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职业接触对尿中3种小分子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12名TCE接触工人和70名对照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收集班后尿,测定三氯乙酸(TCA)水平及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结果3种小分子蛋白α1-M、β2-M、RBP水平在两组调查对象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作业工龄、TCE浓度、尿中TCA水平分组后,作业工龄≥1.9a的工人α1-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E浓度(198.0~257.0mg/m3)组及尿中TCA水平≥50mg/L组的工人R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和高水平TCE职业接触可致作业工人尿中α1-M、RBP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
周标  刘江伟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27-2027
2004年3月14日,江川县云龙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发生7名工人职业性五氧化二磷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中毒经过2004年3月8—12日云龙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因停产检修,对2号炉精磷工段盛磷槽进行维修清槽,有7名工人从事清槽工作。由于进入盛磷槽内通风较差,原残留凝固的五氧化二磷在槽内约40 cm厚,工人在清理作业时,用12磅的大锤敲打,导致槽内空气中五氧化二磷浓度增高,工人在作业时防护不够严密,没有按规范要求戴防毒、防尘面具,只戴一般的棉纱口罩1个,导致操作工人作业时吸入性五氧化二磷气体中毒。2临床资料7名作业工人于3月9—10日…  相似文献   

3.
三氯乙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对接触工人有否致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方法选接触TCE工人32名,另选对照工人30名.用人外周血体外培养法检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CA)率,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TCE浓度和分光光度吡啶法测定尿中三氯乙酸(TCA)含量.结果车间空气中TCE浓度分别为41.2mg/m3和83.1mg/m3,均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接触组尿中TCA含量为对照组的81.5倍,并与个体接触TCE浓度成正相关(r=0.761,P<0.001);接触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A率(1.15±0.84)%与对照组CA率(1.06±0.7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未见接触TCE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接触人群尿中TCA含量随接触TCE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有较好的相关,提示暴露者尿中TCA含量能反映TCE的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4.
三氯乙烯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三氯乙烯职业接触对作业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WHO-NCTB).结果本调查研究了65名三氯乙烯(TTCE)作业工人和115名对照;接触人群车间空气TCE平均浓度为90.8mg/m3,接触工人班后尿二氯乙酸(TCA)平均值为52.1mg/L.肌酐;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接触组工人NCTB测试项目中数字译码、简单反应时的标准差、非利手提转敏捷度、目标追踪错误数及总数得分显著差于对照组;等级相关分析表明接触组工人班后尿TCA水平与目标追踪正确数、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情感问卷中困惑一迷茫项、目标追踪错误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长时间接触较低浓度TCE作业工人早期即可对其神经行为功能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短时记忆力、注意力降低,手运动速度下降,手一眼运动协调性和稳定性差,并有一定的消极情感状态改变;接触水平与以上改变呈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氯碱车间汞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某氯碱车间的卫生学调查,汞作业工人(55名)和对照组(50名)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表明汞作业工人的临床表现较对照组显著多见,指颤只出现在接触空气中汞浓度高于0.05mg/m~3的修槽、电解工中,汞作业工人的血、尿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以群组分析,血、尿汞水平与作业环境空气中汞浓度的高低呈平行关系。汞对工人肾功能的影响,只出现在尿汞55μg/g肌酐以上的修槽工。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三氯乙烯对接触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浓度三氯乙烯(TCE)接触对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的TCE浓度。以48名接触TCE的工人及45名非接触TCE的工人为测试对象,测定尿中TCA浓度和血清中的IgG、IgA、IgM、IgE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接触TCE的工人按尿中TCA浓度分为2组:低暴露组(≤50mg/L)和高暴露组(>50mg/L)。[结果]①低暴露组和高暴露度组IgM分别为(1.22±0.35)g/L和(1.27±0.58)g/L与对照组IgM(1.48±0.61)g/L相比,IgM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低暴露组和高暴露度组IgG和IgA水平有下降的趋势。