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肉毒毒素A对肌肉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价值及其剂量影响。方法:选择48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其中把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屈指肌随机分成高低两个剂量组,观察剂量不同对疗效的影响,同时对所有患者制订注射后的目标,观察其达标情况。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后肌肉张力明显降低(P〈0.05),但在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及屈指肌群中均未发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配对大小剂量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功能显著改善,康复目标总达标率为70.4%,肉毒毒素对上肢的粗大运动及下肢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而对手的精细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欠佳。结论:肉毒毒素A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肢体肌肉痉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肉毒毒素作用的量效关系尚有待确认.  相似文献   

2.
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瘫的解痉效果及功能预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3例脑瘫儿童采用BTA神经阻滞治疗肌痉挛,上肢肌群注射BTA的起始剂量为1-2U/kg,下肢肌群的BTA注射的起始剂量为3-U/kg。结合康复治疗和下肢支具。结果:经BTA注射后的肌张力有明显降低,关节活动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善了患进行的运动功能。结论:BTA对脑瘫儿童肢体痉挛肌群进行神经阻滞注射,有缓解肌痉挛、改善站立和行走等运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或衡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治疗疗效及肉毒毒素注射的护理要点。 方法 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6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合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 结果 患儿经过3-6个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四肢肌张力明显改善,运动功能进步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对于患儿的站立和步行功能的建立有良好的作用。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1)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6例血管病后肌痉挛患用国产BTX-A注射,注射剂量、位点根据受累肌肉大小多少程序个体化用药,观察注射前后肌力肌张力变化分别以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着注射部位肌肉痉挛程度降低,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较前明显改善。结论:BTX-A肌肉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选取32例肢体肌张力障碍或痉挛患者,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相应肌肉注射。痉挛程度评定选用Ashworth分级法,疼痛评定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治疗前后肌张力障碍、肢体痉挛强直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2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疗程治疗,每个疗程接受1~2次肉毒毒素注射,患者总有效率为84%,并且患者下肢疗效明显优于上肢,其中下肢和上肢肌张力障碍、肢体痉挛强直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与61.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与84.6%。A型肉毒毒素平均起效时间为2周,疗效平均持续时间为13.75周。肉毒毒素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肌无力,其次为注射局部疼痛和瘀斑,但均可自行恢复。结论:在肌电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及痉挛强直肢体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且均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否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998—12/2002—01赤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应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25例,每个患者每次选择3-5块肌肉,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为50IU。所有患者同时接受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肌张力;同时根据步行功能的分类来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整体比较,注射后2,4周各肌群肌张力降低。髋内收肌注射前、注射后2,4周MAS为2.30&;#177;0.63,1.15&;#177;0.89,0.92&;#177;0.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20.36,P&;lt;0.001),胭绳肌、腓肠肌、股直肌注射后肌张力均显著降低。结论:下肢肌肉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痉挛步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BTX-A)结合综合功能训练前后多个时间点进行生存质量的评测及随访,探讨A型肉毒毒素与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肌肉痉挛状态及生存质量等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伴有上肢痉挛的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屈肌痉挛改良Ashworth评分2—3级。随机分为BTX-A治疗组及对照组。BTX-A治疗组患者选择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在肌腹进行分点注射。注射后进行训练。对照组不使用A型肉毒毒素,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分别检测1次。测量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卒中影响量表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次评测与治疗前相比,肌张力、卒中影响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4次评测数据两两之间相比,卒中影响量表得分在治疗后6周达高峰,治疗后12周时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的肌张力,增加痉挛上肢的功能性活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较单纯功能训练好。  相似文献   

