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进行PCI治疗的53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率98.1%,治疗病变成功率95.4%,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成功率96.9%.其中A、B、c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100%、100%、88.7%.完全闭塞病变血管168支,成功率达67.9%.严重并发症2.5%.结论 PTCA和CASI的成功率均达95%以上,因此PTCA及CASI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266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进行PCI治疗的26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7例.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率98.1%,治疗病变成功率95.4%,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成功率96.9%.其中A、B、C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100%、100%、88.7%.完全闭塞病变血管84支,成功率达67.9%.严重并发症2.3%.结论 PTCA和CASI的成功率均达95%以上,因此PTCA及CASI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 3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均获成功 ,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 ,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 ,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 2 6例 ,1例术后 1 3天发生猝死 ,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 ,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有所改善 ,余 2 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 ,结果表明 ,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亦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人术的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G)成功,无一例发生心脏严重栓塞、手部缺血及动脉搏动消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心病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但基层医院开展较晚,治疗费用高,患者担心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心理疏导、术中实时护理、完善的术后护理措施对行冠心病支架置人术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红  郐金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111-1111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及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和搭桥手术的开展,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已成为心导管检查术中常用、安全的方法,也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但是由于CAG是通过导管插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可能和体会. 方法对我院54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性诊疗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54例冠状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4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全部成功.术中和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谨慎开展PTCA操作是安全可行的,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oronary artery stand interpolation,CASI)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有效而可靠的方法,效果显著优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CASI创伤较小,但毕竟是一种有创手术,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我科已开展CASI多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围术期经验.方法 对3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搭桥1~4支,平均搭桥(2.7±0.9)支.手术时间(151±27)min.结果 死亡9例,其余顺利出院.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疗效的关键是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心病、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的最准确的方法。它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具有其他非创伤性手段无法取代的特点。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术(CASI)是在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CABG)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我院从 2 0 0 0年开始实施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共完成 2 6例 PTCA、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8例。回顾性分析我院2 0 0 0— 2 0 0 2年治疗的 34例冠心病患者 ,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 ,与药物治疗的病例对比 ,评价血运重建术对心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为 2 0 0 0— 2 0 0 2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共 34例 ,对照组为因经济及患者个人意愿未行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CASI)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经CAS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入院评估、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和总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5、30天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缓解CASI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总结冠状动脉气囊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对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回顾性分析我院88例冠心病患者108支血管PICA和CASI术的结果,88例患者108支血管,PTCA成功85例(105支血管),病例成功率96.6%,病变成功率97.2%,PTCA不成功的3例病变血管均为前降支完全慢性闭塞性病变,导丝不能通过。血管发生严重内膜撕裂或夹层形成25支,均经植入支架后消失。共植入支架92个,其中PTCA效果不满意30个;疗效满意的62例中,首次介入治疗时植入35个,PTCA并发严重夹层或急性闭塞或频临闭塞时植入支架25个,直接植入2个。植入单个73例、2个8例、3个1例。同一支血管最多植入2个支架共5例。10个支架植入后出现近端或远端血管痉挛,2例并发新的夹层,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并发症发生。经1~20月随访,2例单纯PTCA和3例植入支架者心绞痛复发。提示PTCA是一有效而安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CASI术可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任洪瑛 《西部医学》2002,14(3):51-53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临床的普遍开展,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而做好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从我国开展此项技术并推广至今,其健康教育内容已日益完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桥血管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4例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有患者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开胸,浅低温全身麻醉.其中13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移植血管61支,人均2.5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5例,室壁瘤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个月~3年,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CABG是冠心病患者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慎重选择病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医疗条件决定手术方式、恰当选择移植血管及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围手术期及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及术中运用IABP的16例经验。结果13例重症冠心病患者在IABP的辅助下顺利地度过了手术期和围手术期,康复出院。1例术后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大面积脑梗塞,经过治疗患者脱离呼吸机、肾功能恢复和语言恢复。结论IABP可以帮助重症冠心病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和有效地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提高重症、急症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价值,为冠心病需行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观察组103例,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21±1.33)h、(5.08±0.57)d、(21.20±2.34)d和(997.68±96.35)mL,观察组分别为(7.73±0.74)h、(2.83±0.16)d、(15.67±1.18)d和(901.53±89.3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6.54%,观察组均为0.97%,观察组术后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低心排、二次开胸止血、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围手术期心梗以及死亡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对于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刘存义  宋雷 《安徽医学》2017,38(2):220-222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7月行PCI治疗的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造影和介入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PCI即刻造影及介入成功率均为100%.术后胸闷气短症状改善为81.81%,NYHA心功能分级由IV级提高到Ⅲ级为27例(81.82%).与术前相比,术后BNP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未发生MACE.结论 PCI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成功率高,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02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中期疗效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年、3年出现心绞痛各1例,其余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心功能状况良好;4例因围手术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室纤颤,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若条件具备可有选择地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20.
敖艳凤 《右江医学》2006,34(2):218-220
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是一种微创性的非外科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近年来,随着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适应症不断扩大,疗效日益提高。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全程配合、术后的细致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开展经皮冠心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89例,女29例,年龄39~7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