③对照组、低暴露组及高暴露组的CD3 分别为(81.28±9.17)%,(71.26±13.23)%和(61.80±12.33)%;CD4 分别为(70.27±13.82)%,(39.61±10.22)%和(36.28±7.29)%;CD8 分别为(31.48±11.95)%,(50.87±12.80)和(46.20±9.17)%。低暴露组及高暴露组CD3 、CD4 及CD4 /CD8 均低于对照组(P<0.01);CD8 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浓度三氯乙烯可抑制接触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三氯乙烯(TCE)为工业广泛使用,我省珠江三角地区从事接触TCE作业的工人有数万,其中部分出现TCE药疹样皮炎,病变累及皮肤、肝脏和眼部,严重时可致残或致死。TCE药疹样皮炎对皮肤、肝脏损害的报道已见于许多文献,但对眼部的损害少有报道,眼部并发症目前仍未正式归入国家法定职业病名单,患者致残后常不能被承认为职业病,为使患者依法得到应有的职业病待遇,有必要对此进行科学论证,以便作为制订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氯乙烯(TCE)接触工人及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体内补体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8例确诊为OMDT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2、3、4、5周和出院时共7次血液样本,进行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相关指标检测,同时以39名未发病的TCE接触工人为接触组,检测车间空气中TCE浓度以及工人8h 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收集工人尿液和血液样本,检测尿液中三氯乙酸(TCA)含量;分析接触工人血液中补体相关免疫指标与病例组的差异.结果 与入院时[C3d-CIC:(92.86±44.80)mg/L,C3:(0.91±0.19)mg/L]相比,OMDT患者出院时C3d-CIC水平[(52.41±17.75)mg/L]降低,C3含量[(1.14±0.22) m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3含量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上升.4家调查工厂空气中TCE浓度为(351.96±36.72)mg/m3,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接触工人8h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与尿中TCA含量超过国家规定职业接触限值的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8.21%和56.41%.与OMDT患者出院时[IgG:(10.03±l.21)mg/L;CIC:(103.50±29.17 )mg/L]相比,TCE接触组IgG[( 17.21±1.85 )mg/L]和CIC[(227.46±111.67) mU/L]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DT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Ⅱ型和Ⅲ型变态反应,从而引起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长期接触三氯乙烯(TCE)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调查,为确定接触TCE人员的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及时发现中毒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连续直接接触TCE 3个月以上工人142人(女性121人,男性21人)为TCE接触组,并设立对照组(66人),对观察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逐项进行问诊,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尿中三氯乙酸(TCA)的测定。结果TCE接触组男、女的平均尿中TCA浓度分别为48.70、54.12 mg/L,均高于对照组(P<0.01)。工龄2年以上或尿中TCA浓度大于50 mg/L时,应激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工龄2年以上的职业接触者应激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工龄2年以下的(P<0.01)。接触组中不管接触时间长短、尿中TCA浓度多少,神经衰弱、皮肤疾患、三叉神经感觉迟钝、共济运动失调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工龄2年以上或尿中TCA浓度大于50 mg/L时,生殖系统疾患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应灵敏性、神经系统、皮肤、三叉神经感觉、共济运动、生殖系统的检查和精神症状的问诊可以作为TCE职业接触人群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的重点检查项目,对及时发现中毒患者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认为控制职业人群接触TCE的时间和浓度,对减少TCE对人体损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致作业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作用。方法以91名TCE暴露工人和59名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收集班后尿,测定尿中三氯乙酸(TCA)水平反映TCE暴露内剂量。抽取肘静脉血,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涂片,计数微核、核质桥和核芽发生率,评价染色体损伤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暴露组平均TCE作业工龄为1.8年。暴露组尿中TCA水平为57.5mg/L,远远高于对照组0.9mg/L。两组研究对象的微核率及核质桥率无显著差异,但暴露组核芽率[(1.6±1.0)‰]显著高于对照组[(1.2±0.8)‰,P=0.05]。核芽率的升高在尿TCA≥50.0 mg/L组和TCE作业工龄≥1.8年组中表现更为明显。同时,尿TCA≥50.0 mg/L的工人,其微核率[(1.8±0.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4±0.7)‰,P=0.05]。未发现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对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的显著影响。