8.
成人上下肢痉挛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脑卒中后神经康复领域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他疗痉挛的问题 ,通过回顾临床研究对目标人群的相关技术资料 ,包括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的有益与不利因素 ,可以认为肌肉注射 5 0 0~ 15 0 0UDysport或者 10 0~ 30 0UBotox可降低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痉挛。肌张力下降、疼痛解除、手与步行功能提高及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好是其主要的益处。另外 ,注射后进行自主活动、电刺激以及石膏、夹板等矫形能强化昂贵的肉毒毒素的疗效。至于A型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 ,可认为是梭内外肌纤维的局部麻痹改变了肌肉传入冲动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 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 ,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 干粉制剂,(于-20~ -5 ℃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 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毒素改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状态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聪敏  于若谷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53-2853,2859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在下肢痉挛性脑性瘫痪(CP)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11例痉挛性CP患儿,采用BTX-A 3-6IU/kg注射下肢痉挛肌肉,依照马氏等制定的疗效与评估标准和修订的Ashworth量表评估注射前与注射后72h、1、2、4、8周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肌张力的变化。结果:运动功能恢复和肌肉痉挛状态改善,注射后较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BTX-A注射疗法有较好的改善运动功能和降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观察肉毒毒素注射后不同时间介入系列石膏固定治疗痉挛型脑瘫伴马蹄足患儿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痉挛型脑瘫伴马蹄足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包括足跟步行、踢球训练、单脚站立、立位平台上下训练、平衡训练等),观察组同时于小腿三头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2周后行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则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即刻介入系列石膏固定治疗。2组患儿均石膏固定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分别运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及自制问卷对患儿肌张力、步态、运动功能及护理情况进行评测。 结果 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2组患儿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三维步态首触地时踝关节角度、支撑期和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GMFM-88量表D区(站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支撑期最大踝关节角度[(8.57±7.38)°]、GMFM-88量表D区评分[(88.79±21.19)分]及治疗后6个月时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支撑期最大踝关节角度[(5.53±9.16)°]、GMFM-88量表D区评分[(83.52±20.64)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首触地踝关节角度、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步长、步速、GMFM-88量表E区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肉毒毒素注射后延迟2周介入系列石膏固定较注射后即刻行石膏固定能更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跖屈肌张力及痉挛状态,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与功能,减轻系列石膏固定引起的不适与疼痛。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干粉制剂,(于-20~-5℃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否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998-12/2002-01赤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应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25例,每个患者每次选择3~5块肌肉,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为50IU。所有患者同时接受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定肌张力;同时根据步行功能的分类来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整体比较,注射后2,4周各肌群肌张力降低。髋内收肌注射前、注射后2,4周MAS为2.30±0.63,1.15±0.89,0.92±0.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20.36,P<0.001),绳肌、腓肠肌、股直肌注射后肌张力均显著降低。结论:下肢肌肉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痉挛步态。月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向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以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其上肢肌肉痉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32例脑卒中患者,其偏瘫侧上肢屈肌痉挛Ashworth评级为2~3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选择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注射A型肉毒毒素,随后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未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6周及1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检测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偏瘫侧上肢肌痉挛情况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肌痉挛改善幅度以治疗后第2周时最为显著,随后改善幅度有所减缓,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一直持续至治疗后第12周;同时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与对照组各相应疗效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肌张力,并对改善患肢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疗效至少持续12周左右。  相似文献   

15.
肌肉痉挛是一种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是肌肉过度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pper rnotoneuron svndrome,UMN)的常见表现。临床上,痉挛可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肌肉过度活跃导致拮抗肌联合运动,肌痉挛导致肌肉和肌腱挛缩等,最终可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和生存质量下降。UMN患者肢体畸形的起源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失衡,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A)可改善肌肉痉挛,因而纠正肌肉失衡。本文综述BTX-A在肢体肌痉挛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辅助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对合并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痉挛程度、肌张力及粗大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BTX-A。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程度、肌张力及粗大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肌张力、跟腱反射、踝痉挛和综合痉挛量表(C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肌张力、跟腱反射、踝痉挛和C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修订Ashworth量表(MAS)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的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患儿D区和E区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X-A辅助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合并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与康复训练和药浴相结合治疗脑瘫患儿痉挛的效果。方法80 例痉挛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进行康复训练和药浴。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和药浴能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6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患者用国产BTX-A注射,注射剂量、位点根据受累肌肉大小多少程序个体化用药,观察注射前后肌力肌张力变化分别以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着注射部位肌肉痉挛程度降低,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者较前明显改善。结论:BTX-A肌肉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巍巍  杨坚  张颖  乔蕾  范利 《中国康复》2011,26(2):93-9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下肢伸肌痉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2~3级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各16例。2组患者均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分点注射BTX-A。综合组在注射24 h后结合康复训练,包括神经发育技术、物理疗法及运动疗法等。2组治疗前后采用MAS评定下肢肌张力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步速和步长测定。结果:BTX-A注射后1、6及12周时,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下降,FMA评分明显上升,步速和步长明显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综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BTX-A注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痉挛肢体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c A,BTX-A)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45例痉挛型脑瘫的患进行前瞻性研究,在下肢痉挛的肌肉内注射BTX-A,观察治疗前后的肌张力及体能评价分数量表(Physical Rating Scale,PRS),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肌张力、治疗后4周PRS相比均具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BTX-A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