样本县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为6~9人,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新农合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新农合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依靠行政手段,实行多方参与,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宁市周边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110户农村常住家庭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信息。结果:调查对象参合率为98.2%,对新农合总体印象满意率为89.8%。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宣传知晓程度、报销比例、报销范围、报销手续、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与就医环境等。结论:新农合制度的宣传方式还需多样化、简易化;逐步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简化报销手续;改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状况与就医环境,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对参合农民住院经济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西山区农民的家庭收支状况、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疾病经济风险用疾病家庭相对经济风险(FR)和相对风险度(RR)来衡量.结果家庭消费支出中医疗费所占比重较大;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依然低下;新农合降低了家庭总体疾病经济风险;住院经济风险随住院费用的增长而增加;高龄组人群疾病经济风险度高.结论新农合制度有助于缓解农民住院经济风险,但是补偿比例随医疗费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以帮助参合农民提高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政策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定量评估新农合政策实施效果。方法基于倍差法运用2×2方格分析法和Probit模型对中国新农合2000年和2006年参合数据进行评估,分析政策实施的效果。结果新农合参合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参合组平均年龄(45.79岁)低于未参合组(46.84岁)。2006年健康自评状况总体低于2000年;新农合参合对健康自评有积极影响,净影响为0.040 3;性别、年龄、是否饮酒和是否拥有医疗保险对健康自评有影响(P〈0.05)。结论新农合对农民健康自评有积极影响,但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自我忽视等因素影响健康自评值的提高幅度,新农合实施还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中的功能定位。方法:分析北京市郊区6家二级医院参合农民的住院和补偿情况。结果:二级医院在新农合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参合农民首选的重点医院、也是满意度较高医院。但二级医院补偿比例较低,有待提高并建议加大对二级医院的支持力度,对政策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部湾经济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评价、对新农合同城化的态度以及新农合制度同城化后其就医选择意向的改变及其影响原因等,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制定新农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相应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对其参加新农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6.58%的参合农民赞成新农合制度的同城化;影响选择就医地点的前4位因素为医疗服务水平高低、交通便利情况、医疗费用以及病情需要;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与选择医疗机构的级别成正比关系。结论农民纯收入越高,越愿意同城化,并且同城化前后选择住院医院级别的影响因素都是医疗水平。新农合同城化后,各地要强化分级诊疗制度,调整补偿技术方案,避免基金发生透支。  相似文献   

19.
宁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宁夏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服务状况的满意程度,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宁夏2003-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分析满意度.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2.9%;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厌疗制度的满意率为94.2%;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服务机构满意在90%以上.显示参合农民对宁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价良好;农民参合积极性较高,满意程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新疆南部地区开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两个县的参合农民受益情况调查分析,了解新疆南部地区两个县参合农民受益情况,为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南疆地区已开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42个县市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两个县.结果 新农合实施以来,2008年两县的平均参合率为92.25%;筹资总额2008年较2005年投入增加了209.08.%,政府筹资占75.7%,个人占24.3%,没有社会救助;住院补偿人次增加了133.05%,住院补偿金额增加了355.19%;2005年~2007年两县参合农民门诊就诊补偿人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2008年有所降低,2008年较2005年参合门诊就诊补偿金额增加了15.45%.结论 新疆南部地区两个县的参合农民住院、门诊受益情况均有提高,住院补偿金额高于门诊补偿,故应提高补偿比例,加快立法和基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