结论 TCE暴露可致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增加,核芽可以较为敏感的检出由TCE职业暴露所引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致药疹样皮炎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进行现场调查、作业场所空气中TCE浓度检测及临床观察,对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应急健康检查.结果 该企业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所有工种均可接触到TCE,现场采样检测11个点,9个点TCE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最高浓度756 mg/m^3,超标12倍.作业工人缺乏职业卫生知识及有效的防护措施.少部分工人接触TCE可致药疹样皮炎,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肝脏损害等.结论 该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该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TCE致药疹样皮炎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在新工人接触初期发生,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TCE)对职业人群血浆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51名接触TCE的 职业工人及不接触TCE的20人作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每人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等。按调查表格逐项进行问诊、全面 体格检查,尿中三氯乙酸(TCA)浓度和血浆中GST活性的测定。结果 接触组内男性比女性接触TCE的时间长(P<0.01) 尿中TCA的浓度小(P<0.05)。接触组中男性和女性的尿中TCA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测定结果按接触 TCE工龄或尿中TCA浓度进行多次分组,血浆中GST活性未发现有统计意义的变化。结论 TCE对职业接触人群的血浆中 GST活性未产生有统计意义的改变,因此我们认为血浆中GST活性不能作为TCE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至于接触更 长时间或更高TCE浓度是否会产生有统计意义的变化,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职业人群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1名接触TCE的职业工人及不接触TCE的20人作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每人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等。按调查表格逐项进行问诊、全面体格检查,尿中三氯乙酸(TCA)浓度和尿中α1-M的测定。结果接触组内男性比女性接触TCE的时间长(P<0.01),尿中TCA的浓度大(P<0.05)。接触组中男性和女性的尿中TCA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测定结果按接触TCE工龄或尿中TCA浓度进行多次分组,尿中α1-M含量未发现有统计意义的变化。结论TCE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尿中α1-M未产生有统计意义的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尿中α1-M不能作为TCE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至于接触TCE更长时间或更高浓度是否会产生有统计意义的变化,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三氯乙烯对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三氯乙烯(TCE)低浓度、长时间的暴露条件下对暴露人群的早期影响。方法:运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WHO-NCTB)对我国南方某市一区65名TCE作业工人及115名对照工人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同时测定研究对象尿中TCE的代谢产物三氯乙酸(TCA)的含量。结果:接触工人车间空气中TCE平均浓度为90.8mg/m^3,接触工人班后尿TCA平均值为52.1mg/g肌酐;接触组NCTB测试项目中数字译码、简单反应时的标准差、优势手提转敏捷度、目标追踪错误数及总数得分显著差于对照组,通过等级相关分析,发现接触组班后尿TCA水平与目标追踪正确数、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情感问卷中困惑-迷茫项、目标追踪错误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长时间接触较低浓度TCE早期可对暴露者神经行为功能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短时间记忆力、注意力降低、手运动速度下降,手-眼运动协调性和稳定性差,并有一定的消极情感状态改变;尿TCA水平与以上改变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三氯乙烯(Trichlorethene,TCE)是一种强度致敏物,对人体能引起严重变态性疾病.职业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TCE蒸汽和皮肤沾污液态TCE.作业工人接触TCE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周围神经损害,也可累及肝、肾和心脏等实质性脏器病变,临床上职业性TCE致药疹性皮炎也较多见.我院于2003年10月收治职业性急性TCE重度中毒1例,在疾病的发展转归中进行了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致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 70)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二甲亚砜配制不同浓度TCE溶液(0、0.25、0.50、1.00、2.00、4.00、8.00 mmol/L)染毒体外培养的人Hep G2细胞,24 h后用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内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HSP 70水平,分析TCE浓度与MDA、GSH、HSP 70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TCE浓度≤8.00 mmol/L时Hep G2细胞活力与TCE浓度为0 mmol/L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CE浓度增高,MDA水平呈上升趋势(β=20.59,P0.01),GSH水平呈下降趋势(β=-0.98,P0.01);TCE浓度≥2.00 mmol/L时MDA水平高于TCE浓度为0 mmol/L时的水平,GSH水平低于TCE浓度为0 mmol/L时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SP 70水平随TCE浓度增高未呈明显趋势变化。