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吸入染毒对SD大鼠肝脏的遗传损伤作用及代谢酶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n=8)、低剂量组(n=11)和高剂量组(n=11)。采用口鼻式动式吸入染毒法,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质量浓度为600和1 800 mg/m~3的1,2-DCE染毒8h/d,连续7d;对照组采取相同处理方式吸入正常空气。实验结束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代谢酶及遗传损伤相关指标p53的m RNA表达改变。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1,2-DCE染毒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乙醇脱氢酶1(ADH1)、乙醛脱氢酶3α1(ALDH3α1)、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A3(GSTA3)以及遗传损伤相关基因p53 m RNA表达均被诱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E1、ADH1、ALDH3α1、GSTA1、GSTM1和GSTA3是1,2-DCE的主要代谢酶,其表达量可以被1,2-DCE染毒诱导而发生改变,p53信号通路所介导的遗传损伤应激可能参与了1,2-DCE诱导大鼠肝细胞坏死或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全身动式吸入暴露对NIH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7周龄NIH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雌鼠5只,雄鼠10只。采用全身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分别予剂量为0.00、100.00、350.00 mg/m3的1,2-DCE染毒,6 h/d,连续28 d。分别于染毒前和染毒第1~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NIH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3组小鼠的体质量和游泳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第1~4周,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小鼠染毒第1~4周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组染毒前缩短(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随染毒时间增加而延长,在染毒第4周逃避潜伏期较同组染毒前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低和高剂量组小鼠染毒第2~4周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亚急性吸入暴露可致NIH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高剂量染毒时可致学习能力呈时间-效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三氯乙烯染毒小鼠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对NIH小鼠染毒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给予NIH小鼠皮下三氯乙烯染毒后研究胸腺、脾、肝脏等脏器系数变化情况、进行足跖肿胀实验、脾细胞转化实验等.结果三氯乙烯染毒小鼠胸腺、脾脏器系数未见明显变化.24h、48h时小鼠足跖肿胀系数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80 mg/L三氯乙烯可抑制溶剂对照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可促进三氟乙烯染毒组脾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三氯乙烯可能诱导NIH小鼠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4.
豚鼠最大值试验的方法学改进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的试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GPMT法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方法对试验剂量的确定、试剂的选择、试验动物与分组、受试物前处理、去毛方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应用、动物固定以及试验结果观察8个方面进行改进及完善。使用改进后的GPMT法对三氯乙烯(TCE)进行致敏试验2次。结果细化了试验剂量的确定方法和试剂、实验动物、受试物前处理和SLS的使用方法。明确了电动剃毛刀的去毛效果。确定了无刺激胶布法作为受试物固定的有效方法。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应在去除激发斑贴后5h开始进行观察。重复激发的致敏率和致敏强度均下降。TCE两次致敏率分别为52%和48%,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后的GPMT法提高了操作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TCE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IL-2、IL-4、IL-6水平的测定.结果 TCE药疹样皮炎组血清IL-2、IL-4、IL-6水平分别为(211.88±50.32)、(39.45±11.05)、(53.72±25.43)ng/L,对照组分别为(209.88±48.88)、(36.52±11.90)、(50.81±23.42)ng/L,两组的3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IL-2、IL-4、IL-6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人外周静脉血血清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条件。方法血清总蛋白经去除白蛋白、IgG和丙酮沉淀去盐分处理后,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IE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进行蛋白质电泳,对蛋白质的上样量、固相pH梯度(IPG)胶条的pH值范围、凝胶浓度、水化上样液体积和IEF程序及其参数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将50~100μg蛋白质溶解于终体积为350μl水化上样液,应用pH4~7的IPG胶条和浓度12%的SDS-PAGE凝胶进行双向电泳,经优化电泳电流、时间等参数后,建立了合适的双向凝胶电泳条件,得到比较理想的蛋白质二维图谱。结论优化了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条件,为进一步开展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PstI/RsaI多态性与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为TCE药疹样皮炎易感人群筛选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64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和58名接触对照者中CYP2E1基因PstI/RsaI识别的CYP2E1基因型,比较各种基因型在2组人群中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CYP2E1野生基因型(C1/C1)比例(46.9%)明显高于接触对照组(17.2%),而病例组中其他2种基因型[杂合基因型(C1/C2)和突变纯合基因型(C2/C2)合并]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YP2E1C1/C1基因型可能是TCE药疹样皮炎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慢性苯中毒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为阐明其发病机制和寻找生物标志物提供靶标.方法 免疫层析柱去除14种高丰度血清蛋白质后,应用8标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并鉴定慢性苯中毒病例与健康人血清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对9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和9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样品的iTRAQ标记,分析并成功鉴定159种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蛋白质有纤维蛋白溶酶原(PLG)、载脂蛋白B100( APOB100)、血小板碱性蛋白(PBP).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具有结合、催化、酶调节和转运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包括免疫、代谢、应激、转运和凋亡等.结论 PLG、APOB100和PBP可能作为慢性苯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候选靶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根据HLA-DMA及HLA-DMB基因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和正常对照分布情况,探索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易感性基因,为其危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原药SD大鼠两代繁殖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效唑原药对大鼠亲代生殖与子代早期发育影响.方法 动物经口喂饲多效唑原药,剂量为0、41.4、128.0和421.2mg/(kg·d),亲代和子一代各接触八周.每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主要脏器系数、繁殖指数测定以及病理检查并测定子代仔鼠体重、身长、尾长.结果 128.0和421.2 mg/(kg·d)剂量组孕鼠体重下降,部分繁殖指数(受孕率、出生存活率、哺乳成活率)改变,睾丸体比降低和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多效唑原药对大鼠具有繁殖毒性,其大鼠的两代繁殖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1.4 mg/(k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