结论 TCE在不显著影响细胞活力的剂量范围内可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而HSP 70可能不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体遗传指标的影响,为控制TCE中毒的危害和确定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按调查表格逐项进行问诊、全面体格检查、尿中三氯乙酸(TCA)和遗传指标的测定.结果SCE细胞和慧里细胞(%)在接触TCE工龄小于2年时,与对照组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在接触TCE工龄大于2年时,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中TCA浓度小于50mg/L时,双微核率、微核率、SCE细胞与对照组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在尿中TCA浓度大于50 mg/L时,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CE对职业接触人群的遗传指标确实产生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TCE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可以考虑把遗传指标测定作为职业接触TCE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的检查项目,但需对更大人群的遗传指标进行测定,以确定正常参考值和早期损害的阚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THP-1细胞预测三氯乙烯(TCE)的致敏性及最佳的致敏剂量。方法离体培养THP-1细胞,以不同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TCE与THP-1细胞共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化抗原(CD)86和CD54的表达,确定致敏检测的最佳剂量范围,并以相对荧光强度(RFI,CD86)≥150和RFI(CD54)≥200为标准,预测TCE的致敏性及最佳致敏剂量。结果采用THP-1细胞评价致敏性的合适浓度范围可能为细胞相对存活率在75.0%~100.0%时的浓度,DNCB在浓度为20.83、25.00和30.00μmol/L时,tBHQ在浓度为5.80μmol/L时,TCE在浓度为8.33、10.00和12.00 mmol/L时,均具有致敏性;SDS为非致敏物。TCE浓度为8.33 mmol/L时,CD86和CD54表达量最大,为最佳致敏剂量。结论 TCE的最佳致敏剂量为8.33 mmol/L,可为后续TCE致敏毒性通路的研究提供剂量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二硫化碳(CS2)暴露对作业工人血糖(glucose,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检出水平的影响,并提出职业健康监护行动水平的建议。[方法]收集某化纤厂2004—2011年间工作场所CS2浓度或作业工人个体接触CS2浓度的检测资料,对该化纤厂3 456名接触CS2的作业工人分别进行GLU、TCHO和TG水平的检查。[结果]该化纤厂作业工人接触CS2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2~41.0 mg/m3,几何均数为2.38 mg/m3。其中1 758名作业工人接触CS2的浓度在0.2~2.5 mg/m3之间(A组);653名作业工人接触CS2的浓度在2.6~4.8 mg/m3之间(B组);1 045名作业工人接触CS2的浓度在5.1~41.0 mg/m3之间(C组)。男性C浓度组高TG检出率高于A、B两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浓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GLU、高TCHO检出率及女性高GLU、高TCHO和高TG检出率在不同浓度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C浓度组高TG检出率高于A、B两浓度组;A、B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组间高GLU和高TCHO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累积接触量组间高T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GLU和高TCHO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累积接触量组间高GLU、高TCHO和高T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作业工人接触CS2浓度>5 mg/m3或累积接触量>50 mg/(m3·年)时,可使高TG检出率明显升高。在对CS2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时,宜执行CS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2.5 mg/m3(职业接触限值的1/2)的行动水平,并加强对累积接触量>50 mg/(m3·年)的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氯仿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情况,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测定作业现场的氯仿浓度, 并对34名氯仿作业工人和22名片剂车间工人(对照组) 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作业环境空气中氯仿平均浓度为72 0 mg/m3, 高于国家卫生标准, 氯仿作业工人中有神经衰弱症状者占47 1%, 肝胆异常者占41 1%, 肝功能异常者占38 2%, 均高于对照组(P<0 05)。提示, 超标的氯仿对作业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肝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